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导了生长温度为550℃,以三甲基镓(TMGa)和三甲基铟(TMIn)为Ⅲ族源,用低压金属有机物气相沉积(LFMOCVD〕技术,高质量1.62um和1.3umInGaAsP及In0.57Ga0.43As0.98P0.04/In0.73Ga0.27As0.6P0.4量子阶结构的生长,并给出了1.55umGaAsP/InP分别限制应变量子阱结构激光器的生长条件,激光器于室温下脉冲激射,其阈值电流密度为2.4kA/cm2。  相似文献   

2.
高功率808nm InGaAsP—GaAs分别限制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宝仁  张兴德 《光学学报》1997,17(12):614-1617
介绍了研究分别限制结构InGaAsP-GaAs半导体激光器所得到的最新成果。利用引进的俄国技术,基于量子阱结构的InGaAsP-GaAs激光器,可用短时间液相外延技术制造。在GaAs衬底上制成的InGaAsP-GaAs分别限制结构的激光器,主要参数如下:发射波入λ=808nm,阈值电流密度J=300A/cm^2,对于条宽ω=100μm的激光器,连续功率为1-2W。  相似文献   

3.
报导了InGaAs/GaAs和InGaAs/AlGaAs垂直耦合量子结在注入式激光器的制备工艺及其光致荧光谱,量热吸收谱和电致荧光谱的特性,该激光器的连续波波发光功率在室温下可达1W。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用低压金属有机化合物汽相外延(LP-MOCVD)技术在(100)InP衬底上生长InGaAsp体材料及InGaAP/InP量子阱结构材料的生长条件。三甲基镓(TM63)、三甲基铟(TMh)和纯的砷烷(A8H3)、磷烷(PH3)分别用作Ⅲ族和Ⅴ族源,在非故意掺杂情况下,InGaAsP材料的载流子浓度为3.6×1015cm-3;在液氦温度和室温下,与InP晶格匹配的InGaAsP光致发光半峰宽分别为19.2meV和63meV;对外延层的组分及厚度均匀性分别进行了转靶X光衍射仪,低温光致发光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对不同阱宽的量子阱结构材料测出了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导致光致发光波长随阱宽增加而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组织生长InAs/GaAs量子点的垂直相关排列机制,生长了上下两层用6.5nmGaAs间隔的InAs结构、下层以InAs已经成岛,由于应力传递效应,上层InAs由二维生长向三维成岛生长的转变提前发生,临界厚度从1.7ML变成1.5ML,透射业微镜截面象显示形成上下两层高度差别很大的InAs量子点,但是由于两层量子点之间存在器存在强烈的电子耦合,光致发光谱中只有与含大量子点的InAs层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6.
王杰 《光学学报》1995,15(7):27-930
建立了半导体激光器电光取样系统。选择1.3μm,InGaAs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取样光源,利用微带GaAs衬底的纵向电光效应作为电光取样器,测量了InGaAs/InP雪崩二极管的脉冲响应特性。分析表明,本系统具有0.35mV/√Hz的电压灵敏度和9ps的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退火条件和 In 组份对分子束外延生长的 In Ga As 量子点(分别以 Ga As或 Al Ga As 为基体)光学特性的影响。表明:量子点中 In 含量的增加将导致载流子的定域能增加和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间隔增大。采用垂直耦合的量子点及宽能带的 Al Ga As 基体可增强材料的热稳定性。以 Al Ga As 为基体的 In Ga As 量子点,高温后退火工艺 ( T= 830℃)可改善低温生长的 Al Ga As 层的质量,从而改善量子点激光器材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国鹰  马祖光  王新桥 《光学学报》1999,19(8):1084-1088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 M O C V D)方法成功地研制了具有两对梯度折射率( G R I N)异质结结构的 In Ga As/ Al Ga As 应变双量子阱激光器。该激光器的波长为 970~982 nm ,室温连续工作阈值电流密度为140 A/cm 2, 工作在0.9 A 时单面连续输出光功率为520 m W , 工作在2.0 A 时, 连续输出光功率为 1.49 W , 最高功率可达 2.4 W 。微分量子效率高达0.83 W / A。  相似文献   

