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DTNB标记的肌酸激酶(S,S′-二-TNB-CK)氰解反应,发现在Degani等人的氰解反应的条件下,同时有水解反应存在。当没有KCN存在时,在pH9.5的条件下,DTNB标记的CK可以迅速地被水解,并释放出TNB基团。水解反应呈双相的一级反应,在快相反应中每个酶分子大约释放一个TNB基团。当水解后的产物进一步与KCN反应时,每个酶分子大约又释放一个TNB基团,反应则呈单相的一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在DTNB修饰酶中,两个被修饰的巯基分别处于二聚体肌酸激酶的每一个亚基的活性部位上,其中一个TNB基团在水解反应中迅速被释放出来而另一个以很慢的速度反应并很难反应完全。而水解产物进行氰解时,那个很难被水解的TNB基团此时被释放出来。这表明了肌酸激酶的两个亚基结合是不对称的,因而导致两个活性部位的巯基处于不同的化学微环境中。此外还发现在水解过程或氰解过程中伴随着TNB基团的释放,活性部位部分巯基被还原成游离巯基,同时活力也得到部分恢复并呈正相关作用。这进一步说明CK中可反应的半胱氨酸巯基是酶的必需基因,并处于酶分子的活性部位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对激光染料分子LDS751的电子结构和激发态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量子化学计算, 在理论上对其激发态下可能的构型变化和动力学过程进行了预测. 从计算结果得出LDS751分子可能存在两个分别通过C—C桥键和端基C—N键旋转而实现的影响其光谱性质的光致异构化通道. 利用分子内官能团在激发过程中的电荷布居变化定量地分析了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 所得结论可以预测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光谱特征谱线和解释相关的光谱实验.  相似文献   

3.
分子筛对葡萄糖淀粉酶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黑曲霉葡萄糖淀粉酶(E.C.3.2.1.3)在三种改性的、具有中孔和大孔的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并将吸附量和吸附等温线的形状与分子筛的等电点、孔容、孔径及酸性相关联。讨论了孔结构和不同酶吸附量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发现葡萄糖淀粉酶在再造孔分子筛上的单层饱和吸附量与再造孔的方法密切有关,三种不同再造孔方法制得的分子筛具有不同的骨架Si/Al比、不同的孔分布和比表面积。不同的Si/Al比导致不同的酸性质和等电点。酶吸附量与载体的表面酸性、等电点以及吸附时溶液的pH有关。分子筛对酶的吸附以静电作用为主。其次,当中孔孔径和孔容越大时,单层饱和吸附量亦越大。随着分子筛对葡萄糖淀粉酶的吸附量增加,固定化酶的活力增大,但固定化酶的比活力随吸附量的增加、中孔孔容和孔径的减小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乙烯对脂肪酶活力的直接作用及其机理. 结果表明: 低浓度乙烯能使脂肪酶催化三油酸甘油酯的水解活力提高; 当乙烯浓度为0.9834 mmol•L-1时, 酶活力提高13.0%. 高浓度乙烯降低脂肪酶活力; 当乙烯浓度为7.9669 mmol•L-1时, 酶活力下降24.5%. 加入乙烯的酶最适温度向高温偏移10~15 ℃, 而酶的最适pH值不变. 在pH=7.9时, 乙烯使酶活力升高较大, pH为4.5~7.5, 8.5, 9.5~11时酶的活力降低. 加入乙烯的酶与对照相比, 其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强度均有较大幅度增加, 荧光偏振度、比旋光度和粘度显著下降. DSC分析表明: 在低温范围内酶的可逆吸热峰值温度明显高于对照, 而热焓变低于对照; 在高温范围内酶的不可逆吸热峰值温度和热焓变都低于对照. 这些结果证实了乙烯可以直接影响酶的微环境和构象. 乙烯对脂肪酶的直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微环境以及渗入到酶分子内部改变酶构象而引起酶活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计算机绘图程序对未瓜蛋白酶分子及其活性中心区域的分子表面外壳作了计算和作图,并对其带电荷侧链,活性中心的相邻氨基酸和α-螺旋对整个分子和活性中心区域的静电势影响作了计算.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和活性中心区域的几何特征和静电势分布特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乙烯对脂肪酶活力的直接作用及其机理. 结果表明: 低浓度乙烯能使脂肪酶催化三油酸甘油酯的水解活力提高; 当乙烯浓度为0.9834 mmol•L-1时, 酶活力提高13.0%. 高浓度乙烯降低脂肪酶活力; 当乙烯浓度为7.9669 mmol•L-1时, 酶活力下降24.5%. 加入乙烯的酶最适温度向高温偏移10~15 ℃, 而酶的最适pH值不变. 在pH=7.9时, 乙烯使酶活力升高较大, pH为4.5~7.5, 8.5, 9.5~11时酶的活力降低. 加入乙烯的酶与对照相比, 其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强度均有较大幅度增加, 荧光偏振度、比旋光度和粘度显著下降. DSC分析表明: 在低温范围内酶的可逆吸热峰值温度明显高于对照, 而热焓变低于对照; 在高温范围内酶的不可逆吸热峰值温度和热焓变都低于对照. 这些结果证实了乙烯可以直接影响酶的微环境和构象. 乙烯对脂肪酶的直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微环境以及渗入到酶分子内部改变酶构象而引起酶活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脂肪酸去饱和酶的结构与催化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酸去饱和酶(desaturase)能将脂肪酸链上的C-C单键转化为C=C双键[1], 这类酶催化的反应叫作去饱和反应. 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分布很广泛, 存在于被检测的所有生命体中, 除了某些细菌如Escherichia Coli等.  相似文献   

