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本工作合成了十五个新的镧系、钇的硝酸盐和戊二酰双(苯并-15-冠-5)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差热和热重等性质研究, 对这一系列稀土配合物的性质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在乙腈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合成了三价稀土元素(La, Nd, Eu, Dy, Er, Yb)硫氰酸盐与辛二酰双(4'-苯并-15-冠-5)的六个新配合物。并在氩气氛中,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 锂-萘为还原剂, 制得了二价铕硫氰酸盐与辛二酰双(4'-苯并-15-冠-5)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荧光光谱、穆斯堡尔谱、电子自旋共振谱、还原性实验等研究了双冠醚与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 并讨论了三价和二价稀土配合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在乙腈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合成了三价稀土元素(La, Nd, Eu, Dy, Er, Yb)硫氰酸盐与辛二酰双(4'-苯并-15-冠-5)的六个新配合物。并在氩气氛中,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 锂-萘为还原剂, 制得了二价铕硫氰酸盐与辛二酰双(4'-苯并-15-冠-5)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荧光光谱、穆斯堡尔谱、电子自旋共振谱、还原性实验等研究了双冠醚与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 并讨论了三价和二价稀土配合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合成了十五个新的镧系、钇的硝酸盐和戊二酰双(苯并-15-冠-5)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差热和热重等性质研究,对这一系列稀土配合物的性质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d过渡金属含硫四氮杂卟啉配合物,是一类新型功能性配合物,因其具有比金属卟啉、金属酞菁更为优异的光电和催化特性,故近十多年来颇受重视[1-3]。我们对该类金属配合物及其自由配体的合成、性质和某些功能,正在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简要报道标题配合物的合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表征。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十五种新的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稀土二柠檬酸配合物, 其化学式为: [C17H20N2I]3[RE(C6H5O7)2].xH2O(RE=La-Nd, x=5; Sm-Tb, x=4; Dy-Lu, Y,x=3).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试验表明, 镧配合物对L7712癌细胞DNA合成的抑制率(97.3%)明显高于其前体(C17H20N2I^+.HCOO^-, 72.5%; Na3[La(C6H5O7)2], -16.5%.  相似文献   

7.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一系列稀土与三甘酸的因态配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及核磁共振谱证明,配合物的组成为RE2。推测配合物是配位数为9的双核结构,羧基以螯合双齿形式配位,两个醚氧原子均参与配位,结晶水数为3。同时用不同浓度下配合物的^1HNMR谱研究了浓度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1,6-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6-己二酮与Sm(III),Eu(III), Tb(III), Dy(III)的固体配合物, 并对他们的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合成了1,6-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6-己二酮与Sm(III),Eu(III), Tb(III), Dy(III)的固体配合物, 并对他们的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以6-羟基-2,3,9,10-二苯并-1,4,8,11,14-五氧杂-环十六-2,9-二烯(1)及其衍生物(2,3和4)为配体,在乙腈中合成了十八种新的稀土硝酸盐配合物。其中羧酸冠醚4与稀土硝酸盐[Ln(NO~3)~3]分别形成2:1型(Ln=La,Ce,Pr,Nd)、4:3型(Ln=Sm)和3:4型(Ln=Eu,Gd,Tb,Dy,Ho,Er,Tm,Yb,Lu,Y)配合物;冠醚1与La(NO~3)~3形成1:1型配合物;冠醚2,3与La(NO~3)~3均形成2:1型配合物。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性质研究。对臂型冠醚中边臂的配位作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用镧系硝酸盐与1,6-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6-己二酮(1,H2L)和1,10-二氮杂菲(2, Phen)在乙醇-水溶液中, 于PH5-6时合成了12种新的固态配合物Ln2L3Phen2. 4H2O(Ln=Pr, Nd, Sm-Lu)。用元素分析、水份及配体分析、红外、紫外,质子核磁共振、荧光光谱和热分析鉴定了所有的配合物, 从而推测, 可能L是四啮配体,Phen是二啮配体。  相似文献   

