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pH=4.5的B-R缓冲溶液中,Fe(Ⅲ)与5-磺基水杨酸配位生成紫红色配合物,使得体系在257nm和342nm处产生2个共振散射峰。在该体系中加入肝素钠后,在静电引力作用下其与配合物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从而使得体系在257nm和342nm处的共振散射信号减弱。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在0.05~1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I与肝素钠的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6),其检出限为39.9ng/mL。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肝素钠注射液中肝素钠的含量,回收率为98.9%~102.2%。  相似文献   

2.
在pH8.5和6.0的BR缓冲溶液中,吖啶橙(AO)和吖啶黄(AY)等碱性吖啶染料能与藻酸钠(SA)反应形成复合物,而使其共振瑞利散射RRS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最大散射波长位于523nm(AO体系)和485nm (AY体系),藻酸钠浓度在0.075mg/L~5.0mg/L (AO体系)、0.25mg/L~3.0mg/ L(AY体系)时与散射强度(ΔI)呈直线关系,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检出限分别为23.8ng/mL(AO体系),6.5ng/mL (AY体系).以吖啶橙体系为例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选择性好.用于海带提取液中藻酸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SDS-罗丹明B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及用于蛋白质的测定.实验表明,在pH 4.35的酸性介质中,SDS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较小,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共振光散射强度能得到增强,但加入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后,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在λ=332.0 nm处,ΔIRLS最大,并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信号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对HSA的检出限达到1.9 ng/mL,线性范围为0.01~5.0 μg/mL.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为94.0%~105.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Ru(bpy)32 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基于DNA对Ru(bpy)32 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DNA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Ru(bpy)32 在373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与DNA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4~3.2μg/mL,检出限为16ng/mL。应用于合成样品及实际样品中DNA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在pH 为0.91 的HCl-NaOAc 缓冲介质中, 盐酸巴马汀与硅钨酸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导致共振光散射信号显著增强,最大散射波长为297 nm, 增强的散射信号强度与盐酸巴马汀浓度在0.09~3.2 μg/mL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盐酸巴马汀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 检测限为9.1 ng/mL. 实验考察了pH、离子强度对体系的影响, 研究了体系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讨论了共振光散射增强机理. 该方法用于黄藤素片、黄藤素胶囊及血清样品中盐酸巴马汀含量测定,RSD≤4.2%.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苯并噻唑阳离子花菁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 6.0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介质中,痕量DNA的加入使花菁在590nm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与DNA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小牛胸腺DNA(CT DNA),0~20μg/mL,鱼精子DNA(FS DNA),0~15μg/mL;检出限分别为0.005μg/mL和0.008μg/mL。该方法已用于合成样品中DNA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在酸性条件下,铬黑T、钼酸铵与蛋白质形成聚合物,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利用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总蛋白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峰位于555nm处。共振光散射增强的程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0.0μg/mL和0.10~8.0μg/mL,检出限为0.050μg/mL和0.039μg/mL。方法已用于人血清样品的分析,并与考马斯亮蓝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pH 11.2的B-R缓冲溶液中,吖啶橙与酵母核糖核酸形成缔合物,使酵母核糖核酸的共振散射增强。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为333nm,酵母核糖核酸的质量浓度在0.05~15.0mg·L-1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增强强度(ΔI)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7mg·L-1。据此,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快速测定酵母核糖核酸的方法。应用此方法测定2个空白合成样品中酵母核糖核酸的含量,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0%,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5)为1.3%。  相似文献   

9.
吖啶橙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脱氧核糖核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环杂芳香类染料吖啶橙(AO)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11.5~12.5的范围内,加入DNA导致吖啶橙共振光散射增强,在339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对于ctD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3~1000μg/L,检出限为2.86μg/L,RSD为3.6%;对于fsD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4.0~1250μg/L,检出限为4.78μg/L,RSD为6.0%。已用于合成样品中DN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结晶紫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结晶此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9.2-10.5的范围内,加入DNA导致结晶紫共振光散射增强,在512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其强度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菜振光散射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900ng/mL,检出限为5.02mg/mL.已用于混合样品中的DN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雷尼替丁、铬黑T和钼酸铵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测定盐酸雷尼替丁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峰位于363 nm处.共振光散射增强的程度与盐酸雷尼替丁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015~0.165 mg/mL,检出限为9.5×10-3 mg/mL.将该方法用于市售盐酸雷尼替丁片的测定,并与药典方法进行对照,证明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Co2 与1-(2-噻唑偶氮)-2-萘酚(TAN)、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在pH 8.0的BR缓冲溶液中,Co2 的加入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的增强,其增强强度与Co2 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Co2 的共振光散射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600 ng/mL,相关系数为r=0.9990,检出限为2.25 ng/mL。将该法用于人发、茶叶、维生素B12中Co2 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83%~105.4%。  相似文献   

