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邦芬 《物理》2005,34(12):934-936
今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明贞先生将迎来她的百岁寿辰.王明贞先生于1906年11月18日(农历10月3日),出生于江苏吴县.她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女物理学家,被中国物理学会选入纪念世界物理年的张贴画中.在庆祝她的生日之际,回顾她和她的一家的百年际遇,深深感到我国现代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和建设我国科学传统的重要性.   ……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女物理学家,杰出的物理教育家,清华大学首位女教授王明贞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8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岁.为深切缅怀王明贞教授,本刊特设专栏刊登清华大学举行王明贞教授追思会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叶企孙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1945年,我从当时在贵州眉潭的浙江大学转学,插班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叶先生教我们电磁学。我在浙江大学的物理老师王淦昌教授是1925年叶先生创办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学生。据王先生说,一开始物理系的老师只有叶先生一人,所有的物理专业课都由他一人主讲。我进西  相似文献   

4.
骆洁 《物理》2011,40(3):175-178
2010年8月28日,杰出的女物理学家和物理学教育工作者,清华大学年龄最长的教授王明贞以104岁高龄在京逝世.9月6日,清华大学为王明贞先生举行了追思会,王明贞的家属、学生以及生前好友等到场沉痛悼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女物理学家.大家怀着沉痛而敬仰的心情,回忆了王明贞先生的生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2014年3月29日,夏学江先生追思会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举行.夏学江先生的夫人李镇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系主任朱邦芬院士、系主任陈曦、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顾牡主任、胡其图副主任、周雨青委员以及夏先生生前的学生、同事、好友等30余人参加了追思会."夏先生这辈子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培养人才方面,他是清华大学工科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院士:今天是我们物理系举办“与大师面对面”系列报告的第三次,我们非常高兴请到了我们国家的理论物理大师彭桓武先生来给我们谈治学和为人.彭先生是我国最博学多才的一位物理学家.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1931年进入清华大学,1935年本科毕业,彭先生在清华时主修物理,辅修化学,还自学数学,所以大学期间他数理化基本上都学了.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29日,夏学江先生追思会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举行.夏学江先生的夫人李镇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系主任朱邦芬院士、系主任陈曦、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顾牡主任、胡其图副主任、周雨青委员以及夏先生生前的学生、同事、好友等30余人参加了追思会.  相似文献   

8.
《大学物理》2011,30(12):65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大学物理》杂志原副主编高炳坤先生于2011年10月1日因病在北京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5岁.高炳坤教授196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学系,曾在七机部二院、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工作,1977年到清华大学物理系执教,直至1996年退休.高炳坤教授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普通物理教学工作.他热爱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潜心钻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讲课深入而又生动,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他参与了《普通物理学辅导与答疑》丛书中的《力学与热学》、《电磁学》的编写,其中《力学与热学》曾获北方十省市  相似文献   

9.
《物理通报》2007,(3):F0004-F0004
彭恒武先生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6年4月29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建系80周年庆典上,彭恒武先生深情地回顾自己在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的美好感受  相似文献   

10.
我对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先生的点滴回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已五十年了.回想起物理学会成立时,我正在北京大学理预科作学生.那时马神庙北大理学院里学术气氛比较自由,有什么学术报告都可以去听;本科的课,预科的学生也可坐在后面旁听,我当时也是时常去听本科的课的.当时,我本来想学电机工程,但听了物理系的本科的课程以后,我的兴趣渐渐转向了物理. 物理系课程除了本校教师教以外,在清华大学任教授的吴有训先生和萨本栋先生也到北大兼授近代物理和电磁学.他们讲课口齿清楚(虽然吴先生的江西口音刚听起来不太习惯),不照本宣科,丰上有时仅带一两张纸页.他们每次讲课,都事先预备好作表演…  相似文献   

