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德萤  张颖  衣影  刘瑞麟 《化学学报》1988,46(9):848-853
本文应用钠离子玻璃电极及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无液界可逆电池, 即Cl^-选择电极|NaCl(m), w或s|Na^+玻璃电极测定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计算NaCl从纯水到DMF-H2O混合溶剂的标准转移Gibbs自由能ΔGt°, 测定相应的电池在5℃至45℃九个温度下的电动势温度系数, 求得标准转移熵ΔSt°. 得出ΔGt°及ΔSt°随有机组份含量及温度变化的规律. 对NaCl由纯水至混合溶剂的溶剂化作用的变化, 及DMF和水的液体结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钠离子玻璃电极及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无液界可逆电池,即Cl~-选择电极|NaCl(m),w 或 s|Na~+玻璃电极测定电池的标准电动势,计算 NaCl 从纯水到 DMF-H_2O 混合溶剂的标准转移 Gibbs 自由能ΔG°_t,测定相应电池在5℃至45℃九个温度下的电动势温度系数,求得标准转移熵ΔS°_t.得出ΔG°_t及ΔS°_t随有机组份含量及温度变化的规律.对 NaCl 由纯水至混合溶剂的溶剂化作用的变化,及 DMF和水的液体结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下列电池在25℃,总离子强度为0.1,0.5,1.0,2.0和13.0mol·kg~(-1)的电动势(emf): (1) Ag|AgCl|HCl(m_A)十NH_4Cl(m_B)+H_2O|pH玻璃电极 (2) Pt(黑)|H_2(latm)|HCl(m_A)十NH_4Cl(m_B)+H_2O|AgCl|Ag因NH_4~+的干扰,电池(1)不遵从Nernst响应。按离子交换原理导出玻璃电极不对称电势遵从下式:式中ε_(G')~o为NH_4Cl摩尔分数yB=0时的不对称电势;K为离子交换平衡常数,α,β为实验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HCl+GaCl3+H2O体系中,恒定五个总离子强度I=0.4,0.6,0.8,1.0,1.5 mol/kg,控制混合电解质中氯化镓离子强度分数YB=0.0, 0.1, 0.3, 0.5, 0.7,并在278.15~318.15 K范围内测定了五个温度的无液接电池:Pt|H2 (101.325 kPa)| HCl (mA), GaCl3 (mB), H2O|AgCl|Ag的电动势.根据150个实验点的电动势数据,确定了HCl的活度系数及其随氯化镓浓度变化规律,结果发现HCl活度系数遵守Harned规则.同时本文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确定氯化镓的Pitzer参数和活度系数的方法,指出了氯化镓在这个混合电解质溶液中遵守扩展的Harned规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电极与氯离子选择电极组成无液接可逆电池,测定电池在283.15K~318.15K间七个温度下的标准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计算KCl从纯水到相应的DMF-H~2O混合溶剂的标准转移Gibbs自由能ΔG 和标准转移熵ΔS ,得出ΔG 和ΔS 随混合溶剂中DMF的摩尔分数x~DMF及温度T的变化规律.发现KCl的ΔS随x~DMF变化的趋势和NaCl的相反.从离子溶剂化作用及其对溶剂结构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电极与氯离子选择电极组成无液接可逆电池,测定电池在283.15K~318.15K间七个温度下的标准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计算KCl从纯水到相应的DMF-H~2O混合溶剂的标准转移Gibbs自由能ΔG 和标准转移熵ΔS ,得出ΔG 和ΔS 随混合溶剂中DMF的摩尔分数x~DMF及温度T的变化规律.发现KCl的ΔS随x~DMF变化的趋势和NaCl的相反.从离子溶剂化作用及其对溶剂结构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恒定乙醇质量分数x=0.2,应用经典的电动势方法测定无液体接界电池的电动势: Pt,H2(1.013×105 Pa)│HCl(0.01 m),乙醇(x),H2O(1-x)│AgCl-Ag(A) Pt,H2(1.013×105 Pa)│GHCl(m1),G±(m2),乙醇(x),H2O(1-x)│AgCl Ag(B) 其中GHCl代表甘氨酸的盐酸盐,根据电池(A)和(B)的电动势,用传统的 Debye Hückel外推方法和该文提出的多项式逼近法,确定了甘氨酸在278.15~318.15 K范围内5个温度下的一级热力学解离常数,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一致.计算了甘氨酸一级解离过程的其它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HCl+GaCl3+H2O体系中,恒定五个总离子强度I=0.4,0.6,0.8,1.0,1.5mol/kg,控制混合电解质中氯化镓离子强度分数YB=0.0,0.1,0.3,0.5,0.7,并在278.15~318.15K范围内测定了五个温度的无液接电池:Pt|H2(101.325kPa)|HCl(mA),GaCl3(mB),H2O|AgCl|Ag的电动势。根据150个实验点的电动势数据,确定了HCl的活系数及其随氯化镓浓度变化规律,结果发现HCl活度系数遵守Harned规则。同时本文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基础上提出一个确定氯化镓的pitzer参数和活度系数的方法,指出了氯化镓在这个混合电解质溶液中遵守扩展的Harned规则。  相似文献   

9.
