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速的启示     
赵芸 《物理与工程》2005,15(6):54-58
对狭义相对论建立之前的光速测量历史做了回顾,指出其光速测量环境是空气或折射率n≈1的介质.对当代科学研究的前沿——超光速和极慢光速研究做了研究性综述,指出对科学伟人的工作,评价要充分,但不能“神化”,要有科学精神;对科技大师,要学习其思想、风格和方法.物理实验得出物理定律时具有局限性;直觉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性;科学发展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2.
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探究式教学指的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理解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方式.物理科学探究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到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式教学既可以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也可渗透在习题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大自然的了解,是科学家们用一种有序、系统的(科学)方法形成和获得的.科学方法告诉我们发现自然法则的途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把科学探究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正不断得到重视和推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袁博  张磊 《物理通报》2011,(5):89-93
通过比较中美物理教材在科学方法教育的差异,分析我国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教育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我国教材科学方法教育的3点建议:教材中适当显化科学方法教育,重视数学方法在科学探究与知识学习中的作用,融入原始物理实验思想.  相似文献   

6.
陈连余 《物理通报》2006,(10):11-12,15
《物理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科学探究,在课程的每个模块中都安排了科学探究活动.这对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在终结性评价的书面考查中体现探究能力,是广大物理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7.
李劝 《物理通报》2006,(5):9-1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拉开了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序幕,新课标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目的要求,从事教育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标识是重视科学过程,即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从国内外物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来看,应当用科学探究思想指导高中物理教育改革,以促进学生从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物理教学有多种教学方式,其中包括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教学渗透和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1 设计思想 “探究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教师应该是科学问题的开发者.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启发学生提出科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以问题为载体,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丁立海 《物理通报》2007,(11):25-27
随着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进行,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纷纷把目光投向新的课程并认真地研究课程标准,把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与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很多科学大师如华罗庚、苏步青、陈省身、杨振宁、李政道、胡宁等喜欢写古体诗,已经广为人知.数学家苏步青从事诗歌创作的时间就长达70余年,并出版有《苏步青业余诗词钞》与《数与诗的交融》,有些还被选人《历代诗词选注》和《科学家诗词选》等诗集中.所谓科学大师写的“科学诗”,是指科学大师利用自己的诗词修养将人类对物理、数学等科学奥秘的探究:悠然地“统一”于诗作之中,是文理共融、理性与情感俱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施瓦布的“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的思想曾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国家五六十年代的课程改革.尽管当前科学探究的目标已经从培养科学家转移到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但美、英等国家经过这半个世纪的探索,在探究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通过分析国外的一些物理教材,我们发现国外探究教学的设计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蔡志凌 《物理通报》2005,(11):50-52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新课程倡导物理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的新理念,正是体现物理学的本质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相统一的要求,也是国际物理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那么,何谓科学探究呢?现代教育科学使用的“科学探究”一词往往具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科学探究活动.二是科学探究技能.探究技能是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是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与保证.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也是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物理课程应该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那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看一看它们是否相似.  相似文献   

14.
《物理通报》2005,(9):4-5
彭先生是我国理论物理学界一代宗师.解放后,核科学技术在开国初几乎一片空白,在钱三强先生、王淦昌先生、彭桓武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领导下,我们白手起家,开辟了中国核科学技术领域.彭先生以他深刻的观察物理实质的本领、认真求实和科学联系实际的思想,不断地开辟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体现.但目前的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和实践中的错误倾向.笔者根据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和实践认为物理教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学习,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可以说,中学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应是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还应注意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6.
1探究式物理教学中“得出结论”环节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物理教学比较注重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他们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通常,科学探究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但是,从现行的“探究式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李莉 《物理通报》2005,(5):64-64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教学生学会,不如教学生会学.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定律、定理的建立过程和科学的发现过程,采取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下面通过笔者在“超重和失重”一节课中的教学实例,来谈谈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赵正 《物理通报》2006,(10):9-10
把物理探究学习融入物理课程与教学实践之中已成为当今物理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科学探究列入其“科学内容标准”之首;2000年英国颁布的国家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四个目标的首要目标;2003年3月31日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又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物理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物理探究学习方式”.而物理探究学习的课堂评价在学生物理探究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培养科学思想方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一种说法即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深感同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则主要靠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提倡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是指在人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教学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要求.《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充分发展,发掘学生思考方法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优点,并增强其继续学习的信心.同时《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上又提出“应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新课标》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那么应如何用《新课标》的精神来优化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具体课堂上实行讨论法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能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进行科学的探究,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且在讨论之后(课后)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