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边教边实验"现在也称"随堂实验",在我国50年代就已出现.1956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就指出:"必须大力增加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初中学生必须以实验观察为基础,来探求各个现象的相互联系……"."大纲"还强调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学生亲自做实验的重要性.这些已指明了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教科版<物理>已经在北京地区大面积使用,教科版<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的编写,本刊前面已有专文介绍,本文介绍我们在编写<物理·选修3-1>着重思考过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文"物理"一词最早的出处,应该在<庄子>一书中的<知北游>篇中提到"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秋水>篇提到"道……,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天下>篇又提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寡能备于天地之美,……."庄周显然不赞许分析法,而以"道"论理.到晋朝,杨泉有<物理论>一书.到宋朝,朱熹(1130-1200)有"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之语.明朝方以智(1611-1671)受西学影响,著<物理小识>一书,重视"质测"(即观察测量).此时之"物",尚泛指万物.  相似文献   

4.
当钨试样倾斜到不同位向以记录一系列电子通道花样时,在<111>方向,<001>方向和<011>方向的准确位置下,观察到一些奇异花样叠加在电子通道花样上。这些奇异花样颇类似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所观察到的Kossel花样。这种花样具有两个重要性质:(1)花样的强度分布是随着电子能量(电子的加速电压)而改变;(2)花样的几何形貌可以用来描述晶体内部结构的一些特征。最后,从异常散射效应和晶格位与入射电子间相互作用强度a的观点,定性地解释了这种花样的衬度效应来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1982年春,文革后<物理通报>重新出版时,便得到王淦昌先生的祝贺:"<物理通报>经过十六年停刊之后,今天又跟读者见面了,这是值得我们从事物理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志们高兴的事.我在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希望广大物理工作者大力支持,办好这个刊物.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这是对我们多大的支持和鼓励啊!王老还热心地担任<物理通报>第二至第六届编委会顾问.1985年王老曾为本刊"纪念尼·玻尔诞辰100周年"专栏撰文<不朽的业绩传大的友谊>.1987年王老80寿辰,本刊派代表出席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的王淦昌先生80寿辰纪念活动,聆听了王老在大会上作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郭可信  林保军 《物理学报》1980,29(4):494-499
对镍铬合金(20%Cr,1%Al,2.5%Ti)中层错边界处及共格孪晶界面上的不全位错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是:1.用g·bp=±2/3或±1/3作为不全位错是否显示衍衬是可行的,但不够严格。为此,应尽量选择{220}或{311}类型衍射成像,这时g·bp或者等于零,或者等于整数,比较容易确定不全位错的柏氏矢量。2.共格孪晶界面上有不全位错,大多数是全位错分解的产物,成对出现。3.平行滑移面上的层错在运动中可以相互重迭。重迭层错中内禀层错与外禀层错之间的不全位错,在g·bp=±2/3时无衍衬(在层错条纹的较强背景下是亮线),而在g·bp=±1/3时显示衍衬(暗线)。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观察就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自己的感官去反映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活动。观察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离开观察,人们就无法感知五光十色的自然界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无法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观察是思维的前提,没有观察,人们就不能进行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活动;一切科学实验及科学规律的新发现,都是建立在周密的、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巴甫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现察”作为座右铭,并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所谓观察方式,就是为获取观察对象的信息而采取的不同观察途径、手段和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察实践的深入,人类开展观察的方式日趋丰富。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全新的教材,该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本文力图通过对该教材的整体分析,谈谈对它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正在北京地区试用.现对<物理·必修2>(以下简称<物理2>)这一模块的编写意图与教学说明,谈谈个人的认识,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梁敬魁  俞育德 《物理学报》1980,29(10):1293-1300
本文用差热分析、热失重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LiIO3·HIO3二元系的相平衡进行了研究,观察了以α-LiIO3为基的固溶体和以2LiIO3·HIO3为基的固溶体的热学性质和晶体结构。2LiIO3·HIO3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是α-LiIO3的同晶型结构。20℃的点阵常数为:α=5.555?,c=4.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6节光的偏振演示实验"横波可能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教科书中实验方法为(图1):取一根软绳,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固定.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及课题的确定 <孟子·尽心上>中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喻指教育别人应善于启发,使学者能自求自得.叶圣陶先生也主张"俾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而物理教学的现状却是学生离开了教师的思维框框,便不知怎么思维、怎么学习,因而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学习成绩不佳或高分低能.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高二物理教材中,学生实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在使用等势线描绘实验仪时,要用到导电纸.做此实验的关键就是看导电纸上涂的碳粉是否均匀,是否有良好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4.
史料表明,好几个文明古国的科学家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圭表"和"日晷"."圭"是直立在地上的标杆,"表"是专门配在"圭"旁,用来测量"圭"的日影长短的尺,合称"圭表".人们把连续两次杆影最长或最短的时间间隔叫做一年.用"圭表"可以把一年分为四季."日晷"则是指向特殊角度并配有时间标度圆盘的金属棒."晷"的原意就是日影.日晷能准确指示一天的各时刻.由此可见,日影是人类早期天文学研究的最好工具.誉满中外,名登月球的中国古代大科学家祖冲之这样描绘自己的一生:"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祖冲之何以如此钟爱日影呢?在他眼里,日影是太阳的使者,日影里寄寓着大自然的奥秘,尽管日影的测量劳神费力,但他却经年累月,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5.
<物理通报>是我的老朋友.记得在40多年前,当我在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的时候,虽然正值"自然灾害"及随后的"调整恢复"时期,衣食紧张,生活极为拮据,但我还是从牙缝中挤出一点钱来,订阅了一份珍爱的杂志,这就是<物理通报>.之所以订<物理通报>,是因为它上面有许多精彩的文章,使我和一些好学的同学们,在生活困难之际,知识上得到营养,心灵上得到安慰,精神上得到鼓舞!  相似文献   

