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镉试剂曾用于Cd(Ⅱ)、Hg(Ⅱ)、Pd(Ⅱ)、Mg(Ⅱ)的检定和光度测定。有关该试剂的合成及其在微量分析中的应用最近已有综述报导。在弱碱性介质中,银与1,10-菲啰啉(phen)及镉试剂(cad)可形成玫瑰红色三元络合物,易被氯仿定量地萃取,其摩尔吸光系数为5.7×10~4,高于常用测银的双硫腙法(ε=3.05×10~4)和绕丹宁法(ε=2.0×10~4)。本文用上述络合反应作了萃取-光度测定银的各种条件及测出氯仿层中络合物的组成比。曾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银的测定并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噻唑偶氮试剂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试剂,这类试剂用于钯离子的测定有:CTMAB(ε_(625)~(PdR)=4.1×10~4);5—Br—BTAMB(ε_(693.2)~(PdR)=4.8×10~4);BTAMB(ε_(695)~(PdR)=4.96×10~4);5—Br—TAMB(ε_(693)~(PdR)=5.6×10~4);BTADMTA(ε_(718)~(PdR)=6.7×10~4)等。为进一步提高这类试剂的灵敏度、选择性及水溶性,将酸性大、水溶性好、稳定性强的磺酸基(-S0_3H)和掩蔽性基团(-N(CH_2COOH) (CH_2COOH))引入噻唑偶氮型试剂中,合成了TADCABS,并研究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高氯酸介质中该试剂与钯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灵敏度高,在641.8,522.0nm测定其吸光度之差,表观摩尔吸光数ε=7.4×10~4,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允许大量的常见重金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镓邻苯二酚紫(PV)体系的极谱行为。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PV分别在硫酸(pH3.2)和0.3mol/L NH_4Cl底液(pH2.9)中还原,E_(?)=-0.55V(vs.SCE),加入Ga(Ⅲ)后此波峰电流降低,并在稍负电位上出现一新波,在前者底液中,Ep_2=-0.67V,ip_2与C_(Ga)在1.0×10~(-7)—1.2×10~(-6)mol/L成正比;在后者底液中,Ep_2=-0.74V,在1.0×10~(-6)—2.0×10~(-5)mol/L成正比。用等摩尔系列法确定络合物的组成比为1:2。用循环伏安法等试验手段研究该波的性质及其反应机理,认为是络合吸附波,是络合物中配位体的还原。  相似文献   

4.
2,6-二溴-4-氯偶氮胂与铅、铋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怀侠  罗庆尧 《分析化学》2002,30(7):887-887
1 引  言含卤素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类试剂是稀土元素的优良显色剂 ,这类试剂用于铅、铋的测定也有一些报道。有文献用 2 ,6 二溴 4 氯偶氮胂在 1 .2mol L高氯酸中测定了铜合金及粗铜中微量铋 (ε为 9.0× 1 0 4L·mol- 1 ·cm- 1 )。实验发现 ,该试剂在 3 0mol LHClO4介质中与铋显色反应有更高的灵敏度 (ε为 1 .0 5× 1 0 5L·mol- 1 ·cm- 1 )。在该条件下 ,Pb2 +不干扰Bi3 +的测定 ;在 0 .1mol LHClO4中 ,两者均与试剂显色 ,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4 .4 6× 1 0 4和 1 .0 3×1 0 5L·mol…  相似文献   

5.
铜-铋试剂配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孝  郭雷 《分析化学》1990,18(6):560-562
本文提出极谱测定微量铜的铜-铋试剂新体系。在0.064mol/L KOH,0.16mol/L NH_3·H_2O,1.28×10~(-4)mol/L铋试剂溶液中,铜(Ⅱ)-铋试剂配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铜浓度在8×10~(-9)~8×10~(-7)g/ml范围内与导数波高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休系应用于铝合金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示波极谱上,锆、铪在0.08M盐酸-8×10~(-5)M偶氮胂Ⅲ体系中有一灵敏的极谱络合吸附波。锆浓度在1×10~(-7)~4×10~(-6)M,铪浓度在1×10~(-7)~4.5×10~(-6)M范围内,与导数波高成线性关系。机理研究表明,锆与偶氮胂Ⅱ的络合物及其电极反应产物都在滴汞电极上吸附,吸附平衡不能瞬时达到,络合物中锆与偶氮胂Ⅱ组成比为1:2,络合物为负四价络阴离子。实验表明,胂羧基偶氮试剂如偶氮胂M、偶氮胂羧、偶氮胂Ⅰ、偶氮胂Ⅱ均能与锆、铪产生同样的极谱络合吸附波,而非胂羧基偶氮试剂则不能。在胂羧基偶氮试剂中,位于胂羧基另一侧苯环上的基团不影响试剂与锆、铪形成络合吸附波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Tween-20为增溶剂,用直接光度法研究了汞与双硫腙络合物的组成,以及该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测得络合物的最大配位数为4,积累稳定常数分别为:β_1=3.77×10~4,β_2=8.03×10~6,β_3=7.75×10~9,β_4=5.60×10~(12)”。相应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_1=3.98×10~4,△ε_2=4.18×10~4,△ε=4.25×10~4,△ε_4=4.35×10~4。  相似文献   

