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R)-3-[(3S,4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基]-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2-酮为母体,2-溴乙(丙)酸酯或2-溴丙酰胺为亲核试剂,通过Reformatsky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1-β-碳氢霉烯类抗生素中间体——3-{(2R)-2-[(3S,4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基]氮杂环丁-2-酮-4-基}乙(丙)酸酯(3a~3d)和3-{(2R)-2-[(3S,4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基]氮杂环丁-2-酮-4-基}-N,N-二取代丙酰胺(3e,3i和3k),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其中3a~3e和3i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 )-长叶薄荷酮为原料,通过分子内手性诱导,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具有抗艾滋病活性的化合物Didemnaketal A的C1~C7片段,(3R,4S,6R)-3,4-二(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7-羟基-6-甲基-2-庚酮.  相似文献   

3.
基于邻位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OTBS)手性基团诱导的亚胺(R,S_(RS))-8与甲基溴化镁高选择性加成环合串联反应制备4-OTBS-5-甲基吡咯酰胺1的新方法,经叠氮化与缩合等7步反应,以17%的总收率建立了抗精神病药(2S,3S)-奈莫必利选择性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耿亮  雷鸣  王彦广 《有机化学》2005,25(6):690-695
通过3-乙酰基-5-羟甲基异噁唑衍生的Schiff碱2与由醛肟原位生成的腈氧化物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一锅法”制备了5-甲基-5-[5-(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甲基)-3-异噁唑基]-3-芳基-4-(4-甲氧基苯基)-4,5二氢-1,2,4-噁二唑类化合物4a4e; 同时由3-乙酰基-5-羟甲基异噁唑衍生的α,β-不饱和酮(5)与取代苯肼的环化反应制备了5-(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甲基)-3-[(1,5-二芳基)-3-(4,5-二氢吡唑基)]-异噁唑类化合物6a6i. 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谱氢谱和碳谱、质谱、红外光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等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5.
以D-(+)-葡萄糖酸内酯为原料,经三甲硅基保护羟基后与5-溴-2-氯-4′-乙氧基二苯甲烷偶联制得(2S,3R,4S,5S,6R)-2-[4-氯-3-(4-乙氧苄基)苯基]-6-(羟甲基)-2-甲氧基四氢-2H-吡喃-3,4,5-三醇(2); 2经羟基保护、氧化和羟醛缩合等5步反应制得(3S,4S,5R,6S)-3,4,5-三(苄氧基)-6-[4-氯-3-(4-乙氧苄基)苯基]-2-(羟甲基)-6-甲氧基四氢-2H-吡喃-2-甲醛(7); 7经还原、脱苄同时关环制得埃格列净(1S,2S,3S,4R,5S)-5-[4-氯-3-(4-乙氧苄基)苯基]-1-(羟甲基)-6,8-二氧杂二环[3.2.1]辛烷-2,3,4-三醇,其结构经1H NMR和LC-MS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D-丝氨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还原、氧化、缩合、水解等九步反应,合成了非天然氨基酸τ-L-His-D-Ala的关键前体——二肽物±(4S)-5-[(叔丁基二甲基硅氧)-4-(二苄氨基)-2-甲酰氨基-N-3-羟基-2-(三苯甲烷基)丙基]戊酰胺,总收率35.3%,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7.
从R-(-)-正十三烯-3-醇2所得的R-(+)-醛5, 与R-(+)亚砜化合物6的不对称醇醛缩合得7a和7b(30:1). 7a经一系列转化得1a, 从(5S, 6R)-14出发, 经两次构型翻转[5S,6R)-15→(5S, 6S)-16和(5S, 6S)-17→(5R, 6S)-14], 得1a的对映体1b. 光学活性α-苄氧基醛5与手性亚砜的不对称醇醛缩合, 受手性亚砜的1,3-不对称诱导控制, 而不是受醛5的1,2-不对称诱导控制.  相似文献   

8.
以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通过(R)-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丁醇与甲磺酰氯之间的改进烷基磺酰化反应得到(R)-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丁基甲磺酸酯(2b,收率98%),2b再与苯硫酚钠反应生成(R)-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丁基苯硫醚(3,总收率89%)。2和3的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9.
