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Mn-Ga二元系的X射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44个缓冷和淬炼Mn-Ga合金摄取了德拜·谢乐照相,并配合了在富Ga部分的差热分析,初步画出了这个系统的相图。这个系统除纯Ga外共有十个相。Mn在Ga中的固溶度是几乎无可觉察的。α相是Ga在α-Mn中的原固溶体,在室温的固溶度为1.95at%Ga。β相在室温的均匀范围为8.6—19.2at%Ga,这是β-Mn结构,因此可看作是β-Mn的固溶体,由于Ga原子无规地替代了部分Mn原子而这个结构得在室温稳定存在。γ相可分成γ123,三部分,γ1是面心立方结构,γ2是面心四方结构,γ3是有序的面心四方结构,与Cu-Au系中的CuAuⅠ同型。在室温下稳定的是γ3,均匀范围为37—45at%Ga,而在高温稳定的却总是γ1。从γ1变到γ2,再从γ2变到γ3的变化是二级相变。有序度随Ga含量的递增而递增,随温度的递升而递降。整个γ相可看作是γ-Mn的固溶体,γ-Mn本身是不可能用淬炼的办法在室温获得的。δ相只存在于高温,可看作是δ-Mn的固溶体。由于Ga原子替代了部分Mn原子,因而δ一Mn结构产生了畸变而有序化。ε相是有序的六角密堆积结构,每个晶胞含8个原子,它是在约820℃从γ相同成份地转变而成的,在室温的均匀范围估计为27一30at%Ga。η相在室温约50—60at%Ga处有一宽广的均匀范围。从520到600℃,它经历一多型性变化,转变为λ相。λ相的相区随温度的递升而向富Mn的一边偏移。η和λ结构都很复杂。在富Ga的一边,存在着三个居间相χ,φ和ω,它们是由包析或包晶反应所形成的。ω相的化合式很可能相当于Mn2Ga9或MnGa5,而φ相则与NiHg4同型,在Mn2.3Ga7.7左右有一狭隘的均匀范围。在室温稳定存在的七个居间相中,β,ε,γ3,X和φ是铁磁性的。铁磁性最强的是Ga含量较富的γ3和φ相。我们测量了其中若干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与居里温度。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Co-Ga二元系的X射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配合着差热分析,研究了Co-Ga二元系的平衡关系。这个系统在室温除Ga与γ-Co外,存在着α′,β和φ三个相。α′相是以面心立方为基的超结构相,可以看作是Ga溶于α-Co中,而使α-Co得在常温稳定存在的相。α′相在室温的均匀范围为2.4—10.7at.%Ga。β相于1177℃由α′+Lβ包晶反应所形成,是CsCI型结构,在常温的均匀范围为36.3—59.8at.%Ga。单相区内点阵常数随成份的变迁在47.5at.%Ga处有一最大值,这与Al-Ni二元系中的β相很相似,在这个最大值左边的富Co区域是替代式固溶体,而在最大值右边的富Ga区域,则是缺陷式固溶体。ψ相的均匀范围很窄,仅存在于75at.%Ga附近。它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D4h14-P42/mnm,晶胞内含4个化合式量CoGa3,在20℃和75.4at.%Ga处的点阵常数为:a=6.2365?,c=6.4347?,c/a=1.0318。它是由包晶反应β+L←→ψ所形成的,反应温度为833℃。无论Ga在γ-Co中,或Co在Ga中都不存在可以观察得到的固溶度。从CoGa3到Ga,存在着一条27℃的共晶等温线,共晶点非常接近纯Ga。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La—Ga二元系相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方法对La-Ga二元系相图的富Ga部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La-Ga系相图的富Ga部份存在着一包晶反应,形成一新的金属互化物,其均匀范围很窄。确定了这一新化合物为LaGa6,属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nbm,点阵常数α=6.1041?,c=7.7052?。另外还发现LaGa2这一金属互化物存在着一个相区,其均匀范围为66.7A/0 Ga到71.6A/0 Ga。在这一相区内,点阵常数α随Ga含量的递增而增大,c随之减少。论证了这一固溶体系由一对Ga原子无序地替代一个La原子的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了室温下Tb0.3Dy0.7(Fe0.9T0.1)1.95(过渡金属元素T=Mn,Fe,Co,B,Al,Ga)合金中ⅢA族金属和过渡金属元素T替代Fe对结构、自旋重取向和穆斯堡尔谱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金属T替代Fe,Tb0.3Dy0.7(Fe0.9T0.1)1.95,合金具有相同的MgCu2型立方Laves相结构;Al,Ga替代使Tb0.3Dy0.7(Fe0.9T0.1)1.95合金的易磁化方向在{110}面逐渐偏离了立方晶体的主对称轴,即自旋重取向,B,Mn,Co替代未使易磁化轴发生明显转动;Al,Ga元素替代使超精细场Hhf略有下降,B,Mn替代对超精细场Hhf的影响不大,而Co元素替代使超精细场Hhf有较大增加;所有元素替代使同质异能移IS有所增加;B,Al,Ga和Mn替代使四极劈裂Qs增加,而Co替代使四极劈裂Qs下降. 关键词: 立方Laves相 自旋重取向 穆斯堡尔谱  相似文献   

5.
