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重点: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进而导出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以此把推导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积化和差公式(公式不要求记忆)作为基本训练,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在三角变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的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积化和差公式.  相似文献   

3.
三角恒等变换是指利用同角公式、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万能公式等对三角式做各种有目的的变形.变形中主要涉及角、函数、名、结构、运算方式的变换,其技巧常有差异分析、化异为同、辅助角、三角代换、和差配凑、幂指变换等.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多,变形方法灵活,是代数、几何所不及的,三角恒等变换,能把一种表达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式,常能沟通数形间的联系,提供已知、未知间流畅转化的通道,同时又是降低思维难度、简化运算过程的手段.本讲主要研究利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三角运算中的化简、求值、证明…  相似文献   

4.
张忠旺 《数学通讯》2005,(14):16-20
重点:终边相同角的概念,弧度制及角度与弧度的互化,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和二倍角公式.把握三角变换的目标(角的变换、函数名的变换和式子结构的变换),熟练地运用三角公式进行变换。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三角变换有三种形式的变换即变“角”,变“名称”和变“运算”.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由于减少了半角公式、万能公式和积差豆化公式等等,三角变换的技巧性要求降低了,但更加注重对三角变换思想的考察,特别是“角”作为变换的核心,常常是考试的重点,下面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形式的三角变换,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何峰 《数学通讯》2012,(Z1):87-90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积化和差公式.本单元的难点:灵活应用三角函数的和、差、  相似文献   

7.
在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可能注意到这么一道计算题:求tgπ7tg2π7tg3π7的值或证明:tgπ7tg2π7tg3π7=7.近日在教学中碰到一题:求证:tgπ5·tg2π5=5;结合tgπ3=3,使我大胆猜想:对n∈N,有...  相似文献   

8.
文[1]介绍了关于2n-1cosnθ的降次公式及其证明,作为其推广,本文进而导出了关于2n-1nj=1cosθj与2n-1nj=1sinθj的如下降次公式(即“n次积化和差公式”):定理 记C(0)n(θj)=cos(θ1 … θn),S(0)n(θj)=sin(θ1 … θn);C(k)n(θj...  相似文献   

9.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在三角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整个高一下代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公式多,方法活;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了解三角公式形成的基础上,利用三角公式解决三角式的求值、化简、证明等问题;学习难点是变形的方向,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公式来进行三角变形。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办法是一方面对学过的公式做到真正理解,要记住、记熟、变活,另一方面要对问题分析透,抓住实质,要善于观察分析题目中角的差异,式子结构与三角公式结构的差异等。并选择适当的三角公式,通过消除差异而达到化简、求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解决三角问题时,除了要熟练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外,还要结合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本文结合三角形中常见的、并且与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有关的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一、考纲透析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4.能运用和与差、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的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相似文献   

12.
一、三角学中的恒等变換 我們知道,加法定理以及由加法定理推出的各种公式(指簡化公式,倍角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等等)与基本三角恆等式是三角恆等变換的基础。这些恆等变換就其作法来說不尽相同,因而很难給出一般的法则,也很难預知各种能以簡化的因素。要作到合理变换,除必須依靠不断实践和树立頑强学习精神外,还必須相应地掌握一些解題的技能和技巧。下面就用倍角的正弦和余弦的代数和表示正弦和余弦的方冪公式(或簡称‘降冪公式’)以及积化和差等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体会: 1.关于用倍角的正弦  相似文献   

13.
陈海军 《数学通讯》2013,(Z1):101-104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积化和差公式.本单元的难点:灵活应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本单元公式繁多,学习的关键在于通过公式  相似文献   

14.
角的变换是三角变换技巧之一,充分比较条件与结论中角的特点,寻找角与角间的联系再正确选择公式就可使问题迎刃而解.但注意在应用同角关系求值时,必须考虑角的范围且有时需用诱导公式对角或函数名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5.
知识要点]本章内容可分为四块:一是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基本关系,包括角的概念推广、三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二是三角函数图象及性质,包括三角函数线、三角函数图象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三是三角变换,包括和、差、倍、半公式应用、和积互化、...  相似文献   

16.
《数学通讯》2005,(11):41-47
在新教材中,三角函数内容有较大删减.同角公式由8个删为3个;删去了余切的诱导公式;删去了半角、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删去了反三角函数与简单三角方程的绝大部分内容,只保留了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的意义与符号表示;而简单三角方程的内容只保留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因此,新教材中删去了复数的三角形式,删去了参数方程的部分内容.三角函数的工具性作用有所减弱,而新增内容如平面向量、极限与导数,它们在新教材的工具性作用替代了三角函数在原教材中的工具性作用.但三角函数作为继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之后的一类重要函数,重点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使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得以进一步深化.因此,在高考中把三角函数作为函数的一种,突出考查它的图象和性质,  相似文献   

17.
<正>三角变换的常用方法包括化弦、化切、变角、升幂、降幂、和积互化等,其中变角则是三角变换中的一个关键.将角作适当变换,配出有关角,便于沟通已知角与未知角之间的关系.因此寻找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切入点.下面仅从一个侧面谈谈变角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了解公式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三角公式解决三角式的求值、化简、证明等问题;学习难点是变形的方向.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公式来进行三角变形.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办法是一方面对学过的公式做到真正理解,要记住、记熟、变活,另一方面要对问题分析透,抓住实质,要善于观察分析题目中角的差异、式子结构与三角公式结构的差异等,并选择适当的三角公式,  相似文献   

19.
曾荣 《数学通讯》2010,(6):11-12
教材分析 余弦的差角公式的推导是《三角恒等变换》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是推导正弦的和(差)角公式、正切的和(差)角公式以及倍角公式的基础,而且其推导过程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为它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发现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三角恒等变换中涉及很多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和、差、倍角公式"等.这些公式之间一般都存在三种差异,即角的差异、函数的差异和结构的差异.下面结合例题聚焦如何消除差异,进行三角恒等变换.1通过角的变换消除角的差异可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