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第5期《黑龙江珠算》刊载杨文山等同志写的《对以减代除法之减半法置商与减半档位规则的补正》一文,该文提出“对以减代除法之减半法置商与减半档位规则完整表述的结论应该是;当除数的首位数字是1时,够半前(隔)商5,隔位减半除;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2018版《珠心算学习手册》第二册第2课时,减9的退位减。【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交流算法,探索满五退位减14-9的珠算方法并正确进行珠算;二是使学生经历珠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  相似文献   

3.
珠算最基本的运算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长期以来,在珠算教学中所用的方法为先讲加,后讲减;先讲乘,后讲除。这符合一般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规律。但是,对于高校珠算教学来说,用这种方法讲解,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高校珠算教学有课时少、练习时闻短的特点。就拿我校来说吧,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共28学时,课时很少,  相似文献   

4.
一些国内资历较深的珠算专家,多半是打七珠大算盘起家的,因此对三指拨珠指法造诣很深,而对二指拨珠指法的研究不多。广览众多珠算专著,除了殷长生先生主编的《怎样打好算盘》等少数著作以外,几乎干篇一律,就那么几着。指法是与拨珠速度密切相关的,大有研究的必要。本文只是引玉之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是辽宁省抚顺市财经学校的珠算技术教师,抚顺市珠算协会理事。一九八五年开始从事珠算技术教学,五年来共培训校内外学员两千多人.经市珠算协会考试鉴定,五级以上合格率达80%以上,在抚顺市居领先地位。几年来.许多珠算培训班竞相请我讲课,有的暂时排不上就预约几个月以后的讲课计划,有时我除在校内担任三个班的教学任务外,还在校外同时兼任三个珠算培训班的教学任务.有的招生广告中出现了我的名字,有许多学员确实是慕名而来的,我的珠算技术教学之所以受欢迎,这是与我重视第一节珠算技术课的教学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党的经济改革的深化,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意识的增强,珠算技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又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除算技术愈来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珠算技术等级鉴定工作和“三算”教学的开展,各类珠算技术比赛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珠算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传递的主载体是珠算教师的课堂语言。珠算教师的课堂语言除有声系统的口头语言和符号系统的板书语言(包括算珠)外,还有体态系统的身体语言。所谓身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有意作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  相似文献   

8.
《珠算与珠心算》2014,(3):F0003-F0003
2014年6月21日,广东省第十七届珠算技术比赛在广州市举行。来自全省8个地级市和8所省属大中专院校的77名选手,分别进行了加减算、乘算、除算三项珠算技能比赛。  相似文献   

9.
乘法的简捷速算法多于除法。但近年来乘法在厉次全国性珠算比赛中,成绩差于除算,这是指在同样限时十五分钟,每对一题给五分的规定办法下,全国冠军所得乘算单项成绩不如相关的除算好。例如:1992年10月全国第三届珠算技术比赛;乘算冠军刘美花得480分  相似文献   

10.
珠算加减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加减法是珠算最基本的运算方法。并且加减法又是学习乘法、除法的基础。因为乘算是同数连加的简算,除算是同数连减的简算,因此,必须把加减法学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明代的著名数学家程大位(1533-1606)极力推崇的归除法,几百年来长期支配我国的珠算教育与也用,至今不衰。虽然商除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应用,但归际与商除到底那种好,在珠算界的争鸣中还未论定。争论的焦点是:归除口诀难记,商除试商不易,在教育与实践中也不外乎这两点。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珠算》1992,(5):38-39
中国人民银行伊春市分行,几年来把抓珠算技术培训作为提高干部基础技能的常规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到九一年底,经市珠协考核颁证,已有七十一名干部达到等级珠算六级水平以上,占除脱产上学干部总数的90%。其中六级有十六人,五级有三十二人,  相似文献   

13.
珠算心算分基本的方法,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但在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开平方等计算,如在经济活动分析、工程设计等工作中,有时要进行开方的运算。邻国日本现行珠算技术等级检定和比赛制度中,也有开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存期半年以上即可提前支取,利率分为三档。计息要算日利率:即用360去除利率。据了解,国库券拥有者中,多不熟悉珠算除法,有些储蓄员也不擅珠算除法。为此,本文介绍变除为乘的简捷算法供读者参考,不当之处则请指正。  相似文献   

15.
刘善堂 《珠算》2002,(6):22-25
珠算是我国发明的,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科学化遗产。世界华人同称“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珠算”。中华民族的国粹——珠算,在当今世界上成为华人的骄傲。珠算一词,据字记载,早在东汉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一书中就已提到,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我国这一传统珠算,加减用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52句口诀,而乘除法则用九九口诀。目前在国际上普及的珠算(合台湾、香港、澳门)均系我国传统的珠算。自从1979年中国珠算协会成立以来,在短短的10年中,我国的珠算专家,学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反复实验,终于在八十年代初创造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珠心算。珠心算的核心就是用一口清代替九九口诀,乘算用一口清乘积累加,除算用一口清乘积递减。珠心算一改近两千年的珠算传统技术,以其独特的技巧、惊人的速度、算理的科学、算法的捷便,将我国传统计算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珠算最基本的运算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长期以来,在珠算教学中所用的方法为先讲加,后讲减;先讲乘,后讲除。这符合一般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规律。但是,对于高校珠算教学来说,用这种方法讲解,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高校珠算教学有课时少、练习时间短的特点。就拿我校来说吧,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共28学时,课时很少,而课余练习珠算的时间也不多,这就需在课  相似文献   

17.
在珠算多笔加减运算中遇到减数大于被减数时,采用倒减法的一般方法可使繁琐的运算步骤化简,直接求得运算结果。然而,若遇到某些特殊的倒减现象,如在同一档多次虚借位或在前次虚借的数尚未归还的情况下,又遇一位数更高的减数等,出现这种现象,一般的倒减方法对此则无能为力。因此,  相似文献   

18.
一、加减混合题的标准和算法 1984年中国珠算协会鉴定比赛委员会公布的《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试行)》中规定,减算题一律编成加减混合题,其主要标准是:普通级鉴定卷中的加减混合题1至5级每题15笔数,6级14笔数(用每题数码量和对题量确定等级),每题减数和减数码占3分之1,即5笔减数。减数和减数码(从0—9比例相同)在全题中穿插出现,能手级鉴定卷和比赛卷中的加减混合题题型相似,与普通级相比,除计算量加大外,15笔数题和20笔数题各占一半。15笔数题减数占5笔,20笔数题减数占7笔。减数、减数码的比例与分  相似文献   

19.
珠算历来作为加、减、乘、除运算使用最多较之笔算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珠算也能将数字开平方、开立方同样简便但知晓者甚少。  相似文献   

20.
姜克华 《珠算》2002,(6):18-21
读《珠算》2002年第3期江志伟先生的《王立仁和他的珠算乘加除减速算法》[1]章后。笔又有不少的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