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在甲苯中溶解富勒烯与有机玻璃(PMMA)的方法,我们分别制得了掺C60以及掺C70有机玻璃薄膜.分别研究了C60和C70在溶液、有机玻璃薄膜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玻璃这种固态环境对富勒烯的吸收特性影响很小,富勒烯在有机玻璃薄膜中的吸收曲线同在溶液状态时基本相同.C60在有机玻璃薄膜中的吸收峰相对于溶液中峰位略有红移,但C70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它在前者的吸收峰相对于后者峰位蓝移,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光热疗法和光动力疗法是有潜力的癌症治疗方法.氧化石墨烯(GO)具有光热活性,可用于光热疗法;富勒烯(C60)则可用作光动力疗法的光敏剂.将GO和C60有效结合在同一个纳米平台中可以呈现出光热和光动力联合治疗效果.本文通过π-π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将聚乙二醇氧化石墨烯衍生物(PEG-GO)与富勒烯芘衍生物(C60-Py)结合...  相似文献   

3.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4 m ol· L- 1 H Cl溶液为量热溶剂,测得8羟基喹啉与醋酸钴固相反应焓Δr Hm = 29.68 k J·m ol- 1,计算了配合物 Co(oxin)2 ·2 H2 O 的标准生成焓Δf Hm = - 764.6 k J·m ol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酶(HIVP-1)的抑制、DNA的裂解、消除自由基和对生物膜的双重作用等方面的应用,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循环伏安法对我们新设计合成的两种二茂铁甲基二氧大环多胺化合物——1-二茂铁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三烷-5,7-二酮(简称FcCH2L1)和1-二茂铁甲基-1,4,7,11,14-五氮杂环十六烷-3,15-二酮(简称FcCH2L2)——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酸碱度的影响以及它们对Zn2+,Ca2+,Cd2+,Cu2+,Ni2+,Co2+等金属离子的电化学响应情况.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体系中化合物FcCH2L1对Ni2+具有选择性络合,而化合物FcCH2L2对高氧化态的Ni3+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热重分析测定TC60/C70混合物的明显升华起始温度约为600℃.在高真空(10(-3)Pa)中加热C60/C70混合物使其升华,在KBr晶体上形成薄膜,对不同升华条件下所得薄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比较,得出了薄膜成分变化规律.发现600℃加热混合物足够长时间,能去除混合物中低碳素富勒烯杂质,再恒温700℃升华混合物,薄膜主要由C60组成.  相似文献   

7.
无氰体系中电沉积光亮铜锡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无氰电沉积光亮铜锡合金的新工艺.其溶液组成及操作条件为:Na3C6H5O7·2H2O90~120,Na2EDTA·2H2O25~35,稳定剂WDZ-94310~15,CuSO4·5H2O20~40,SnCl2·2H2O20~40g·L-1;溶液的pH=5~6,Dk=10~150A·m-2,T=50~60℃.在上述条件下可获得含锡量为5%~15%的光亮、细致、均匀的铜锡合金沉积层.还讨论了溶液的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对合金沉积层中锡量以及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改良 A S G 法显出了普通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的两个品种和节节麦( T. tauschii L.或 Aegilopssquarrosa L.)的有丝分裂染色体 G带分析表明, 1) 全部供试材料 G带具有一些共同的的特征, 即带数多,细窄而大小相近,带间区小,分布较均匀, 着丝粒和次缢痕两侧及两臂末端都具带; 2)它们的同源染色体间带纹可较准确地配对; 3)普通小麦两品种虽带型相似,但总带数有差异; 4)节节麦与普通小麦中国春 D染色体组的 G带带型很相近,两者带数相同的臂为50.0%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L-半群S的一个L-同余关系且讨论了它的一些重要性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分配L-半群的H-表示定理,它是L-群H-表示定理的直接推广。  相似文献   

