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复习效果孙一民(江苏省靖江市教师进修学校214500)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知识更全面、更系统、更灵活.但是复习课如果单纯是对已学知识的重复和对已学方法的搬套.很容易搞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型,即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后,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教师普遍认为复习课比较难上,首先不能是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或单个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适当的途径激活原有知识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其次,教师应在大背景下选择知识、方法来解决一系列问题,由此形成方法策略,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能力.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问题串”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三复习课,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尽量使知识系统化、方法大众化、题型模型化、答题规范化、思维策略化.笔者从课本中一道简单的习题开始变式设计,一题多用,一题多变,由浅入深,体现梯度,形成系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重在思维训练.在知识应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试题编制的大致方法,体会到高考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特点,消除对高考题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柏青 《数学通报》2013,52(3):31-36
复习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它是知识学习的高级阶段,在数学知识的整合与理解、解题策略的构建与内化、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圆锥曲线的单元复习为载体,浅谈复习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思考.1复习课单元整体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复习课是重要的,但又是很难组织的课.这是因为我们要通过复习课,把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深刻化,不仅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在记忆中再现出来,同时还要能够阐明所学问题的某些  相似文献   

6.
面对初三的复习,尤其是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的梳理阶段,很多学生总觉得有点浪费时间.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第一轮复习的方法——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让形象比喻成为现实.笔者以“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一)”为例,就第一轮复习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知识的载体,是思维的发动机,将多维教学目标镶嵌于逐层递进的问题串中,可以提升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以“一次函数”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为例,阐述基于提升思维的递进式问题串的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高三复习课运用变式教学的意义 高三复习教学的目的,一是整合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二是训练思维,培养思维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按照波利亚的观点,解数学问题是不断变化问题的一种过程:一再改述它、变更它,直至终于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直到最后解决问题为止.在复习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运用变式教学有利于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王宏 《中学数学》2023,(22):31-32
<正>数学复习课是对阶段性知识的总结、巩固和强化,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运用知识的技能,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既然数学复习课如此重要,就需要教师用整体性的眼光展开复习课教学,通过知识的综合化整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学习上的薄弱点,提高学习能力.本文中笔者从高效复习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优化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以实现高效复习.1 设计开放性练习,有效梳理知识在复习课中,  相似文献   

10.
丁益民 《数学通讯》2024,(2):5-7+15
针对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单元复习课为例,具体阐释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要立足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建构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图来梳理知识,采用一境到底的教学组织方式来整合知识,实现对单元知识的再建构,发挥出单元复习课梳理整合、温故知新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1.
数学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把学过的知识再“炒一遍”,或以大量的习题进行题海战术,学生在这种复习中,只会做讲过的习题,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收获不大.因此复习课除了进行专题训练以外,也要尝试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系统的知识脉络,探求数学学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我市2013年九年级数学复习教学主题教研活动中的研究课,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复习课教学和这次活动的“关注学生学习,提高复习效率”的主题,笔者将重点放在正确理解新课标和准确把握复习内容上,突出第一轮复习学科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巩固性,重点关注复习课教学中师生活动的设计.整节课沿着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实例出发,使学生对一次函数概念、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高凯亮  徐昊泽 《中学数学》2023,(14):17-19+28
<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夫子提出学习与思考是不能分割的整体,需要将学习、思考、归纳、总结联系起来形成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及策略,达到“一悟千悟、一通百通”.下面以苏科版“反比例函数”章复习课为例,给出笔者对一般观念下章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各种版本的教材关于单元复习部分只是一个结构图,几个知识点罗列,然后就是全章复习课.复习课怎么上?似乎没有固定的方式,很多老师习惯于知识梳理、例题讲评、巩固训练式的流程,由于要兼顾全课复习的容量与例、习题的覆盖面,所以常常在复习课、公开课的教学中出现题量偏大、各个小题之间关联度不强等现象.笔者最近有机会执教了一节章末复习课,只围绕一道中考题,开发了"一题一课",得到听课老师的热  相似文献   

15.
在复习课的课堂中,如何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内外教学策略,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每节数学课都有惊喜,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复习课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更多承载着的是思想方法的沟通.因此,复习课应该首先做到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某一块知识或某一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又到了中考复习时节,回想起学生中考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意识到在复习中必须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和训练.如“转化”是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一般为特殊的神奇功效,初中平面几何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平行线、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有关知识,当中考中遇到不能直接运用这些知识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着手,下面一起来体会几道近几年宁波中考题.例1如图(1),∠A=∠B=∠C=∠D=∠E=120°,且AB=5,BC=4,CD=6,DE=2,则EF=.(1999年)分析多边形的问题常转化为三角形、特殊四边形来解决,此题如果连BF、CE将图形转化成…  相似文献   

17.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例题教学是其重头戏。数学主干知识的深化、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思维能力的提升等都需要通过复习课例题教学来实现。复习课例题设计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复习课例题教学功能的理解出现偏差,在设计中出现了值得警惕的误区,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8.
高三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质量的复习效果,是每一位高三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高效率的复习课的核心在于选题的有效性,一节课应有清晰和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题.怎么选题?如何选题?选题的有效立足点在哪里?笔者以高三复习课题“基本不等式”为例,就选题的策略和功能,总结选题的四重境界.  相似文献   

19.
“数学概念”既是数学基础知识,又是数学核心知识,而一些重要概念又成为基础的基础,对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数学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学好数学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技能的前提.因此,“概念教学”,尤其是“高三数学概念”的复习教学,就成为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核心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我校也积极践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遇到一些突出的问题,如,(1)导学案的编写习题化,新知识的生成过程简单直接,学生缺乏深度的思辨;(2)导学案容量大,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3)课堂上留给学生动笔的时间少.究竟什么样的导学案才能助力高效课堂?什么样的导学案才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思维得到发展,数学素养得到提高?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人教版必修5第二章“数列”复习为例,旨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下高中数学复习课的导学案编写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