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世纪,公众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达到1.98%。比2001年增长了约0.58个百分点,近年来仍在逐步增长。但与发达国家比,仍然落后。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人就已经为17%。  相似文献   

2.
1990年8月第一届中日物理教育研讨会的盛况,中日两国物理教育工作者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并且翘首以待,期待着中日物理教育会议再次召开。  相似文献   

3.
1949年迄今,我国还没有出现世界级的学术大师,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如果说前30年政治运动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流拔尖人才的成长,那么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大陆仍然还没有出现国际一流学术大师(当然其中有杰出人才显现的时滞效应),显然我们的培养体制和机制在一些地方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4.
树华 《物理》2005,34(3):175-175
在一座天然核反应堆燃烧完20亿年后,核物理学家测量了这座反应堆的“脉搏”.1956年,位于Fayetteville的Arkansas大学的核化学家Paul Kazuo Kuroda预言在天然铀的沉积物中可能发生链式反应,产生热量,就如同核电站那样.1970年,其他科学家在Gabon的Oklo铀矿中发现了几座已燃尽的天然反应堆,证实了他的预言.但是,研究人员仍然不知道这些本来会发生剧烈爆炸的古老的反应堆为什么能缓慢地燃烧15万多年.  相似文献   

5.
吴岳良 《物理》2004,33(12):882-889
简要地介绍了与电荷-宇称(CP)对称性破坏和夸克一轻子味物理有关的一些重要进展.从1964年发现CP破坏和提出夸克理论至今,这个领域就一直成为粒子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已研究和发展了整整40年,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这篇文章中,着重评述了目前仍然热门的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直接CP破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CP破坏机制和新的CP破坏源,中微子物理和新的味物理,夸克味物理和有效量子场理论,标准模型中味物理参数的预言和超对称大统一理论.同时对我国有关研究组在这些前沿方向做出的重要贡献作了重点简述.可以看出,在CP破坏和味物理这个重要前沿领域,仍然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使得粒子物理在21世纪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又有着不断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9
奥尔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为了上大学来到海德堡,师从于本生,在那儿对稀土元素发生了兴趣。奥尔是第一个为稀土元素找到实际应用的人。他发现如果在一个圆筒形网罩里加入少量硝酸铈和硝酸钍时,就能使瓦斯灯焰发出耀眼的白光。1885年这种灯罩被列为专利。在某些特定的用途上,这种灯罩至今仍然使用着。  相似文献   

7.
戴闻 《物理》2012,41(6):406
在距今19000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地球处于所谓最后一个冰期.之后,在距今19000年至10000年期间,整个地球逐渐变暖,冰原从北半球的大陆消退,同时大气组分也发生明显变化.专业人士称上述转变为“冰川终止(glacial termination)”,有许多专家试图解释触发和维持上述变化的机制,不幸至今仍然缺乏有说服力的理论.在最近出版的Nature周刊上,Shakun等重构了全球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证明:“冰川终止”变暖过程的发生,实际上是南北两个半球温度反相(antiphased)变化叠加的结果.因此说,在距今19000年至10000年期间,地球所经历的是某种全球变暖.海洋环流的变化分别控制了南北半球反相温度变化的幅度,它似乎是影响这一变暖过程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63-63
盖尔曼是奥地利移民的儿子,15岁进入大学,后获博士学位。1952年入芝加哥大学,在费米指导下工作。不到27岁成为正教授。他投身于亚原子世界。在发现中子之后,出现了是什么力量把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的问题。汤川秀澍用介子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被发现的介子又太多了。鲍威尔P22的π介子可以解释汤川秀树的预言,那么安德森M·的μ介子仍然是个谜。  相似文献   

9.
知愚 《应用光学》2006,27(4):362-362
近10年来,非球面镜加工技术有了相当大的改进。可模压加工出非常精密的光学表面,并有极高的质、量,但加工成本与普通光学件相比仍然很高,限制了大规模生产的商业应用。模压非球面镜主要用于商业光学系统中,如生产规模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台的数字相机。  相似文献   

