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国庆 《化学教育》1997,18(12):42-43
本刊曾报道过,1994年8月31日,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的无机化合物命名委员会的来自12国的20名成员讨论了超锵元素的第101号元素至109号元素的命名问题,并一致通过建议将这些人造元素命名(见表内“1999年命名”)。但是,美国化学会对此有保留意见,并提出了一个命名(见表内“ACS命名”)。  相似文献   

2.
董莉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2,43(23):119-122
1781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白钨矿中发现了钨酸,预测其中一定含有一种新金属元素,并将其命名为钨(Tungsten)。1783年,西班牙化学家德鲁亚尔兄弟从黑钨矿中成功提取出了舍勒所说的新金属单质,将其命名为钨(Wolfram)。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原子论的提出,赋予钨元素新的含义:具有一定质量的钨原子。1930年以后,钨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钨元素有了新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现代钨元素的概念。关于钨元素的认识经历了从假说到客观存在、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历程。钨元素概念的演变体现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门捷列夫以其伟大的发现—元素周期律而闻名于世,他根据周期律作出了许多正确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预言,尤其是他对镓、锗、钪的预言,有力地证明了元素周期律的正确性,后来又于1889年预言了钋的存在(1898年被发现)以及为铼等其它元素留出了空位。以上这些预言都具有可靠的科学根据,这些没有被填满的空位都能有逻辑地从元素周期律推断出来。  相似文献   

4.
氧是已知101种元素中最重要的一种元素。这是由于:(1)在地壳中氧的含量最多。(2)氧能与惰性气体以外的一切元素相化合。(3)氧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4)氧是测量其他元素的原子量的标准。 (一)氧的各种同位素的发现:1929年基奥奎(Giauque)和约翰斯顿(Johnston)在研究氧分子的吸收光谱时,发现在较强的光谱线附近有一组弱的光谱线。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门捷列夫所预言的尚未发现的元素(锗、镓、钪)性质得到了证实。使化学家对寻找新元素发生了广泛的兴趣,这些新元素应该填满周期表上的空位。但是惰性气体一族元素的发现是完全出人意料的。门捷列夫预见到氢与锂之间有一个元素存在,但他没有能够预见到一族元素。惰性气体中最先被发现的是氩。1882年J·瑞利想要证实谱劳特的假说,着手测定氢和氧的密度以便证实或否定它们的原子量(1:16)。经过十年后他宣布,氢和氧的原子量比实际上是1:15.882。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自然界中许多元素的原子量近乎是整数,但又有些元素不像是整数?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这问题,虽则布特列洛夫曾经预言过:元素内部可能是不均匀的,但直到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以前,是无人能够真正地回答的。紧随着镭,用同样的放射化学方法,也发现了铜(Ac)、射钍(RTh)和新钍(MTh),尤其在1907年发现了锾(Io)以后,证明锾和钍的化学性质完全相似,如果这两种元素的盐混和起来,那末即使用任何化学方法,再也不能把它们分离了。以后几年,德国的麦克华德与基特门(Marckwald & Keet-man)用最灵敏的放射化学方法,奥国的威斯巴赫  相似文献   

7.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七族的主族中,共有五个元素,即氟、氯、溴、碘、砹。除砹是人工合成元素外,其他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卤族元素中,氯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是瑞典化学家席勒(C.W.Scheele)于1774年获得的。碘,是法国一位药剂师别尔恩加尔特·库尔图阿(B.Courtois)于1811年从海藻中发现的。溴,是法国另一位药剂师巴拉德(A.J.  相似文献   

8.
在1959年第10期化学通报赠送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最后的一个元素是第102号元素。102号元素原子量是254,电子结构为5f~(14)7s~2具有α—放射性。它的名称为锘(Nobelium,No)。对于102号元素的发现和存在,目前已经有很多实验证实,这是毫无异议的。但是对于102号元素的名称问题现尚在争论。不过有些周期表都以 No 这个名称填在周期表上,但也有一些最近出版的周期表还  相似文献   

9.
周兴喜 《化学教育》1989,10(4):56-58
人类至今已发现109种元素,记忆这些元素名称是学习化学者的必要入门,化学元素的命名同其它事物一样,存在一定的规律.这是因为每类元素的命名都有一定的含义.化学元素(英文)命名含义包括纪念某些人物(真实的或传说的)、纪念某些地方、依据天体名称和表示某元素的特性等几类.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记忆元素的命名、性质、符号以及使用.一般来说,元素的发现者有命名该元素的荣誉,但是,最终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确定合适的命名及符号.IUPAC规定新的金属元素(英文)命名中-ium为后缀,但许多元素早在此规定发布前就发现了,因而有些元素并无此后缀.  相似文献   

10.
3 以"人民体质建设"为中心的系统节律平衡调控途径 3.1 "天人合一"与生命健康 以全国表土61元素分布(图略)和26个肿瘤死亡率分布(图略)分别代表"天"(外环境)和"人"(内环境),两者看似各自独立的,但从生命元素的特性出发,两者均遵循生命元素周期变化节律,所以这是"天人合一"的物质基础和核心(见图31). "天"、"人"又构成了密切联系、影响和制约的动态平衡系统和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地球化学食物链",这就是节律平衡调控的途径(见图32).  相似文献   