从R-(-)-正十三烯-3-醇2所得的R-(+)-醛5与R-(+)亚砜化合物6的不对称醇醛缩合得7a和7b(30∶1).7a经一系列转化得1a.从(5S,6R)-14出发,经两次构型翻转[(5S,6R)-15→(5S,6S)-16和(5S,6S)-17→(5R,6S)-14],得1a的对映体1b.光学活性α-苄氧基醛5与手性亚砜的不对称醇醛缩合,受手性亚砜的1,3-不对称诱导控制,而不是受醛5的1,2-不对称诱导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天然产物鬼臼毒素(1)为原料,合成了四种二醇及氨基醇类鬼臼毒素衍生物:4-O-乙基表鬼臼苦醇(4),(1R,2S,3R,4S)-1-3',4',5'-三甲氧基苯基-2-氨甲基-3-羟甲基-4-乙氧基-6,7-亚甲二氧基-1,2,3,4-四氢萘(5),(1R,2S,3R,4S)-1-3',4',5'-三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2-氨基-4-乙氧基-6,7-亚甲二氧基-1,2,3,4-四氢萘(6)和4-O-异丙基表鬼臼苦醇(7)。4~7及中间产物8~11都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用NaBH4还原3-(3,4-二苄氧基苯基)-2-羟基丙烯酸甲酯得到3-(3,4-二苄氧基苯基)-乳酸甲酯和3,4-二苄氧基苯基-1,2-丙二醇(1)。1的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定。  相似文献   

12.
对叔丁基苯胺经二甲基化、甲酰化得到5-叔丁基-2-二甲氨基苯甲醛;L-苯甘氨酸经LiAlH4直接还原,得到的二齿手性氨基醇与上述醛经缩合、还原,得到新型三齿手性氨基醇(2S)-2-[(5-叔丁基-2-二甲氨基)苯基]甲氨基-2-苯基乙醇。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3.
盛钊君  杜志云  董长治  张焜 《合成化学》2014,22(5):577-581,615
以L-谷氨酸和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7步反应合成了重要中间体(2S,5R)-1-苄基-5-(2-羟乙基)吡咯烷-2-羧酸叔丁酯(1),总产率19%;1经TBDMSCl保护羟基后,用10%Pd/C催化氢解去除苄基制得游离胺(2S,5R)-5-(2-二甲基叔丁基硅氧烷基乙基)吡咯烷-2-羧酸叔丁酯(3);3与Boc-β-Cl-ala,在碱性条件下偶合得氯代烃消去产物(2S,5R)-1-[(2-叔丁氧甲酰胺基)丙烯酰基]-5-(2-二甲基叔丁基硅氧烷基乙基)吡咯烷-2-羧酸叔丁酯(4),或在中性条件下偶合得(2S,5R)-1-[(R)-2-叔丁氧甲酰胺基-3-氯丙酰基]-5-(2-二甲基叔丁基硅氧烷基乙基)吡咯烷-2-羧酸叔丁酯(5);4或5经四丁基氟化铵去除TBDMS保护并发生关环反应合成了新型的七元醚环化合物(4R,7S,9R)-4-甲基-4-叔丁氧甲酰胺基-5-羰基-3-氧杂氮杂卓[1,4]并吡咯[1,2-d]-7-羧基叔丁酯(简称6);6于室温在氯仿中静置2 d~3 d自发转换为其构象异构体(4S,7S,9R)-6(简称6’,6/6’=1/9),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2D NMR和HR-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14.
顾问  陈贝  葛敏 《合成化学》2014,22(5):668-671,675
设计了一种新的合成5-甲基胞嘧啶锁核酸{(1R,3R,4R,7S)-3-[(5-甲基-4-N-苯甲酰基胞嘧啶-1-基)-7-(2-氰基乙氧基)-(N,N-二异丙基)膦氧代]-1-(4,4’-二甲氧基三苯代甲基氧基甲基)-2,5-二氧杂二环-[2.2.1]庚烷(1)}的方法。以3-苄氧基-4-C-羟甲基-1,2-O-异亚丙基-α-D-呋喃核糖为起始原料,经取代、水解等12步反应合成了1,总收率21.0%,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15.