10.
赵红胜 《物理》2006,35(4):285-285
引力虽然是我们最早认识到的力,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在太阳系之外的弱场环境里是否适用,仍然没能被天文观测肯定.困扰天文学家大半个世纪的星系旋转曲线和暗物质问题就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2004年,以色列物理学家Bek-enstein提出一种新的TeVeS理论,把Milgrom1983年的MOND经验公式融合到修改或延伸后的广义相对论.最近,英国StAndrews大学的赵红胜博士和比利时布鲁塞尔ULB大学的BenoitFamaey发现用一个简单的TeVeS引力的修正公式,可以不用暗物质但很好地拟合绝大多数星系的旋转曲线.  相似文献   

11.
虽然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在采集深达几千米的岩芯,探知地球内部的秘密。这项被誉为“来自地球深部的信使”的工程于2001年6月正式开始,2005年3月钻井终孔深度达到5158米。钻探5000多米全孔定向连续取芯技术,在当今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掌握。科学家们将利用深井建立观测站,设置先进的技术设备监测地球内部的地质活动,为地球科学、探矿、预防灾害及环境治理等研究领域,提供科学数据。照片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模型演示。  相似文献   

12.
噪声对特征综合法语音识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考查了噪声对特征综合法语音识别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环境噪声情况,文献1提出的通过特征综合提高语音识别性能的三种方法仍然能够提高识别率7%左右。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恰的热力学方式确定夸克质量公式中的参数,并进一步证明,在新的质量标度下,适量的负电荷仍然可以降低奇异夸克物质的临界密度,从而有利于在重离子磁撞实验中寻找strangelets。当然,过量的负电荷仍将使味平衡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细胞内的环境异常复杂,其中生物大分子的浓度超过300 mg/mL并占据着大约30%的细胞内空间. 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蛋白质研究仍然在细胞外或是甚至非常稀的缓冲液中进行. 细胞内磁共振(In-cell NMR)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非损伤地获取细胞内原子水平信息的方法. 虽然In-cell NMR在近10年里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这一技术尚未成熟. 在该篇综述中,作者首先总结制约这一技术发展的因素以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赵学韫 《物理实验》1994,14(2):77-77,76
计算机在微波实验中的应用赵学韫(暨南大学物理系,广州510632)一、引言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校中,微波实验仍然是在一些传统的设备上手工调节逐点测量,工作量很大,效率很低.本文介绍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一些必要的微波测量设备,组成一个微波实验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6.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近代物理发展中的一个著名实验,它通过定量的实驻数据,证明了能级的存在,对玻尔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实验构思巧妙.用较为简单的实验设备,取得了突破性的结果,确实值得很好地学习和研究.因此,虽已经过了80年的历程,它仍然是各高等院校物理实验的常选题目.怎样方能做好这一著名的传统实验,是值得讨论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8-108
莫奇是电话的发明人之一。意大利人认为莫奇才是电话的真正发明者。美国最高法院曾经受理他提出的诉讼,官司已接近打赢,当局已着手调查,准备取消给予贝尔的专利权,但莫奇突然去世,诉讼也就中止。荣誉仍然属于贝尔。邮票M16是意大利2003年发行的一枚小型张,中间是莫奇的肖像,上面的文字是“电话的发明者莫奇”,边纸上画的是两个人通话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正>曾经,北京师范大学的讲台上有这样一位师者,他虽已年届九旬,却仍然坚守在本科教学的讲台上;他虽已重病住院,却仍然从医院请假回来给学生上课.他就是敬爱的黄祖洽先生.黄祖洽先生是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战略核武器设计立下不朽功勋的理论物理学家,是为我国物理学基础教学和研究殚思极虑,锐意开拓,广育人才,无私奉献的教育家.1980年黄祖洽先生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近十几年来,耄耋之年的黄祖洽先生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各高等院校电位差计实验的调查,作为仪器标定用的化学型标准电池仍然在普遍使用,但其在使用、维护及保管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利用现有的电子技术模拟出一种性能可靠、使用维护十分便利的标准电压源,以取代化学型标准电池。  相似文献   

20.
于文华 《物理实验》1997,17(5):226-226,228
十年来,我一直承担电磁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对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我深刻体会到:必须抓住实验课的几大环节,为学生创造一个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实验课堂.一、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是通过实验课,使学生能学到很多基本的实验方法,增强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自己索取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实验的结论课上,我们把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放在首位.一方面要给学生讲述一些典型物理实验在科学发展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强调指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实验仍然是开拓新领域的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