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偏振光椭圆率测量仪对分子束外延(MBE)法在Sapphire衬底上生长的Zn1-xMgxO 薄膜的薄膜折射率和厚度进行了测试. 结合ICP法测得的薄膜中的Mg组成量,经数值拟合,导出表征薄膜厚度与薄膜生长条件、薄膜折射率与薄膜中的Mg组成量之间关系的曲线,为MBE法在Sapphire衬底上生长Zn1-xMgxO 薄膜时控制薄膜厚度以及在制作Zn1-xMgxO 薄膜的波导时控制薄膜的折射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ZnMgO薄膜 偏振光椭圆率测量仪 折射率 分子束外延(MBE)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获得圆偏振光实验光路及菲涅耳公式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获得圆偏振光夹角θ应满足的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要获得圆偏振光,入射偏振光的偏振面与1/4波片的主截面的夹角应是θ=arctan(n_e(n_o+1)~2)(/n_o(n_e+1)~2),而不是θ=±π/4.  相似文献   

3.
1用λ/4波片和检偏器鉴定椭圆偏振光存在的缺点 鉴定椭圆偏振光常用的方法是先用检偏器鉴定椭圆偏振光长短轴的方位,再用λ/4波片使之转化成线偏振光,然后用检偏器找到消光位置.  相似文献   

4.
杨新明 《物理实验》1992,12(5):246-247
由于理论和实验的要求,往往需要对光的偏振特性进行检验,现介绍用偏振片和λ/4片检验偏振光旋向的方法。各种类型偏振光一般可写成E=(E_oe_x±iE'_oe_y)×exp[i(kz-∞t)]=E_oexp[i(kz-∞t)] (1)式中E为光波的电矢量,并设波矢k=ke_z,E_o=E_oc_x±iE'_oe_v为复矢量振幅  相似文献   

5.
利用偏振光椭圆率测量仪对分子束外延(MBE)法在Sapphire衬底上生长的Zn1-xMgxO薄膜的薄膜折射率和厚度进行了测试.结合ICP法测得的薄膜中的Mg组成量,经数值拟合,导出表征薄膜厚度与薄膜生长条件、薄膜折射率与薄膜中的Mg组成量之间关系的曲线,为MBE法在Sapphire衬底上生长Zn1-xMgxO薄膜时控制薄膜厚度以及在制作Zn1-xMgxO薄膜的波导时控制薄膜的折射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冰洲石晶体的性能检测试验,冰洲石偏振光棱镜的制造工艺,冰洲石偏振光棱镜消光比的检测以及冰洲石偏振光棱镜的部分性能检测试验。延边冰洲石晶体是属于光学质量很高的无色透明晶体,其化学成分纯净,双折射和偏振现象明显,光谱透过的范围为0.214~2.5μm,寻常光线的折射率为1.6589,非常光线的折射率为1.4869。用它制成有偏光棱镜,其性能良好。格兰·泰勒棱镜在电源电压950V,注入能量45J,40次/s的强功率激光作用下能连续工作20min,无自振现象,插入损耗小,透射率高。渥拉斯顿棱镜在PLDV型偏振差动式激光流速仪和LDV/LZF型二维多用激光流速仪上使用,其效果良好,波长为632.8nm时,其波振面畸变为λ/6-λ/8。格兰偏振棱镜的散射和吸收小于1%,消光比可达10 ̄(-5),可作为光学精密测量和高灵敏度探测等仪器中较理想的光学元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线偏振光反射率测量介质折射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线偏振光的振幅反射率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提出一种测量介质材料折射率的方法。文中从菲涅耳公式出发,推导出各向同性介质的线偏振光反射率与折射率的关系式,给出基于线偏振光反射率测定介质折射率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入射角情况,定出线偏振光p方向和s方向两种线偏振光在玻璃表面的反射率,得到线偏振光振幅反射率随入射角变化的实验曲线。依此实验数据得出材料的折射率。结果表明,测出的介质材料的折射率与理论值相符,所采取的测定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p偏振光双面反射的薄膜传感器光学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顾铮 《光学学报》1999,19(11):556-1562
p偏振光在镀膜平板玻璃上、下表面反射光强比γ的角度调制曲线的性状与膜层光学参数密切相关。分析了γ与膜层折射率、消光系数及膜厚的相对梯度随光参数变化的着急为基于p偏振光双面反射的薄膜传感器选择最佳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计算表明该类型传感器对膜层折射率的测量分辨率高达10^-7。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溶胶-凝胶SnO2膜进行光学参数测定及初步气敏实验,结果表明p偏振光双面反射可作为高灵敏度光化学传感器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Jones 矩阵分析双λ/4波片对正入射线偏振光的复合效应,提出了在椭圆偏振光长短轴方位未知、λ/4波片光轴未标出的情况下,验证椭圆偏振光与部分偏振光的实验方法,利用偏振光实验平台进行的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阎其昌  张和民 《物理实验》1990,10(2):96-96,F003
一、概述由于人眼不能直接鉴别光的偏振态,学生们因块乏必要的感性知识,常常感到与偏振光有关的概念抽象,规律不易理解。因此,必须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获得偏振光的知识,正确理解其规律和学到一些偏振光的实验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立式偏振光镜(又称偏振计),或在光具座上组装的偏振光实验装置,所能进行的实验项目不够全面,调节也很不方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研制了一种新型偏振光实验仪,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改进,现定名为PG-2型偏振光实验仪。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功能全面,实验效果良好,为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国际招标公司  相似文献   

