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使学生认识世界的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这些观点直接地向学生硬灌。而必须把化学课的讲授和辩证法则联系起来。例如,在开始讲解物质时,就要广泛地联系实际,使学生深刻了解自然界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然后再逐步深入地研究物质的内部构造——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等组成。因为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小微粒都是不能直接知觉的。当形成这个概念时,如果不能以生动的事例来证明,就很可能把学生引导到唯心主义的道路上去。例如最初介绍原子-分子论时,有的学生就说:“讲了半天原子、分子,到底什么样谁也没看见过,说不定这是科学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说:“一切化学过程都归结为化学的吸引和排斥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553页)化学运动最基本的物质单位是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原子间相互吸引化合为分子;分子中的原子又相互排斥,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原子。如此吸引、排斥的不断进行,就形成了化学运动过程。在化合和分解的矛盾运动中,存在着化学键的断裂和  相似文献   

3.
化学学科的现状及基础化学教育改革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宋心琦 《大学化学》2001,16(1):40-47
1 化学学科现状简介  自 1 80 2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 ,1 81 1年阿佛加德罗又提出分子学说以来 ,化学一直在原子和分子学说的基础上发展着。 1 86 9年门捷列夫所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及在此基础上构成的元素周期表 ,使化学从而成为一门有着严密体系的学科。由于当时对于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理论还停留在假说的阶段 ,化学家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元素的发现、分析或分离组成复杂的样品的方法以及新化合物的合成 ,所以化学的传统定义中只强调合成和分析两个方面。这个传统在基础化学教育中至今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2 0世纪物理学家对原子结构及有…  相似文献   

4.
由于物体能膨胀和收缩,我们就可以想到物质是由无数不相连续的小颗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这些颗粒叫做分子,而分子又是由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组成的,所以我们要想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必须先瞭解原子的构造。  相似文献   

5.
第二节原子一、教学目的:初步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二、本课重点:1)原子的定义: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微粒叫做原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三、检查学生知识:1)用分子论来解释水的蒸发或沸腾的现象。它是属於物理现象,还是化学现象?2)氧化汞受热分解是属於物理现象,还是属於化学现象?为什麽?  相似文献   

6.
S.Roy Morrison 所著的《表面化学物理》(TheChemical Pysics of Surface)一书的中译本,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对于新兴的表面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评论性专著。表面科学是介于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之间的一门边沿学科。它借助于近代最新物理方法,从物质的分子-原子水平上揭示固体表面的组成。结构和电子状态,进而深入地研究物质表面的特殊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的本质。这些不但使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理论认识提高到更高一级层次,而且在实践上为工业催化剂、半导体和材料科学等重大科技领域的新突破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讲分子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导出原子论,而全部化学变化又是以“原子”为基础的,很显然本章是全书开始的最重要的一章。所以教学大纲中指示说:“初中全部化学课程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前一章中曾经提到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这两个概念,并通过分子论将物理现象加以充分说明,因此,本章就紧接着研究化学现象。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研究分解反应,这不单是为了便於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区别出:在物理现象中,由於物质分子运动形式不同呈扩散、蒸发和凝固等现象但并不变成别种物质;而在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分裂,由於原子的重新组合和排列而变成新的物  相似文献   

8.
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一个体系。现在已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世界上一切物质实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种类是非常多的,现在已经知道的稳定分子就有千万种以上。化学是以分子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化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分析、了解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并找出其中有关的规律,从而设法合成具有为人类所需要的性质的各种分子,以满足人类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分子间的作用力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力或称短程力。这类作用力就是化学键。另一类是长程力,就是平常所指的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是决定物质的许多物理性质的原因之一。例如沸点、熔点等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可以用分子间力来解释。又如某些物质(像惰性气体)虽然以单原子存在不能生成双原子分子,但却能生成水合物。这也可以用分子间力来解释。同样,物质为什么能液化,物质间为什么能够溶解。这些问题也要归结于分子间力。这些问题是学化学和物理的人所常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前章教学目的是要说明“物质由分子构成”,再用分子学说解释物理现象——物理变化及物理性质;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进一步说明“分子由原子构成”,再用原子学说解释化学现象——化学变化及化学性质。所以第一、第二两章是初中全部化学的主干,就是以原子分子论为中心而研究物质的变化。本章编排的系统是。  相似文献   

