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可扩展多目标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无法灵活应对现实场景中多变的优化目标要求,也无法实现土地利用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根据常见的优化目标进行抽象建模,建立了可扩展的多目标体系,并与蚁群算法有机结合,构建了基于可扩展多目标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使土地利用配置在不同目标的指导下能够灵活优化,同时实现了土地利用配置在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上的统一,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方案.最后对该模型,以杭州市萧山区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在多目标体系的指导下,合理配置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并针对不同的多目标体系,给出具有不同侧重点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有限元法耦合反应扩散模型的骨重建和仿生拓扑优化理论和方法.首先对骨微结构进行了建模,然后用仿生拓扑优化方法模拟了骨小粱结构的形成过程.对骨骼宏观结构和形状的形成过程也进行了建模并进行了仿生拓扑优化.不同载荷条件下的骨微结构模型在保留体积不同时的仿生拓扑优化结果表明,所有的结果最终都得到小梁结构并在给定的保留体积内趋于稳定,但是小梁尺寸大小有所不同.对于骨骼宏观模型,建立了不同边界条件的模型,用仿生拓扑优化方法模拟了骨骼宏观结构和形状的形成过程,得到了接近股骨、腓骨、脊椎骨、错骨和指骨等实际骨骼形状.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平面桁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优化设计是一种寻找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的技术。本文探讨了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ANSYS软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一个平面桁架结构工程实例的优化设计计算,检验了该方法的效率,研究了影响桁架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因素.供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分析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绕线车间为一类单阶段的并机生产系统, 员工要完成手工插件和多台设备的上下料作业, 导致其行走距离过长而有效作业时间不足, 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和车间的整体产出, 同时绕线设备的产出受随机故障的影响. 为了优化员工的作业结构和提升车间的生产效率, 本文从车间布局、设备、人员、人机匹配及作业等角度提出了5种改进方案, 并用Simio仿真软件对不同方案的改进效果进行了测试. 仿真结果表明, 增加员工的插件数量与半成品/成品的携带量可以显著优化员工的作业时间构成, 提升车间的人均产出5%, 设备平均利用率上升6%, 也就是说, 作业流程优化有助于协调生产系统中的人机匹配关系并提升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碳纳米场效应晶体管(Carbon Nanotub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CNFET)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CNFET的低功耗三值门电路设计方案.该方案在分析CNFET结构及其不同尺寸的碳纳米管对应于不同阈值电压特性的基础上,以多值逻辑理论为指导,设计基于CNFET的三值反相器、与非门、或非门等单元门电路,最后利用HSPICE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与传统三值门电路相比,三值CNFET门电路平均传输速度提高52.7%,平均能耗节省54.9%.  相似文献   

6.
基于符合中国国情的C-TIRADS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分层指南来构建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提升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提高医生诊断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标签目标检测模型用以检测识别甲状腺结节、预测甲状腺结节恶性等级以及结节的病理特征,经过在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对比选取Mask R-CNN作为基准模型,并在基准模型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主要改进包括使用ResNet152-FPN替换原有特征提取网络来提升模型特征能力,设计全新的卷积多标签检测头结构来对结节病理特征进行多标签预测,基于医学先验知识对模型锚框尺寸及比例进行自定义来提升模型的定位精度,最后为模型设计迁移学习训练方案来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对甲状腺结节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4.4%,对甲状腺结节病理特征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8.6%。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直线电机的推力波动, 提出一种同极同槽双边平板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PMLSM), 且采用不同方法优化其结构参数. 为确定电磁设计方案, 根据同极同槽双边平板型PMLSM的结构特点和旋转电机的设计方法, 推导出适用该电机的电磁设计公式, 并建立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 随后采用田口法筛选优化变量, 分别通过单参数扫描和基于克里金代理模型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 在满足推力不低于600N的前提下, 推力波动大幅降低, 且永磁用量减少了13%.  相似文献   