11.
石英晶体右旋光与左旋光折射率差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富芳  吴福全 《光学技术》2005,31(4):540-541
利用Jones矩阵,从理论上分析了石英晶体的旋光特性。在-10~60℃的温度范围内,实验测试了石英晶体的旋光角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得出了石英晶体右旋圆偏振光与左旋圆偏振光折射率差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对单色光来说,石英晶体右旋光与左旋光折射率差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也就是说,石英晶体的旋光率随温度变化的这一特性是由晶体的右旋圆偏振光与左旋圆偏振光的折射率差随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邓勇  鲁强  骆清铭 《光学学报》2006,26(8):214-1219
基于偏振门技术,提出了利用漫后向散射光随线偏振光入射方位的变化来测量双层模型表层的粒子尺寸分布及相对折射率。双层物理模型用来模拟上皮组织,上层分别由聚苯乙烯小球或HeLa细胞悬浮液组成,下层由脂肪乳溶液组成,每层的光学特性与上皮组织光学特性匹配。根据米氏(Mie)散射理论,建立了与散射体形态参量相关的偏振后向漫散射强度随入射偏振方位变化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浮点遗传算法反演程序获得表层粒子的尺寸分布(PSD)及相对折射率。将理论值和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测量随方位变化的后向漫散射光的偏振差分信号,能够获得类上皮组织模型表层的形态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徐晓峰  张凤山  范滨 《光学学报》2004,24(9):173-1176
阐述了利用非均匀膜系理论设计宽角度多层减反射薄膜的方法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宽角度的情况下 ,偏振光产生透过率不同的原因 ,选取了Ta2 O5和SiO2 两种材料作为折射率材料 ,选取BK7作为基底材料模拟设计了光谱区在 6 0 0~ 70 0nm波段、入射角为 0°~ 80°之间的宽角度多层减反射薄膜 ,探索出了一条新型膜系设计的途径 ,其优化结果是较为理想的。这一研究方法如能在太阳能、光纤通信、航天、激光等领域应用 ,将大大地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超  岑兆丰  李晓彤  许伟才  尚红波  能芬  陈立 《物理学报》2012,61(13):134201-134201
部分偏振光传播时的光强和偏振态变化情况比较复杂, 尤其是当大数值孔径成像时, 光束的偏振态还会影响成像质量.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分析部分偏振光能量传递和偏振态的光线椭圆方法, 采用光线椭圆叠加的办法来分析光束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输时能量和偏振态的变化情况, 同时直观性好, 计算量小. 论文最后, 对大数值孔径、 高像质的齐明透镜系统讨论了入射无偏振光的能量、 偏振态变化, 以及偏振效应问题. 结果表明, 大数值孔径使成像光束中TM偏振光强度相对增加, 影响成像对比度; 提高像方介质的折射率, 会改善此种偏振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赵桂平  周新星  李瑛  罗海陆  文双春 《光学学报》2012,32(8):826001-229
从经典电动力学出发,研究了由折射率梯度导致的反转光自旋霍尔效应。通过分析光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和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两种情况,揭示了光自旋霍尔效应中的横移与偏振态、折射率梯度以及入射角等因素的定性关系。当入射角一定时,光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时的水平偏振横移绝对值大于垂直偏振横移,而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并且传输场的横移方向取决于折射率梯度方向,增大入射角能明显增强光自旋霍尔效应,对某一特定的线偏振光束,其左、右旋圆偏振光分量的横移等值反向。这些研究结果为调控光自旋霍尔效应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旋光晶体在偏光干涉实验中电光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尹鑫  王继扬  张少军 《光学学报》2003,23(12):484-1488
研究了旋光晶体在偏光干涉实验中的电光效应,给出了旋光晶体在偏光干涉实验中出射光强与晶体旋光性之间关系的表达式I—Ao^2cos^2[β-(π/λ)(n1-nr)l],以及与旋光晶体电光效应之间关系的表达式I—Ao^2cos^2[β-(π/λ)(n1-nr)l (π/λ)(n2-n1)l]。根据这些表达式给出的关系,将典型的旋光晶体La3Ga5SiO14制作成了电光Q开关,像那些用无旋光性晶体制作的Q开关一样工作良好。在中等功率输出的激光器中,La3Ga5SiO14晶体电光Q开关有可能取代氘化磷酸二氢钾(DKDP)晶体电光Q开关。  相似文献   

17.
非阿贝尔腔量子电动力学模型下偏振光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良文  王发强  梁瑞生  靳玮  郭建军 《光学学报》2012,32(5):527001-259
通过使用场正交算符,而不是传统的玻色算符,研究了非阿贝尔腔量子电动力学(QED)模型中原子和偏振光场的相互作用。讨论了初始双模偏振光场对于原子布居数反转以及偏振光场的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布居数反转的演化不仅与偏振椭圆的相位角有关,也与偏振椭圆的椭率角有关;只有当偏振椭圆是右旋圆偏振光时,原子布居数反转随时间的演化基本不变,趋近于初始值0,而当偏振椭圆是左旋圆偏振光时,原子布居数反转随时间的演化呈现周期性的崩塌复苏变化。另外,当初始光场是左旋圆偏振光时,光场可以出现周期性的压缩;而当初始光场是右旋圆偏振光时,光场的压缩不会持续出现。  相似文献   

18.
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琼斯散射矩阵,借助右手正交基组来表示入射场和散射场,推导出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或微粒在不同偏振状态下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表达式。给出了亚表面缺陷在不同入射角条件下,不同偏振状态下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与散射方位角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入射角下p偏振入射产生的p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3维散射图。结果表明:p偏振入射产生的p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强烈依赖于入射角、散射角和方位角,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加,其最小值点所对应的方位角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