11.
对戈尔德施密特的“地球化学”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德施密特是近代地球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对于变质岩和煤灰等中元素的分布情况,曾经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个别元素(如钪)的地球化学方面以及稀土类元素在矿物中的配分方面也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出色的研究成果。他曾经根据冶炼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元素的分别富集现象,提出了关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假说,并将已知的元素进行了地球化学分类;以后又从原子构造(主要是电子层结构)及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1897年 Dolton 提出了原子假说,标志着做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化学的诞生。从那以后,分子结构一直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按着 Dolton 的原子论,“原子保持它的性质不变,即使当它与其它原子结合时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原子做为客观的实体,它存在于分子之中,并通过键网络把它们联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夏宾 《化学教育》1983,4(1):28-30
过去,初中化学课本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把一切物质都说成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基本概念都在原子一分子论学说的基础上给予定义。  相似文献   

14.
纳米化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忠范  朱涛  张锦 《大学化学》2001,16(5):1-10
1 聚焦新层次———化学的机遇与挑战  纳米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展现了神奇的纳米新世界 ,同时也使化学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人们已经发现 ,当物质的尺寸逐渐变小而进入纳米领域时 ,会表现出许多不同于宏观“大块”物质的神奇性质 :陶瓷可以摔不碎 ,金属可以不导电 ,等等。这些神奇的特性给新材料的制备和新器件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 ,如何制备这些纳米尺度的物质呢 ?化学家们对此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 ,纳米材料是原子数目在 1 0 3到 1 0 9之间的原子或分子的某种聚集体。化学家们对小分子的合成已经积累了相当…  相似文献   

15.
我给学生讲原子-分子论和用原子-分子论解释纯净物质、混合物,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分解、化合反应,单质、化合物,定组成定律,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问题时,由于原子、分子肉眼看不见,讲起来很抽象,学生不易接受。我曾制作一些原子、分子纸片于布演示板上演示,加强了直观性,效果较好,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高中化学“微粒性”观念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樟庆 《化学教育》2008,29(10):14-16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以新课程苏教版《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为例,探讨高中化学“微粒性”观念的建构,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层次的微粒构成的,化学反应是某一层次微粒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书介绍     
RadicalReactionRatesinLiquids:PeroxylandRelatedRadicals(液相中自由基反应速率:过氧化自由基和有关自由基)J.A.霍华德 著本书为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出版的著名手册型丛书《兰道尔特-伯恩斯坦·科学和技术中的数据和函数关系》新系列中的一本。书中收集了1984年至1995年年底的文献中有关液相中过氧化自由基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动力学参数,如:活化能、指数前因子、活化焓、熵及体积等。所选内容重点在多原子有机过氧化自由基的反应动力学数据,不包括简单自由基,如…  相似文献   

18.
结构化学是探讨化学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它和宏观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里所谓微观结构,指的是原子-分子层次的结构,包括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以及原子基团之间的相对空间排布;分子的各种内部运动,包括分子的转动,原子间的振动和其中电子的运动;这些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运动状态给出的能级的分布。经典的化学结构理论曾经正确地指出:物质的内部结构完全决定了它的典型化学反应性能(实际上也同时决定了大部分其它方面的性能);反过来,通过这些典型化学反应性能的研究,原则上也应该能定出化  相似文献   

19.
在理解物质的根本性质时,除物理外,牵涉到最多的自然科学是化学.化学跟复杂体系打交道,就是说,原子、分子和它们的排列、每一组分子、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都形成一定的、独特的量子力学体系. 化学是一门很广泛的科学,从物理直到生物,分界线是这样紧密地接近,以致要找到清楚的划分都很困难.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化学的发展是乘方式的.这主要是由于理论的发展(热力学,量子化学)和新研究领域的出现(经常定名为化学物理).衍射方法、光谱学、核和电子共振、磁性和介电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20.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的最小微粒,它不能再分为更小的微粒而不消失原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从化学的观点来看,分子是由一个或多个互相结合的原子组成的。在同一分子中相邻两原子间的距离一定要比分别隶属于两个分子的相邻原子间的距离来得近些。分子式是表示分子的式子,它指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同时也表示一个分子或—个克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