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本文从制管工艺入手,简要分析了微通道板的电阻值对电流增益的影响;并从理论上给出了二代微光象增强器φ25mm 微通道板电阻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
夏忠朝  羊富贵  乔亮 《物理学报》2013,62(11):114206-114206
立足于Yb离子能级结构、谐振腔增益损耗和布居数分配情况, 利用爱因斯坦辐射理论和速率方程理论, 建立了适合Yb3+离子激光的准三能级理论模型. 该模型引入有效腔长增益贡献因子对腔内光强进行了从头计算, 获得了阈值方程. 利用此模型与Yb激光的实验结果相比较, 发现有效腔长对增益的贡献可以改变腔内损耗和粒子数反转的概率, 也继而影响激光阈值和输出功率效率. 应用于LD端抽运Yb3+:YVO4激光实验中, 在971 nm LD抽运, 有效晶体长度 L=1 mm, 输出镜透过率对激光波长1016 nm为1%条件下, 获得阈值为1.1 W; 有效晶体长度L=2 mm, 输出镜透过率为10%条件下, 阈值获得为3.9 W. 关键词: 3+:YVO4')" href="#">Yb3+:YVO4 准三能级模型 有效腔长增益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3.
金韬  丘军林 《光学学报》1996,16(2):37-141
详细研究了行波导体光放大器的增益波动特性,理论模型的建立舍弃了通常采用的载流子在光放大器中沿腔长方向均匀分布的假设。分析表明,光放大器增益波动的大小与器件端面反射率,自发发射因子以及入射光功率因素有关。理论计算了与实验结果得到了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掠入射驱动碰撞机制的特点与长处,以基频光正入射驱动为参照,用系列程序研究了6 mm和3 mm激光正入射驱动类镍银碰撞激发机制。在波长6 mm的激光正入射驱动下,激光能量直接沉积到增益区,大大提高了增益区的电子温度;以5 J驱动能量,获得有效增益系数为20.7 cm-1的高增益和有效增益长度积为41.4的深度饱和增益,与波长1.053 mm的正入射相比,以19%的驱动能量,使有效增益系数提高了60%。在波长3 mm的激光正入射驱动下,激光能量沉积到增益区附近,大大提高了增益区的电子温度;以15 J驱动能量,获得有效增益系数为21.2 cm-1的高增益和有效增益长度积为42.4的深度饱和增益,与波长1.053 mm的正入射相比,以57%的驱动能量,使有效增益系数提高64%。  相似文献   

5.
19.6nm波长类氖锗X光激光光源理论模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波长19.6nm的类氖锗X光激光适合作为诊断激光等离子体界面不稳定性的光源。用经过实验检验的系列程序对预-主短脉冲驱动类氖锗进行了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理论分析。采用2%~3%的预脉冲强度,6~8ns的预-主脉冲时间间隔,在4×1013W/cm2功率密度驱动下, 波长19.6nm增益区的宽度可以超过60μm,增益区的维持时间可以达到90ps。对于16mm长的平板靶,增益系数可达11.8/cm;弯曲靶增益系数可达13.3/cm;单靶小增益长度积可达21.3,单靶就可以获得饱和增益。采用双靶对接,其小讯号增益可达38.4,可以获得深度饱和增益,能满足应用演示所需的X光激光光源。  相似文献   

6.
 提出在中物院远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光腔中全程采用波导对光场进行约束,利用计算光束与电子束横向叠合因子分析了光腔中是否加入波导管对腔内净增益的影响。模拟了减小波导管间隙和提高扭摆器峰值磁场场强对腔内增益的影响。3维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在光腔中加入波导使扭摆器净增益由-6%提高到约25%;波导管的间隙每缩小2 mm,腔内净增益提高7%~15%;场强每提高0.02 T,腔内净增益可增加5%~10%。  相似文献   