11.
李鸯鸯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2,43(10):124-129
1789年,普鲁士分析化学家克拉普罗特提出黄锆石中含有一种新土质,并将其命名为“锆土”,锆元素假说正式形成。随后,锆的原子重量的测定以及锆元素在元素表中位置的确定,促进了锆元素假说的发展。1914年,荷兰工程师勒利和汉布格首次制得纯度较高的金属锆,这使得锆元素假说得以证实,锆元素概念正式形成。从1924年至2020年,锆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锆元素有了新认识,促使了现代锆元素概念的形成。锆元素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既是元素的发现史,也是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的演进史。  相似文献   

12.
达璇  袁振东 《化学通报》2023,86(3):370-376
1869年,门捷列夫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中的锆元素后留出原子量为180的元素位置,预测铪与锆同族。1913年,原子序数和莫斯莱定律的提出揭示了铪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排列的实质,为铪元素的发现提供理论基础。20世纪20年代,玻尔理论的发展证实铪与锆同族,指导科学家从锆矿石中寻找铪元素。1923年,赫维西和科斯特借助X射线光谱技术发现铪元素,彰显了X射线光谱技术的独特价值。20世纪30年代以后,同位素理论和质谱技术促成了铪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铪元素有了新的认识。总之,铪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发现是技术进步和思想发展的共同结晶。  相似文献   

13.
钪的化学与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律时,曾于1871年预言在硼族中铝之后和钇之前有一个“类硼”(Eka-boron)的未知元素存在,并估计了它的性质。事隔八年之后,1879年Nilson从瑞典的硅  相似文献   

14.
曹福臣  袁振东 《化学通报》2020,83(11):1050-1055
1791年,英国矿物学家格雷戈尔发现钛矿石并意识到一种新元素的存在。至1795年,普鲁士化学家克拉普罗特进一步预言了该元素,并将之正式命名为钛(Titanium)。1910,美国化学家亨特制取了纯净的钛单质,钛元素的概念正式形成。20世纪20年代以后,钛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钛元素概念有了新认识,并逐渐形成现代钛元素概念。钛元素概念的发展使人们在科学认知上发生了转变,促进了化学元素观的演进。  相似文献   

15.
1概述1.1钨的性质1781年社勒发现了三氧化钨,从而认识了元素钨。在地球上,钨仅占岩石圈的1.6×10-1%。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稀有元素。钨的主要矿物有白钨矿(CaWO4)和黑钨矿(钨酸铁FeWO4和钨酸锰MnWO4的混合晶体)。  相似文献   

16.
世间万物都是由各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人也不例外。从化学元素周期表得知,至今人类一共发现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元素有111种,其中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有92种。在人体内已经发现81种,这81种统称为生命元素。元素含量占人体质量万分之一以上的称为常量元素,又叫造体元素,  相似文献   

17.
(七九)镧系元素共十五种,原子序数从57(镧)到71(镥)。另加21号钪和39号钇,统称为希土元素。因此‘希土和钪’(见分析测试通报1992,11(2)44)这种提法是不恰当的。希土已包括钪,何必单列出来。如要突出钪,可称为镧系元素和钪。英文题目也要相应改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进入 2 1世纪 ,科学已经非常发达 ,技术也已经非常先进 ,但许多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找到答案。比如 ,元素是如何形成的 ?宇宙是怎样开始的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谜底都与元素本身有一定的关联。  现在的周期表中的元素已经扩展到 1 1 6号 (其间的 1 1 3和 1 1 5号尚未合成成功 ) ,其中有2 3种人造元素。除Tc、Pm外 ,从 93号元素 (Np)到 1 0 3号元素 (Lr)共 1 1种称为“锕系的超铀元素”(Transactinideelements) ;另外 1 1种称为“锕系后元素”(Transura…  相似文献   

19.
熊洪录  任定成 《化学通报》2002,65(4):284-289
被人们宣称是某种新元素但后来被科学界认定不是新元素的东西 ,有多种名称 ,如伪元素(spuriouselement) [1] ,“未证实的元素”(unverifiedelement) [2 ] 、“死元素”(defunctelement)、“古怪的假元素”(curiousfalseelement) [3] 、“死胎元素”(still bornelement) [1] 、“错误发现的元素”(erroneouslydiscov eredelement)、“假定的新元素”(supposednewelement)、“赝元素”(pseudo ele…  相似文献   

20.
IUPAC 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于1985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法国里昂召开,主要结果是修订了34种元素的原子量,其新值列于附表,括号内数字指末位数的准确度。另外,对“原子量四位数表”(旧表见本刊1984年,3期,58页)作了32号元素锗 Ge 原子量的修订,新值为72.61(2),又作一项勘误,即41号元素铌 Nb 的原子量应为92.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