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樟树籽为研究对象,对其仁油及壳油的油脂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仁油中富含癸酸和月桂酸,占95%左右,并且均匀分布在甘油三酯Sn-1,2和3位上;壳油中脂肪酸主要为癸酸、月桂酸和油酸,其中癸酸和月桂酸总量为48%左右,半数分布在Sn-2位上,油酸含量达27.60%,并集中在Sn-1,3位上。仁油中豆甾醇含量为33.89mg/100g,壳油中豆甾醇含量是仁油的3倍左右。仁油中不含角鲨烯或者其含量低于HPLC检出限,壳油中角鲨烯含量为1.88mg/100g。樟树籽仁油中主要含有α-VE,δ-VE和γ-VE,总量为30.45mg/100g,其中以γ-VE含量最高,为19.47mg/100g;壳油中VE总量是仁油的2~3倍,其中以α-VE含量最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以镉污染土种植水稻秸秆为原料, 通过500℃不同时间(10~720min)处理制备秸秆热解产物(生物炭和秸秆灰), 测定产物中镉的含量及其溶出性. 结果表明, 水稻秸秆经热解处理后挥发镉总量的29.6%~48.4%; 样品产率随热解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单位质量生物炭和秸秆灰中镉含量为2.35~7.05mg·kg-1和15.0~16.4mg·kg-1, 分别是水稻秸秆中镉含量(0.948mg·kg-1)的2.5~7.4倍和15.8~17.3倍; 通过不同提取剂得到镉溶出率由低到高依次为0%~43.2%(采用0.01mol·L-1 CaCl2提取)、0%~44.3%(采用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提取)、28.8%~58.8%(采用1mol·L-1 pH5.0乙酸-乙酸钠单次提取)、35.1%~98.4%(采用1mol·L-1 pH5.0乙酸-乙酸钠连续4次提取); 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 样品中镉溶出率逐渐降低; 由于热解过程中镉的挥发和形态转变, 水稻秸秆转变为生物炭和秸秆灰后镉的可溶出总量(采用1mol·L-1 pH5.0乙酸-乙酸钠连续4次提取)由0.933mg·kg-1降至0.223~0.384mg·kg-1, 表明受镉污染的水稻秸秆热解转化为生物炭和秸秆灰可以有效缓解镉潜在的溶出风险.  相似文献   

3.
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HPLC/MS)分离鉴定了绿茶、红茶和咖啡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如酚类(儿茶素、绿原酸等)、生物碱类(咖啡因等),并对上述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表明:进样量20μL,流速200μL·min^-1条件下,用流动相乙腈/0.1%三氟乙酸进行梯度洗脱,能有效分离相关组分;各饮品中咖啡因的含量依次为绿茶〉咖啡〉红茶.同时用TEAC法测定和比较了各饮料样品的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樟树籽油的浓硫酸连续催化酯化酯交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樟树籽含油量达40%以上,属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至今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樟树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其酯化酯交换反应产物中脂肪酸甲酯组成;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浓硫酸连续催化樟树籽油酯化酯交换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以过氧化值(POV)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探讨了温度、光线对柚籽油稳定性的影响,采用Schaal烘箱法(63±1℃)研究了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茶多酚(Tea polyphenol)和复合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柠檬酸(TBHQ+CA)对柚籽油的抗氧化性能,得出柚籽油的相对较好抗氧化剂。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放置条件下柚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柚籽油受光线特别是受紫外线直接照射时影响较大;几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依次为:TBHQ+CA〉TBHQ〉BHT〉Tea polyphenoI〉PG;柚籽油在低温条件下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用稳定同位素15N标记生物絮团菌体蛋白, 研究了低盐度1.08±0.07)‰海水混养模式下生物絮团的营养成分对虾、鲫对生物絮团的摄食. 结果表明: 生物絮团能够将水体氨氮和亚硝氮固定为自身的有机氮; 生物絮团含有养殖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 而鲫和对虾可以固定生物絮团中的有机氮为自身蛋白, 即单位体重银鲫和凡纳滨对虾固定氮量分别为104.92±30.91)mg·kg-1和135.6±24.17)mg·kg-1, 相当于单位体重银鲫和凡纳滨对虾每天摄食的生物絮团为1907.36mg·kg-1和2465.1mg·kg-1, 且鱼虾混养能够促进对虾对生物絮团的摄食; 同时鲫对虾的生物排氮作用和生物絮团的固氮作用能够促进养殖池塘的氮循环; 实验组含量显著降低保持在0.03± 0.01)mg·L-1和0.325±0.035) mg·L-1.  相似文献   

7.