采用确切的Muffin-Tin轨道结合相干势近似方法,本文系统计算研究了0 K下,磁无序及合金化效应影响Co2CrZ(Z=Ga,Si,Ge)合金L21和DO22相稳定性的规律性及物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0 K下,L21相合金晶格常数、体弹性模量、磁矩和弹性常数均与理论和实验值基本吻合;铁磁下合金具有L21结构,随磁无序度(y)的增大,L21相能量相对逐渐增大,最终由低于转变到高于D022相,因此,当y≥0.1(0.2)时,Z=Si和Ge(Z=Ga)的合金具有DO22相稳定结构;随y的增大,L21相的四方剪切弹性模量(C’=(C11-C12)/2)还不断软化,表明无论在能量还是力学角度上,磁无序都有利于3种合金发生四方晶格变形;磁无序影响L21和D022相相对稳定性的电子结构机理归因于Jahn-Teller...  相似文献   

6.
四元Heusler合金NiMnFeGa中Fe原子的磁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熔炼和甩带的方法制备了组分为Ni50FexMn25-xGa 25(x=0—25) 的系列样品.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当Fe取代Mn的含量x<17时,用熔炼和甩带的方法均 能合成高度有序的L21结构的Heusler相.而当x>17时,普通熔炼方法只能得到 低有序度的 γ相,只有采用甩带急冷的方法才能获得高度有序的纯L21结构的化合物.根据 交流磁化率 和分子磁矩的测试结果,初步分析了Fe原子对化合物磁性的贡献,认为Fe原子占据了Mn原子 的位置后,具有高于一般含铁合金的原子磁矩,可达2.55—3.55μB. 关键词: Heusler合金 50FexMn25-xGa25')" href="#">Ni50FexMn25-xGa25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ErFe29-x-yCoxMy化合物(M=Cr, V, Ti, Mn, Ga, Nb )并用x射线衍射和磁测量等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磁性. 发现Fe基Er(Fe,M)29化合物结晶成哑铃对Fe-Fe无序替代的Th2Ni17型结构(P63/mmc空间群)而不能形成Nd3(Fe,Ti)29型结构,因此其化学式也可以用Er2-n(Fe,M)17+2n (n=0.2)表示. 当ErFe29化合物中部分Fe原子被M原子所取代时,其居里温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所有Er(Fe,M)29化合物在室温均为易面型各向异性. 当Er(Fe,M)29 (M=Cr, V)中的部分Fe原子被Co原子取代且Co原子数与Fe原子数达到一定比值时,得到一个单斜结构的新相. 磁测量表明ErFe19.5Co6V3.5在室温可能为单轴各向异性,在162K出现自旋重取向,其各向异性由易轴型变为易面型. 在5K下于难磁化方向磁化时观察到一个一级磁化过程(FOMP). 关键词: 稀土金属间化合物 晶体结构 磁晶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8.
石云龙  章豫梅  陈鸿  吴翔 《物理学报》1998,47(11):1870-1878
利用高斯波泛函方法,研究了处于一维点阵局域势cos[β(nR)]中的玻色系统基态的相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一维点阵局域势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参量γ=β2/4π和重整化质量μ.在不同的参量区域,μ有不同的多值性,从而在参量空间中划出相区.γ=γ1时,相界随杂质浓度c而定,c趋于零时,与单杂质模型的结论相符,γ2相界与连续模型的结论相符.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了Al-Cr-Cu三元合金系相图的室温截面。截面中出现了五个新相,称为ω12fx和γx,即共有19个单相区,41个双相区以及22个三相区。γx相属正交晶系,它可能是一个固定成分的化合物。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赵向荣  朱静 《物理学报》1991,40(1):161-168
本文应用Monte-Carlo统计物理计算方法,计算了L12结构有序度随温度的变化。计算中考虑了最近邻有序相互作用J1和次近邻有序相互作用J2=0,-0.3J1,0.3J1三种情况。计算结果显示存在有序无序一级相变,临界温度Tc与准化学方法等理论结果相符,同时发现次近邻有序相互作用J2敏感地影响到有序无序转变温度Tc,为间隙原子对L12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塑性的作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陆学善  李方华 《物理学报》1980,29(2):182-198
(Ni,Co)3Al4。是Al-Ni-Co三元系中的一种三元相,其均匀存在范围在室温为,55—58.5A/0 Al,26—35A/0 Ni和10-15.5A/0 Co。这个三元相属立方晶系,空间群为Oh10-Ia3d,每晶胞含112个原子,在室温的点阵常数为α=11.3962?。这个结构是由64个CsCI型基本结构单位堆垛而成的一种超结构。在这64个基本结构单位中,有16个体心位置是有序地空着的,在16(b)的等效位置上构成了16个八面体空位。基本结构单位的角位置16(a)和48(f)都由Al原子占据着,而心位置48(g)则由Ni原子和Co原子无规地占据着。由于空位的存在,原子位置从其原来的CsCl型结构单位位置有所偏离;测定的结果是,xf=0.010,xg=0.369。从合金相的存在范围及原子在结构内的分布情况,这个合金相的理想化合式决定为(Ni,Co)3Al4,每单胞含16个化合式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差热分析、高温和室温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Mg(IO3)2·4H2O的相变过程: Mg(IO3)2·4H2O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或Pm,每个晶胞含有两个化合式量,点阵常数为a=8.307?,b=6.627?,c=8.541?,β=1.00°45′。我们用X射线粉末法测定了α-Mg(IO3)2的晶体结构。α-Mg(IO3)2属六角晶系,其空间群是P63。在14℃的点阵参数为a=5.4777?,c=5.1282?,c/a=0.9362。每个单胞含一个化合式量,6OII占据在6(c)等效位置上,21V占据在2(b)等效位置上,Mg++无序地占据着2(a)等效位置的一半。其原子参数为xc=0.096,yc=0.344,zc=0.162,zb=0,za=0.981。从结构来看,它与α-LiIO3同晶型,所不同的是2(a)位置只有一半被Mg++离子占据着,另一半为空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孔麟书  杨应昌 《物理学报》1991,40(6):998-1004
