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分波法来研究Pb~(208)和Tl~(208)的能谱,其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在这儿,我们将Pb~(208)的第一激发态3~-解释为三级表面振荡的3~-能级。由此,Bi~(207),Pb~(206)里的几条能级便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关于Pb208附近原子核的能谱(I)”的一个继续。对Bi208及Bi207计算的结果指出:实验与理论是十分符合的,从而再一次验证了独立粒子模型的观点及微扰方法在处理原子核能谱问题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根据壳模型理论,Pb~(208)是一个具有双壳层的原子核。1952年普鲁司利用j-j耦合理论,计算了Pb~(208)附近的一些原子核的能级。但是据估计,一般地说组态混合是很利害的,这一点说明了耦合理论的根据并不充分。按说二个核子之间既然有很强的吸引力,它们必然有更大的机率靠近在一起,这种位置上的相互关联对于相对  相似文献   

4.
利用独立粒子模型的观点、用分波的方法,将两体相互作用当作微扰来处理。并且认为在计算能谱中,三体以上核子之间的相互关连不重要,对Pb~(205)及Pb~(204)两个原子核的能级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金属离子Bi~(3+)掺杂Lu_(1-x)O_3:x%Ho~(3+)系列荧光粉,研究了不同浓度Bi~(3+)掺杂Lu_(1-x)O_3:x%Ho~(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Lu_2O_3基质中Bi~(3+)→Ho~(3+)的能量传递规律及合成粉体的发光性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Bi~(3+)、Ho~(3+)掺杂对Lu_2O_3的立方相结构没有影响。在322 nm激发波长下发射出位于551 nm处Ho~(3+)的~5S_2→~5I_8跃迁;在551 nm监测下,合成的Ho~(3+)、Bi~(3+)共掺杂Lu_2O_3荧光粉出现Bi~(3+)的322 nm特征激发峰以及Ho~(3+)的448 nm处的~5I_8→~5F_1跃迁。当Bi~(3+)掺杂浓度为1.5%时,Bi~(3+)对Ho~(3+)的能量传递最有效,比单掺Ho~(3+)样品发射强度提高了34.8倍。Lu_(98.5%-y)O_3:1.5%Ho~(3+),y%Bi~(3+)(y=1,1.5,2)样品,随着Bi~(3+)掺杂浓度增加,用980 nm激发比322 nm激发在551 nm处获得的光强分别提高了13.3倍、16.8倍、14.2倍。通过计算得到Bi~(3+)和Ho~(3+)之间的能量传递临界距离为2.979 nm,且Bi~(3+)与Ho~(3+)之间的能量传递是通过偶极-四极相互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组态混合及原子核表面振动计算了Pb~(208)附近原子核的一些E2,E3跃迁。在选用的参数为C_2=1000Mev,C_3=350Mev,hw_3=2.6Mev,hw_2=5Mev,的情况下,除Pb~(206)中二个E3跃迁外,其他都得到了理论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结果说明了组态混合主要是由剩余相互作用力引起的,而表面振动硬度和频率决定了E2,E3跃迁几率。  相似文献   

7.
用高温固态反应合成了Ca_2SiO_4:Bi~(3+),Ca_2SiO_4:Eu~(3+)和Ca_2SiO_4:Eu~(3+),Bi~(3+)发光体。讨论了不同掺杂量和掺杂种类时Bi~(3+)对Eu~(3+)的~5D_0-~7F_1,~5D_0-~7F_2发射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Ca_2SiO_4:Bi~(3+)在紫外线激发下发出明亮的蓝色光,Ca_2SiO_4:Eu~(3+),Bi~(3+)中的Bi~(3+)能将激发能传递给Eu~(3+),使Eu~(3+)的~5D_0-~7F_1和~5D_0-~7F_2两种跃迁都大大加强,同时,Bi~(3+)也发出鲜艳的紫色光。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CaSiO_3:Eu~(3+)Bi~(3+),利用DTA样品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反应过程。XRD谱图表明:在CaSiO_3中少量掺杂Eu~(3+)、Bi~(3+)并没有改变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用分波法来研究Pb208和Tl208的能谱,其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在这儿,我们将Pb208的第一激发态3-解释为三级表面振荡的3-能级。由此,Bi207,Pb206里的几条能级便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K_4CaGe_3O_9∶xBi~(3+)(0.003≤x≤0.10)荧光粉材料。通过精细Rietveld结构精修、光致激发和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衍射及热稳定性等手段对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Bi~(3+)展现了半高宽低至43 nm的窄带蓝光发射。这是由于K_4CaGe_3O_9基质拥有高对称性的晶体结构。与此同时,制备的K_4CaGe_3O_9∶xBi~(3+)(0.003≤x≤0.10)荧光粉材料展现了卓越的发光热稳定性,在423 K时,发光强度可以保持在室温状态下的83%。上述研究证明制备的K_4CaGe_3O_9∶xBi~(3+)(0.003≤x≤0.10)荧光粉材料在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或背光显示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高对称性晶体结构中掺杂Bi~(3+)实现窄带发光的研究思路可以为未来窄带荧光粉的研发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微分扰动角关联(DPAC)方法测量了高 T_c 超导体 Bi_(1.7)Pb_(0.3)Sr_2Ca_1Cu_2O_(8+δ)中的电四极相互作用.由分析室温和液氮温度下的 DPAC 谱,分别得出三组单值的电四极相互作用频率,它们对应于三种处在不同电场梯度(efg)位置的 Bi~1,Bi~2和 Bi~4.由实验结果看到,Bi~1位置的(V_z~1)_z在样品由常态转变为超导态时,增加到1.5倍.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都看出在Bi~2位置有明显的自旋弛豫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白光LED用NaGd_(0.95-x)(WO_4)_2∶0.05Eu~(3+),x Bi~(3+)(x=0,0.02,0.04,0.06,0.08)和NaGd_(0.95-y)(WO_4)_2∶0.05Eu~(3+),y Sm~(3+)(y=0,0.01,0.02,0.03,0.04)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结构、颗粒形貌以及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少量离子掺杂对NaGd(WO_4)_2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样品均为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的纯相;颗粒形貌呈四方盘状,且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Bi~(3+)或Sm~(3+)的引入使颗粒尺寸由原来的4μm分别增加至5μm和6μm。该系列荧光粉均可被近紫外光(394 nm)有效激发,其最强发射峰位于614 nm处,归属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掺杂适量的Bi~(3+)或Sm~(3+)可有效提高NaGd_(0.95)(WO_4)_2∶0.05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红光的色纯度,其中Sm~(3+)的引入对其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s_(1/2)-1d_(3/2)壳层原子核(A=30—40)能谱作了系统分析,计算仅限于由2s_(1/2)和1d_(3/2)支壳层产生的情态,但考虑了它们之间的全部组态混合效应。计算是采用多粒子壳模型的Talmi方法,将二体矩阵元当作参数,其值由实验确定。文中详细分析了Si~(30),Si~(31),P~(30),P~(31),P~(32),S~(32),Ar~(37),Ar~(38),K~(38)等原子核能谱,理论与实验符合颇好。  相似文献   