稀散金属化合物水溶液热力学研究 1: HCL+GaCl3+H2O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HCl+GaCl3+H2O体系中,恒定五个总离子强度I=0.4,0.6,0.8,1.0,1.5mol/kg,控制混合电解质中氯化镓离子强度分数YB=0.0,0.1,0.3,0.5,0.7,并在278.15~318.15K范围内测定了五个温度的无液接电池:Pt|H2(101.325kPa)|HCl(mA),GaCl3(mB),H2O|AgCl|Ag的电动势。根据150个实验点的电动势数据,确定了HCl的活系数及其随氯化镓浓度变化规律,结果发现HCl活度系数遵守Harned规则。同时本文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基础上提出一个确定氯化镓的pitzer参数和活度系数的方法,指出了氯化镓在这个混合电解质溶液中遵守扩展的Harned规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电极与氯离子选择电极组成无液接可逆电池,测定电池在283.15K~318.15K间七个温度下的标准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计算KCl从纯水到相应的DMF-H_2O混合溶剂的标准转移Gibbs自由能ΔG_t~0和标准转移熵ΔS_t~0,得出ΔG_t~0和ΔS_t~0随混合溶剂中DMF的摩尔分数x_(DMF)及温度T的变化规律.发现KCl的ΔS_t~0随x_(DMF)变化的趋势和NaCl的相反.从离子溶剂化作用及其对溶剂结构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水-醋酸体系中HCl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混合溶剂中的电解质热力学性质虽然已进行了较广泛的实验研究,并提供了许多实验数据,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方便,但还很不全面,即使象水-醋酸这样的混合溶剂体系,至今尚未见较全面的报道,为此,本文设计了如下电池:玻璃电极(H+)|HCl(m),HAc+H2O|AgCl-Ag并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以了解HCl在水-醋酸中的热力学行为及离子-溶剂相互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恒定丙三醇质量分数x=0.1的条件下,测定了无液接电池(A)和电池(B)的电动势根据电池(A)电动势确定了丙三醇和水混合溶剂中的Ag-AgCl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讨论了HCl的迁移性质;由电池(B)测得的电动势计算了HCl在该体系中的活度系数γA,计算的结果表明,对于所讨论的体系,在溶液中总离子强度保持恒定,HCl的活度系数服从Harned规则.在溶液组成恒定时,IgγA是温度倒数1/T的线性函数,讨论了混合物中HCl的相对偏摩尔焓及介质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283.15,288.15,293.15,298.15 K温度下,测定了苯、甲苯、联苯在水-叔丁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其中混合溶剂中叔丁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000,0.010,0.020,0.030,0.040,0.045,0.050,0.060,0.080,0.100. 以此为基础计算了苯、甲苯、联苯在不同温度和溶剂组成条件下的标准溶解Gibbs自由能和相关过程的疏水相互作用Gibbs自由能,并从微观上讨论了溶剂结构对溶解度和疏水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钠离子玻璃电极分别和氟离子及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无液接界可逆电池Na~+玻璃电极| MX(m) | |H_2O或混合溶剂|X~-选择性电极测定电池在NaF-H_2O-1,4-(CH_2)_4O_2(二氧六圜)及NaCl-H_2O-1,4-(CH_2)_4O_2体系的标准电动势, 计算NaF及NaCl由水至水-二氧六圜混合溶剂的转移Gibbs能及盐在不同组成溶液中的活度系数。并将NaCl-H_2O-1,4-(CH_2)_4O_2体系的△E_t~·的测定值与文献值进行比较, 结果进一步表明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溶液热力学研究是可靠的, 此外, 将本文的结果与以前的工作比较, 讨论了溶剂对△G_t°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果糖-水混合溶液中多组分电解质热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恒定混合溶液总离子强度I=1.0000 mol•kg-1,改变果糖-水混合溶液中果糖的质量分数w=2.5%、5.0%和7.5%的条件下,应用电动势方法测定下列无液体接界电池(A)和(B)在278.15、283.15、288.15、293.15、298.15、303.15、308.15、313.15、318.15 K等9个温度下的电动势: Pt, H2 (105 Pa)│HCl(m), C6H12O6(w), H2O(1-w)│AgCl-Ag (A) Pt, H2 (105 Pa)│HCl(mA), NaCl(mB), C6H12O6(w), H2O(1-w)│AgCl-Ag (B) 根据测得电池的电动势,计算出混合溶剂中AgCl-Ag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和HCl的标准迁移吉布斯自由能、迁移熵和迁移焓; 求出四元混合溶液中HCl的活度系数γA.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总离子强度I保持恒定,HCl的活度系数服从Harned规则,进一步讨论了混合物中HCl的介质效应.  相似文献   

16.
