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ephthea属软珊瑚中19-羟基甾醇Nephalsterol A及B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南海软珊瑚Nephthea albida及N.tiexieral verseveldt中分离到2个含19-羟基的多羟基甾醇Nephalsterol A(1)及 B(2),通过波谱方法测定了1及2的结构依次为:24-亚甲基-胆甾-3β,5α,6β,19-四醇及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β,19-三醇。  相似文献   

2.
南海肉芝软珊瑚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采自海南岛三亚湾的一种肉芝软珊瑚Sarcopyton sp中分离到1个新的对苯二甲酸二酯衍生物,通过波谱方法和化学转变测定其结构为对苯二甲酸-1-异丁基-4-(2′-乙基-正己基)-二酯(1);另外,还分离鉴定得2个多羟基甾醇,24α-甲基一胆甾-5(6)-烯-3β,7α-二醇(2),24-亚甲基-胆甾-3β,5α,6β-三醇(3)和α-十六酸-鲨肝醇酯(4);化合物2和3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4具有升白血球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鸣  廖清江  项曼雯 《有机化学》1987,7(1):034-040
以表雄酮(1)为原料,由中间体3β-羟基-5α-雄甾-16-烯(3)合成3β,17α-二羟基-16α-氨基-5α-雄甾烷(7)和它的16β-氨基异构体(10a);由中间体3β-羟基-16α-溴-5α-雄甾-17-酮(12)合成3β,17β-二羟基-16α-氨基-5α-雄甾烷(21)和它的16β-氨基异构体(15)。上述四个立体异构体均通过化学转化以及波测试谱确证了其构型。  相似文献   

4.
藿香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浩斌  郑旭东 《化学研究》2005,16(4):77-79,82
从藿香茎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1)、金丝桃苷(2)、3,5,8,3,′4′-五羟基-7-甲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3)、尼泊尔鸢尾异黄酮-7-O-α-L-吡喃鼠李糖苷(4)和正三十烷酸(5).其中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首次报道从中国北海匐枝马尾藻Sargassum polycystcum分离得到3个纯化合物 ,经过MS,IR,~1H NMR,~(13)C NMR(DEPT),HMQC和HMBC等波谱技术鉴定为: 豆甾-3β-羟基-5,23,25-三烯(1),3-二下五烷氧基-1,2-丙二醇(2),24ξ-甲 基胆甾-3β,5α,6β,25-四醇-25-乙酸酯(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24-亚甲基-胆甾烷-3β,5α,6β-三醇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甾醇;24-亚甲基-胆甾烷-3β;5α;6β-三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从薤(Allium chinense G. Don)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新甾体皂苷类化合物, 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析, 鉴定其分别为5α-cholano-22,16-内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1)、 6-酮-5α-cholano-22,16-内酯-3-O-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 (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5α-呋喃甾烷-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3)、 (25R)-6-酮-26-O-β-D-吡喃葡萄糖基-5α-呋喃甾烷-3β,22α,26-三醇-3-O-α-L-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4)、 (25R)-6-酮-5α-呋喃甾烷-3β,22α,24β,26-四醇-3-O-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5)和(25R)-5α-呋甾-2α,3β,22α, 26-四醇-26-O-β-D-吡喃葡萄糖苷(6). 化合物1和2的皂苷元骨架在天然产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选用H2O2诱导PC12细胞神经氧化损伤模型, 初步考察了6种新的呋甾型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3对由H2O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有显著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活性指导下,从一株来源于药用红树尖瓣海莲的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J41221)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包括4个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和2个甾醇类化合物,结构分别为:11-羰基-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14-二烯-2α,3β-二醇(1),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单烯-3β,11β-二醇(2),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14-二烯-3β,11β-二醇(3),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14-二烯-2α,3β,11β-三醇(4),啤酒甾醇(5)和(3β,5α,6β,22E)-6-甲氧基麦角甾-7,22-二烯-3,5-二醇(6).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生物中获得,且1和2的波谱数据迄今未见任何报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四联球菌均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和4.86μmol/L.  相似文献   

9.
四氯苯醌(Q)与3β-甲氧基胆甾-5-烯(1)在乙腈中光化学反应主要得到三个产物:氢醌与3β-甲氧基胆甾-5-烯在7位的偶合产物(2),3β-甲氧基胆甾-5-烯-7-醇(3)和四氯对苯二酚(QH2).本文研究了溶剂对光反应的影响,并用ESR、UV等手段探讨了反应机理。本文认为光化学反应主要经历了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三个新甾体皂甙元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药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L.(Zygophyllaceae)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 甾体皂甙元,经IR,2D-NMR和MS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海可皂甙元(1),25(R)-螺 甾烷-4—烯—3,12—酮(2),25(R)·螺甾烷—3,5-二烯—12—酮(3),25(R)-螺 甾烷-4—烯—2β,3α-二羟基—12—酮(4)和25(R)—螺甾烷—24β—羟基-4—烯 —3,12—酮(5),其中化合物3-5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一种合成4β-甲基-5α胆甾烷的新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以胆甾醇为原料经四步反应立体控制合成4β-甲基-5α-胆甾烷(6)的新路线。4-甲基胆甾-4-烯-3-酮(3)经Clemmensen还原,得4-甲基胆甾-4-烯(4)(65%)及4-甲基胆甾-3-烯(5)(15%)。用10%Pd-C在无水乙醇中室温催化氢化4,得6(70%)与4α-甲基-5α- 胆甾烷(7)(30%)的混合物;而选用Brown催化剂在同样条件下氢化4,得到产物6与7的比例为95:5。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3α-氨基-2β,17β-二羟基-16β-哌啶基-5α-雄甾烷和2β-氨基-3α,17β-二羟基-16β-哌啶基-5α-雄甾烷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南海的软珊瑚Scleronephthy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有免疫调节活性的乙醚可溶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HMQC,HMBC,1H-1H COSY和MS等光谱分析并结合文献数据,确证其结构分别为:3β-羟基-20-烯孕甾烷乙酸酯(1),3β-羟基-5,20-二烯孕甾烷乙酸酯(2),3-酮-20-烯孕甾烷(3),1,2-环氧-3-酮-20-烯孕甾烷(4),1,20-二烯-3-酮孕甾烷(5),1-烯-3-酮-20S-甲基-21-羟基孕甾烷乙酸酯(6),1-烯-3-酮-20β-羟基孕甾烷乙酸酯(7),1-烯-3,22-二酮胆甾烷(8),1,24-二烯-3-酮-22,23-二羟基胆甾烷(9),O-methylisogrifolin(10),(1R,3S,4S,7E,11E)-3α,4α-环氧-7,11,15-三烯西松烷(11),玉米黄素12和6-溴-3-羧酸吲哚(13),其中化合物4,6和10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首次对化合物6,7和10的波谱数据进行了报道,而且利用2D NMR对其进行了全归属.对化合物1~7可能的生源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化合物6和7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有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3和6.3 mol/L;化合物7对肝癌细胞(BE7402)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也显示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1和0.26mol/L;化合物11对COX-2显示强烈的抑制活性,IC50为0.455 mol/L.  相似文献   