7.
围绕小型条纹变像管,数值研究了光电阴极发射的光电子的初始能量及球面阴极曲率半径对物理时间分辨率及时间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时间分辨率受光电子初始能量影响较大,受阴极曲率半径及离轴距离影响较小;离轴距离越大,时间畸变越大;平面型光电阴极在离轴8mm的物点处,时间畸变大于40ps;随着阴极曲率半径的减小,时间畸变逐渐由正值变为负值;当阴极曲率半径为70mm时,条纹管在整个阴极工作狭缝16mm内的时间畸变小于8ps;同时,在4.3ns全屏扫描时间条件下,光电阴极发射的狭缝像在荧光屏上几乎没有弯曲,且即使在离轴8mm的物点处,光电阴极空间分辨率仍可高达25lp/mm@MTF=10%.此外,实验测试了条纹变像管的静态空间分辨率、阴极积分灵敏度及条纹变像管的亮度增益特性.测试结果显示:光电阴极中心处空间分辨率高于28lp/mm,边缘处高于18lp/mm;阴极灵敏度为178μA/lm,亮度增益高于12,远高于具有相同探测面积的皮秒条纹变像管的亮度增益(亮度增益仅为0.5),在条纹管激光雷达领域具有较强的弱信号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占昌和  李天明  蒙林  李正红  吴洋  邵剑波 《物理学报》2014,63(23):238405-238405
为了克服强流高增益速调管放大器中的自激振荡和适应低阻抗脉冲功率源发展的需要,利用高阻抗X波段五腔高增益速调管放大器进行了离轴八注八管高增益速调管功率合成技术研究,在频率为9.47 GHz、模拟输出功率为284 MW、增益为51.6 d B和效率为35.5%条件下,该器件整管微波输出稳定.在三维模型中,在离轴54 mm条件下该器件的微波输出特性稳定.基于实验室现有4.5 T(长1.1 m,室温孔径为150 mm)超导磁体,进行了八注八管高增益速调管的整管模拟,每个器件实现284 MW的微波输出.最后,为实现GW级功率输出,利用HFSS软件设计了用于离轴八注八管高增益速调管功率合成的八合一功率合成器,将该合成器同八注八管高增益速调管结合,模拟得到功率为1.84 GW、增益为50.7 d B、效率为28.8%的微波输出.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波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韬  黄德修  丘军林 《光学学报》1996,16(2):137-141
详细研究了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增益波动特性,理论模型的建立舍弃了通常采用的载流子在光放大器中沿腔长方向均匀分布的假设。分析表明,光放大器增益波动的大小与器件端面反射率、自发发射因子以及入射光功率等因素有关。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得到了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0.
微通道板作为二维位置灵敏阳极光子计数探测器中的电子倍增器件,其增益特性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成像性能。搭建了系统测试平台,测量了微通道板的增益随电压变化曲线,并获得了3块微通道板叠加后的脉冲高度分布曲线。根据测试结果以及脉冲高度分布曲线的能量分辨率与探测器增益的均匀性之间的物理关系,选择合适电压值和增益对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优化,探测器分辨率由3.56 lp/mm 提高到4.49 lp/mm ,获得了清晰图像,为探测器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增益随机变化对分布放大暗孤子传输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  杨祥林 《光学学报》1997,17(8):78-982
基于分布放大暗孤子传输系统的增益随机变化,利用守恒量扰动法,研究了增益随机变化对暗孤子到达检测窗口时间抖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益随机变化对暗孤子速度产生了影响。,并增大了暗孤以达时间的抖动,引入非线性增益可以有效抑制增益随机变化增大的暗孤子到达时间的抖动。  相似文献   

12.
经过几年实验发现,摇摆器的磁场强度、峰值误差和好场区宽度对束波作用效率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摇摆器性能对摇摆器如下改进:(1)提高磁场强度:永磁块材料采用北京钢研院的钕铁硼N39SH,其风达到11.6kOe(10e≈79.578A/m),B,达到12.3kGs(1Gs=10^-4T),(BH)max为36MGOe;摇摆器周期长度由30mm改为32mm,磁块与磁极宽度的比值由9:6改为11:5;(2)减小峰值误差和增加好场区宽度:改进永磁块、磁极的形状和固定方式,从机械上消除不规则磁块、磁极形状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上述改进可以提高单电子小信号增益与理想增益的比率,即提高整个摇摆器品质。精密的磁场自动测量系统是摇摆器调试过程中所必须的装置,该系统经过改进,具有高精度、高稳定度、可同时监测x、y、z方向磁场值、操作方便等优点,为摇摆器的研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用窄脉宽,低能量并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两束激光脉冲驱动薄膜锗靶,获得高增益X射线激光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每束入射激光能量仅几十焦耳,脉宽100—160ps,两脉冲时间间隔35Ops,所用的靶为锗薄膜靶,其长为10mm,厚为34.0nm,实验中利用掠人射光栅谱仪观测到类氖锗3s—3PJ=0—1和J=2—1两条激光线,它们的波长分别为19.61nm和23.63nm,折射角均为12mrad,人发散用分别小于10.8mrad和17.8mrad.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张哲民  陈维友 《光学学报》1996,16(10):479-1483
以行波放大器速率方程为基础,采用传输矩阵方法,对行波放大器的增益饱和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讨论了增益饱和特性对电流注入水平,腔面反射率的依赖关系,以及俄歇复合过程在行波放大器增益放大的作用,虽然俄歇复合过程可能提高饱和光强,但它会降低量子效率及非饱和增益,对器件的实际工作特性没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刘舵  强鹏飞  李林森  苏桐  盛立志  刘永安  赵宝升 《物理学报》2016,65(1):10703-010703
基于栅控脉冲发射X射线源与单光子探测技术的X射线通信已经实现了实验室语音通信验证,并对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为探索未来X射线深空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目前X射线通信面临的信号发散角大、通信距离短、难以实现工程化应用的情况,迫切需要对X射线通信天线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提高信号增益、增大X射线通信的距离,提出了多层嵌套式X射线聚焦光学作为X射线通信的"收发天线",理论分析了X射线聚焦光学用于X射线通信"收发天线"的可行性,分析了X射线聚焦光学的理论基础与结构设计,对"发射天线"发散角、"接收天线"有效面积与焦斑尺寸、信号增益等性能做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信号发射端,"天线"的发散角为3 mrad左右,发射增益23 d B;在信号接收端,"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5700 mm2@1.5 keV,焦斑直径为4.5 mm,接收增益为25 d B,通信系统总的增益可达48 d B.  相似文献   

