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治疗效果,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手术组(n=65)和非手术组(n=17),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非手术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0.6%,手术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9%,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抗骨折疏松治疗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除了性别因素外,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抗骨折疏松治疗等因素均影响治疗效果。结论手术治疗髋部骨折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抗骨折疏松治疗等因素均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500,50和5μg/mL的甲基膦酸乙酯(EMPA)、甲基膦酸异丙酯(IMPA)、甲基膦酸(MPA)、甲基膦酸频哪酯(PMPA)、硫二甘醇(TDG)为研究对象,以气相色谱-质谱为检测手段,使用正交分析法对衍生时间、衍生温度和衍生试剂用量3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对衍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所选水平范围内,3个因素不存在交互关系;对于EMPA,IMPA,MPA,PMPA,衍生试剂用量影响>衍生时间影响>衍生温度影响,对于TDG,衍生试剂用量影响>衍生温度影响>衍生时间影响;在3个浓度条件下,衍生温度对于5种化合物的衍生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在5μg/mL质量浓度条件下,衍生温度、衍生时间、衍生试剂用量对5种化合物的衍生效果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竹炭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吸附条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竹炭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吸附能力以及pH值、投料量、吸附作用时间、再生方法、再生效果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竹炭对氟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是较为理想的饮水除氟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离子交换色谱技术进行了味精废液中氨基酸的分离研究,考虑了树脂种类、温度和洗脱剂等因素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找出了氨基酸最佳分离条件,并用味精废液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氨基酸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微波强化光催化氧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微波强化光催化氧化的处理效果和机理,并对催化剂投量、光源、溶解氧、温度等相关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微波强化光催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相良  李英杰  赵健艾  宁平  田森林 《化学通报》2017,80(12):1116-1122
全球土壤资源污染严重,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技术因泡沫流动受重力影响小、避免淋洗液难控制使区域扩大引发二次污染、修复效果好等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技术在治理污染土壤中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污染物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并就表面活性剂泡沫强化修复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杨学谨  吴琳  裴亚琨  胡培植 《色谱》1997,15(4):331-333
采用薄层色谱技术分离一组取代茂铁硼烷化合物。以含有烷基卤化铵离子对试剂的丙酮-环己烷流动相,用正交设计法选择色谱分离条件。把离子对试剂种类、浓度和丙酮、环己烷含量作为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实验条件按〔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应用统计力学方差分析法对反映分离效果的薄层色谱指标——色谱总分离度(DS)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化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和最佳展开剂体系。在最佳条件下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单纯形最优化法在氢化物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形法^[1-7]是一种动态寻优方法。它能在交互作用复杂,因素较多的场合使用,对实验有全面优化的效果,克服了单因素优选法无法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影响、 准确性低、工作量大的缺点。它能在实验次数较少的情况下,快速的找出接近最佳分析条件组合,综合优化性能指标较小。  相似文献   

9.
偏二甲肼在阳离子交换柱上的交换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偏二甲肼在树脂上的交换过程 ,其交换行为用流出曲线来表示 .文中还对影响流出曲线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通过实验发现 1#树脂的交换效果最好 ,贯穿点前的流出液完全符合浓度≤0 5mg/L的排放达标要求 ,而料液浓度、流速、不同类型树脂是影响交换最关键的因素 .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优越性以及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并分析了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杨琥  谌东中 《大学化学》2010,25(5):55-59
介绍聚丙烯酸从沉淀聚合合成到采用体积排除色谱、动态光散射等进行分子表征和溶液性质测试的全过程实验方法。讨论了实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该实验在本科生综合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热天平研究了Ca-Fe-Ce系催化剂对无烟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中各个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其催化效果优于单一催化剂。升温速率、分散程度、燃烧气氛等因素对催化无烟煤燃烧特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升温速率越快,催化燃烧时燃点降低得越多;催化效果随着催化剂在煤粉分散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氧气浓度越大,催化剂使煤的燃点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溶剂萃取法回收固体废渣中的N-甲基吡咯烷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溶剂萃取法从工业固体废渣中回收N-甲基吡咯烷酮,考察了萃取剂的种类、溶剂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萃取原液中NMP的含量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同时也探索了超声波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含盐水溶液体系,三氯甲烷的萃取效果最好。最适宜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原液中NMP的含量为9.14%、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h、溶剂比2:1、通过三级萃取,N-甲基吡咯烷酮的萃取回收率达到98.6%。在超声波存在的条件下,可明显地改善萃取效果,提高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脱氧核糖核酸(DNA)毛细管电泳迁移行为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法,对不同片段长度DNA进行分离检测,考察DNA片度长度、电场强度、聚合物浓度及分子量等因素对DNA迁移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DNA迁移时间随其长度的增加而延长;电场强度越高,DNA迁移时间越短,分离效果变差;DNA在高浓度聚...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超稠油的特点,室内研究了一种高效油溶性稠油降粘剂YZ-31,对不同降粘剂对超稠油降粘效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超稠油降粘剂YZ-31加量、温度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溶性降粘剂YZ-31对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的胜利油田郑家超稠油降粘效果明显。在50oC,5 wt%的降粘剂加量下对三种实验超稠油样品的降粘率都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基本原理和萃取过程,介绍了萃取剂、分散剂、螯合剂的浓度、萃取时间、pH值、盐效应、共存离子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评述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在有机化合物和痕量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引用文献42篇。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动力学色谱(MEKC)中通过“扫”的技术可以使样品组分在线富集。本研究基于柱分离过程弛豫理论的基本方法,对溶质在MEKC中柱内输运过程加以研究,得到了描述进样长度及样品区带和运行区带性质差别对富集效果影响的理论表达式。通过对进样长度及溶质在两区带中的容量因子与富集效果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证实溶质在胶束中的溶解度是影响富集的最重要因素;在基本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适当加大进样长度一般对富集有利。  相似文献   

18.
D301R树脂吸附-解吸钼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D301R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钼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法试验了pH值、钼的浓度等因素对该树脂吸附钼的影响;采用动态法讨论了该树脂对钼的饱和吸附量、解吸剂及其浓度对解吸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5,钼的浓度为20g/L时吸附效果最好,树脂对钼的饱和吸附量为1020mg/g,而采用150g/L NaOH溶液解吸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对不加热不振荡情况下的葡萄糖银镜反应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硝酸银浓度、氢氧化钠浓度、葡萄糖浓度3个因素为变量,设计成三因素四水平实验,利用SPSS25.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得出考虑银镜镜面效果、银镜反应时长和综合考虑2者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实验条件,并结合反应机理对影响因素、最佳条件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法对苯胺与二甲苯的有机废水的电化学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以三维荧光光谱为手段,探讨了单一底物,混合物,进水pH及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影响。三维荧光光谱可以直观地监测反应过程,能够很好地反映废水降解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强度、种类变化过程。方法可用于对各类水处理效果的定性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