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利用基于相对论组态混合的扭曲波近似方法计算了从类钴金离子的基态3s^23p^63d^9(J=5/2)经过类镍的3l^17nl"和3l^164l’nl"电子组态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并考虑了级联辐射到可自电离能级退激的影响,给出了包含级联辐射在内的能级到能级的外推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于相对论组态混合的扭曲波近似方法计算了从类钴金离子的基态3s23p63d9(J=5/2) 经过类镍的3l17nl"和3l164l'nl"电子组态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并考虑了级联辐射到可自电离能级退激的影响,给出了包含级联辐射在内的能级到能级的外推方法.  相似文献   

3.
25≤Z≤35类氟离子能级和相干辐射波长的MCDF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广义平均能级(MCDF-EAL)模型,计算了可形成软x射线区相干辐射的可能的类氟等离子体型激光工作物质:25≤Z≤35的类氟离子2s~22p~5、2s~22p~43l、2s2p~53l、2p~63l组态共113条能级,以及上述单激发态M亚壳层至2s~22p~5态的~2P_(3/2)、~2P_(1/2)和2s2p~6态的~2S_(1/2)能级全部允许跃迁的强相干辐射波长值。从上述的波长理论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对比,可知我们的计算结果是相当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类Li钙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和软X射线光谱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滕华国  王永昌 《光学学报》1993,13(2):34-138
用多组态HFR方法计算了类Li等电子序列钙(Ca,Z=20)离子1s~2nl(n=2~6,l=0~5)组态的所有能级和电偶极跃迁的软X射线光谱,其中4f→3d,5f→3d及5d→3p、4d→3p由于其下能级跃迁速率较大,容易形成粒子数反转因而可作为激光跃迁,5f→3d、6f→3d跃迁已处于“水窗”波段,而4f→3d的激光跃迁(5.77nm)已为我们最近的实验所证实.并将我们的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沈百飞  徐至展 《光学学报》1991,11(9):48-852
本文采用Hartree-Fock自洽场方法,从理论上计算了铜到钼的类钠离子1s~22s~22p~6nl(n=3~6,l=O~5)各能级能量。给出了有可能实现软X射线激光的跃迁(5g—4f,5f—4d,6g—4f,6f—4d)的光谱性质:跃迁波长、振子强度,并和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跃迁波长的相对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二。从计算结果可知,Se的6f—4d跃迁,Br的6g—4f跃迁,Zr的5f—4l跃迁,Nb的5g—4f跃迁都已进入水窗波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MCDF-EAL计算模式,计算了可能成为超真空紫外区的类氖等离子体激光工作物质的Rb XXVIII、Sr XXIX和YXXX类氖离子的1s~22s~22p~53l与1s~22s~22p~54l组态的精细结构能级的能量,首次预言了3l—4l’各精细结构能级间可能的跃迁波长值.  相似文献   

7.
类钠离子激发态能级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HFS法计算了Na、Mg~ 、Al~( )的ls~(2-)2P~6nl(n≤14.l≤7)所有激发态的能级。发现能级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先是随n的增大而迅速减小,然后缓慢变化并趋于一个相当小的“稳定值”。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更准确地预言未知的较高能级值。  相似文献   

8.
张睿智  王春雷  李吉超  梅良模 《物理学报》2009,58(10):7162-7167
以Bi和Cu掺杂为例,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电子结构的计算,分析了SrTiO3体系中形成级联能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Bi掺杂和Cu掺杂都可以在SrTiO3的禁带中引入杂质能带,Bi和Cu的共同掺杂可引入两条杂质能带.通过在两条杂质能带之间级联激发,价带顶的电子可以受激跃迁到导带底.采用无辐射跃迁的简单模型,分析指出电子通过级联激发从价带顶受激跃迁到导带底的概率远远高于直接从价带顶跃迁到导带底的概率.这种级联激发可以有效提高导带中的载流子浓度. 关键词: 级联能级 密度泛函 掺杂  相似文献   