11.
孙湘先生1916年5月出生于江苏无锡,1934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翌年转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毕业.在北平期间,她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毕业后,辗转内地,从事教学.1939年任教于重庆北碚江苏医学院,1946年随校迁回江苏首镇江市,1947年转入无锡市江南大学,1948年赴美留学,1953年在南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任南加州大学研究员,普蒙那大学物理讲师.  相似文献   

12.
正为庆祝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90周年,2016年7月19日,清华物理系和高等研究院在科学馆举办了"物理教学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物理学专业教师以及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物理系系友应邀参加了会议,就物理学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吴运新首先代表清华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欢  相似文献   

13.
王淦昌先生是清华学堂改为四年制大学后,于1929年夏在物理系第一级毕业的;当时和他同班的,只有施士元、周同庆和钟间,一共四人.作者是物理系第十级的.在"十年"树人的现代,王先生实际上是我们的老师一辈,因此,我们常称他王老师.不过,这是解放以后的事了.解放以前,对大学里的教师,一般都称先生.  相似文献   

14.
《物理》2016,(10)
正我很幸运曾经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先生在同一个办公室一起工作了15年,又有机会跟很多中国物理学大师,像杨振宁先生、彭桓武先生、周光召先生、王明贞先生、黄祖洽先生等(图1),有比较多的个人接触,有的还可以随意交谈。王明贞先生是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我国最有成就的一位统计物理学家,2010年104岁  相似文献   

15.
<正>时光流逝,转眼何泽慧院士离开我们已经三个年头了,至今她那和蔼、率真的面庞依然时常浮现在我们眼前。今年是她老人家的百年华诞,让我们循着图片的轨迹,去回顾何泽慧先生成长的一生。领略她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研风采。何泽慧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她不为当时社会上对妇女的传统偏见所动摇,自强不息.以优异成绩完成毕业论文。1936年得到原籍山西省的咨助.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施汝为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了.在施汝为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我们谨以这篇短文,向他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施汝为先生于1901年11月19日生于上海市崇明县.1920年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科机械系学习,1924年转学至南京东吴大学物理系.1925年毕业后,被聘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开始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恽瑛先生,1925年4月出生,江苏常州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恽瑛先生是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也是我国物理教学领域的著名教授.她为我国的物理教育事业长年奋斗,并作出卓越贡献. 2015年,恽瑛教授将度过90华诞,按照我国南方习俗,近日在南京提前一年举行了她的90岁生日庆典.我们主要依据恽先生在本刊发表的文章和东南大学网站的信息特别整理刊发如下短文,介绍恽瑛教授的非凡经历和光辉业绩.我们在此恭祝恽瑛教授90华诞,祝福先生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18.
著名真空科学技术专家与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金建中先生,19 9 0 年10月12日已逝世一周年.金建中先生的逝世,使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是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在金建中先生逝世周年之际,撰写这篇短文,以示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金建中先生于 1919年7月 23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安徽黟县.金建中先生自幼勤奋好学,努力上进,成绩优异,于1944年在辅仁大学(今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6年在辅仁大学研究生院毕业.1946年后,相继在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物理系和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金建中先生在大学任教期间刻苦上进,才…  相似文献   

19.
美与物理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 2 0 0 1年清华大学建校 9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 ,著名物理学家 ,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先生分别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报告厅和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上作了“美与物理学”的精采报告 ,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 .本刊特将杨振宁先生的该篇讲演 (原载于《杨振宁文集》文一百二十二 )转载于此 ,以飨读者 .  相似文献   

20.
胡乾善,著名振动专家和工程力学教育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4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从事宇宙射线研究工作,193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1944年改行从事机械工程研究及工程力学教育工作,为东南大学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着重分析胡乾善对宇宙射线研究、力学研究、教学方面的贡献,深入分析了胡乾善的学术成就及教育特色.通过对胡乾善的学术与人生经历的挖掘,为近代物理学史提供史料,并学习胡乾善的高尚品质,缅怀胡乾善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