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32)Th衰变链中,第一代和第二代子体分别为~(228)Ra(5.75年)和~(228)Ac(6.13小时),~(228)Ac是β放射性核素,能量较高(1.18,2.09me V),容易检测,使用方  相似文献   

2.
基于稀土矿石中伴生的钍(Th)、铀(U)、镭(Ra)等天然放射性核素在湿法冶炼过程中富集于废渣,它们衰变可释放出氡(Rn)。以活性炭吸附、二甲苯闪烁液静态和动态吸收3种方法捕集Rn,应用液闪系统测定了两种稀土湿法冶炼废渣中Rn的放射性活度。测量结果表明,废渣中Rn的放射性比活度(Bq.kg-1)表现出较高水平,且在不同废渣中具有明显差异,为综合评估稀土厂"三废"的放射性及其危害性提供了依据;从3种方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以二甲苯闪烁液静态吸收后用液闪法测定Rn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地获取单个铀颗粒物中具有核保障监督和核取证意义的铀同位素组成信息和~(230)Th/~(234)U比值,本研究基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建立了不同粒径铀颗粒物中铀同位素比值的测量方法和不经化学分离纯化流程的~(230)Th/~(234)U分析技术。在评估铀钍本底的基础上,采用外标法校正同位素的质量分馏效应,进样0.40 ng/g的天然铀工作溶液跳峰测量离子计数器检测效率,使用已知铀钍比例的标样校正铀钍响应差异,完成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化学处理过程引入的~(238)U和~(232)Th分别小于8×10~(-5)ng和1.5×10~(-3)ng,MC-ICP-MS对粒径0.5~5.0μm铀颗粒物中~(235)U/~(238)U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3.6%(k=2),主要来自本底扣除引入的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对粒径5μm铀颗粒物中~(235)U/~(238)U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0.2%(k=2),主要来自法拉第杯检测器对弱信号测量的不确定度;对更大粒径铀颗粒物中~(234)U/~(235)U和~(236)U/~(235)U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小于3.5%和3.8%(k=2),主要来自B类不确定度。不经铀钍分离纯化流程,MC-ICP-MS可测得粒径几十微米铀颗粒物中~(230)Th/~(234)U比值信息,并诊断浓缩铀颗粒物生产年龄。  相似文献   

4.
2014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织γ谱仪放射性核素活度测量全国比对,按照要求使用低本底高纯锗γ谱仪测量土壤样品中的~(241)Am,~(137)Cs,~(60)Co,~(226)Ra,~(232)Th(~(208)Tl,~(228)Ac),~(238)U和~(40)K等常见的天然及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测量中利用与比对样品几何规格一致的效率源进行效率刻度,采用Gamma Vision谱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样品中的~(241)Am,~(137)Cs,~(60)Co,~(232)Th(~(208)Tl,~(228)Ac)和~(238)U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的测量值与参考值在扩展不确定度(k=2)范围内一致,峰面积、本底、效率刻度、样品自吸收和符合相加效应是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铀材料中杂质钍的230Th/232Th比值的核取证学属性,采用基于磷酸三丁酯(TBP)的铀钍分离流程制备低本底钍纯化液,通过铀外标校正钍的分馏效应,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定230 Th/232 Th比值.结果表明,230 Th/232 Th比值是具有时效性的铀材料特征指纹信息,流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PMBP-苯萃取稀土和钍、铀、钛、锆的萃取行为。测定了La、Ce、Pr、Nd、Sm、Gd、Dy、Yb、Y、U(Ⅵ)、Ti、Th和Zr的pH_(1/2)值,计算了它们的萃取平衡常数。并介绍了近十年来作者将此萃取剂应用于铀、钍、稀土、鋰、钢铁合金及岩石中痕量稀土、钍和钙的分离和测定方面的工作。实践证明,PMOP合成简便、价格低廉、萃取能力较强,是比TTA更为优越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7.
~(228)Ra、~(228)Th、~(226)Ra可被人体有效地吸收,且半衰期长、毒性大。本文将介绍连续测定三种核素的方法,方法灵敏度可达~(228)Ra 3.7×10~(-2)Bq;~(228)Th 3.7×10~(-4)  相似文献   