13.
曙红B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微量的盐酸异丙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染料曙红B与盐酸异丙嗪的结合反应.在pH=3.50的Walpole介质中,曙红B本身的共振光散射信号较弱,与盐酸异丙嗪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并且光散射增强强度与盐酸异丙嗪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测定盐酸异丙嗪的方法.在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363 nm处,测得盐酸异丙嗪的线性范围为7.5×10-8~4.5×10-6 g/mL,检测限为1.8×10-8 g/mL,用于盐酸异丙嗪片剂、针剂、人血清及尿样中盐酸异丙嗪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以金纳米微粒为探针共振光散射(RLS)法测定维生素B4的新方法.在弱酸性介质中(pH 4.2),金纳米微粒在635 nm有一最大共振散射峰.加入微量维生素B4后,金纳米微粒与维生素B4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形成了粒径较大的聚集体,导致RLS强度显著增强.研究了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和反应适宜条件,探讨了共振光散射增强的机理.结果表明,维生素B4质量浓度在0.1~5.0μg/mL 时与散射强度(△I)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12.0 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该方法已用于片剂中维生素B4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单祝庚 《分析试验室》2008,27(Z1):261-263
在碱性条件下,Ni(Ⅱ)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聚合物,对PAN的共振光散射有增强作用,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一步敏化该体系。共振光散射增强强度(ΔI)与Ni(Ⅱ)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Ni(Ⅱ)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位于545 nm处,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IRLS=4502.9ρ(μg/mL) 271.82;线性范围为15.2~500 ng/mL;相关系数γ=0.9975;检出限为4.57 ng/mL。对Ni(Ⅱ)分别为50、200、400 ng/mL低、中、高3个浓度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3.0%和1.7%。  相似文献   

16.
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联用技术测定注射液中肝素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代小霞  李原芳  黄承志 《分析化学》2005,33(11):1535-1538
在近中性介质中,亚甲基兰与肝素作用产生共振光散射(BLS)增强信号,最大散射峰位于365.0nm处,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DIRLS)与肝素浓度具有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联用技术测定痕量肝素的新方法。在pH为7.96,离子强度为0.0275mol/L的载流中加入肝素后,在365.0nm处产生增强的RLS信号。采用时间扫描测定该增强RLS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检测1~20mg/L肝素,检出限为8.41mg/L。对浓度为4.0mg/L的肝素钠标准液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用于注射液中肝素含量的测定,RsD小于2.3%。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Fe3+-金橙G(OG)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发现Fe3+对OG的共振光散射有增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增强值(△I)与加入Fe3+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对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一种测定Fe3+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8~1.00μg/mL,检出限为0.009μg/mL,用于水样中痕量Fe3+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樱桃红为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分析方法。在pH 3.58的BR缓冲溶液中,樱桃红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导致共振光散射(RLS)光谱明显增强,最大RLS峰位于340 nm处。由此建立检测痕量BSA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RLS强度与BSA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60.0μg/mL,检出限为0.15μg/mL。方法可用于牛尿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pH 9.54时,苯唑西林的水解产物与维多利亚蓝B形成紫红色的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在最大散射波长366 nm处,苯唑西林的浓度在0~6.0μg/mL范围内与散射强度(△IRRS)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苯唑西林的共振瑞利散射法,检出限为0.039μg/mL。该方法可用于苯唑西林药物及人体尿液中苯唑西林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在pH3.0的BR缓冲溶液中蛋白质的加入使虎红的共振光散射信号增强,建立了一种蛋白质测定的新方法.详细地探讨了pH、染料用量、表面活性剂、离子强度、共存物质等对信号的影响.牛血清白蛋白浓度在0~4.0μg/mL范围内与体系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718μg/mL.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牛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