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锌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在生物体内锌以多种形式参与代谢过程,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与降解.对生命体系有着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催化作用。模拟合成以锌、铜等为中心离子的配位聚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将为人们认识生命体系中与这些金属离子相关的生命现象提供重要的信息。4,4’-联吡啶是一种线状双基刚性配体.无支链,空间位阻少,有较好的桥联作用,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分子膜进行分子结构水平的观察研究.由APM图像中得到的PMMA单体所占面积与用π-A曲线中换算出液面上PMMALaugmuir膜中单体的面积符合得很好.从AFM图像中可见PMMALB膜中PMMA的线型碳链是与档板(barrier)平行的紧密排列,与LB提膜方向相垂直.并由此对PMMALB膜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此外,还观察到了在Si基底上PMMA直链的卷绕伸直排列形态,初步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4种金属离子[铜(Ⅱ),镧(Ⅲ),铀(Ⅵ)及铈(Ⅳ)]在双水相液-液萃取体系[聚乙二醇2000(PEG)-(NH4)2SO4-锌试剂]中的萃取行为,特别是影响萃取的条件(包括溶液的酸度,锌试剂用量;硫酸铵加入量及有无表面活性剂存在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铜(Ⅱ)在pH3~8的条件下,以锌试剂螯合物的形态被定量萃取进入PEG相,萃取率在95%以上;镧(Ⅲ)在pH1~7之间不被萃取,仍以离子状态留在下层水相中;而铀(Ⅵ)及铈(IV)在pH1~11范围内萃取不完全,萃取率在30%~65%之间。试验表明,在pH6的条件下,铜(Ⅱ)可与共存的镧(Ⅲ)定量分离,铜(Ⅱ)进入PEG相的萃取率在95.6%~98.3%之间,而共存的镧(Ⅲ)仅有4.5%~5.1%进入PEG相中。对锌试剂作为螯合剂与上述4种金属离子在萃取过程的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Fe(II)-脱乙酰壳聚糖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探讨了壳聚糖对Fe(Ⅱ)的吸附条件,并对壳聚糖与Fe(Ⅱ)的吸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Fe(Ⅱ)与壳聚糖既发生配位反应形成Fe(Ⅱ)-壳聚糖配位聚合物,也产生吸附作用,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证实了Fe(Ⅱ)与壳聚糖之间发生了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晓梅  宋楚华 《合成化学》2002,10(3):245-248
通过对Schiff碱型羧酸开链冠醚与Cu(Ⅱ)所形成的配合物之组成、最大吸收波长(λmax),差工线以及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的测定,获得了这些配合物的配位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6.
苯并[a]芘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是有机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产生的,主要在垃圾焚烧、高温炼油等过程中产生。其一旦产生就很难分解,因此危害较大。无公害食品植物油的理化指标中规定苯并[a]芘的含量要低于10μg/kg。本文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处理植物油样品,减少了有机溶剂的用量,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处理后的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快速测定,所得结果完全能满足食品检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砷锑铋对阴极铜沉积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线性电位扫描、XPS、XRD等方法,研究了砷锑铋离子对酸性硫酸铜系统中铜沉积反应动力学及铜沉积层成份与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As(Ⅴ)离子能增大铜沉积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对铜沉积过程起去极化作用;Sb(Ⅲ)、Bi(Ⅲ)离子均使铜沉积反应交换电流密度减小,对铜沉积过程起极化作用;但砷锑铋离子不改变铜沉积反应的机理.测试表明:用200A/m2电流密度电解,砷锑铋不会在阴极沉积,也不影响铜沉积层的晶面择优取向(220);用1500A/m2电流密度电解,发现砷与铋在阴极与铜共沉积,铜沉积层的晶面择优取向变为(111),沉积层中铜主要以金属Cu和少量Cu2O形式存在,铋主要以Bi2O3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次黄嘌呤(HX)、肌苷(I)和腺苷(ADO)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μBondapakC_(18)色谱柱,含7%甲醇的2mmol/L磷酸钠缓冲液(pH=6.0)为流动相,等比洗脱,254nm处紫外检测,12min内即可分析一个样品。本法生物样本预处理简单,因而平均回收率达95%以上。HX在5.0~500ng,I和ADO在10~100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于3.40%(日内)和5.20%(日间),并测定了30份心肌组织中次黄嘌呤、肌苷和腺苷的含量。对所用的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Y,Gd)Al3(BO3)4中掺杂Ce^3 和Tb^3 的样品,并研究了其结构特性、光谱特性和发光过程中稀土离子问的能量传递。(Y,Gd)Al3(BO3)4属于三角晶系,具有R32的空间群,掺入Ce^3 ,Tb^3 杂质后晶格结构没有变化。(Y,Gd)Al3(BO3)4:Ce,Tb的激发光谱由3个宽谱带组成,这3个谱带分别对应于Ce^3 的4f-5d跃迁吸收。在该体系中存在Ce^3 →Tb^3 ,Gd^3→Tb^3 和Gd^3 →Ce^3 的能量传递,其中Ce^3 起敏化剂和中间体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亚胺基二乙酸(IDA)修饰了聚乙二醇PEG8000,并构建了修饰聚合物-盐-水液-固亲和萃取体系,用于高选择富集与分离金属离子。控制最佳分离条件,成相聚合物吐温80浓度;5%~10%;PEG-(IDA)2含量0.1%;(NH4)2SO4浓度;1.14~1.67mol/L;溶液酸度pH3.20~7.00。连续萃取分离了Cu(Ⅱ)、Zn(Ⅱ)、Co(Ⅱ)及Cu(Ⅱ)、Zn(Ⅱ)、Ni(Ⅱ),并探讨了该萃取体系的萃取机理。从水样、发样等多种样品中,成功地富集并测定了痕量Cu(Ⅱ)和Zn(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用MAT-251质谱计进行 ̄(15)N天然丰度测量的过程中,各个环节和整个方法的精度,并与国外同类工作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精度和准确度均达到国际上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压微波消解电位滴定法测定氧化钒中的各种价态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本平  易桂华  徐亚筠 《分析化学》2001,29(9):1116-1116
1 引 言近年来,关于价态钒的分析研究较多根据国内外的资料介绍:目前尚不能解决三氧化二钒中价态钒的分析问题。虽有些分析方法有应用,但只适应于单一价态钒或简单体系的物料,对于各种价态V(Ⅲ)、V(Ⅳ)、V(Ⅴ)共存的分析方法,还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对三氧化二钒物料组成进行成份分析及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确定该物料主要为钒的氧化物。由于低价钒不稳定极易被氧化且与高价氧化物间的反应不易控制,要测定各种不同价态的钒,难度很大,归根结底应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高价钒与低价钒氧化物相分离;②各种价态钒混合的情形下,进行准…  相似文献   