8.
向量优化问题的ξ-有效解是向量优化问题中重要的解的概念,它对研究有效解、弱有效解和各种真有效解的拓扑结构与稳定性以及标量化起着重要作用.在赋范线笥空间中用一致拓扑定义向量值映射间的距离,利用著名的Fort定理,在此拓扑下研究了向量优化问题中ξ-有效解集关于单调连续线性泛函和目标映射的稳定性,证明了向量优化问题的ξ-有效解集关于单调连续线性泛函是通有稳定的,关于目标映射是通有稳定的,且当单调连续线性泛函和目标映射同时扰动时是通用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将船舶主机排气余热用于发电,来满足船舶在航行时的用电需要,这是一个十分引人的节能方式。本文将多目标规划用于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在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中,将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的主要热力参数作为设计变量,选取系统造价和输出电功率作为两个目标函数。采用序列最优化方法处理多目标问题,用精确罚函数法求解约束非线性规划。最后以某集装箱船为例,给出优化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安全是智能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通过仿真分析,可以评价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安全性能,为部署安全措施和优化网络提供依据.本文在分析网络通信架构与业务特性的基础上,在OPNET仿真平台上对某省电力调度骨干网与变电站内部网络及承载业务进行了建模.模型中拓扑结构、设备链路、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部署等网络配置均基于实际情况.在该模型上,对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路由协议攻击进行仿真,研究路由协议攻击对省调中心与地调中心、变电站站控层之间通信时延、业务吞吐量、带宽利用率的变化,总结了不同场景下骨干网路由协议受到攻击后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业务传输的影响,揭示了电力调度数据网骨干网路由协议存在的脆弱性,所设计的仿真分析方法和仿真结果可为电力调度数据网运维部门改进网络安全性能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纳米CMOS混合电路(CMOL)单元映射时, 传统的精确算法存在编码变量多、文件存储大导致的求解规模受限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满足性模理论(SMT)的CMOL电路单元映射方法, 该方法通过整型编码减小文件存储大小, 通过渐进式求解算法兼顾求解规模和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精确算法相比, 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大幅减少中间处理文件的大小, 并以较小的求解速度为代价提高了处理大规模电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在时间约束条件下的高层次低功耗综合设计方案,该方案综合考虑多电压调度和资源绑定技术,实现优化电源电压和降低电路开关活动性的目的.并且方案在调度过程中考虑了调度对绑定的影响,这样的结果更利于绑定,能更大限度地降低功耗.所提出的算法已用C语言实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胛为数据流图中节点的数目.并将算法应用于3个基准电路,功耗平均优化为36.6%.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较好的功耗优化能力和较低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约束优化问题的全局收敛性要求,基于传统优化与智能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Zoutendijk可行方向法的新型变异算子,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构建了一种用混合优化算法求解优化问题的方法.通过算子设计策略的理论验证、智能算法的收敛性分析及6个不同类型算例的仿真试验,证明此自适应求解优化问题机制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区域法立体匹配的实时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体匹配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计算量大,实时性难以保证,作者从两个方面着手对立体匹配算法进行优化,首先是在算法结构上,应用盒滤波技术消除了冗余计算;其次在实现上,针对Intel Pentium4处理器的特性,从存储器组织和高速缓存的利用,SSE2多媒体扩展指令的应用以及基于超线程技术的并行处理等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实时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复杂网状结构供应链费用最优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模拟退火与Dijkstra算法对复杂网状结构供应链费用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把全国的城市分布作为复杂网状结构,以城市间的距离和建立供应点的费用作为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分别以全1序列、〖JP5〗全0序列、随机序列为初始值的选取方式进行模拟,从中确定了最优解,并给出了最优供应链网络.  相似文献   

16.
注塑机合模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注塑制件的质量、效率以及注塑设备的寿命. 以企业指定380T锁模力的双曲肘合模机构为研究对象, 提出将肘杆机构原型速比曲线与理想速比曲线的最小偏差值加入优化函数, 结合机构总长、行程比、力放大比等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 并进行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 在合模机构总长、移模行程满足要求的基础上, 力放大比增大12.24%, 临界角处速比降低14.49%, 且合模周期减少6.6%, 可有效提升合模机构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