8.
微量铋的分光光度法,过去多用硫脲、碘化钾、二甲酚橙和偶氮胂Ⅲ等作显色剂。这些方法灵敏度差,干扰因素多,操作繁杂、不易掌握。本文于pH1.5硝酸介质中,以半二甲酚橙为显色剂,在氯化四苯砷盐存在条件下,测定铋的灵敏度有所提高,其ε_(530)=2.3×10~4(二甲酚橙光度法ε_(530)=1.2×10~4);铋量在0—60微克/25毫升范围符合比尔定律。在拟定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TSAB(2,3,4-三羟基-4′-磺酸基-偶氮苯)为显色剂可在大量铜存在下直接测定铋,但多在硫酸介质中显色。本文比较了硝酸和硫酸两种介质,发现在硫酸介质中的灵敏度(ε=2.55×10~4)虽高于硝酸介质(ε=1.8×10~4)但酸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十种变色酸双偶氮胂类试剂与铋—钪的共显色反应,发现其中三溴偶氮胂等五种试剂与铋—钪有共显色反应。铋、钪与试剂生成的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9.4×10~4L·mol~(-1)·cm~(-1)。大量的常见离子不干扰铋的测定,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合金中的微量铋。  相似文献   

11.
铋-N-苯甲酰苯胲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5.6的0.2mol/L NH_4Ac-3×10~(14)mol/L N-苯甲酰苯胲(N-BPHA)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得到Bi(Ⅲ)的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0.33V(vs.SCE)左右。导数峰高与铋的浓度在5.0×10~(-8)~4.0×10~(-6)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实验表明,该极谱峰属于络合物吸附波,测定其络合比为Bi(Ⅲ):N-BPHA=1:3。测定了该体系的吸附量;Bi(Ⅲ)-N-BPHA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2.87×10~5,吸引因子α=0.984。用于矿石中微量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荧光光度法测定苯二酚异构体中的邻苯二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苯二酚异构体中的邻苯二酚。在硼砂缓冲溶液介质中,氰乙酰胺能与邻苯二酚生成荧光物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邻苯二酚的浓度在1×10~(-8)~3×10~(-6)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2×10~(-9)mol/L,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3.
新有机试剂4-(6-溴-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6-Br-BTAPC)与钛(Ⅳ)在 pH3.4的40%丙酮水溶液中发生高灵敏显色反应。形成的带负电荷的配合物的组成比为2:1表观稳定常数为3.7×10~9(25℃,μ0.1),λ_(max)为570nm,对比度(Δλ)为130nm,ε_(570)高达9.21×10~4L·mol~(-1)·cm~(-1)。建议了配合物的结构。在0~13μgTi(Ⅳ)/25ml 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该法用于工业水和废水中痕量钛的分光光度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锆(Ⅳ)的光度测定已有综述。其中三苯甲烷类试剂应用较广泛,作者等新近提出了PSC法。利用胶束增溶(敏)的方法渐多,其中体系Zr-TAM-Zeph、Zr-CAS-各类表面活性剂、Zr-SAF或m-NPF等2,3,7-三羟基萤光酮衍生物-CTMAB、Zr-Br-BTAE-SLS、Zr-Br-PF-CTMAB-Tween-60等灵敏度高(ε≥10~5)。本文研究了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铬菁R(ECR)与锆(Ⅳ)的络合显色反应。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pH=5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560~590nm(ε_(570)=1.24×10~5),其灵敏度高,适于微量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二溴羧基偶氮胂是新近合成的测定铈组稀土的优良显色剂,可用于钢铁和土壤中微量铈组稀土元素的测定,还可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锶和陶瓷釉料中微量锆的测定,但该试剂与铋的显色反应尚未见报道。本文详细研究了二溴羧基偶氮胂与铋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0.5mol·L~(-1)HClO_4介质中,试剂与铋生成2:1的蓝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36)=7.8×10~4,铋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本法测定铸铁中痕量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的存在下,钛(Ⅳ)同羟胺和邻苯二酚紫(PV)于pH3时形成绿色的四元混配型胶溶络合物,其组成比为:Ti(IV):NH_2OH:PV:CTMAB=1:2:2:4。λ_(max)=730nm,反应对比度△λ=290nm,摩尔吸光系数ε_(730)=9.4×10~4。方法可直接用于某些钢铁和合金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25±0.02℃、0.025mol·dm~(-3)KCl介质及磷酸盐缓冲条件下,用光度滴定法研究了羟基-氧钼(V)[5,10,15,20-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二聚平衡,用线性最小平方法确定了平衡模型,求得二聚反应平衡常数pK_el=4.34±0.28,单体的摩尔吸收εm(447um)=1.27×10~4εm(475um)=2.01×10~4;二聚体的摩尔吸收ε_d(447nm)=3.17×10~4,ε_d(475nm)=1.40×10~4。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建立了Bi(Ⅲ)-XO体系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测定微量铋的方法。以0.13mol/lHAc-0.13mol/lNaAc为支持电解质,该体系有一灵敏导数极谱波,峰电位为-0.25 V(vs.SCE)。峰电流与铋的浓度在5.0×10~(-8)~1.5×10~(-6)mol/l范围内成正比。确证了该极谱波属于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铋(Ⅲ)与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之间的一类特殊反应——β型反应。研究了试剂分子结构与反应性能的关系,着重探讨铋(Ⅲ)与偶氮氯膦-p~N的β型反应行为。在高氯酸介质中,铋(Ⅲ)与上述试剂形成灵敏度很高的稳定β型配合物,λ_(max)=713nm,ε(max)=9.84×10~4L·mol~(-1)·cm~(-1)。并考察了反应酸度、显色剂浓度、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显色温度及显色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测定了α和β型配合物的组成,初步探索了α和β型配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NH_3/NH_4Cl中铋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络合物的示差脉冲吸附伏安特性。实验了仪器参数对示差脉冲吸附伏安法的影响。发现吸附富集120s时铋浓度在2.0×10~(-9)~3.0×10~(-7)M范围内与峰电流有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5×10~(-9)M。并测定了人发中的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