8.
利用化学检测分析、自动矿物分析、扫描电镜、微区能谱分析探讨了白云鄂博主、东矿云母型矿石中钍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主矿云母型矿石中含有一定量钍的独立矿物(钍石、铁钍石),东矿钍的独立矿物极少,钍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和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钍石、铁钍石和氟碳铈矿、独居石中;主、东矿云母型矿石中氟碳铈矿中Th O_2的平均含量比约为4∶1,独居石中Th O_2的平均含量比约为10∶1;查明主矿云母型矿石中77.79%的Th O_2分布于钍石、铁钍石、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中,东矿云母型矿石中63%的Th O_2分布于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中。  相似文献   

9.
利用化学检测分析、自动矿物分析、扫描电镜、微区能谱分析探讨了白云鄂博主、东矿云母型矿石中钍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主矿云母型矿石中含有一定量钍的独立矿物(钍石、铁钍石),东矿钍的独立矿物极少,钍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和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钍石、铁钍石和氟碳铈矿、独居石中;主、东矿云母型矿石中氟碳铈矿中Th O_2的平均含量比约为4∶1,独居石中Th O_2的平均含量比约为10∶1;查明主矿云母型矿石中77.79%的Th O_2分布于钍石、铁钍石、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中,东矿云母型矿石中63%的Th O_2分布于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中。  相似文献   

10.
稀土冶金废水中放射性污染源及其软锰矿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独居石为原料的稀土冶金废水中,其放射性污染源来自稀土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和与稀土伴生的、~(233)U_(92)、~(232)Th_(90)和~(235)U_(92)三个天然放射系衰变成的各种放射性核素。稀土元素中只有镧、铈、钕、钐和镥有放射性同位素,但它们在天然稀土混合物中的含量极少和放射作能量很低,与三个天然放射系列的各种放射体相比是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1.
陈俊艺  李银龙  王峰  张天爵  刘志博 《化学通报》2021,84(11):1210-1218
锕-225可发射4个α粒子和2个β粒子,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和局部肿瘤损伤,因此是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放射性核素之一。经典的锕-225是由铀-233衰变产生,或通过natTh(p,x)225Ac反应生产。但目前我国无论是233U来源或natTh来源的225Ac均无法供应。本研究中,我们基于国产CYCIAE-100高能强流回旋加速器实现了我国首次225Ac的加速器生产,获得了超过600 μCi的225Ac,足够2-3个病人的靶向核素治疗。同时我们设计并优化了全固相萃取的225Ac纯化流程,分离出的225Ac的放射性纯度在99.5%以上,该流程操作简便、高效、且可自动化,可随时用于225Ac的大规模生产。综上所述,我们成功地进行了225Ac的生产和分离的初步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发展225Ac供应链奠定基础,为我国学者和医生进行靶向α核素治疗提供了225Ac的额外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纸色层法分离铀、钍、稀土等元素,用国产色层纸(23×13厘米),用上行法进行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液以硝酸介质,用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硝酸-水(45∶45∶5∶5(体积比))作展开剂,分离铀、钍、钪和稀土元素结果良好,Rf值分别为:铀(近于1),钍(0.5),钪(0.16),稀土(0)。温度10—30℃,展开时间2—3小时,铀,钍,稀土元素Rf值变化不大。从20毫克稀土元素中定量分离微克量钍和铀;从4毫克钍中定量分离微克量稀土元素和铀;从10毫克铀中定量分离微克量钍及稀土。解决了铀、钍和稀土元素中大量元素分离微量元素的问题。将分离后的铀、钍、稀土元素色带剪下,视其含量用容量法或比色法测定,相对误差5%左右。拟订了细晶石、褐钇钶矿、黄绿石、黑稀金矿等稀有元素矿物系统全分析中的铀、钍和稀土元素的测定方法。经几年的生产实践和大批样品的分析,结果甚佳。从而简化了稀有元素矿物全分析中铀、钍和稀土元素的分离和测定手续,提高了测定它们的准确度,并缩短分析时间,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3.
张清建 《大学化学》1991,6(3):56-60
1896年,H.Becquerel发现物质的一种新的性质——放射性。1898年,Curie夫妇自沥青铀矿发现两个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次年,A·L·Debierne又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锕。这段时间,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密切合作,放射性的研究形成了热潮。不久,又从铀、钍、锕中分离出许多“新”的放射性元素来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的来源有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两类。天然放射性的来源有 :宇宙射线和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很多 ,在自然界分布也很广。岩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及动植物体内都可能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 ,主要有铀2 35、钍2 32 、氡2 2 2 、钾4 0 、碳14 、硼7等。海水中主要是钾4 0 ,其次是铷87及铀系元素 ;地下水主要是铀2 35、镭2 2 6 、氢2 ;大气中主要有氢3、钍射气及其“子系” ;动植物组织中主要是钾4 0 、镭2 2 6 、碳14 、铅2 10 和钋2 10 等。豆类作物含钾4 0 最高 ,约为 1 0微微居里 /克。人工放射性是指用加速…  相似文献   