10.
日本白鲫是我国的一个引进种,本文研究了其五种组成的LDH同工酶产并与野鲫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日本白鲫与野鲫的脑,心,肌组织的LDH同工酶谱具有很大相似性。二者的差异体现在肝,肾的LDH同工酶谱上。这种相似性反映出这两种鱼亲缘关系上的相近,差异则可用来做为种间区分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热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光活性测试 ,分析了不同掺杂量、不同煅烧温度下掺杂 C60 二氧化钛微晶样品 ,研究了掺杂对二氧化钛光活性的改善情况 . C60 掺杂二氧化钛体系中 C60 的热解温度明显提前 ,二氧化钛的晶化温度延迟、相变受到抑制且光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其微晶参数也有一定规律变化 .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阻率测量研究了K原子在C60单晶中的扩散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得出温度为230℃时K原子在C60单晶中的扩散系数约为10-15m2s-1.由扩散系数估算出制备0.1mm厚K3C60单晶约需1452小时扩散时间,而1mm厚单晶约需16年,因而毫米级K3C60单晶几乎是不可能制成的,对K原子扩散通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要使样品中(尤其是表面附近)不形成K6C60相,扩散初期样品附近K蒸气的压强不宜超过1×10-6Torr,并应随时间的(-1/2)次方而减小.在这个工作基础上,对文献中一些矛盾的结果作了较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用 INDO系列方法研究 C60 (OH) 88种异构体的结构和光谱 ,探讨羟基不同加成位置对异构体稳定性的影响 ,表明 8个羟基以 1,2 -加成方式加在 C60 的五元环与六元环相邻棱上所得的异构体最稳定 ,其生成热比次稳定异构体低 2 5 e V,故实验室合成的 C60 (OH) 8主要以这种构型存在。以优化构型为基础 ,计算了 8种异构体的 UV谱 ,对电子跃迁进行理论指认 ,讨论产物 UV谱带红移的原因 ,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 ,并对 C60 R8(R=F,OH,Cl)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实验得到的单晶结构建立了理论计算的结构模型,旨在用计算结果揭示实验所获得结构的微观驱动力,即弱相互作用的重要模式.通过对实验结构的异构化处理,建立异构体模型并进行比对,可以给出实验结构在能量上的优势.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BIPy的2种同晶异形体I(实验获得的单晶结构)和II(根据I的结构设计的异构体)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BIPy-I在能量上具有明显优势,进一步证明了水分子在水分子夹中更适合作为氢键的受体.虽然BIPy-II构型也处于势能面上的稳定点,但是实验无法得到其单晶结构.因此,从BIPy-I构型中所观察到的N-H…O氢键模式是优势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用INDO 方法研究C60与P4 四面体的超分子聚合作用, 表明所形成的四种异构体中, P4 四面体的一条棱与C60母体的某一双键相连时形成的开环结构最稳定, 此产物具有C2v对称性.以优化构型为基础, 计算四种产物异构体的UV 谱, 在对电子跃迁进行理论指认的同时, 讨论了产物UV 谱带红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甲基苯丙胺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效应及其动力学过程,并用色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pH8.O,甲基苯丙胺浓度为0.2,2.0,20.0mg/L时,对微囊藻生长分别表现出促进、部分抑制和完全抑制效应;而在pH6.0时,3个浓度的甲基苯丙胺对微囊藻生长均表现出抑制效应,且随浓度的增大抑制效应增强.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0.2mg/L)的甲基苯丙胺促进了微囊藻的生长代谢,而高浓度(20.0mg/L)的甲基苯丙胺则损伤微囊藻细胞,抑制其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筛选适合分离纯化红旱莲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立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是性能良好的红旱莲黄酮吸附剂,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样液初始浓度3.5mg.mL-1,样液pH 6.0,吸附温度35℃;最佳解吸条件为解吸乙醇体积分数60%,解吸液料比101(60%乙醇溶液大孔吸附树脂,mL.g-1)。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Ar+以不同入射角轰击Ag 表面时形成锥体形貌的方法.不同溅射表面所形成锥体丛的平均高度分别为:(a)入射角φ为20°时约1μm ;(b)φ=40°时约1.5μm ;(c)φ=60°时约7μm ;(d)φ=70°时约为8μm , 并随入射角φ的增大而增加.我们认为这些变化特征是在离子轰击表面的溅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对影响平顶高斯光束和高斯光束三次谐波转换效率的泵浦光强度、偏振分量比、晶体长度和平顶高斯光束的阶数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在类和(1)类相位匹配条件下,获得了平顶高斯光束三次谐波通过非线性光学晶体CsLiB6O10时,转换效率分别为86.7%和96%大于高斯光束的三次谐波效率72.6%和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