8.
选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右旋糖苷、磺化右旋糖苷,肝素及小分子醋酸酐对酶分子进行了共价修饰,研究了不同修饰剂对酶分子的酶活力及其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分子,特别是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降低抗原性效果很好,但活力损失较大;修饰剂分子量越大,酶表面氨基修饰程度越高,解除抗原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肌酸激酶在胍溶液中的变性与失活速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紫外差光谱、荧光光谱为监测手段测定肌酸激酶的变性与失活过程均为一级反应。在3M胍溶液中,30℃测得的失活速度常数为5.9秒~(-1),变性速度常数为1.9秒~(-1)。1M胍变性时,失活速度常数为4.3秒~(-1),而交性速度常数明显降低为0.04秒~(-1)。0.5M胍变性时,失活为两个一级过程,其速度常数分别为3.6秒~(-1)与0.003秒~(-1),此外酶还保持有3.4%的剩余活力;变性速度常数为0.004秒~(-1)。在0.3M胍中,酶的紫外差吸收及荧光变化都很小,但是60%的活力仍然迅速丧失,最后还保持有30%剩余活力。上述结果表明,酶的活性部位可能比较脆弱。酶分子双体的解聚或盐酸胍的抑制作用也可能引起酶的快速失活。低浓度胍变性时,失活过程的多相性意味着可能存在有部分活力的中间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半胱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残基在鸡肝果糖-6-磷酸-2-激酶的作用。DTNB修饰的结果表明鸡肝PFK-2每亚基具有9个巯基。其中,在中性pH下可滴定的巯基数目为6个;在Fru6P存在下的可滴定巯基数为4个;而在ATP存在下的可滴定巯基数为7个。在修饰的过程中酶的活力随着被滴定的巯基数目的增加先是提高后为下降,但最后的酶仍不低于初始活力。NEMI对该酶活力的影响与DTNB的相似,它的修饰首先使酶活力升高,当巯基完全被修饰后的活力仍不低于初始活力。但是PCMB和碘代乙酸对该酶的活力影响很小。pH动力学结果显示该酶有1个pK~a为9.0的必需基团,它很可能是赖氨酸残基。PLP和苯乙二醛修饰PFK-2皆可导致该酶的失活。Fru6P对PLP的作用有强烈的保护,Fru2,6P2和Pi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ATP则稍有增加PLP对该酶的失活作用;苯乙二醛修饰的结果和PLP不同,Fru2,6P2有较强的保护作用,ATP有部分保护作用,Fru6P则对失活完全无保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赖氨酸残基是鸡肝PFK-2与底物Fru2,6P2结合有关的必需残基,而精氨酸可能是该酶与产物Fru2,6P2结合有关的残基。  相似文献   

