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豫产桔梗的土壤与药材中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桔梗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研究土壤中微量元素对桔梗药材道地性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荧光法、双道原子荧光法对不同产地的桔梗药材及生境土壤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所得数据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桔梗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药材与土壤中微量元素之间具有相关性。桔梗对土壤中微量元素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有选择吸收。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不同产地柴胡中微量元素钙、镁、铁、铜、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柴胡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钙、镁、铁、铜、锌等微量元素,且不同产地柴胡中各微量元素含量有所差异,为鉴别药材的产地特征及柴胡药效功能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半枝莲中微量元素与活性成分含量的量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产地半枝莲药材中微量元素和活性成分的含量,探讨半枝莲药材中物质成分间的关系,为半枝莲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半枝莲中9种微量元素含量,HPLC法测定半枝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半枝莲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的半枝莲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野黄芩苷、总黄酮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糖与Zn、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回归方程模型,聚类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半枝莲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说明半枝莲中微量元素与活性成分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具体量化关系需进一步研究,以期为半枝莲药材种植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药巴戟天中十二种无机元素与药效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产地巴戟天的无机元素含量差异,通过对比各元素含量、相关系数及TE图谱,说明地道药材与非地道药材的巴戟天,其特征元素的含量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要使大面积扩种的药材提高药效,建议根据当地土壤含Mn、Fe、Cr、Co、Ni的含量,以旋微量元素肥料的方法来补充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不足。但在微量元素肥料配方中,应注意巴戟天吸收土壤中的元素时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立瓜蒌皮药材中Ca,Mg,Fe,Mn,Zn,Cu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5个产地瓜蒌皮药材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微波消解法对瓜蒌皮样品进行前处理,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各元素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良好,回收率在95.3%~104.4%之间。5个产地瓜蒌皮药材中Ca,Mg,Fe,Mn,Zn,Cu的含量分别在3 276.3~5 292.6,1 797.3~3 374.5,145.9~369.3,16.21~32.38,11.36~18.36和4.376~6.374μg/g范围之间,其中Ca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Mg,Fe,Mn,Zn,Cu。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金莲花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3种不同产地的金莲花样品的元素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莲花中含有K、Ca、Fe、Mg、Zn、Mn等多种微量元素,不同产地金莲花中微量元素种类大致相同,而元素含量却各有差异。这对于鉴别药材的产地特征及金莲花药效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藏药波棱瓜种子油,并对种子油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实验确定的最佳超临界萃取的条件是: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为20 MPa,CO2流量为35~40 kg/h,提取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波棱瓜种子油的提取率为33.35%.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对种子油分析,结果发现其主要含有各类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2.271%、20.149%和52.282%.通过对波棱瓜种子油的分析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明党参及其生制品中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测定了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明党参及其生制品中29种无机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首次建立了地道产区明党参微量元素特征图谱。结果表明,药材中元素的含量与地质环境、生长年限、栓皮厚薄有关;去除栓皮后,钡、钙、铁、钾、镁、锰、铅、硒、锶、钛、钒的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积雪草中的微量元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7个不同产地的中药材积雪草中8种微量元素Fe、Cu、Cu、Zn、Mn、Co、Cd、Sr、Cr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因地而异。为药材道 地性研究,药理作用探讨及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平盖灵芝中锌锰铜铁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辽宁产平盖灵芝(本品)中Zn,Mn,Cu,Fe的含量。结果表明,本品中含有丰富的Zn,Mn,Cu,Fe,且含量均比黑龙江所产品种高。为探讨不同产地,同一品种药材间微量元素差异及药效与微量元素之间关系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传统藏药材高原香薷的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藏药材香薷中高原香薷种的17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原香薷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u、Zn、Fe、Mn、Co、Ni、Se等含量较高,尤其以Cu、Fe、Mn元素的含量为高。Na、Ca等宏量元素含量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溪黄草根茎叶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溪黄草根、茎、叶等不同部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溪黄草不同部位都含有18种微量元素,其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分布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藏药材麻花秦艽中砷汞铅镉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省内采集的麻花秦艽中的元素砷、汞、铅、镉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麻花秦艽中四种元素含量较低,并且各部位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基部茎叶含量较高,入药部位根部最少,为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藏药材麻花艽中铜锌铁锰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ICP-AES法对青海省内采集的麻花艽中的铜、锌、铁、锰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麻花艽中四种元素含量丰富,各部位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基部茎部含量较高,入药部位根部次之,为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ICP-AES法对生长在同一区域内的白刺与枸杞根茎中的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根茎中8种元素含量丰富,并且差异明显,为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藏药材白花龙胆花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藏药材白花龙胆花中17种微量元素(Cu、Zn、Fe、Mn、Co、Ni、Se、Cr、Mg、Ca、K、Na、P、As、Hg、Pb、Cd)的含量作了测定。结果表明,白花龙胆花中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其中常量元素K、Ca、Na、Mg和微量元素Zn、Fe、Mn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溪黄草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溶出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溪黄草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溪黄草含有18种元素,其微量元素的水溶出量与溪黄草的提取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广州和化州两地区半边旗的25种元素,在检出的20种元素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Zn、Cu、Mn、Co、Mo、Ni、Cr、V,以Zn、Mn、Fe、Cu等元素含量较高,这为研究微量元素对半边旗的生长和抗癌作用的影响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 novel lactone-type norcucurbitacin, designated as neocucurbitacin D (1), together with five known cucurbitane triterpenes were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 “Se Ji Mei Duo”, which is the seed of 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 (Ser.) C.B. Clarke. The structure of neocucurbitacin D was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including 2D NMR and X-ray techniques. Compounds 1–6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xanthine oxidase (XOD) inhibitory activity. Compound 1, 2 and 4 exhibited significant XOD inhibition with IC50 values ranging from 10.16 to 18.41?μM. The absolute stereochemistry and XOD inhibitiory activity of lactone-type norcucurbitacins was reported firs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