YTi(Fe1-xCox)11在012型四方结构,居里温度随Co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本文为了揭示YTi(Fe1-xCox)11磁性与微观结构的联系,对这一系列化合物进行穆斯堡尔谱研究,在室温下,测量YTi(Fe1-xCox)11(其中x=0.0,0.2,0.4)的穆斯堡尔谱,最佳拟合结果证实在这种化合物中,Co原子优先占据j和f晶位,在所测样品中,超精细场在x=0.2处出现极值,这与YTi(Fe1-xCox)11饱和磁化强度测量结果相符合。并对YTi(Fe1-xCox)11,Y2(Fe1-xCox)14和YTi(Fe1-xCox)11的穆斯堡尔谱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YTiFe11中与Y2Fe14B中的3d电子能带结构的差异。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刘建成  陈家平  李德宇 《物理学报》1983,32(8):1053-1060
对于提拉法合成的BiVO4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室温下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B2/b,z=4,晶胞参数为:a=7.247?,b=5.096?,c=11.702?,γ=134.18°。进行了二维、三维帕特逊分析和三维电子密度计算。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给出335个独立反射的R=0.067,Rw=0.058。经吸收和次级消光校正后,R=0.058。Bi和V原子各占据一套4e特殊点系,O原子占据两套一般点系。V3+是四配位,形成规则的VO4四面体。Bi3+是八配位,形成畸变Bi-O十二面体。BiVO4在Tc温度上下空间群各为I41/a和I2/b(或B2/b)。由四方到单斜相变没有正交中间变体。相变显然是由Bi-O多面体孤对畸变所驱动。Bi3+和V5+沿c轴上下交替位移,这就显示单斜BiVO4具有层状结构的特征。这一特征由光学观察得到证实。该晶体在垂直干c轴的方向极易开裂而产生平坦的解理面。选取具有胞状结构圆盘形晶体、自然解理晶片和粉末晶粒三种试样进行了光学观察,并研究了晶体透过率与波长关系。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苦玄参环氧甙元(Ⅰ)的晶体结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福森  郑启泰  范海福 《物理学报》1981,30(8):1141-1149
苦玄参环氧甙元(Ⅰ)为植物苦玄参(Picria Fel-Tarrae Lour)有效成份苦玄参甙元(Ⅰ)(Picfeltarragenin)的环氧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D24-P(212121),晶胞参数a=28.373(9)?,b=10.667(5)?,c=9.115(4)?,晶胞内分子数z=4。用PW-1100四圆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数据,独立衍射点2890个。用直接法(MULTAN-78)测定晶体结构。结构参数的修正采用准对角矩阵最小二乘法,R=0.084。由差值Fourier综合获得氢原子位置。苦玄参环氧甙元(Ⅰ)分子间的最短距离为3.5?。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利用Patterson和Fourier法测定了生物碱钩吻素溴氢酸盐(C20H22N2O·HBr)的晶体结构,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偏离因子R=0.067,晶体属正交晶系;晶胞参数为α=14.307?,b=12.053?,c=9.862?;晶胞中分子数z=4;空间群为D24-P21 21 21,在非氢原子的坐标和各向异性热运动参数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密环菌甲素(C24H30O6)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 21 21,晶胞参数为a=18.784(9)?,b=14.002(7)?,c=8.598(5)?,z=4,计算密度Dc=1.216g·cm-1。使用菲利浦PW-1100四圆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该结构是在MULTAN-78求解失败以后,使用MULTAN-80,在正切修正时选择统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林秀云  张树德  吴伸 《物理学报》1983,32(4):553-558
青蒿素降解产物桥酮倍半萜内酯(C14H20O3)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16.997?,b=10.298?,c=7.394?,α=β=γ=90°,晶胞内分子数z=4。在PW-1100四圆衍射仪上收集三维衍射强度数据,其结构是用多解法求得,经块对角线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偏离因子R=0.084。此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的A/B两个六元环为顺式联结。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