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发光材料——FF荧光膜,这种膜在国内是我们首先研制成功的.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装饰、广告,安全防护等领域,其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2.
装饰纸作为现代家居产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饰面材料之一,不仅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还可以大大地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然而,装饰纸外观质量的控制(如色差的评价和控制),仍然是制约装饰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人眼来判别和控制往往因人而异,偏主观而非客观。因此,寻找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来代替人的视觉感官来快速判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可见光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类别装饰纸进行了模式识别分类研究,探讨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可见光光谱与表征装饰纸表面视觉特性的参数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85以上,多数均达到0.99,说明可见光光谱中包含有描述装饰纸表面视觉特征的参数;(2)利用装饰纸表面的可见光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所建立的模式识别模型,对不同装饰纸表面视觉特征类型进行模式识别时,正确率达到94%~100%,说明可见光光谱分析技术有潜力成为装饰纸表面视觉特征快速、客观、有效识别和分类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达到最好的居住效果,古人运用长期积累的经验对房屋内部进行装修和改造。对内蒙东部通辽地区哈民忙哈遗址中F33和F50房址地面上的白色铺垫材料进行了分析,发现该遗址地面坚硬以及地面发白的原因是使用了白灰作为地面装饰层;并利用红外光谱峰在吸收强度上的变化,判断碳酸钙中原子无序度的信息,从而判断其制作工艺。结果表明,遗址白色铺垫材料中的方解石ν24的比值约在5左右,远远高于天然石灰石,反映了天然石灰石与人工制备石灰砂浆中方解石晶体结构无序性的差异,证明该遗址的白灰层是人工烧制而成的,说明我国古代先民在很久之前就开始使用人工烧制的石灰作为装饰建筑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新奇半导体低维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自组织生长半导体量子线、量子点和量子环的进展,同时介绍了这些低维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和通信等领域应用情况。此外,对这些材料的一些测试方法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张立德 《物理》1995,24(8):470-473,502
详细介绍了第二届国际纳米学术会议的概况,对高强、高韧、高硬度纳米结构材料、纳米磁性材料和纳为六功能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对纳米材料界功述的几种不同观点及本届大会对纳米材料界面结构的看全面进行了介绍,此外,还对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新动向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6.
姚熹  张良莹 《物理》1992,21(2):99-105
本文介绍了精细复合功能材料的发展概况和复会材料结构参数(如复合度.联结型、对称性、周期性和标度)的基本概念,讨论了这些结构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简要地叙述了精细包合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指出了制务技术方面的难点和探索研究的方向;最后扼要地介绍了精细复合功能材料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指出精细复合功能材料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光电子材料.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热电材料制冷工作原理,分析热电材料优值系数的基础上,介绍了300K以下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热电材料的制冷特点、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纺织品帘幕的吸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祥璋 《应用声学》1991,10(5):34-38
利用帘幕作为吸声处理是一种比较方便和灵活的措施.帘幕广泛作为遮光和分隔室内空间之用,本身又具有装饰效果.本文旨在介绍这种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以及它们在不同安装布置时的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型非晶态金属的制备,应用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星国  姚凯伦 《物理》1992,21(7):399-403
首先对非晶态材料的电、磁、机械、化学等优异特性作了介绍;在第二部分着重介绍非晶态材料的制作方法,用这些方法可以让许多不同基的合金在很宽的成分范围内形成不同形伏的非晶态材料;对近期非晶态材料的应用研究及所取得的许多新成果方面在第三部分作了介绍;最后对非晶态村料的未来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新型代金装饰材料氮化钛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化钛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它的熔点高、硬度大、摩擦系数小,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和超导体.因此,氮化钛不仅是重要的耐热材料和耐磨材料(常用作硬质合金刀具的表面涂层),而且利用其良好的导电性能[1],可制作薄膜电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氮化钛涂层及其烧结体具有令人满意的金黄色,可作为代金装饰材料[2-4],在表壳及陶瓷制品表面进行代金装饰.目前,国际上代金装饰技术发展相当快,氮化钛在这方面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这不仅因为氮化钛涂层价格低廉,而且还由于它在耐刻蚀、耐磨损等性能方面部胜过真金涂层.因此,对氮化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天然超疏水生物表面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雪峰  江雷 《物理》2006,35(7):559-564
文章简要地论述了表面浸润性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几种天然超疏水生物表面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荷叶、蝉翼、水稻叶以及水黾腿,特别介绍了作者的研究小组利用从壁虎脚高黏附力获得的灵感仿生制备出一种对水滴具有高黏附的超疏水阵列聚苯乙烯纳米管材料,最后对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自1867年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二硝基甲烷钾盐以来,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就有了长足发展,人们研制出多种有机和无机类光致变色材料。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不仅可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如防晒霜、装饰涂料、新奇印刷、防伪和鉴伪等,还可用于光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电致发光机理、可用作电致发光材料的种类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述了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空间辐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近地空间辐射环境及其对飞行器材料、电子器件的影响,还扼要介绍了空间辐照效应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正在研究和发展中的各种光电子信息材料,包括激光材料、光电子传感材料、光电子信息存储材料、光电子信息传输材料、光电子信息运算和处理材料,并展示了未来的光纤通信和光学计算机用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光隔离器用微型晶体偏光棱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光隔离器用偏光棱镜为例介绍了微型晶体偏光棱镜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加工方法。将通光孔径小于5mm的偏光棱镜称为微型棱镜。其结构设计通常遵从常规偏光棱镜的设计方法,但是考虑到器件微型化造成的材料机械强度的降低、加工应力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以及加工工艺的技术难度的增加等因素,作者在器件结构设计上作了周密地考虑。为配合设计工作,文中相应地详细介绍了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并给出了典型材料的测量数据结果。文中最后部分较为完整具体地介绍了借助晶体靠模技术对微型偏光棱镜实施加工的过程。本文对从事小型精密光学器件设计加工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氧化硅气凝胶的超临界制备及纳米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军  王珏 《物理》1995,24(5):299-303
简要介绍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功能材料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着重阐述了氧化硅气凝胶的各种干燥过程对其纳米结构的影响,说明了超临界干燥工艺在保持气凝胶的纳米多孔结构方面的突出重要地位,同时,用比表面积测量,扫描电镜,小角X射线菜射等研究了这种轻质纳米多孔非晶固态材料的结构特性,介绍了这种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爆炸发射阴极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法伦  金晓  张永辉  向飞 《物理》2007,36(3):241-246
文章对爆炸发射阴极的物理机制进行了阐述,着重对爆炸发射阴极的各种特性进行了介绍,包括阈值电压、发射均匀性、等离子体闭合速率、阴极寿命等.并且对研究爆炸发射阴极特性所采用的理论和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目前阴极材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纳米储锂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学杰  李泓  王庆  刘伟峰  师丽红  陈立泉 《物理》2002,31(7):444-449
简单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体离子学课题组在纳米储锂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用HRTEM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nO、纳米Si以及纳米SnSb合金在Li入脱嵌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着重介绍了一种具有纳米微孔的球形硬碳材料和纳米SnSb合金钉扎的复合负极材料,在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赵丽娟  吉书鹏 《光子学报》2007,36(B06):235-238
基于机载光电设备红外窗口的性能要求,对几种8~12μm波段红外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ZnS材料作为长波红外窗口的优越性,并对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的ZnS的光学、力学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以ZnS为基底的窗口材料的镀膜选择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一种红外窗口厚度的确定方法,并对不同厚度及镀膜前后的ZnS样品进行了透过率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