11.
用化学修饰法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作修饰剂,对聚半乳糖醛酸酶(PG2)中色氨酸(Trp)残基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1个PG2分子中有6个Trp残基,其中4个位于酶分子内部,2个位于酶分子表面,该发现通过表面荧光猝灭实验得到进一步证明,酶分子表面的2个Trp残基中,有1个为活性必需的氨基酸,它的修饰导致大部分酶活力丧失,底物保护实验进一步证明该活性必需的Trp可能位于酶的活性部位,酶被修饰后其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眼镜王蛇毒中LAO的纯化及某些性质,从眼镜王蛇毒中所分离的LAO在比活力、酶学性质及同工酶谱方面与从其他蛇毒来源的LAO存在显著不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该酶是均一的.由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全酶分子量约为1.5×105.SDS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测得亚基分子量为7.3×104.表明该酶是由二个分子量相同的亚基组成.吸收光谱显示每个分子含二个FAD. 酶氧化L-丙氨酸的最适pH为8.7—9.0.当底物浓度大于3n M时,出现明显产物抑制.该酶具有一定热稳定性,在55℃以下加热40分钟对酶活力基本无影响,当酶的浓度低于5.7微克/毫升时酶的浓度和酶反应速率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耐高温α-淀粉酶结合Ca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耐高温α-淀粉酶分子中含10个Ca2+,脱钙酶逐量补钙后的活力及稳定性研究表明:酶分子中前8个Ca2+参与酶的催化作用,后2个Ca2+抖对酶结构起稳定作用.脱钙酶加钙后室温下的荧光光谱和CD谱表明:酶的构象虽有变化,但不显著,说明酶的构象对ca2+的依赖性很小.脱钙酶结合不同数目的Ca2+,于90℃加热15 min后,测其荧光光谱,结果表明,结合10个Ca2+时,酶保持最大的稳定构象;CD谱表明脱钙酶加热时仍具有一定的螺旋结构.这再次说明,酶的构象对ca2+依赖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人纤维蛋白溶酶原中色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为修饰剂,对人纤维蛋白溶酶原(HPg)中色氨酸(Trp)残基的分布及其与酶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每个HPg分子有19个Trp残基,5个位于分子表面:有2个是快反应残基,其中1个是活性必需的氨基酸,酶被修饰后其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证明小麦丛矮病毒含有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酶活力与病毒的核衣壳(NP)有关。NP的体外转录需要四种三磷酸核苷酸和Mg~2+,一定的盐浓度以及某些还原剂的存在能增大酶活力。通过SDS解聚和超迷离心可以将NP分解为上清和沉淀两个部分,上清含有NP的三种结构蛋白,L,N和NS;沉淀主要为病毒RNA。上清蛋白与病毒RNA的重新组合能再现病毒的RNA聚合酶活力,并且当蛋白与RNA的配比为100:7.7(W/W)时,RNA聚合酶重组活力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脂肪酸去孢和酶的结构与催化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咸漠  甄开吉 《分子催化》2000,14(6):473-476
脂肪酸去饱和酶 (desaturase)能将脂肪酸链上的 C- C单键转化为 C=C双键 [1] ,这类酶催化的反应叫作去饱和反应 .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分布很广泛 ,存在于被检测的所有生命体中 ,除了某些细菌如 Escherichia Coli等 .甘油酯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对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影响很大[2 ] .在生理温度下 ,极性甘油酯如果只含有饱和脂肪酸 ,则不能形成生物膜基本的脂双层结构 .引入适当数目的双键 ,可以降低生物膜甘油酯由固体转变为液晶体所需的温度 ,从而提供生物膜必需的流动性 .而膜的流动性对某些膜结合酶的活性是必要的 .脂肪酸去饱和酶分 3类[3] :…  相似文献   

17.
意蜂工蜂酸性磷酸酶的化学修饰及荧光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意蜂工蜂酸性磷酸酶(ACPase,E.C.3.1.3.2)在分离纯化的基础上,研究化学修饰剂苯甲基磺酰氟(PMSF)、二巯基苏糖醇(DTT)、对氯汞苯甲酸(pCMB)、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溴代乙酸(BrAc)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条件下对酶活力及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和二硫键被修饰后,酶活力下降且荧光强度减少;色氨酸残基被修饰后酶活力降低,荧光强度减小;含羟基的氨基酸残基被修饰后酶活力降低,荧光强度增加;组氨酸残基被修饰后酶活力基本不变,酶的荧光强度也不改变。  相似文献   

18.
周甲申  张琳  张良 《化学学报》2020,78(12):1383-1398
Ⅱ型脂肪酸合成途径(FAS-Ⅱ)是细菌和植物体内进行饱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唯一必需途径.FAS-Ⅱ由一系列单一基因编码的可溶性酶组成,通过依次循环式的识别和催化由酰基载体蛋白(ACP)共价携带的脂肪酸碳链底物来实现特定长度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和合成.由于FAS-Ⅱ在细菌生理活动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与哺乳动物脂肪酸合成途径FAS-I存在显著差异,FAS-Ⅱ的酶系长久以来都被公认为是重要的抗菌药物靶标群.因此,阐明该途径酶系的催化调控机制,发展靶向FAS-Ⅱ酶系的抗菌药物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综述FAS-Ⅱ近年的分子机制研究和药物发现进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FAS-Ⅱ的生物学功能并推动全新抗菌药物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多羟基甾醇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抗肿瘤细胞活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6个具有类似结构的多羟基甾醇的合成和它们的抗肿瘤细胞活性.发现此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与其分子中双键存在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当甾核或支链中双键被饱和时,其细胞毒性均明显降低.甾醇(5)和(8)对胃癌(MGC)、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检测农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BSA蛋白,SOD酶)相互作用的高分辨质谱分析方法.对相应结合产物进行质谱检测,结果表明,BSA蛋白与甲基对硫磷分子在开始相互作用30 min后达到饱和,且每个蛋白分子最多与5个甲基对硫磷分子结合;BSA蛋白与甲维盐不存在相互作用.通过对SOD酶与敌敌畏,阿维菌素及噻呋酰胺结合产物的质谱检测发现每个SOD酶最多结合2个敌敌畏分子,1个阿维菌素分子,且不与噻呋酰胺相互作用.此外,实验表明,SOD酶与阿维菌素分子作用30 min后达到平衡,与敌敌畏分子作用20 min后达到平衡.通过对两种蛋白结合农药小分子过程的时间分辨分析发现,两种生物大分子结合农药小分子的机理过程存在差异.本方法与相关标准方法(荧光光谱法,NBT试剂盒法)及分子模拟对接结果比对说明,本方法切实可靠.本方法具有耗样量少、检测速度快、可提供多方面信息等优点,在新农药的研发及其安全性评价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