9.
应用深能级瞬态谱(DLTs)技术详细研究低压-金属有机物汽相外延(LP-MOVPE)生长的Ga_(0.47)In_(0.53)As/Inp量子阱、宽接触和质子轰击条形异质结激光器中的深能级。样品的DLTS表明,在宽接触激光器的i-Ga_(0.47)In_(0.53)As有源层里观察到H1(E_v+0.09eV)和E1(E_c-0.35eV)陷阱,它们可能分别与样品生长过程中扩散到i-Ga_(0.47)In_(0.53)As有源层的Zn和材料本身的原生缺陷有关。而条形激光器的i-Ga_(0.47)In_(0.53)As有源层的H2(E_v+0.11eV)和E2(E_v-0.42eV)陷阱则可能是H1和E1与质子轰击引起的损伤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单量子势阱激光器的三元衬底生长日本富士实验室已研制出一种液体密封式切克劳斯基晶体生长法(Czochralski),用来生长高质量InGaAs晶体,继之用来生长单量子势讲InGaAsP激光M极管。若能保证生长期间熔料的质量,就可改进块状晶体组份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1.
陈国鹰  马祖光 《光学学报》1999,19(8):084-1088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MOCVD)方法成功地研制了具有两对梯度折射率(GRIN)异质结构的InGaAs/AlGaAs应变双量子阱激光器。该器的波长为970-982nm,室温连续工作阈值电流密度为140A/cm^2,工作在0.9A时单面连续输出光功率为520mW,工作在2.0时,连续输出光功率为1.49W,最高功率可达2.4W,微分量子效率高达0.83W/A。  相似文献   

12.
应用深能级瞬态谱(DLTs)技术详细研究低压-金属有机物汽相外延(LP-MOVPE)生长的Ga0.47In0.53As/Inp量子阱、宽接触和质子轰击条形异质结激光器中的深能级。样品的DLTS表明,在宽接触激光器的i-Ga0.47In0.53As有源层里观察到H1(E+0.09eV)和E1(E-0.35eV)陷阱,它们可能分别与样品生长过程中扩散到i-Ga0.4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单模光纤中Raman光放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单模光纤中,背向受激拉曼散射(BSRS)对通信光的光放大研究。所用泵浦源为声光0开关Nd ̄(+3):YAG激光器,工作波长1.064μm。信号源为InGaAsP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波长1.30μm。在1.30μm处实现了Raman光放大,增益达19.4dB以上,增益系数为2.3×10 ̄(-12)cm/w。  相似文献   

14.
王立军  武胜利 《发光学报》1999,20(2):152-154
研制出30个单元的InGAaSp/InGaP/GaAs分别限制双异质结单量子阱激光器列阵,器件外微分量子效率达78%,发向波长808nm,准连续输出的光功率达27W。  相似文献   

15.
汽─液─固相法生长GaAs/InAs量子点1995年4月,日本《固体物理》第30卷第399页发表的比留间健之等的文章介绍了汽-液-固相法生长的GaAs/InAs量子点及其光荧光蓝移现象。在以As终止的GaAs(111)面上真空蒸发约1nm的Au膜,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LP-MOCVD对不同x值的In1-xGaxAs/InP生长条件,并且生长了压缩应变为0.5%三个不同阱宽的InGaAs/InP量子阱结构,利用77KPL光谱分析了能级同阱宽的关系,实现最窄阱宽为4.4nm,最小全半高峰宽为17.0mev。  相似文献   

17.
红光InAlAs量子点的结构和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伟  梁基本 《发光学报》1999,20(3):230-234
利用MBE方法在(001)衬底上成功地生长密度大、尺寸小、发红光的InAlAs/AlGaAs量子点结构。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表明,InAlAs量子的密度和大小都随覆盖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发现Al原子的表面迁移率决定InAlAs量子点的形貌,光荧光谱证实了量子点的发光峰值在红光范围,并结合形貌的统计得到了量子点的发光峰展宽主要昌受量子点的横向尺寸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欣  薄报学 《发光学报》1999,20(4):342-345
报道了808nm无铝InGaAsP/GaAs高功率连续阵列半导体激光器,在频率100Hz,脉冲宽度200μs,占空比达20%时,单阵列条的输出光功率室温下达到37W。  相似文献   

19.
薄报学  任大翠 《光学学报》1995,15(3):68-271
通过对描述半导体激光器基本光波导方程的数值求解,分析了AlGaAs/GaAs分别限制量子阱激光器的光学限制特性,比较了不同缓变结构及多量子阱结构的光学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徐遵图  徐俊英 《物理学报》1998,47(6):945-951
用分子束外延生长了GaAs/AlGaAs双量子阱激光器结构样品,并对不同温度快速热退火导致量子阱组分无序即阱和垒中三族元素的扩散过程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 。用光荧光技术测量退火样品的n=1量子阱能级跃迁峰值位置,结果表明退火前后样品量子阱能级位置发生蓝移,蓝移量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对退火过程中GaAs/AlGaAs量子阱中三族元素的扩散过程中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获得了不同退火温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