水涝胁迫对烟草理化特性和几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涝胁迫对烟草的影响,本文以K326烤烟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天数水涝胁迫,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烟叶中的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总酚、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检测了6种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随着水涝时间的延长,烟叶中的脯氨酸(0.006~0.043mg·g-1)和可溶性糖(14.19~36.36mg·g-1)含量上升,总叶绿素(1.33~0.66mg·g-1)、叶绿素a(0.97~0.47mg·g-1)、叶绿素b(0.37~0.17mg·g-1)、可溶性蛋白(0.003 7~0.001 5mg·g-1)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79.82~138.04U·g-1)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10.23~19.70~13.45nmol·g-1),于第5天达到最大值19.70nmol·g-1。过氧化物酶(POD)(18.15~30.12~13.33U·g-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0.65~1.07~0.17U·g-1)均先上升后下降;总酚(1.97~3.76mg·g-1)、总生物碱(0.32~1.87mg·g-1)含量上升,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在胁迫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从0.048mg·g-1下降到0.014mg·g-1,芦丁、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从0.008 4,0.34,0.01mg·g-1增加到0.043,3.087,0.085mg·g-1。表儿茶素和原儿茶酸含量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水涝对烟草的伤害机制及烟草抵抗水涝胁迫的应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樟树籽油甘油二酯(DAG)的抑菌活性,以樟树籽油为原料,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度为92.4%的DAG,采用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抑菌活力实验对4种细菌进行抑菌效果分析;通过菌液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与菌体核酸含量的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菌表面形态变化,探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DAG对G+细菌和G-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活力均在0.60以上,抑菌时效348h。对G+细菌和G-细菌的MIC分别是2.0和4.0mg·mL-1。加入DAG的菌液电导率升高、菌液可溶性蛋白质和菌体核酸增多,细菌表面形态发生改变,说明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从而使其内含物泄漏,菌体形态发生改变,抑制细菌生长。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利用转向乳化法和伪三元相图以优化柚子籽油微乳配方,并对其外观、类型、理化性质、粒径及微观形态进行考察。最终得到的柚子籽油微乳由RH40/Span80/正丁醇/IPM/柚子籽油/去离子水组成,所制备的微乳为O/W型微乳,亮黄色、澄清透明、流动性好,透射电镜下液滴呈圆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19.1nm,电导率329μS/cm,黏度230mpa·s,折光率1.338nd,pH值为6.8。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伽师瓜籽油,筛选了提取伽师瓜籽油的理想溶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伽师瓜籽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醚为提取伽师瓜籽油的理想溶剂;三个因素对伽师瓜籽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优化的提取参数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1∶6(W/V)、提取时间20 min,此条件下伽师瓜籽油的得率达到36.97%.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伽师瓜籽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甜瓜籽油中共有11种脂肪酸,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十八碳烯酸,蓖麻醇酸,11-二十碳烯酸,花生酸,榆树酸,以及山嵛酸.从相对含量看,亚油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减缓柚子籽油(PSO)中含量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保护其活性成分柠檬苦素,本文通过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将PSO微胶囊化,对PSO微胶囊化产品(PSO-MEs)的理化性质、微观形貌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SO中柠檬苦素含量为327.6μg·g~(-1),不饱和脂肪酸占66.28%,主要是C18:2(35.92%)和C18:1(26.38%);PSO-MEs的包埋率为(92.18±0.54)%,载油量为(74.32±0.44)%,平均粒径为1.58μm;扫描电镜图显示PSO-MEs外观形貌近似球形,表面有轻微凹陷。通过方程拟合发现PSO和PSO-MEs的氧化动力学与Boltzmann方程拟合度最高并且PSO-MEs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显著强于PSO。20℃下,利用Van’t Hoff经验公式推测PSO-MEs的货架期约为130 d,较未包埋的PSO延长了4.5倍。实验结果可为柚子籽油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外源硒对菲胁迫下苍耳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硒元素缓解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对陆生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的胁迫作用,选择菲作多环芳烃代表物,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中不同菲污染浓度(0,20,80,320mg·kg-1)对苍耳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及外源性施加硒(0.5mg·kg-1)对上述胁迫效应的缓解作用.结果显示,硒能显著缓解高浓度(320mg·kg-1)菲胁迫下苍耳生物量的减少(p0.05),同时缓解各浓度菲胁迫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硒还能缓解植物在菲胁迫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降低,减缓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的下降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的上升.研究表明,土壤中外源性添加硒能保护菲胁迫下苍耳的光合机构,改善其光合功能.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同时测定金胆片中龙胆苦苷、白藜芦醇及其苷含量的HPLC方法,以求用于中成药的质量监测.采用梯度洗脱,色谱柱为μBondapakTMC18(3.9 mm×300 mm,10μm)柱,流动相为水一甲醇,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8 mm,0.02 AUFS,样品采用乙醇-水(85:15,v/v)超声提取.