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京微 《物理》2001,30(10):601
为在新世纪继续跟踪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我国电子科学技术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决定在其下设立“电磁波波速专家工作组” .该工作组的任务是 :搜集整理有关信息和情报 ,通过学术讨论会等方式作出分析、研究 ,交流国内科学家的有关工作 ,定期写出报告供本会及国家有关部门参考 .该专家组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高功率微波与电磁辐射开放研究实验室 ,聘请北京广播学院黄志洵教授为组长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宋文淼研究员为副组长 .2 0 0 1年 4月 2 1日 ,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举行了工作组成立会 ,中国电…  相似文献   

2.
3.
表面电磁波     
一、引 言 近几年来,表面物理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很大重视.与此同时,对表面电磁波的兴趣也随之增加起来.我们这里所说的表面电磁波,是指表面极性元激发与电磁波(光子)的耦合模即表面极化激元波(surface polaritons),它沿着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以准波的形式传播。其振幅随着远离界面指数式迅速衰减.也就是说,波被“束缚”在界面上.以铜一空气界面为例,当入射激光波长是10.6um时,表面电磁波沿界面的传播长度为1.9cm,而它在金属内的穿透深度仅为250A,即传播长度是穿透深度的7.6×105倍.依照不同的界面条件,极性元激发可以是光学声子、激子、等离…  相似文献   

4.
电磁波检测     
黄艺  王涛  谢智勇 《光谱实验室》2013,(6):3281-3284
当今无线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如何对变电所及输电线与移动电话基地台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进行评估,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通过分析电磁波特征,论述了对这些电磁波辐射设施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为了更清楚的使同学们理解电磁波概念,用旧存零件,仿照物理通报1955年第1期马尔戈林的“演示用超短波振荡器及实验”一文,制造了一套演示仪器。线路如图1。经试验证明6F6真空管五极接法比三极接法良好。屏路电压系用一只80真空管整流,可参阅原文。接收器是用中心接有2.5v小灯泡,晶体检波器及灵敏电流计的半波长天线(直径4毫米,长210厘米)所组成。如图2。 (1)当接收器的A,B,C不连接时,离发射机天线约一米远处,小灯泡可亮。说明电磁波遇到导线,就在导线上引起高频率交流电。调整图1中C_1位置,可得小灯泡最亮点,说明当接收器与发射的电磁波谐振时,电流最强。  相似文献   

6.
杨景东 《大学物理》2008,27(3):16-17
给出了弦线波速的一种简洁的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驻波法测超声波的波速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略论电磁波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技术史文献试图从技术的角度来阐述电磁波发现的过程,但都无法单一地从技术方面说清它的理论渊源及与理论预言的实验证明的过程.本文试图从电磁学的历史背景、麦克斯韦的理论预言和赫兹的实验证明等方面,来初步讨论发现电磁波的全过程. 一、安培超距论电动力学和 法拉第电磁场论的诞生 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它标志着电磁学的开始. 自从库仑时代以来,法国物理学家们一反其祖辈笛卡尔的涡旋运动的思想,跟随拉普拉斯的物理学简略纲领,将一切物理现象都简化为粒子间的吸引或排斥的力学现象.“电学中的牛顿”──…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隐身逐步从一种简单、朴素的视觉欺骗手段,走向一种精准化、系统化的现代技术体系.通过设计合理的电磁参数,新型电磁波隐身技术能够灵活地调控电磁波的传播与散射,从而降低被隐身物体的可探测性.新型隐身器件的电磁参数可以通过人工设计微纳结构的方法来实现,也可以结合自然界中已存在的介质来制备.本文在详细介绍新型电磁波隐身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领域所面临的难点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部分Bessel形电磁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粮生*  闫华  侯兆国  殷红成 《物理学报》2013,62(3):30301-030301
给出了满足Maxwell方程的自弯曲电磁波解(部分Bessel函数), 其可以通过发射调制初始相位和发射方向的一组平面波干涉合成来实现. 自弯曲电磁波在一定传播距离内保持波束形状不变, 其传播轨道接近圆形. 这类曲线加速的电磁波不同于Ariy波束, 其中部分Bessel波束的弯曲角度可以远大于Ariy波. 半Bessel 波束的Poynting矢量表明主瓣能够保持能量不扩散且偏转接近180°. 此外, 同时发射一对半Bessel电磁波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对消, 即在该域内实现电磁波自屏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所谈到的“振动器”与本期“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一文中所谈到的“赫芝偶极子”原理上是一个东西,赫芝当时使用的设备是“振动器”,而分析其辐射的特性时,则将它画成偶极子。两者的原理是一样的—将振荡迴路的电容器张开。但在“振动器”上的电流是衰减振荡,它是自由振荡,当产生高频振荡时,并没有高频电源连在上边,这是因为赫芝当时还没有高频电源;而“偶极子”上的电流通常都设为等幅振荡,是由高频电源供给的。它们的等效线路都是L、C串连。自由振荡时,迴路不接入电源(火花间隙在放电时等于接通的导线),强迫振荡时,间隙处用高频电源来代替,这是唯一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13.
电磁波的“极化”现象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了,在光学中通常称之为“偏振”, 1670年,丹麦科学家 ErasmusBartholinus[1]关于双折射发现的论文中就用到了这个概念.“极化”或“偏振”是指在波动过程中,振动矢量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研究电磁波的极化不仅是理论上的重要课题,而且在工程技术上有着相当广泛地应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电磁波极化描述中有些术语尚不统一,甚至称呼相反,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根据电矢量端点描绘椭圆的转向有“左”和“右”旋两种不同的极化.习惯上是以观察者迎着电磁波传播方向去看E的转向,如果是顺时针称为右旋极化,如果…  相似文献   

14.
运动媒质中的电磁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银峰 《大学物理》1995,14(10):25-27
利用煤质中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变换式,导出了运动媒质中电磁波满足的方程,进而得到了“静止电磁波”满足的方程及春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张建华  黄冶 《大学物理》2012,31(3):52-54
极化是电磁波的一个重要参量,是电动力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系统介绍电磁波极化这一概念在通信、雷达和抗干扰等方面的应用,即利用电磁波极化实现无线电信号的最佳发射和接收,利用极化提高通信容量,探讨了电磁波极化在雷达目标识别、检测、成像以及抗干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出发,把电磁波波动方程的推导和电磁波的物理性质紧密结合在一起,“两条腿走路”,简化了波动方程的推导过程,也更清楚地说明了电磁波的物理性质.课堂上只要一小时便可讲清楚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别业广 《物理与工程》2003,13(4):62-62,32
讨论了电磁波的多普勒现象,并阐述了在天文观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碳纳米管阵列的介电谱函数与吸收电磁波的特性。应用等离激元和无规相近似方法给出碳纳米管的介电谱函数,进而求出吸收系数和反射功率比。介电函数随电磁波的频率变化,在光子能量与系统电子的能谱差相匹配时产生共振吸收,吸收系数出现多个大的吸收峰。反射功率比随薄层厚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其衰减速率和饱和值与电磁场的频率和碳纳米管的结构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解析地计算了竖直悬挂弦上横波的相速度,与直接应用张力均匀弦上的波速公式计算结果一致,从而证实了张力均匀弦上的波速公式对张力不均匀弦适用.  相似文献   

20.
李梅  梅素珍 《大学物理》1994,13(5):23-25
本文直接利用洛伦兹变换,导出电磁波四维波矢的变换关系,并以此为据导出电磁波的相位不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