RbCl在H2O-DMF混合溶剂中活度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orning-价阳离子选择电极(M~+-ISE)和Orion氯离子选择电极组成可逆电池,CI~--ISE|RbCl(m),H2O(1-x),DMF(x)M~ -ISE.测量该电池标准电动势E_m,运用扩展的Debye-Hckel公式,计算RbCl在283.15至318.15K七个温度下由H2O至H2O-DMF混和溶剂的标准迁移自由能ΔG和在不同组成(H2O-DMF)混合溶剂中平均离子活度系数γ±,并对迁移自由能及活度系数随混合溶剂有机物组份的摩尔分数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恒定1,2-丙二醇摩尔分数X为0.05的混合溶剂中,在5-45℃温度范围内测定无液接电池Pt,H2(1 atm)HCl(ma),1,2-C3H5(OH)2(X),H2O(1-X)|AgCl-Ag(A)和Pt,H2(1 atm)|HCl(ma),NaCl(mb),1,2-C3H5(OH)2(X),H2O(1-X)|AgCl-Ag (B)的电动势.利用电池A的电动势确定混合溶剂中Ag-AgCl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利用电池B的电动势确定了HCl在混合溶剂的多组分电解质溶液中的活度系数γA.指出了在恒定总离子强度下HCl仍然服从Harned规则,在溶液组成恒定时,logγA是温度T的线性函数.HCl的相对偏摩尔焓遵守类似的Harned规则,计算了HCl的一级、二级和总介质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298.15K,以葡萄糖质量分数(0.15)恒定的葡萄糖+水混合物为溶剂,测定了电池Pt,H2(101.325kPa)|HCl(m1),H2SO4(m2),Glucose(x),H2O(1-x)|AgCl-Ag的电动势.用所得数据确定了H2SO4在该混合溶剂中的二级解离常数(K2)和一级介质效应.用带有中性分子与各离子相互作用项的Pitzer方程表示Owen定义的总介质效应可较好地处理含有机物的多组分电解质水溶液体系,并用此法处理了文献中HCl在各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实验数据,确定了HCl与有机物分子相互作用的Pitzer参数.  相似文献   

19.
在恒定1,2-丙二醇摩尔分数X为0.05的混合溶剂中,在5—45℃温度范围内测定无液接电池Pt,H_2(1atm)HCl(m_A),1,2-C_3H_5(OH)_2(X),H_2O(1-X)|AgCl-Ag (A)和Pt,H_2(1atm)|HCl(m_A),NaCl(m_B),1,2-C_3H_5(OH)_2(X),H_2O(1-X)|AgCl-Ag (B)的电动势。利用电池A的电动势确定混合溶剂中Ag-AgCl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利用电池B的电动势确定了HCl在混合溶剂的多组分电解质溶液中的活度系数γ_A。指出了在恒定总离子强度下HCl仍然服从Harned规则,在溶液组成恒定时,logγ_A是温度T的线性函数。HCl的相对偏摩尔焓遵守类似的Harned规则,计算了HCl的一级、二级和总介质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恒定异丙醇摩尔分数x=0.05的条件下,应用电动势法测定无液体接界电池(A)和电池(B)的电动势:Pt,H_2(latm)|HCl(m),2-propanol(x),H_2O(1-x)|Agcl-Ag(A)和Pt,H_2(latm)|HCl(m_A),NaCl(m_B),2-propanol(x),H_2O(1-x)|AgCl-Ag(B)根据电池(A)电动势确定混合溶剂中的Ag-AgCl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讨论了HCl的迁移性质;利用电池(B)电动势确定HCl在该体系中的活度系数γA,在恒定总离子强度下,HCl的活度系数遵守Harned规则。在溶液组成恒定时,logγA是温度倒数1/T的线性函数,讨论了混合物中HCl的相对偏摩尔焓,计算了HCl的一级、二级和总介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