16.
磷酸盐钕玻璃的荧光寿命和损耗对激光增益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华  黄国松 《光学学报》1998,18(9):186-1191
实验研究了目前使用的N2122和N3122掺钕磷酸盐玻璃中不同的OH基浓度对玻璃荧光寿命的影响,同时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荧光寿命和损耗对激光增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玻璃的荧光寿命是提高增益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当玻璃的荧光寿命增加10%时小信号增益系数提高5%左右,提高钕玻璃的荧光寿命,可适当降低对损耗的要求,也能够保持它的增益性能不变。  相似文献   

17.
刘斌  方祖捷 《光学学报》1997,17(7):47-851
用量子阱激光器增益与载流子浓度的对数关系(增益饱和效应)取代了体材料的线性关系,得到了适用于量子阱结构的速率方程。详细分析和计算了这一修正的影响。计算表明,对长腔(低损耗)器件线性关系是较好的近似;对短腔(高损耗)、线性关系则有较大的误差,必须考虑增益饱和的影响,否则将过高估算自发辐射因子的测量值,过高估计弛豫振荡频率和最大调制频率。这一结果对微腔激光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方策  秦伟平 《发光学报》1993,14(3):242-246
本文使用放大的自发辐射技术(ASE)测量了CdSSe玻璃(国产JB 510)的光学增益.在波长λ=625nm处,测得增益系数g≈8cm-1.增益出现的波长范围对应样品荧光光谱中陷阱能级的宽带.一个简单的三能级模型,辅之以陷阱能级发光的衰减测量,定性地解释了增益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二维GEM气体探测器在X射线成像探测领域的应用, 三级GEM的探测结构和电场均匀性带来的增益一致性修正问题, 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内容。 介绍了有效探测面积为100 mm×100 mm的三级倍增GEM探测器, 共采用100路阵列读出, 每路读出Pad面积为9.5 mm×9.5 mm。 测量了55Fe放射源准直入射的全能峰谱。 实验表明, 随着时间的变化, 探测器的增益基本上保持稳定; 随气流的增大, 增益由变化明显到变化不大。 GEM探测器各个阵列单元的增益一致性良好(>80%); 能量分辨率在0.18~0.22之间, 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给出增益一致性的修正结果, 修正后相差约0.1, 为GEM气体探测器的增益一致性修正方法提供了参考方案。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dimensional GEM gaseous detector in X ray imaging, the correction method of gain uniformity caused by triple GEM avalanche structures and electric field uniformity should be studied. The paper reported the study of the triple GEM detector with effective area 100 mm×100 mm used the Pad’s size of 9.5 mm×9.5 mm. In the test, 100 readout channels were designed. Results showed that gain remained stable over time; as air flow increases, gain from increases obviously to changes very little. Particularly, triple GEM’s gain uniformity was very good (more than 80%) and the range of energy resolution was from 0.18 to 0.22. To improve gain consistency of results, the difference value revised was obtained to be about 0.1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It provided a better method to improve gain uniformity of GEM detector.  相似文献   

20.
沈云  傅继武  于国萍 《物理学报》2014,63(17):174202-174202
本文以一维周期结构为例,对增益与慢光之间的影响做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增益对有限长和无限长一维周期结构中的慢光效应具有不同的影响. 对无限长结构,增益的加入会减弱结构的慢光效应. 而对于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有限长周期结构,增益补偿在一定情况下会增强其慢光效应. 文章的研究对促进周期结构作为慢光器件尤其是作为可调谐慢光器件在高密度光子集成中的广泛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增益 慢光效应 一维周期结构 有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