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u(mpa)L]2·H2O(mpa=间苯二甲酸,L=4'-(4-甲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取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22.803(5)A,b=9.608(2)A,c=-27.436(1)A,β=121.88(2)°,最终偏离因子R1=0.1082,wR2=0.2452.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6个以DDQ-(2,3-二氯-5,6-二腈基对苯醌自由基阴离子)和bipyO2(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为配体的轻稀土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摩尔电导和固体电导的测量及差热一热量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其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分子式为Ln(bipyO2)2(DDQ)3·nH2O(Ln=Y,La,Sm,Eu,Gd,n=1;Ln=Nd,n=2),其中bipy-O2通过两个氧原子,DDQ-通过氮原子及氧原子与稀土配位;除钇配合物为1:2型电解质外,其他均为1:1型电解质;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用化合物1:Ru(bpy)2-BL(ClO4)2(bpy=2,2’-联吡啶,BL=N^1,N^4-二-(2-甲基-吡啶)-1,4-二苯胺)作为光敏染料和2-噻酚基乙酰丙酮(TTA)的稀土配合物组装了混合金属的双核化合物2:Ru(bpy)2-BL-Eu(TTA)3(ClO4)2,3:Ru(bpy)2-BL-Yb(TTA)3(ClO4)2,4:Ru(bpy)2-BL-Nd(TTA)3(ClO4)2.荧光测试表明:化合物1的发射峰出现在564nm处,为联吡啶钌中心的荧光发射;2,3,4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出现在610nm,986和1060nm,1064和1331nm处,与此同时,2,3,4化合物中564nm处的发射峰强度降低甚至猝灭,这表明在稀土与联吡啶钌形成的异核双核化合物中,实现了分子内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4.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1,10-邻菲咯啉铜配合物[(phen)2Cu^2+]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pH=7.4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Tris—HCl)中,(phen)2Cu^2+配合物的铜离子在循环伏安图上呈现明显的准可逆氧化-还原波。当加入一定量的小牛胸腺DNA时,配合物(phen),Cu^2+的氧化和还原峰电流均有所下降。通过比较(phen)2Cu^2+配合物中加入单链DNA和双链DNA后的氧化和还原峰电流下降的程度,前者比后者F降的程度小,可以得出(phen)2Cu^2+配合物与小牛胸腺双链DNA的作用方式存在着插入式的沟槽结合模式。这个结论在本实验中由盐效应进一步得到证实。由此可知,(phen)2Cu^2+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形成了一种插入式的电惰性结合物,从而导致氧化还原峰电流下降。  相似文献   

5.
在CH3OH/H2O混合溶剂中,经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草酸和新制Ni(OH)2/NiCO3反应合成得到配合物[Ni(H2O)(tptz)(C2O4)]·4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与已报道的[M(H2O)(tptz)(C2O4)]·4H2O(M=Co(2)、Cu(3)、Zn(4))配合物同晶形,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60(2)A,b=12.116(2)A,c=13.031(3)A,α=78.76(4)°,β=83.84(3)°,γ=78.69(3)°,V=1175.3(5)A^3,Z=2,Dc=1.543,F(000)=562,R1=0.0472,wR2=0.1350,GOF=1.088.在配合物的结构基础上与同晶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它们的IR及TG/DTA测试表征.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以氧氟沙星(ofloxacin,ofo)为配体的锌(Ⅱ)配合物Zn(ofo)2(H2O).2H2O,报道了锌配合物的单晶结构: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9.306(1),b=11.331(1),c=17.787(2),α=92.667(1)°,β=94.898(2)°,γ=92.071(2)°,V=1865.1(3)A3,Z=2,Dc=1.496 mg·m-3,畸变的四方锥形配位几何构型,其中锥顶上的氧原子来自水分子,锥底的4个氧原子来自两个氧氟沙星的羧酸根和酮基;探讨了该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固体荧光光谱性质,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了药物配体和配合物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和两种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与药物配体的抗菌活性相近.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四羟基苯基卟啉与与Fe^2+,Co^2+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在室温下,将其与分子O2作用,提纯后得到两种固态氧合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电导、热分析(TG/DTA)、紫外光谱(UV)等测试手段确定了氧合配合物的组成为[Co·THPP·O2](NO3)2·2H2O、[Fe·THPP·O2]Cl2·2H2O],可知1mol配合物吸收了1molO2,采用失重法测定了氧合配合物中的配位氧,确定1mol金属配合物吸收1molO2形成超氧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在CH3OH/H2O混合溶剂中,经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草酸和新制Ni(OH)2/NiCO3反应合成得到配合物[Ni(H2O)(tptz)(C2O4)]·4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与已报道的[M(H2O)(tptz)(C2O4)]·4H2O(M=Co(2)、Cu(3)、Zn(4))配合物同晶形,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60(2)A,b=12.116(2)A,c=13.031(3)A,α=78.76(4)°,β=83.84(3)°,γ=78.69(3)°,V=1175.3(5)A^3,Z=2,Dc=1.543,F(000)=562,R1=0.0472,wR2=0.1350,GOF=1.088.在配合物的结构基础上与同晶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它们的IR及TG/DTA测试表征.  相似文献   

