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最近,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了一次旋风除尘器专题讨论会。各部门从事旋风除尘器研究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会上报告了近几年工作的进展,并就"旋风除尘器性能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提高旋风除尘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立式水膜旋风分离器的除尘效率问题.报告了用立式水膜旋风分离器取代两台普通旋风分离器,较大地提高除尘效率的实验检测结果.实测表明,立式水膜旋风分离器的除尘效率在97%以上,可使烟尘排放浓度远优于国家一类地区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3.
静电旋风分离器气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内部安装电晕极的切向进口旋风分离器,以三维贴体坐标为基础,应用Bradshaw的修正k-ε湍流模型,用非交错的SIMPLE算法对静电旋风分离器的气相流场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电晕极的不同安装位置对旋风分离器流场的影响。从流场的角度来看,电晕极安装在筒体与排气管之间并靠近排气管的位置有利于提高静电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4.
简化旋风分离器的流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旋风分离器流场的实验测定及理论计算,是研究其分离过程达到合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关于流场的理论计算是十分缺乏的,Bloor及Ingham针对锥形水旋风分离器作了锥形容器内旋转流动计算,他们用理想流体模式计算了涡核区外的流场,在涡核区内用常涡旋粘性系数及混合长的模式计算了切向速度分量的分布,本文中,我们  相似文献   

5.
旋风分离器减阻杆结构及减阻前后流场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连泽  彦启森 《实验力学》1998,13(4):469-476
报告了在旋风分离器内安装不同断面形状及尺寸的细杆(简称减阻杆)后对流动阻力降低及安装减阻杆前后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变化的测定结果,得出了减阻幅度与减阻杆插入长度和迎风面积及背风面曲率半径成正比、减阻杆使切向速度及轴向速度梯度减小、径向上静压梯度减小和轴向上逆压梯度减小等结论.本文同时对减阻杆的减阻机理及减阻时保证分离效率或提高分离效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旋风分离器三维流场的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φ400mm及φ830mn两个实验模型上,用五孔探针及热线风速仪较详尽地测定了旋风分离器的三维速度场以及湍流强度场.除切向速度分布验证了前人结果外,得到了径向速度非轴对称性,轴向速度分布中心处存在滞流、倒流、湍流强度在中心有单峰分布等结果,并初步考察了二次流引起的上涡环问题.  相似文献   

7.
旋风分离器压力损失及减阻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通过安装旋风分离器减阻杆前后压力损失及分离效率的测定,了解减阻杆对分离器性能的影响.根据流场测定结果,分析了减阻杆的减阻机理及减阻杆减阻时可保证分离效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所为某火力发电站设计的我国第一台大型静电除尘器,由于结构庞大,受力复杂,又要考虑地震的影响,因此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用有限元方法对它进行了分析. 该结构高近14米、宽20米、长23米.为由杆(包括结构所有支撑杆)、梁(包括大梁、立柱、支管等)、板(包括侧壁板和顶盖板)组成的组合结构.结构承受多种载荷、包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编委会、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评优颁奖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与评价数据规范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2月 2 2日至 2 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惯性技术学报》在此次《CAJ 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荣获“《CAJ CD规范》执行优秀奖”。自从 1 999年 1月 1 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出新出音 [1 999] 1 7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试行 )》通知”以来 ,已两年多。两年来 ,我刊对《规范》积极…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纹影仪初步研究了射流元件内的亚音速附壁射流.多次用高速摄影机以5000张/秒的速发连续拍摄了射流元件的切换过程. 在纹影技术上,提出了能获得较高灵敏度的隔线新用法. 综合实验结果,描绘了元件切换的物理图案.证实了缓慢切换和快速切换确实有根本差别,特别是指出了快速切换时,流束不仅有“滞留”现象,而且实际上还在该位置作往复摆动;指出了在本文研究的范围内,条件相同时的切换“反应时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主要就在于此. “反应时间”的分散性,不仅有文献报道,而且亦为我们多种实验所证实.据此,本文评价了外国义献计算切换时间的某些假定,并对一些文献中提出的“传输时间”概念,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工科”背景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以工程流体力学为例,对“微课-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研究。探索了新模式下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设计及教学实践,创新了教学考核方式。采用比较法和问卷调研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微课-参与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大家的实践、创新等能力,符合“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生命周期评价与设计进行概括介绍 ,说明了生命周期评价的一般过程和生命周期设计的基本思想 ;同时将其与摩擦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相结合 ,探讨了摩擦学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分析新址地质环境条件、预断评价的目标、环境要素的构成基础上,选用敏感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址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断评价,分析了评价成果,提出了新城建设-地质环境系统调控措施,可作为合理制定新城规划、进行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优势面等级灰色聚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的优势面分级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控制大型工程区域稳定性的优势面等级进行了评价,使优势面等级分类的定量化更为可靠和可信。与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灰色聚类方法克服了严格数值界限的弊病,是一种有价值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生土建筑安全性评价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评价结果往往有一定的偏差。相比于现有方法,熵权法因其严谨的数学意义,可避免权重赋予时的主观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为此,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熵权法修正的生土建筑安全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为3个二级评价指标,并向下细分为多个三级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计算确定权重值;运用熵权法对层次分析法所确定的权重进行修正,进一步得到修正后的多层次评价模型,实现对生土建筑安全性的客观综合评估。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长安区某生土建筑安全性进行评价,实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有效地融合了专家经验与熵权法客观性的优点,可实现对生土建筑更为准确的安全性评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多年冻土区道路路基稳定性的分析和研究,从冻土类型、温度、厚度、地质地貌单元以及工程条件5个方面选取了12项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安全可靠度并考虑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确定冻土区路基稳定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安全可靠度的用于评价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青藏公路清水河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段公路实施热棒处理措施前后,其路基稳定性评价系统可靠度分别为0.48和0.55,与该段公路实际运营过程中路基稳定状态相一致,即由不稳定到稳定,进一步对布设热棒后路基稳定性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其评价系统得分为63.74分。  相似文献   