13.
张彩云  武海顺 《化学学报》2005,63(11):979-984,i001
用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的水平上,对闭式多面体簇合物(HAlNH)12及其内含式X@(HAlNH)12和外接式X(HAINH)12(X=Fˉ,CIˉ,Brˉ,O2ˉ,S2ˉ,Se2ˉ)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构型优化和能量计算,并讨论了几何构型、自然键轨道(NBO)、振动频率、能量参数及NMR数据与结构的关系,最后得到复合物结构的稳定性信息,具有Th对称性的X@(HAINH)12(X=Fˉ,CIˉ,Brˉ,S2ˉ,Se2ˉ)复合物和具有C3对称性的O2ˉ@(HAINH)12复合物为内含式的基态结构,从能量角度分析,内含式复合物比外接式复合物的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中压汞灯为光源,采用吸收光谱法,观察了UO2(NO3)2·6H2O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光化还原时的吸收光谱随照射时间、铀浓度及溶液酸度的变化,经短时间光照后,在UO2(NO3)2-DMF溶液中有铀(Ⅴ)形成,其吸收峰在755和635nm处,结果表明,它们分别是UO-DMF和UOOH2+-DMF的特征吸收,溶液中铀(Ⅴ)的岐化反应与H+浓度密切相关,UOOH2+是岐化反应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5.
关于Co(Ⅱ)离子对PbO2和Pt电极上阳极析氧过程的催化作用,以及Ag(Ⅰ)离子对阳极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文献上已早有报导[1-4],但大都是仅通过总的极化曲线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的结果.由于在氧析出的同时往往有其它阳极氧化过程同时进行(例如,Co(Ⅱ)或Ag(Ⅰ)的阳极氧化),因此,很难从总的极化曲线得出正确的结论.本文用气体电量计法直接测量氧析出速度,并对Pt和PbO2电极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些新的结果.1实验方法为了直接测量氧析出过程的分电流,实验时串联了一专收集O2的气体库仑计.电解槽和库仑计阳极均安装在各自…  相似文献   

16.
双酰胺萃取剂具有螯合性能,能从硝酸介质中萃取各价态锕系元素。其降解产物对萃取过程影响很小,能够燃尽,易于处理,合成也较容易,因此被认为是在高放废液的分离-嬗变工艺以及稀土湿法冶金等方面很有前途的一类萃取剂,IBGA萃取硝酸、铀(Ⅵ)和钚(Ⅳ)及其配合物结构研究已有报道,但关于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稀土元素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对,IBGA萃取多种稀土元素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考察,本文报道镧(Ⅲ)、镨(Ⅲ)、钆(Ⅲ)和铒(Ⅲ)的萃取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13)C,~(27)al,~(129)Xe为探针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并辅以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研究了在ZSM-5型沸石上的积炭行为。结果表明,脱铝改变了沸石骨架酸中心数目及其分布,沸石酸度及骨架铝含量均对积炭起着重要作用,高温预处理能降低催化剂积炭率。催化剂积炭中心与芳构化活性中心是一致的,焦最初在催化剂外表面形成,然后逐渐深入内表面并引起孔道堵塞及失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Nd(ClO4)3·nH2O-bphsm[双(苯基亚砜)甲烷1体系(甲醇-氯仿1:2)和Er(ClO4)3·nH2O-bphsm体系(甲醇-氯仿1:2)的电子光谱。分析了在可见光区内,f一f跃迁的强度和强度参数,并从Nd3+和Er3+的超灵敏跃迁的振子强度和强度参数T2与配体bphsm浓度的关系,指出了体系中Nd与bphsm形成1:2.5的物种和Er3+与bphsm形成1:2的物种。  相似文献   

19.
用特性粘度([η])和羧值为参数,研究了双唑啉化合物(BOZ)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扩链反应动力学过程,表明BOZ是与PET中羧基反应,考察了不同工艺生产的PET的扩链效果,结果说明达到的[η]极大值取决于原始PET的[η]与羧值之比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固相反应合成了Eu_(0.5)RE_(0.5)Fe_(0.5)Mn_(0.5)O_3(RE=La,Pr,Nd,Sm,Eu,Gd,Tb,Dy,Ho,Er,Tm,Yb,Y)等化合物。测量了其XRD谱及~(57)FeMssbauer谱.实验发现,随着RE原子序数的增加,样品的晶胞体积减小,Fe在化合物中处于Fe~(3+)的高自旋状态,~(57)Fe的四极裂矩与样品的畸变参数D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