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何美玉 《大学化学》2003,18(1):18-22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生物大分子分析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3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稷燕  江桂斌 《化学进展》2004,16(6):1000-1007
2002年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一个科研小组共同指出淀粉性食品在高温烹调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化合物--丙烯酰胺,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形成机制.围绕这个课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即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C60加成反应的一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贵 《大学化学》1997,12(5):25-27
C60加成反应的一般原理郑大贵(上饶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江西334001)C60是1985年美国科学家Krato,H.W.和Smaly,R.E.等发现的碳元素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1]。1990年德国科学家Krtschmer,W.和美国科学家Hufman...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已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厚度仅为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科学家预测这一材料将会在电脑和医学研究领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5.
《化学分析计量》2003,12(1):15-15
美国赖斯大学化学教授韦斯曼等人不久前宣布,已精确测量出多种碳纳米管的光谱。这一成果有望为分析和测定碳纳米管找到一种更快速、简单的新手段。 2002年7月,赖斯大学曾有科学家在研究单层碳纳米管时,首次观察到了碳纳米管在特定条件下发荧光的现象。韦斯曼领导的小组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识  相似文献   

6.
据《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培育出人体无核红细胞,这意味着人类在人造血液的进程中又迈出重要的一步。在不久的将来,献血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7.
很小的温度变化会引起土壤释放和吸收CO_2加利佛尼亚的科学家报道,相当小的大气温度变化就能够引起土壤中的碳与大气中的碳发生快速交换,从而造成CO2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科学家们采集了沿加利佛尼亚SierraNevada山脉一个温度梯度范围内的土壤,对其?..  相似文献   

8.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机化学)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灿屏  朱士正  张麟 《化学进展》1998,10(4):461-4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成立10多年了,化学科学部有机化学学科已资助上千个项目,许多科学家曾多次获得基金资助。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有些项目的研究已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为总结有机化学学科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促进今后资助...  相似文献   

9.
化学研究与知识创新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逢世纪之交,人们总免不了要在回顾与前瞻两个方向上进行或深或浅的理性思考。上世纪末的科学家,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家对科学发展态势的感受一定大不相同。百年前的那个跨世纪时刻,当时处于科学体系核心的物理学界,先是为其“晴朗的物理天空”而欣喜欢庆,继之因两...  相似文献   

10.
《化学分析计量》2012,(1):36-36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不久前报道,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式的通用晶体管,它既可当P型日体管又可当N型晶体管使用,最新晶体管有望让电子设备更紧凑;科学家们也可用它设计出新式电路。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相似文献   

11.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与单分子化学和物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春礼  王琛 《化学进展》1998,10(4):465-466
在中美双方科学家的共同推动下,首届中美科学前沿研讨会于1998年8月28—30日在美国加州Irvine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美双方科学家40名,都是活跃在各自研究领域前沿的青年学者。会议围绕8个前沿领域开展了讨论,包括厄尔尼诺现象、生物信息识别、宇宙...  相似文献   

12.
教科书中科学家内容是增进学生化学学科理解、加强科学本质教育、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从数量、呈现位置、呈现内容等维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5套典型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科学家内容,总结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家内容变迁的特点,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以期对教科书中科学家内容的编写和化学教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宋琦 《大学化学》2007,22(1):47-47
三丙酮三过氧化物(TATP)是过去几年中恐怖分子用过多次的炸药之一,科学家通过测定它的分解机制,已经找到了一种可以检测TATP和相关的炸药的器件。一般的炸药是在爆炸时放出热能的,以色列科学家E·Keinan发现,TATP的机制则完全不同。TATP的每个固态分子快速地分解为4个气体分子。“熵爆炸”型机制和汽车安全气袋在事故发生时的反应机制相仿。Keinan和助手们开发了一种钢笔型检测器,当存在爆炸物质时,基于酶催化氧化反应,检测器释放的几种化学物质将会改变颜色。  相似文献   

14.
《化学分析计量》2010,(2):23-23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最微小的天平,可以实时称量单个分子的质量。借助这种微小天平,研究人员称出了某种蛋白质分子和金纳米微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由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将核磁共振探测装置的尺寸缩小到手提箱大小,为这一装置的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欧盟和中国的科学家不久前在杭州联合宣布,他们从已经投入使用的药物中,发现了可以直接应对SARS的药物。这种药物叫做肉桂硫胺,是20世纪70年代就已通过临床试验并投入使用的抗精神分裂药物。  相似文献   

17.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3位科学家:莱马克里斯南、施泰茨和尤纳斯。本文简要介绍核糖体的结构功能及3位科学家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庆贺唐敖庆教授80华诞和吉林大学建校SO周年,吉林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了《唐敖庆科学论文选集》(以下简称为《选集》)。唐敖庆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是我国唯一连续四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徐光宪教授在《选集》的前言中作出如下评价:“唐敖庆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近半个世纪中,唐敖庆在理论化学领域共发表26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8部学术专著。《选集》从中精选了34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包含了如下六个领域的工作:分子内旋转与化学键理论、配位场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卢锦梭教授,1923年出生,河南省舞阳县人,1942年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师从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李俊甫教授,专攻物理化学,1946年毕业,1951年至1952年赴北京大学化学系,受教于我国著名科学家唐敖庆教授和徐光宪教授,在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领域内深...  相似文献   

20.
《大学化学》1994,9(4):56-56
美国化学人才的培养和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化学系P.G.Gassman在Chimicaoggi著文,介绍美国化学人才的现状和21世纪需求之间的差距。他根据美国化学会提供的统计资料,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据统计,美国现有640万科学家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