16.
回顾文革后20年来<物理通报>的历史,她的成长和发展,与周培源先生的关怀和支持有着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周老的支持也许就没有<物理通报>的今天. 粉粹"四人帮"后,饱受摧残的科教战线百废待兴,物理学界许多人多次呼吁恢复出版<物理通报>,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如愿,1982年,在各地同仁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终于挑起了出版<物理通报>的重担.年轻的编辑部不但要克服创业初期经验不足、基础差、底子薄等一系列困难,还要克服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压力.敬爱的周培源先生在中国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态度鲜明的支持,他说:"50年代,我们这些人办<物理通报>都那么困难,现在一个地方学会能把<物理通报>办起来,而且办得还不错,这很不容易,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周老作为中国物理学会老理事长在大会上表态后,接着新当选的理事长钱三强先生也在大会上作了类似的讲话.在广大物理学界朋友们、同志们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物理通报>很快进入发展阶段,第二年我们就改为双月刊,三年后,即1986年又改为月刊,满足了广大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各位专家、教授,各位编委,各位代表: 受主编会委托,我向大会简要汇报<大学物理>第七届编委会的工作. 1 坚持<大学物理>的办刊特色 坚持贯彻"在学术水平上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刊原则,注重把握正确的学术导向.<大学物理>力图发表一些高水平、有深度的文章,主要涉及在物理教学当中遇到的各种物理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使读者进一步理解这些问题的物理内涵,弄清楚本质的物理内容.  相似文献   

18.
何谓物理,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早就有诸多讨论,老子的"道"便是物理这个概念的雏形.<韩非子·解老>有句云:"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探寻万物之理"就是物理学的内涵所在.宋代和明代哲学家朱熹、程颐、罗钦顺等强调"格物致知、穷理明辨",则道出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以"格物"式的实验为基础获取物质的信息,以"穷理"式的思辨为辅助分析出信息中的一般规律,然后解释更多的现象和规律.物理的基础来源于完全真实的物质实验信息,物理的灵魂在于它能提取出一般规律并返回应用到真实的物质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19.
2000年秋季在全国十省市试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版)·物理>增加了学生分组实验:"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我们调查了12所完全高中,无一所学校能指导学生完成此实验.究其原因是实验条件苛刻,难以控制.笔者有幸参与一省级课题"研制<高中物理分组实验>VCD音像教材"的工作,与课题组其他成员,详细研究了该实验的条件,书成此文,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20.
董芳芳 《物理通报》2017,36(2):107-109
由于存在像散,水中放置直尺所成虚像的清晰度将受到破坏. 直尺所成虚像一般呈弧形,像上刻度线 的疏密程度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像上刻度线的疏密程度随观察位置变化而变化,在同一位置观 察时像上各部分刻度线的疏密程度也有所不同. 一般地,像上刻度线较原尺变密,而在特定情形下,像上刻度线有 可能较原尺变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