15.
PMBP连续萃取分离测定矿石中少量稀土、铀、钍、锆(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稀土、铀、钍和锆(铪)-PMBP螯合物的萃取曲线,我们开展了矿石中少量稀土、铀、钍和锆(铪)的PMBP连续萃取分离测定试验。为了能一次萃取,分别连续反萃取,并能有效和快速的去除磷酸根的干扰,我们采用在强碱性溶液中,先以钙为载体,加入过氧化氢使铀、稀土、钍和锆(铪)定量沉淀,然后在4N盐酸介质中,加PMBP使与稀土、铀、钍、锆(铪)生成螯合物,再调pH至5.3-5.5,加苯萃取。苯层相继以pH2.4甲酸反萃稀土,  相似文献   

16.
同一份称样中微量铀和钍采用三辛基氧膦(TOPO)萃取光度法连续测定,一般文献中所列步骤均较烦琐。本文采用TOPO一次萃取,有机相用0.1mol/L H_2SO_4反萃取钍,经洗涤后直接用5-Br-PADAP-F-光度法测定铀;反萃取液则在0.5mol/L HCl介质中,采用偶氮氯膦mV(CPA-m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二苯胍(DPG)多元络合物法测定钍。钍络合物的λ_(max)=670nm,ε_(670)=1.6×10~5,钍量在0—1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组成比Th(Ⅳ):CPA-mN=1:5;铀络合物的λ_(max)=575nm,ε_(575)~5=7.8×10~4,铀量在0—17  相似文献   

17.
借助化学检测分析,化验了白云鄂博主、东矿萤石型铁矿石中ThO_2的含量,并利用扫描电镜、微区能谱分析、自动矿物分析系统,主要对主、东矿萤石型铁矿石中钍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主、东矿萤石型铁矿石中钍的独立矿物(钍石、铁钍石)极少,钍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稀土矿物(氟碳铈矿、独居石)中;主、东矿萤石型铁矿石中氟碳铈矿中ThO_2的平均含量比约为1∶2,而独居石中ThO_2的平均含量比约为3∶1;查明主矿萤石型铁矿石中74.88%的ThO_2分布于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中,二者ThO_2分布量比较接近,东矿萤石型铁矿石中62.63%的ThO_2分布于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中,氟碳铈矿中ThO_2的分布量是独居石中的3.4倍。  相似文献   

18.
PMBP(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是萃取稀土、钛、锆、铀和钍等金属离子的优良萃取剂,国内外已有报导。为使PMBP能直接从含有易水解的铌、钽、钛和锆等溶液中萃取分离出稀土、铀和钍,我们曾研究在酒石酸等络合剂存在下用PMBP萃取铌、钽、钛、锆、钨、钼、铁、铀和稀土  相似文献   

19.
用偶氮胂M作淋洗剂,其流出液可直接用光度法测定铀(VI)、钍、锆、钪和稀土。在多孔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研究了这些离子在偶氮胂M溶液中的离子交换平衡,并测量了其吸附率。研究了不同介质(水、醋酸-醋酸钠和盐酸-醋酸钠缓冲液)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的机理。提出了阳离子交换分离锆、钪、稀土;锆、铀、稀土;钍、钪、稀土以及毫克量铀或钍中微量稀土和光度法直接测定的新方法,方法较简便快速。用于矿石分析,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三羟基苯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配体,如3,4,5-三羟基苯甲酸(GA)与铀、钍及稀土生成沉淀,并可用于铀、钍、稀土的连续测定。我们在研究用GA离铀、钍、稀土时,GA与铀生成1种棕色配合物,早期曾用于铀的比色测定,它可能是一种单核与多核配合物的混合物,但对这类化合物与铀的配位反应迄今来作过详细研究。本文用光度法研究了GA、连苯三酚(PGA)、3,4,5-三羟基苯甲酸丙酯(PGE)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酸(TMBA)与铀(Ⅵ)的配位反应,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反应机理,测定了部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