17.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成为共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兴趣和方法是这一理念的重要部分。而要实现从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师教”到主动式的“学生学”,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挑战。同济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和教师发展中心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以探寻实现“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可行方法。部分学生习惯了“灌输式”教学固然是“学生主动学”难以实施的原因之一,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也是教师们应该特别注意改进的。设计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基准的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积极性、适当引进“同伴教”以取代全面“灌输式”教学、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无标准答案问题等都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假体性能评价关系到其在体内的服役情况,髋关节假体在体内承受的负荷、运动以及体液环境等非常复杂,在体外构建复杂环境用以研究在体内环境下关节假体的服役行为,有助于减少人工关节假体失效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中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关于髋关节假体的相关评价标准和学者们的评价研究方法,指出了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改善思路.对于关节假体所使用材料的评价,国内外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程序,用以评估其力学和摩擦学特征,但对于多孔材料的性能评价仍需进一步研究.对于关节部件的性能评价已形成相关测试标准,但存在评价过于简化等问题,有部分评价方法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对于关节假体生物力学性能和运动功能评价,均处于试验室研究阶段.其中,部分性能/功能评价研究较多,但研究中所采用的运动和加载条件与体内真实环境存在差异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建立系统性和层次性的髋关节假体评价体系,施加可近似等效在体服役的环境,平衡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骨科植入物的临床前评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的电阻率相关参数指标与土的工程力学指标紧密相连,并可反映土的一些特殊性质,如土的污染特征、地基液化特征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土的电阻率理论,分析了土电阻率的室内外测试原理与方法。在归纳相关文献与工作的基础上,探讨土电阻率法在地基处理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了电阻率法在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评价、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地基液化评判、压实土质量评价以及地基污染中的应用特征以及评价方法。并讨论了土的电阻率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土电阻率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视角来看,课程教学已经不再以“内容为本”,教学内容、资源、手段和组织形式等需要围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达成学生预期学习成果而展开。将金课的“两性一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和BOPPPS(bridge-in, objective, pre-assessment, participatory learning, post-assessment, summary)教学模型的“六个模块”相结合,探索了一种“导入有创新、目标较高阶、前测有挑战、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以产出为导向的后测和持续改进的总结”的教学模式。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探索在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教、教什么”才能让学生“乐于学、学的到”,逐步形成了以“课程目标—资源建设—组织实施—综合评价—持续改进”的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为一体的课程教学闭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