9.
含羟基西佛碱型大环冠醚稀土配合物的 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板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含醇羟基西佛碱型大环冠醚L(7,11-二氮杂-3,15-二氧杂-4,5;7,10;13,14-三苯并环十六-6,11-二烯-1-醇)的稀土(除Sc、Pm)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L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α-羟基异丁酸在萃取稀土领域中应用的基础上,对一系列的羟基异丁酸稀土配合物进行了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测定。本文对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1 配合物制备、化学组成及结构测定 将CeCl_3的水溶液加热近干,溶于甲醇,与α-羟基异丁酸的甲醇溶液以1:2的摩尔比混合,回流,室温静置数天后,得无色柱状晶体。元素分析值(括号内为计算值%):Ce:33.424(33.538);C:23.343(22.998);H:4.849(4.308)。推得配合物的组成为Ce(C_4H_7O_3)2·Cl·2H_2O。结构测定方法见文献(1)。  相似文献   

11.
用萃取法研究Zn2 与1,10-菲绕啉(Phen)和苯基羧酸根(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合成并表征了固体混配合物的组成与性质,并用1HNMR方法进一步确证了配合物中堆积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以4-(4-甲基苯基)-4 H-1,2,4-三唑(L1)和4-(4-硝基苯基)-4 H-1,2,4-三唑(L2)为配体,在室温条件下合成2个配合物,{[Cd(L1)(1,3-bdc)(H_2O)2][Cd(1,3-bdc)(H_2O)3]·2H_2O}n(1)和{[Zn(L2)(2,5-sdc)(H_2O)3]·H_2O}2(2)(1,3-bdc=间苯二甲酸根,2,5-sdc=2,5-噻吩二甲酸根)。测试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配合物1是一维链状结构,在π-π作用和分子间氢键作用下,一维链被连接成二维网格结构。配合物2是1个双核配合物,噻吩环与苯环间的π-π作用及分子间氢键作用将双核锌配合物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当温度分别高于300℃和259℃,1和2的配合物框架发生塌陷。固体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1在373nm和430nm处有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稀硫酸介质中并有亚铁氰化钾存在时,锌与亚甲蓝所形成的配合物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经摩尔比法测定,此配合物组成比为1∶2(锌∶亚甲蓝),摩尔吸光系数为1.01L·mol-1·cm-1。桑德尔灵敏度为6.45×10-4μg/cm2。在25ml容积中,0—10μgZn遵守比尔定律,配合物可稳定2  相似文献   

14.
在中性溶液中,Hg(Ⅱ)与1-(2-吡哆醇偶氮)-4-苯磺酸(PAS),形成1:1的红色配合物,其吸收峰λmax=525nm,据此提出了Hg(Ⅱ)的分光光度测定法。摩尔吸收系数λ=5.5×104L·mol-1·cm-·Hg(Ⅱ)量在0~70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5.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尿苷5′-三磷酸(UTP)和芳香杂环碱HRB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HRB)(UTP)^n-(HRB=Phen,Bpy和Trp;n=2或3)的稳定常数(Ⅰ=0.1mol/L,KNO3;25℃),用△lgKCa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认为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子π-酸和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分子内配体-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分子内芳环堆积效应的大小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谱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苯基吡啶(ppy)、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和对乙烯基苯甲酸(VBA)配位,得到铱配位物Ir(ppy)2(VBA),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 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0nm和450nm处存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吸收峰,在528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显示为一种绿色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u(mpa)L]2·H2O(mpa=间苯二甲酸,L=4'-(4-甲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取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22.803(5)(A),b=9.608(2)(A),c=27.436(1)(A),β=121.88(2)°,最终偏离闪子R1=0.108 2,wR2=0.245 2.  相似文献   

18.
吡啶羧酸铬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3种吡啶羧酸铬配合物的合成,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H—NMR和MS表征。以2-吡啶甲酸铬配合物饲喂猪的试验表明,它是一种很有效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以2,2’,6,6’-四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酮(O-M2DPOBP)为单体,二苯醚(DPE)和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在无水A1C13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存在下,于1,2-二氯乙烷(DCE)中进行低温溶液无规共缩聚,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高分子量主链含有双邻位甲基侧基的聚醚酮醚酮酮(DM-PEKEKK)/聚醚酮酮(PE—KK)无规共聚物,并用FT—IR、DSC、WAXD、TGA、1H—NMR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共聚物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DM—PEKEKK链节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逐渐升高,熔融温度(Tm)逐渐降低,结晶度下降,溶解性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7-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AQS)与钪(Ⅲ)的显色反应。在高酸度下该试剂与钪(Ⅲ)所成配合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其最大吸收波长在49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37×104 L·ctn-1·mol-1,Sc2O3含量在2.5μg~4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100倍的镧和30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