龙胆苦苷线性范围1.877-75.06 mg·L-1.r=0.999 9;白藜芦醇苷的线性范围6.432-257.28mg·L-1,r=0.999 9;白藜芦醇的线性范围0.680-27.19 mg·L-1,r=0.999 9;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78%,RSD=3.61%;104.67%,RSD=3.29%;101.48%,RSD=3.68%;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费用低,适合于该类中成药的有效成分快速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将褶纹冠蚌暴露于氯苯和乙腈的等浓度混合液中,测定了毒物对蚌的血清和肝胰脏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血清中SOD的活性先抑制后诱导,肝胰脏中SOD的活性均被诱导;血清中GSH-PX活性在0.1和1mg·L-1浓度组中先被诱导再被抑制,肝胰脏中0.1mg·L-1浓度组先抑制后诱导;血清和肝胰脏中H2O2酶都被诱导;血清中GSH含量上升,肝胰脏中0.1和1mg·L-1浓度组中GSH含量上升,10mg·L-1浓度组中GSH含量一直下降;血清中MDA含量在0.1和1mg·L-1浓度组中被抑制,10mg·L-1浓度组中被诱导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肝胰脏中各浓度组中持续被诱导。并且低浓度组比高浓度组对污染物的抗氧化作用敏感。褶纹冠蚌肝胰脏中GSH含量可以用来指示生态环境中氯苯和乙腈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甜叶菊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以及60 Co-γ辐射诱变育种的剂量,以无菌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对其增殖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和浓度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5、15、30、60、90、120和150Gy剂量的60Co-γ射线对甜叶菊茎段进行辐照诱变,每隔15d记录其生长情况,统计死亡率;并测定≤30Gy剂量处理的叶片中可溶性多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甜叶菊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mg·L-1+TDZ0.1mg·L-1+6-BA 1.0mg·L-1。60 Co-γ射线诱变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24Gy,处理后的甜叶菊外观呈现显著差异,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强,30d后甜叶菊死亡率分别为1.7%,2.4%,20.5%,92.7%,98.9%,99.4%,100%,辐射剂量是5、15、30Gy时,可溶性多糖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76.77%,26.73%,15.29%,表明辐照诱变导致甜叶菊试管苗短期的应激效应。研究结果为甜叶菊的辐照诱变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中华绒螯蟹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取均质后的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样品,用盐酸水解组织中蛋白结合代谢物,经2-硝基苯甲醛37℃过夜衍生化,调节pH值至约7.0~7.4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净化.选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模式下进行定性,以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5 μg·kg-1,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25~50.0 μg·L-1.在添加浓度为0.5~10.0 μg·kg-1的范围内,AMOZ、SEM、AHD和AOZ的回收率分别在92.8%~106%、84.5%~94.6%、80.6%~98.6%和88.4%~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态试验方式对餐厨垃圾在高温条件下的水解酸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总固体含量(TS)分别为10%、20%与27%时,物料水解酸化过程中 pH、C/N、氨氮、醇类的变化及挥发性有机酸(VFA)的累积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期间,3种 TS 条件下物料的 pH 值均基本稳定在4~5之间,并于3~5 d 内达到最低值; C/N 值与 VFA 的累积有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总醇浓度总体上呈降低趋势;3种 TS 条件下的氨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200 mg·L-1左右、600~900 mg·L-1之间和600~1300 mg·L-1之间; VFA 浓度不断上升,分别由1008,2382,2887 mg·L-1升至2282,5665,7159 mg·L-1, VFA 累积浓度与含固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文蛤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糖肽MGP0501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和免疫调节功能研究。采用移植性肿瘤研究法接种,考察MGP0501对S180肉瘤、EAC腹水瘤和肝癌Heps小鼠的瘤组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器官组织的毒性实验,考察MGP0501抗肿瘤的可能机制。MGP0501浓度为6mg·kg-1时,对S180和Heps抑瘤率分别为69.72%和66.43%,对EAC瘤生命延长率为15.91%,显著高于Cy抗肿瘤作用;MGP0501浓度为150μg·mL-1时,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是1.21,对移植瘤S180和Heps小鼠的免疫器官有显著增强作用。MGP0501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糖肽,在体内具有稳定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卡玛古籽油中脂肪酸成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GC)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卡玛古籽油中的脂肪酸成份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共鉴定出七种脂肪酸.其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棕榈酸(C16)2.50%、亚油酸(C18:2)16.65%、油酸(Z)(C18:1)12.38%,油酸(E)(C18 : 1)10.03%、16-甲基-十七烷酸(C18:0)8.08%、二十碳烯-11-酸(C201)0.84%、花生酸(C20:0)48.43%.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三苯甲烷染料和氯霉素类药物。样品用乙腈均质提取,中性氧化铝净化,氮吹至干后,乙酸铵乙腈溶液(1+1,v:v)定容,质谱仪分别在正负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三苯甲烷染料定量限为0.5μg·kg-1,氯霉素定量限为0.1μg·kg-1,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定量限为1.0μg·kg-1。三苯甲烷染料在0.25~5.0μg·kg-1,氯霉素在0.05~2.0μg·kg-1,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在0.5~20.0μg·kg-1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鳗鱼、小龙虾和鲤鱼样品添加7种化合物,在1、2和4倍定量限浓度水平回收率在61.5~119.0%范围内,RSD值在0.76~14.46%之间。方法改进了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实现了水产品中三苯甲烷类染料和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同时检测,可为实际检测提供高效、准确、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