12.
稀土酞菁配合物的XPS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振祥  谢云芬  倪嘉缵 《化学学报》1990,48(11):1096-1100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稀土单酞菁配合物Lnpc(0AC)2,和Lnpccl(Ln=Tb,Ho, Tm, Lu,Pc为酞菁根, OAC为乙酸根)并用XPS较详细地研究了它们的电子结构, 讨论了它们的化学键性质和组成。  相似文献   

13.
合成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α-萘胺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LnL~2(NO~3)~2]NO~3(Ln: 镧系元素, L: Schiff碱配体)。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 两个Schiff碱和三个硝酸根组成, 两个Schiff碱都是氮、氧双配位, 两个硝酸根是双齿配位, 另一硝酸根在配合物外界。中心稀土离子是八配位的, 满足稀土八配位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4.
刘伟生  谭民裕  王欣  张善宇 《化学学报》1990,48(11):1090-1095
本文合成十三种镧系元素与邻菲咯啉(Phenno)单氮氧化物及乙酰丙酮(Hacac)的三元配合物, 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no)(acac)3(Ln=La,Pr,Nd,Sm-Lu)。对该系列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热谱及电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Sm(Phenno)(acac)3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金属离子与三个acac及一个Phenno的七个氧一个氮原子配位, 配位数为八, 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十二面体。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十五种新的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稀土二柠檬酸配合物, 其化学式为: [C17H20N2I]3[RE(C6H5O7)2].xH2O(RE=La-Nd, x=5; Sm-Tb, x=4; Dy-Lu, Y,x=3).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试验表明, 镧配合物对L7712癌细胞DNA合成的抑制率(97.3%)明显高于其前体(C17H20N2I^+.HCOO^-, 72.5%; Na3[La(C6H5O7)2], -16.5%.  相似文献   

16.
杨鲁勤  杨汝栋 《化学学报》1989,47(9):911-913
4-酰代双吡唑啉酮是一类新型β双酮多啮金属离子螯合剂和萃取剂, 其性能优于单吡唑啉酮, 本文继合成1,5-双(1'-萃基-3'-甲基-5'-氧代吡唑-4')-1,5-戊二酮(BPMPPD, H2A)后, 又合成了它和1,10-二氮杂菲(Phen, P)与稀土元素形成的三元固态配合物, 并对这些新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气相色谱法为主要手段, 配合Mossbauer谱、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方法, 研究了一系列一取代基五氰合铁(II)类配合物Na2[Fe(CN)5L]·mH2O及Na3[Fe(CN)5L']·nH2O(L=NO^+、N2H5^+、enH^+, L'=NH3、H2O、Py)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所有一取代五氰合铁(II)配合物热分解过程中都形成相同的中间化合物Na4[Fe(CN)6]和Fe2[Fe(CN)6], 各配合物热分解放出取代基L(L')的温度次序与L(L')在光谱化学序列中的次序一致。本文以亚硝基铁氰化钠为代表, 详细讨论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机理以及热稳定性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水合稀土二氯醋酸盐的合成及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为淼  吴淑荣  孟艳 《化学学报》1987,45(5):426-431
合成了La,Ce,Nd,Sm,Eu,Gd二氯醋酸盐,经化学分析,热重法和五氧化二磷真空千燥脱水法确定组成为Ln(CHCl2COO)3.nH2O(n=2,Ln=La,Ce,Nd;n=1.5,Ln=Sm;n=1.25,Ln=Eu;n=1,Ln=Gd),它们均属新水合物.用DTA-TG-DTG并用技术并辅以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实验证明,由室温至600℃范围内,它们均发生三步主要反应:水合盐脱水变为无水盐;无水盐分解为中间产物,Ln2(OH)Cl5.3H2O[Eu盐分解为Eu2(OH)Cl5.2H2O];中间产物进一步分解为LnOCl[Ce盐为CeO2].并观察到无水盐和氯氧化物形成温度皆与原子序数呈现镧系"双一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