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弹簧试题频频出现,弹簧题之所以备受青睐,首先是由于弹簧的特性及与其相连物体构成的系统的运动状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隐蔽性;其二是弹簧在伸缩过程中涉及的力和加速度、简谐运动、功能关系、动量和能量问题中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情景;其三是弹簧试题不仅能全方位考查考生分析物理过程,理清物理解题思路,也能培养考生物理思维品质和反映考生的学习潜能.因而,弹簧试题也就成为每年高考命题的重、难、热点.现将近3年高考物理中的弹簧试题归类、对典型试题加以评析,从中领悟和欣赏命题专家的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2.
在2004《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专辑》(本社编辑发行,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关于第2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第三试题的参考解答中,漏登了供选择的Ω(t)和I(t)各6条曲线,现在本刊重登该试题及参考解答,并增加了对该题答案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何德 《物理通报》2006,(12):34-36
1开卷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一样,都要重视考查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理、重要定律以及简单的物理计算.试题要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卷考试同样要注重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同时突出体现科学探究思想.试题要关注人文精神,体现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提倡学科间融合与渗透.试题通常具有以下性质:问题呈现的情境性;  相似文献   

4.
高考对弹性势能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研究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与弹性势能有关的试题考生的得分率总是很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从高考试题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这两方面着手讨论:高考对弹性势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理论试题共三道,其中第二道题为相变的力学模型(A Mechanical Model for Phase Transitions)。该试题以朗道相变理论为背景,研究旋转的环上小球的运动,建立并分析相变的力学模型。本文介绍了该试题内容及解答,并对试题和选手作答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吴齐全  赵坚 《物理通报》2006,(12):30-34
纵观今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命制的试题中,与物理相关的7套理科综合试卷和3套单科试卷,发现在课改理念指导下,具有许多共同特点,集中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注重过程方法、重视五种能力考查等特点.《物理通报》从第6期开始,对每套物理试题的评析文章已作了详细讨论.本文则面向各套试题中的物理实验试题,进行横向系统分析,试图从总体上勾画出2006年高考命题在物理实验内容方面的基本思路,以期引起广大物理教师对此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全国高考实行“3 x”考试已有多年,今年将是大面积实行新课程标准考试的第一年,从最近3年理科综合考试来看,物理、化学、生物3科中,每年都是物理的得分率最低,其中的原因,除了物理学科比其它学科难及试题题量、试题编排顺序等一些因素外,另一个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希文 《物理实验》2002,22(1):32-35
设计了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训练实验室:光学“实验,介绍了试题的设计思想和实验内容,给出了试题的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9.
戎凯 《物理通报》2010,(9):64-65
有一些物理问题,如果从纯数学的角度看,题中的某些条件可能是多余或重复的,但为了使试题具有考试价值,即试题既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又要让大多数学生不至于一筹莫展、毫无下手的余地,这些条件又是必须的,是试题设置所不可或缺的物理条件.下面通过两道高考试题对数学条件与物理条件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合考后统计数据,本文对近年北京高考理综卷联系实际类主观试题(第23题)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试题的特点,并对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试题共两道,其中第二道是声学黑匣子。该题目是一道虚拟实验题目,在二维平面上通过探测器对于运动声源的频率信号探测,判断声源的初始位置以及相关运动学参数等。该题目设计新颖,解法巧妙,综合了声波的传播与测量、声学多普勒效应等相关知识。在疫情形势下,非常适合物理专业学生进行线上虚拟实验学习。本文详细介绍了竞赛试题的内容,并给出试题的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12.
鲁永伍 《物理实验》2004,24(3):25-27
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出现了不少立意深刻的开放性问题,相对于传统试题,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模糊、情景新颖、信息丰富、模型隐蔽、方法灵活、结论不唯一,甚至涉及跨学科综合等特点.因此,同学们感到有一定难度,本文就该类问题解法作如下剖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纵观历届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电学试题,试题中给出的电场磁场的分布、带电粒子的运动、电路的结构等条件,常常具有对称性的特征.从对称性的特征出发思考和分析,往往成为解决电学问题的突破口.本文试通过几道竞赛试题的分析与解答,谈谈如何运用对称性分析和解答电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史献计  许志 《物理通报》2012,(10):88-91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评价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评价要素,根据评价目标来确定评价内容.以2011年南京市中考一道试题为案例进行剖析,力图找出其中评价特色与价值取向,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行为中,物理命题形式起到导向性作用。这几年的物理中考试题,可以窥视未来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许多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是试题内容应该如何设计,才能充分体现新物理课程理念:关注科技与社会发展,注重联系自然与生活,注重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学科渗透,引入物理科学的新成就,能够促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中热学试题所占的比例进行统计,然后分析热学试题中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最后就几个典型的热学试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贾旭良 《物理通报》2016,35(3):103-104
本文在分析2 0 1 5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卷 Ⅱ 试题特点的基础上, 介绍了本套试题带给一线物理教师的启 示  相似文献   

18.
1理综物理试题的总体评价 2006年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与2005年相比,试题总体难度略有下降.其中选择题和计算题难度有所下降,实验题难度基本持平.试题总体特点是稳中有变.保持较稳定的方面有:(1)试卷形式保持稳定,选择题仍为不定项选择,选择题量仍为8个题,每题分值为6分,主观性试题的题量仍为4道题,分值为72分,物理学科总分数为120分,占理综分值的40%.(2)考试内容保持稳定,试题能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设计,考查的知识较全面,强化对考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命题指导思想.(3)试题的变化,计算题题干表述更精炼更新颖.  相似文献   

19.
杜静 《物理通报》2006,(10):19-21
近几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越来越多地取材于各种电器仪表的说明书.在今年的预赛试题中,就有第六七大题分别是以“数码相机的电池”和“空调器”的说明书为素材编制的.根据说明书提供的信息,可分为“直接拿来”解题和需要把信息物理化后方可用于问题解答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王健 《物理通报》2024,(4):125-127
以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物理实验试题为例,分析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命题素材,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细化试题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水平,对考查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