14.
蒺藜草中一个新的六糖甾体皂甙结构的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蒺藜草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六糖甾体皂甙,利用NMR方法,特别是2D NMR技术,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3-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22-甲氧基-26-O{β-D-吡喃和葡萄糖基}-蒺藜皂甙元。  相似文献   

15.
南海短足软珊瑚Cladiella sp.中两个新孕甾醇苷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短足软珊瑚Cladiella sp.中,分离得到3个甾类化合物:孕甾-5,20-二烯-3β-醇-3-O-α-L-吡喃岩藻糖苷(1)、孕甾-5,20-二烯-3β-醇-3-O-β-D-吡喃木糖苷(2)和(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其中1和2为新化合物.孕甾醇苷具有抗早孕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从中药南鹤虱(Fructus carotae)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ethoxy-4(15)-oppositen-1β-ol(1),11-乙酰氧基-8β-当归酰氧基-15-甲氧基-4α,5α-环氧愈创木烷-3-酮(2),11-乙酰氧基-8β-丙酰氧基-4-愈创木烯-3-酮(3),1-oxo-5α,7αH-eudesma-3-en-15-al(4),1β-hydroxy-4(15),7-eudesmadiene(5),1β-hydroxy-4(15),5E,10(14)-germacratriene(6),1β-hydroxy-4(15),5-eudesmadiene(7).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的化合物,新化合物的结构进一步通过HR-ESIMS,1D NMR和2D NMR等光谱技术确定.  相似文献   

17.
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 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海南岛三亚海域采集的软珊瑚Labophytumsp.中分离得五个甾醇苷(1)~(5)。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依次为3'-O-乙酰基-4-O-[β-D-吡喃木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1),4-O-[β-D-吡喃木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2),4'-O-乙酰基-4-O-[β-D-吡喃木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3),4'-O-乙酰基-4-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4)和4-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孕甾-20-烯-3β,4α-二醇(5),其中1为新化合物。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化合物(1),(2)和(5)对SKMG-4,Hep-G2和CNE2三种人体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癸硼氢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硼氢化试剂;它与烯烃在四氢呋喃中反应,然后经碱性过氧化氢氧化水解,可获得正常的硼氢化产物.即自莰烯可获得内异莰醇和外异茨醛,自Δ~2-胆甾烯获得3α-,2α-和3β-胆甾醇的混合物,自Δ~5-胆甾烯获得6α-胆甾醇和6α-胆甾酮;癸硼氢也可将3-胆甾酮还原为3β和3α-胆甾醇的混合物.据反应进行情况以及产品的结构,证明癸硼氢的硼氢化反应亦是通过顺式加成的机制,并且从双键位阻较小的一面进行反应.在Δ~5-胆甾烯的硼氢化反应中,癸硼氢的反应性较乙硼氢差,空间效应可能是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莰烯、Δ~2-胆甾烯及3-胆甾酮与癸硼氢的反应的分子比分别为2. 3至2. 5∶1;1. 5∶1和6至7∶1.  相似文献   

19.
对稀有植物四川金粟兰(Chloranthus sessilifolius)全草甲醇提取物开展进一步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2个二萜类、1个苯丙素类、1个黄酮类和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利用多种波谱和光谱技术(如红外、紫外、1D/2D NMR、ECD、HR-ESIMS)结合相关文献中的理化数据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R,5S,6S,9S,10S,13S)-3,6,13-三羟基-对映松香烷-8(14)-烯-7-酮(1)、3α,15-二羟基-13α-甲氧基-对映松香烷-8(14)-烯-7-酮(2)、p-香豆酰-β-苯乙胺(3)、柚皮素三甲基醚(4)和(3R,4R,3'R,4'R)-6,6'-二甲氧基-3,4,3',4'-四氢-2H,2H'-[3,3']-双色原烯-4,4'-二醇(5).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对映松香烷型二萜,而3~5则均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以3,20-双(亚乙二氧基)-17α-羟基-5α,10α-环氧-19-去甲基孕甾-9(11)-烯为起始原料,与芳基溴经格氏加成反应得3,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羟基-11β-芳基-19-去甲基孕甾-9-烯(3a~3f);3a~3f经羰基脱保护、水分子消除和乙酰化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醋酸优力司特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HR-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