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器件的性能,采用凝视探测器件的搜索跟踪系统需要特殊的光学结构补偿搜索跟踪时产生的扫描效应。给出了物方和像方扫描补偿光路的形式和构成,分析了平行和会聚光路两种不同补偿结构的特点,论述了扫描补偿引入的光学问题以及相应解决途径,提出了扫描补偿引入的最大光学原理性误差小于1/3~1/4像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光学补偿法的变焦距物镜的光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应用光学》1996,17(5):16-18
本介绍采用光学补偿方式实现变倍和像移补偿的变焦距物镜的设计过程,并给出一个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3.
孟晶  徐森禄 《光学学报》1997,17(10):380-1384
基于线性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色散补偿原理,探讨了不同的准高斯型耦合系数函数曲线对色散补偿特性的影响,建立使该光栅色散补偿曲线既具有高色散系数和宽带特点,同时对边峰还有相对的抑制能力的设计思想。文中讨论了相关参数对色散补偿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离式光学补偿方式对传统连续变焦中波红外光学系统进行改进,将变倍组和补偿组分开独立,使系统同时满足超长焦距(916.2mm)、超大视场(36°)、小型化的需求.变倍过程中变倍补偿曲线平滑、无拐点、像面稳定,光学系统外形包络在335mm×118mm(局部169mm)×100mm(局部Φ168mm)范围内,系统结构紧凑,像质评价结果表明光学系统像质良好,能满足热像仪整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应用动态光学理论求解变焦光学系统补偿组凸轮曲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变焦镜头在校正像差的同时,还要求像面稳定,才能保证成像质量。采用机械补偿的方法,可以保证凸轮的准确性以使像面稳定,从而保证成像质量。首先应用动态光学理论推导出变焦光学系统的像移补偿组公式,从而得到像移补偿组的轨迹曲线。再根据推导得出的补偿曲线加工出凸轮机构,可对光学系统变焦带来的像移实现完全补偿。此外还给出三个变焦系统的设计实例,用来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机械补偿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可以连续、平稳地成像,提出了一种减小变焦系统凸轮曲线压力角的方法.改变变倍曲线方程,运用动态光学原理,拟合的补偿曲线的压力角有明显减小趋势.原始设计变倍曲线的压力角为31.4°,补偿曲线的最大压力角大于50°.运用插值法改变变倍组方程,得到的变倍曲线的最大压力角小于37°,补偿曲线的最大压力角小于23°,得到的新的凸轮曲线满足曲线压力角小于45°的要求.实际光学系统检测的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凸轮曲线的压力角,实际变焦系统能够连续清晰地成像.  相似文献   

7.
徐春云  张肃  董家宁  王文生 《光子学报》2014,41(12):1447-1451
为了提高联合变换相关器跟踪和识别目标的能力,且满足坦克瞄准镜的工作要求,针对1英寸红外CCD探测器,设计了8~12 μm波段折射式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该系统采用机械补偿的方式,变焦过程中相对孔径不变,F数为2,变倍比为4:1,在50~200 mm范围内可实现连续变焦,且变倍曲线和补偿曲线平滑,扩大了坦克瞄准镜的搜索范围.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像质评价,结果表明,在17 lp/mm空间频率处,全焦距范围内调制传递函数均在0.53以上,接近衍射极限,像面稳定性良好,满足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联合变换相关器跟踪和识别目标的能力,且满足坦克瞄准镜的工作要求,针对1英寸红外CCD探测器,设计了8~12 μm 波段折射式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该系统采用机械补偿的方式,变焦过程中相对孔径不变,F数为2,变倍比为4∶1,在50~200 m m 范围内可实现连续变焦,且变倍曲线和补偿曲线平滑,扩大了坦克瞄准镜的搜索范围,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像质评价,结果表明,在17 lp mm空间频率处,全焦距范围内调制传递函数均在0.53以上,接近衍射极限,像面稳定性良好,满足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液体的电控光学成像器件,其结构是一个容纳有三层液体的圆柱容器,上下两层是导电液体,中间一层是油性液体.圆柱容器的内壁依次涂覆了透明导电层和绝缘介质层.在透明导电层与上下导电液体间施加两个不同的外部电压,分别用来控制容器中两个液体界面的形状.两个外加电压的适当匹配使该光学成像器件在焦距变化的同时保证像面位置不动.文章以器件对无穷远处成像为例,基于高斯光学理论对器件做了详细的计算,给出了两个外加电压的匹配关系以及系统的焦距表达式,并对系统做了相关的模拟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光学成像器件的变倍比可达1∶1.5,体现该器件是一种可靠的变焦光学成像器件.  相似文献   

10.
彭润玲  王大振  陈家璧  庄松林 《光子学报》2014,39(10):1836-1839
提出一种基于液体的电控光学成像器件,其结构是一个容纳有三层液体的圆柱容器,上下两层是导电液体,中间一层是油性液体.圆柱容器的内壁依次涂覆了透明导电层和绝缘介质层.在透明导电层与上下导电液体间施加两个不同的外部电压,分别用来控制容器中两个液体界面的形状.两个外加电压的适当匹配使该光学成像器件在焦距变化的同时保证像面位置不动.文章以器件对无穷远处成像为例,基于高斯光学理论对器件做了详细的计算,给出了两个外加电压的匹配关系以及系统的焦距表达式,并对系统做了相关的模拟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光学成像器件的变倍比可达1:1.5,体现该器件是一种可靠的变焦光学成像器件.  相似文献   