9.
Mo XIV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 ,计算了类铜离子MoXIV的 1s ,2s ,2p- ,2p ,3s,3p- ,3p ,3d- ,3d ,4s,4p- ,4p ,4d- ,4d ,4f- ,4f,5s,5p- ,5p ,5d- ,5d ,5f- ,5f ,5g- ,5g ,6s,6p- ,6p ,6d- ,6d ,6f- ,6f,6g- ,6g ,6h- ,6h ,7s,7p- ,7p ,7d- ,7d ,7f- ,7f,7g- 和 7g轨道的 15 0 8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其它各种跃迁参数 ,能级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另外还发现了一些寿命较长的能级. Energy levels, radiative lifetime and various transition parameters for allowed transitions among the 1 508 fine-structure levels belong to the (1s 22s 22p 63s 23p 6) 3d 104l, 3d 94l 2, 3d 105l, 3d 94l4m, 3d 106l, 3d 107l and so on configurations of the Cu-like ions Mo XIV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expanded fully relativistic GRASP code.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data is assessed. En...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于全相对论框架下的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发展起来的程序包GRASP92和新发展的处理辐射跃迁过程的程序REOS99,计算了类镍等电子系列离子(Z=45-95)的基组态3s23p63d10 1S0以及低激发组态3s23p63d94l,3s23p53d104l和3s3p63d104 l(l=s,p,d,f)的能级及其向基态的M1,M2,E2禁戒跃迁概率.通过分析高离化类镍离子在特定的原子序数范围内由于存在能级交叉而产生的强组态相互作用,解释了高离化类镍离子禁戒跃迁概率的反常变化现象,探讨了禁戒跃迁概率受强组态相互作用影响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的程序包GRASP92和RATIP以及最新发展的RERR06程序,详细计算了高离化态金离子(类镍Au51+、类铜Au50+和类锌Au49+)俘获一个自由电子到nl(n=4—8,l=0—3)壳层的辐射复合谱以及相应的辐射退激发谱.理论计算的辐射复合谱很好地重现了实验谱.研究结果表明:对类镍Au51+、类铜Au50+和类锌Au49+而言,将一个自由电子俘获到n=4壳层的概率最大;在辐射复合过程之后,处在n=4壳层的俘获电子的辐射退激发谱线最强,并且体现了整个辐射退激发谱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用扩展的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铍离子Cr20+、Cu25+和Lr99+的170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其他各种跃迁参数,能级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类镁离子Mn XIV和Zn XIX的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镁离子Mn XIV和Zn XIX的两百多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各种跃迁参数。结果分析表明,能级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4.
类钴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钴离子MoⅩⅥ和Fm LⅩⅩⅣ的1s、2s、2p-、2p、3s、3p-、3p、3d-、3d、4s、4p-、4p、4d-、4d、4f-、4f、5s、5p-、5p、5d-、5d轨道的1014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其他各种跃迁参数,能级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另外,还发现了一些寿命较长的亚稳态能级.  相似文献   

15.
类磷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9个类磷离子的1s、2s、2p-、2p、3s、3p-、3p、3d-、3d、4s、4p-、4p、4d-、4d、4f-、4f、5s、5p-、5p、5d-、5d、5f-、5f、5g-、5g、6s、6p-、6p轨道的2309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各种跃迁参数。能级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亚稳态能级。  相似文献   

16.
用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硅离子的1s、2s、2p-、2p 、3s、3p-、3p、3d-、3d、4s、4p-、4p、4d-、4d、4f-、4f、5s、5p-、5p、 5d-、5d、5f-、5f、5g-、5g、6s、6p-、6p轨道的912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各种跃迁参数.能级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从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一些亚稳态能级.  相似文献   

17.
朱颀人  曾天海 《光学学报》1992,12(7):93-597
计算表明,Sc~(18+)和Ti~(19+)的5f—3d和5d—3p跃迁波长处于水窗当中.进而,详尽地计算了这两个元素类锂离子的精细能级(n≤12,l≤5)及它们间的辐射跃迁几率.  相似文献   

18.
董晨钟  颉录有  万建杰  蒋军 《中国物理》2005,14(6):1108-1113
本文利用基于相对论多组态Dirc-Fock理论方法的程序包GRASP92以及新近发展的计算辐射跃迁的程序REOSS99,通过对电子关联效应、驰豫效应的系统考虑,计算了类氖等电子系列 (Z=21-92) 离子2p6, 2p53l, 2s2p63l(l=0,1,2)的能级结构和各能级间E1跃迁的波长以及跃迁几率;基于以上计算,详细研究了由于强组态相互作用引起的具有相同宇称和总角动量的能级间的交叉现象及其强组态相互作用对辐射跃迁几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邹英华 《物理实验》1990,10(4):179-182
2.复合机制强激光打靶形成的高温等离子体,通过绝热膨胀、电子导热和辐射等过程而迅速冷却。在此过程中,通过碰撞,自由电子被复合到离子主量子数大的高壳层,形成类氢、类氦或类锂离子。处于高壳层的电子通过辐射的级联过程衰减到基态。在此级联过程中可能存在某种中间跃迁,它们下能级的寿命相对要短些,实现了集居数反转。如果是低Z靶材,这种复合机制对激发功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广义平均能级(MCDF-EAL)模型计算了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重稳定元素Th和U的类氧离子能级和相干辐射波长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