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振昊  苗志伟 《化学教育》2021,42(20):52-57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为了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通过开展“国创项目”创新综合实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介绍了在本科生有机化学综合实验中开设的新型F-N-P环三磷腈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聚碳酸酯的应用实验,同时介绍了实验具体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南开大学为了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促进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项目。化学学院结合本学科自身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介绍了在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项目中以香茅醛为原料合成薄荷呋喃的新方法和“百项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3.
化学学科在高等教育阶段对人才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理论的了解和各项实验技能的训练实践。其中,一个良好的科研训练环境非常重要,它不仅能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实践、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技能,还能对科学研究思维的培养起到作用。以2019级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和科创竞赛为主线,详细介绍了从大学初期进入课题组了解参与科学研究到成功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过程,以及期间参加科创竞赛的经历,通过分享经验与做法为即将参与本科科研创新训练的同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化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中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当前化学化工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实验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互动,构建了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将训练实验技能、训练知识转移能力、训练创新创业意识等环节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到大学四年创新创业训练不断线,并在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基础训练、科研训练、就业实践3层次的实验教学实践平台,构建教学科研协同、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建设兰州大学化学创新实验教学中心。  相似文献   

7.
利用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厦门大学化学人才培养基地十分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依托化学学科优势,从2003年起设立了"化学人才基地育苗基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学生进入科研课题组,通过科研训练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  相似文献   

8.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本科生的必修实验课,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开放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除加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外,通过综合性基础实验和开放实验模式,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例介绍了基于省级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提高化学实验中心资源利用率,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初步实践。在4年的大学教育里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将大学生按能力和兴趣分层次,针对化学与化工专业的特点分别按基本实验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和创业、产业化能力3个层次分流培养。文中阐述了对上述工作的具体做法、体会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葡萄糖"立体化教学案例,将葡萄糖在生命体系中的代谢平衡、消化吸收、分子转运、糖尿病成因、血糖检测、无创诊断技术、分子诊疗等领域的研究串联起来,从微观与宏观、疾病与健康、生活应用与科研前沿的不同角度来展示相关内容。将该案例用于化学与生命相关知识的教学,探索其在本科生科研创新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围绕学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与省级化学化工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将“零排放型化学镀镍及其废液资源化为掺杂型LiFePO4/C复合材料”的科研成果进行拆解和提炼,设计为分阶段、多层次的10个教学实验项目,并予以实践。结果表明,该科教融合模式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学生科研素养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郑凤  王晓岗 《大学化学》2022,(6):122-128
以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为例,将目前新材料行业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引入本科教学中,设计了一个高分子化学综合性实验项目——聚酰亚胺薄膜制备及性能测试。项目包括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化合物合成、薄膜加工、薄膜性能表征等实验内容,涵盖分子模拟计算、图谱分析、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等诸多知识点。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动态,训练其对化学及材料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科研素养、创新意识及使命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例,从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培养、教育条件支撑建设和制度保障完善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突破口的双创教育模式。本文剖析了四川大学化学学院2015–2019年大创实施成效,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线上主题问卷调查结果进一步指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药学专业本科生在课内教学中进行科研训练存在的相关问题,依托综合化学实验课程,从课程设置、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训练指导编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药学专业综合化学科研训练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和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15.
《大学化学》2011,26(6):88-88
2011年11月2~4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的第2届全国化学专业本科生科技活动交流会在湖南大学举行。本次交流活动旨在展示化学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科研训练成果,促进本科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与学术活动,加强本科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当下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老旧的教学模式难以充分培养具备团结协作、拼搏精神的人才,而创新创业能力的缺乏将严重降低学生的竞争力,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作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第一门基础性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科学素养及实践能力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培养适合新时期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提升学生高质量就业情况,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现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中去,以达到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目标。本文在总结了目前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无机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中去的变革方法,即对教材内容去芜存菁,并打造多元教学环节,以及建设全方位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7.
魏朔  李运超  范楼珍 《大学化学》2019,34(10):71-73
扼要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在加强化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探索,包括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先进培养模式(例如加入美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推行连贯式分层次的国际化课程学习、科学训练、综合实践项目,以及开创基于慕课平台的中外合作混合教学等。期望通过总结与反思探索出一种化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本科教改的精神,发挥中国科学院优质科教资源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中科院决定实施"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简称"科创计划"),旨在提高在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中国科学院和我国科技的最新进展,同时也为中科院科技创新注入活力。《合成化学》主办单位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9年"科创计划"的具体申报要求如下:"科创计划"将以项目的形式,资助约4名全国各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大学二、三年级优秀本科学生到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开展6个月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申报者需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探索精神,具有浓厚科研兴趣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申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由本人自主提出课题,在成都有机所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实践工作,亦可在学生本校设共同指导教师。项目  相似文献   

19.
以无机合成化学为例进行了基于专业课程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加强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素质和精神,提升科研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阳  陈文豪 《化学教育》2014,35(6):7-13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确保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本文介绍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开展本科生科研的意义与作用,并针对如何在研究型大学和地方综合性大学两类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做好本科生科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包括如何在本科生科研培养过程中树立端正的学风;应当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如何处理好本科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建立本科生科研中的合作式学习模式;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具体实践,合作式学习并探讨了其他国家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值得借鉴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