11.
Simulations for data formats Return to Zero (RZ), Non-Return to Zero (NRZ), RZ-Soliton, Duobinary and their subcategories have been done with and without ideal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general,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mproves timing jitter. RZ-Rectangular pulses show the smallest value of jitter without compensation.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RZ-Raised Cosine, and Soliton, give minimum jitter after ideal compensation.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BER performance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Duobinary data format is 10−8 and 10−37 before and afte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respectively. Further the comparative study shows that the timing jitter is the lowest in case of RZ-Soliton (0.0127 ns) afte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and 0.0135 ns for RZ-Rectangular data format befor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12.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using discotic liquid crystals has been commercialized to suppress light leakage of twisted nematic (TN) liquid crystal (LC) cells in the dark state when the viewing directions are off-axes. In the conventional film, the tilt angle variation of the discotic LC layers is linear, whereas that of the rod-like LC layers in the TN cell is non-linear with twist alignment. We investigated the optical compensation effects in terms of iso-contrast ratio, gray scale inversion and color shift with linear and non-linear orientation in a tilt angle or twist and non-twist orientation on TN-LC cel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cal compensation with non-linear orientation exhibited an improved performance in suppressing light leakage in the dark state.  相似文献   

13.
用于波前补偿实验的对流湍流系统的光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骏  曾宗泳 《光学学报》1997,17(9):259-1264
描述一种用于波前补偿实验的对流湍流系统,它用水或乙醇为介质,在采用了自行研制的平板式加热和冷却器后,不仅湍流强度易于控制,温度起伏谱和大气相似,具有较宽的惯性区和较好的重复性,而且比实际大气湍流更平稳。本系统除可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补偿试验和湍流与热晕相互作用的研究外,还可用于其它激光通过湍流大气的模拟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开展了光学腔内两正交偏振模振幅和相位补偿的实验研究。通过采用特殊腔型和两个λ/2波片,补偿腔内反射镜对水平偏振模和垂直偏振模的反射率差异,使两个偏振模的输出振幅相等。利用一组λ/4-λ/2-λ/4波片补偿光学腔内水平偏振模和垂直偏振模的相位差,使两个模的输出重合。通过上述的振幅和相位补偿方法,可实现任意偏振光经过环形腔后偏振不变,为任意偏振比特在腔内冷原子系综中的高效率高保真度存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峰  汪志斌  张云龙  郭小刚  苏瑛  郭芮 《应用光学》2014,35(6):1058-1062
超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是高精度衍射光学元件制造的重要方法,但是以往的加工方法是直接一次车削加工成型,无法实现具有加工-检测-补偿加工-检测的闭环控制特点的超精密加工,从而导致零件精度较低。针对这种加工技术的缺陷,通过研究衍射光学元件金刚石车削过程和面形状误差补偿,对表面轮廓仪实际测量的轮廓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实际车削曲线与理想曲线之间的法向残余误差,以此获得新的金刚石车削加工轨迹,实现衍射光学元件的超精密闭环控制加工。利用单点金刚石车床对口径78的衍射光学元件进行补偿加工试验,最终使其PV值由10.4 m经过一次补偿加工后降为4.3 m。  相似文献   

16.
在1∶1体全息存储系统的读出过程中,保证图像的不失真和降低误码率是最关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放大率补偿算法,定量分析了放大率偏移误差对图像的影响,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模拟证明了这一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潜在视功能检测仪临床使用中量程有限和对高度屈光不正患者检测结果有一定误差的现象,研究了其光学系统成像特性,建立了系统对视力板成像的视觉放大率公式,分析了准直透镜、成像透镜焦距变化对视觉放大率的影响。系统中视力板移动检测时,准直透镜焦距影响视觉放大率变化快慢,决定视觉放大率曲线的平缓程度;成像透镜焦距对视觉放大率产生整体影响,使视觉放大率曲线产生整体平移。找出了系统的理想参数,能使视觉放大率在整个视力板移动范围内保持不变,消除了检测过程中视力板放大率不同带来的检测误差。通过对各参数的数值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系统检测量程从原来的-7D~+12D扩大为-11D~+15D。  相似文献   

18.
李骏  赵宝庆 《光学学报》1990,10(11):010-1015
运动补偿是提高ISAR分辨率的关键技术.本文从距离-多普勒成像原理出发,对几种典型运动误差的补偿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光学补偿方案和实验室处理系统,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同时,讨论了一般运动误差的补偿方案及实时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用强度补偿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液体体胀系数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减小用光杠杆法、干涉法、CCD法等测量方法在操作方面带来的麻烦,也能进一步拓宽这种光纤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光传输系统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产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色散对SBS效应的抑制作用,定性分析了不同色散补偿方法对SBS效应的抑制效果,得出了前置色散补偿可以很好地抑制光纤中SBS效应的结论,并用实际的光传输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入纤功率小于6dBm、信号速率为10Gbps、传输光纤为G.652的光传输系统、前置色散补偿为-800ps/nm情况下,可以提高系统的SBS效应阈值2dB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