14.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原子核中可能存在的一种动力学超对称性——U(6/4)超对称性。具有U(6/4)超对称性的原子核含有若干个sd玻色子及0,1,2,3,4个角动量为3/2的费米子,它的波函数可以用超李代数链 U(6/4)?SU(6/4)?SU(6)?SU(4)?SU(4)?SU(4) ?SU(4)?Sp(4)?SO(3)来分类。在本文中,我们给出了按以上超李代数链分类的波函数,并推导出了能谱公式。  相似文献   

15.
用组态混合的方法,对原子核Pb~(205)的M1γ跃迁进行比较仔细的分析,结论是在定性上与实验完全没有矛盾,可以解释全部理论上存在、而实验上尚未观察到的能级;在定量上,也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组态混合及原子核表面振动计算了Pb208附近原子核的一些E2,E3跃迁。在选用的参数为C2=1000Mev,C3=350Mev,?ω3=2.6Mev, ?ω2=5Mev,的情况下,除Pb206中二个E3跃迁外,其他都得到了理论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结果说明了组态混合主要是由剩余相互作用力引起的,而表面振动硬度和频率决定了E2,E3跃迁几率。  相似文献   

17.
寻找新能源为全球目前面临着的重要课题,其中最理想的新能源为太阳能。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方法可以把硅或锗太阳能电池响应不够灵敏的大能量光子成倍的转换成为太阳能电池响应灵敏的小能量光子,能够解决光谱失配的问题,较大幅度的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很有意义。报道了掺Tm~(3+)Bi~(3+)的铌酸钇磷光粉样品材料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的浓度效应。通过测量激发谱与发光谱,发现Tm_(0.058)Bi_(0.010)Y_(0.932)NbO_4有很强的1 820.0 nm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它们是由交叉能量传递过程导致的多光子量子剪裁发光;还发现了有着很强的Bi~(3+)对Tm~(3+)的敏化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302.0 nm光激发导致的Tm_(0.058)Bi_(0.010)Y_(0.932)NbO_4相对Tm_(0.058)Y_(0.995)NbO_4的1820.0 nm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的增强达到175.5倍。该结果对探索多光子近红外量子剪裁锗太阳能电池比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中心力加两体自旋轨道耦合力作剩余相互作用,用纯组态壳模型计算了1f_(7/2)壳层不同种核子组态原子核~(43)Sc,~(44)Ti,~(52)Fe,~(53)Fe,~(53)Co等能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程度令人满意。从而表明两体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于1f_(7/2)壳层不同种核子组态原子核能谱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李群的表示理论为基础对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IBFMⅡ)的Spin(6)极限情况作进一步探讨, 用旋量与非旋量外积扬(Young)图法给出了群链. 的有关约化规则, 按这一群链分类的波函数以及具有这种动力学对称性的能谱.  相似文献   

20.
一.导言 近几年来,霍夫斯塔脱(Hofstadter)等曾用直线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高能电子对各种原子核做散射实验。在轻原子核的领域内,他们曾详细研究了对原子核 C~(12)的散射(包含弹性散射与非弹性散射。 许多作者曾用计算相移的方法来分析高能电子对较重的原子核的弹性散射。对于高能电子对原子核C~(12)的弹性散射实验是用波恩近似来分析的。 在散射角度大的时候,波恩近似是不很正确的。根据弗莱哥(Fregeau)的估计,在能量为187Mev的电子对原子核C~(12)弹性散射中,当散射角大于90°时,用波恩近似所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