从阿拉华蜡孔菌发酵液中分离鉴定四个呋喃邻二醇,1R,2R-1-[5-(戊-4-烯-1-基)呋喃-2-基]丙烷-1,2-二醇(1),1S,2R-1-[5-(戊-4-烯-1-基)呋喃-2-基]丙烷-1,2-二醇(2)、1R,2R-1-[(5-戊基)呋喃-2-基]丙烷-1,2-二醇(3)和1R,2S-1-[(5-戊基)呋喃-2-基]丙烷-1,2-二醇(4).综合运用波谱分析(1D、2DNMR,HRMS)、化学法(异丙叉衍生物)和乙酸钼二聚体[Mo_2(OAc)_4]诱导CD谱等方法确定了化合物1~4的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由D-甘露醇和L-抗坏血酸为手性源, 通过D(+)-和L(-)-甘油醛分别合成白三烯B4中1-C~6-C片断5-(S)-苯甲酰氧基-6-氧代-己酸乙酯及11-C~20-C片断-2-(R)-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癸-4-(z)-烯醛的新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吡唑类衍生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取代吡啶结构的吡唑肟酯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在测试浓度为500μg/mL时,有7个化合物对粘虫的杀灭活性可达60%~100%,6个化合物对蚜虫的杀死率可达50%~90%.当测试浓度降为100μg/mL时,1,3-二甲基-5-(4-氯苯氧基)吡唑-4-甲醛-O-(2-氯吡啶-3-甲酰基)肟(5f)和1,3-二甲基-5-(4-甲基苯氧基)吡唑-4-甲醛-O-(2-氯吡啶-3-甲酰基)肟(5j)对蚜虫仍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其杀死率均为50%.1,3-二甲基-5-(3-氟苯氧基)吡唑-4-甲醛-O-(2-氯吡啶-3-甲酰基)肟(5b)和5f在测试浓度为500μg/mL时对褐飞虱的杀死率均为100%.另外,1,3-二甲基-5-(4-氟苯氧基)吡唑-4-甲醛-O-(2-氯吡啶-3-甲酰基)肟(5c),1,3-二甲基-5-(3-氯苯氧基)吡唑-4-甲醛-O-(2-氯吡啶-3-甲酰基)肟(5e),1,3-二甲基-5-(4-三氟甲氧基苯氧基)吡唑-4-甲醛-O-(2-氯吡啶-3-甲酰基)肟(5i)和5j对人肝癌(Hep G2)细胞株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IC_(50)值分别为2.6,4.6,1.8和1.1μmol/L.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现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吡唑肟化合物,以唑螨酯为先导化合物,在吡唑肟中引入取代噁唑结构,设计并制备了2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吡唑肟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目标化合物在500和100μg/mL浓度下对粘虫或蚜虫表现出优良的杀虫活性,其中5-(3-氟苯氧基)-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基-O-{[5-(4-氯苯基)噁唑-2-基]甲基}肟(9j)、5-(4-氟苯氧基)-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基-O-{[5-(4-氯苯基)噁唑-2-基]甲基}肟(9k)、5-(4-叔丁基苯氧基)-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基-O-{[5-(4-氯苯基)噁唑-2-基]甲基}肟(9r)和5-(4-甲氧基苯氧基)-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基-O-{[5-(4-氯苯基)噁唑-2-基]甲基}肟(9s)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均达100%,5-(4-溴苯氧基)-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基-O-{[5-(4-氟苯基)噁唑-2-基]甲基}肟(9g)和9s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蚜虫的杀灭活性均为100%.此外,化合物9s在500μg/mL时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为70%.  相似文献   

19.
以乙酰乙酸苄酯(4)为原料,经Knorr缩合制备了2,4-二甲基-3-丙酸甲酯基-5-羧酸苄酯基-1-氢吡咯(2)和2,4-二甲基-3-羧酸甲酯基-5-羧酸苄酯基-1-氢吡咯(3)。乙醚介质中,溴水氧化条件下,吡咯(2)发生自身缩合生成二吡咯甲烷(7),吡咯(3)无反应发生。在Pb(OAC)4氧化条件下,当其浓度为吡咯(3)浓度的2倍时,在80℃,吡咯(3)完全转化,所得产物经HCl甲醇溶液回流,以82%的产率制备了新型2-甲氧基甲基-3-羧酸甲酯基-4-甲基-5-羧酸苄酯基-1-氢吡咯(1)。吡咯(1)、(2)、(3)及二吡咯(7)的结构用核磁、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吡咯(1)的构建对进一步研究吡咯构效关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α-4-BMA{(3S,4S)-3-[(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基]-4-[(S)-1-甲酰乙基]-2-氮杂环丁酮}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水解等反应合成了β-MAP(1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偶氮物的异构体杂质——α-MAP偶氮物,其结构经1H NMR和IR核磁确证,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