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增溶光度法多数是使用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后分别记作sf,sf)作增敏剂,而且通常认为C_8以下的sf由于主烃链长度短,分子间的憎水相互作用力弱,表面活性低,不易形成胶束,故文献中尚未见用C_8以下的sf作为增溶光度法增敏剂的报导。我们在研究C_8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后记作sf)等摩尔混合作增敏剂的基础上,对不同主烃链长度sf的适宜搭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即使短烃链的C_6sf(溴化己基三甲铵,记作C_6NBr)只要与较长主烃链的sf(十二烷基  相似文献   

2.
铬天青S(简写作CAS)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钪,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我们在前文中曾利用溴化辛基三甲铵(简写作C_8NBr)和硫酸辛酯钠(简写作NaC_8S)作为CASAl(Ⅲ)显色反应的增敏剂。本文研究C_8NBr-NaC_8S-CAS-Sc体系的分光光度性质。结果表明,C_8NBr-NaC_8S对CAS-Sc体系也有强烈的增敏作用。利用过量表面活性剂对镧的褪色作用,可以增大镧的允许存在量。据此制定了人工合成镧样中杂质钪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四)光度分析中胶束增敏机理研究的现状自从表面活性剂在光度分析中得到应用以来,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机理曾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表面活性剂究竟以什么形式参与增敏作用这一基本问题至今尚未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目前,主要流行以下三种观点:(1)以胶束形式参与增敏作用,但与染料分子相互作用的是胶束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2)以表面活性剂的单分子形式参与增敏作用,而极性端的电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CMC值以前,表面活性剂以单分子形式增敏,而在CMC值以后则以胶束形式增敏,即单分子和胶束均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表面活性剂极性端在胶束增敏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主要是由荷电中心原子及次碳链所组成。我们认为,一个比较完备的胶束增敏理论,应该能够解释表面活性剂极性端不同时的增敏现象和对实验条件的影响。目前,在分析化学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也反映在极性端部分。因此,要解决增敏现象的本质,找出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增敏作用中的异同,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SDBS和TPB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镧与偶氮硝羧的显色反应,两种表面活性利在等摩尔附近时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其ε_(730)为3.00×10~5l,mol~(-1),cm~(-1),用电导法测定了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研究澳化十二烷基呲啶(C_(12)NBr)和硫酸十二烷基钠(NaC_(12)S)两种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加入溴化钠作成等离子强度溶液)的表面吸附。用滴体积法测定C_(12)NBr水溶液、等离子强度的、不同C_(12)Br-NaC_(12)S比例的水溶液及1:1当量C_(12)NBr-NaC_(12)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利用等离子强度条件下的Gibbs吸附公式 -((dγ/dln m_N))_m_S=RTГ′_N及- -((dγ/dln m_N))_m_N=RTГ′_S,可分剧求出正、负表面活性离子的吸附量。结果表明: 1.负离子表面活性剂之存在大为增加正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反之亦然。1:1当量C_(12)NBr-NaC_(12)S混合溶液的CMC约为2×10~(-5)m,比C_(12)NBr溶液的CMC约小650倍。 2.负离子表面活性剂之存在促进正表面活性离子的表面吸附;反之亦然。这恰好与负、负表面活性离子混合溶液及丁醇-负表面活性离子混合溶液之情形相反。 3.加无机盐(NaBr)对1:1当量C_(12)NBr-NaC_(12)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几无影响,亦即对吸附无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对于无盐时的1:1C_(12)NBr-NaC_(12)S混合溶液,Gibbs吸附公式应为 -dγ/RT=(Г′_N+Г′_S)dlnm_N(或s) 4.1:1 当量混合溶液表面吸附的最小分子面积为16(?)~2(加NaBr)及15(?)~2(未加 NaBr)。因此可能有多分子吸附层的形成。此外,自实验结果的解析提出1:1当量混合溶液的表面无双电层;而正、负表面活性剂的高表面活性及高吸附量的产生,是由于长链间的van der Waals引力及正、负离子的静电引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通式为C_(10)H_(33)M(C_2H_(2n+1))_3·X(式中n=2,4;M=N或P;X=Cl或Br)的季鏻盐及季铵盐阳离子表而活性剂,试验结果表明,次链碳原子数增加时,表面活性剂的CMC值呈现降低的趋势。当增大次链取代基体积,或用磷原子代替极性端中荷电中心氮原子时也可导致CMC值的下降。本文还研究了上述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的增敏作用。增敏现象通常发生在体系的CMC值附近,但吸光度达到最大时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均超过共CMC值。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增敏现象与胶束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胶束介质对邻苯二胺的酶催化氧化产物2,3-二氨基吩嗪的光谱性质的影响,发现胶束介质对其吸收光谱影响很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其荧光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荧光量子效率可提高近十倍。进一步研究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2,3-二氨基吩嗪的增敏原因在于其增溶作用及给电子效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离子交换法,由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鎓(C_4mimCl)和烷基硫酸钠合成了一系列无卤素的阴离子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烷基硫酸1-丁基-3-甲基咪唑鎓盐[C_4mim][C_nH_(2n+1)SO_4](n=8,12,16),利用表面张力仪、稳态荧光光谱等手段考察了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水溶液表面及体相中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与传统无机反离子相比,有机咪唑阳离子[C_4mim]~+作为反离子的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C_4mim]~+产生的氢键引起的抑制分子规则排列的作用小于其促进分子有序排列的疏水作用。长烷基链的阴离子是界面膜及胶束的主要组成成分,阴离子疏水烷基碳链的增长虽然可促进胶束的形成,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_4mim]~+参与界面或胶束的形成;阴离子所带烷基链越长,越不利于阳离子[C_4mim]~+参与界面膜或胶束的形成,界面膜或胶束中表面活性剂排布越松散,即界面张力越大,体系中胶束聚集数较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碳氟表面活性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引入产生了高的表面活性和强的增敏效应。  相似文献   

11.
全氟辛酸钠和溴化烷基三甲铵混合水溶液的界面化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定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C_7F_(15)COON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_3H_(17)N(CH_3)Br、C_(10)H_(21)N(CH_3)_3Br和C_(12)H_(25)N(CH_3)_3Br)混合水溶液(加NaBr, 恒离子强度μ=0.1 mol kg~(-1))的表面张力及正庚烷/水溶液界面张力。结果表明: 在表面上, 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长增加, 各体系同一比例的饱和总吸附量增大。界面上, 7CFNa~C_8NBr体系的吸附规律与表面相似; 7CFNa~C_(10)NBr体系饱和总吸附量在1:1时最小; 而7CFNa~C_(12)NBr体系, 其饱和吸附量随7CFNa比例减小而减小。混合物的表(界)面活性均比单一表面活性剂高。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氢链增加, 混合溶液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有所下降, 而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有所提高, 自表面吸附层结构与表面张力的关系对比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表明活性剂对Cd(II)-Cadion 和Cd(II)-Cadion 2B作用的不同, 研究了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与胶束增敏作用的关系, 发现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Cd(II)-Cadion 2B的灵敏度高于Cd(II)-Cadion, 当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 Cadion体系的增敏效应有如下顺序: SDBS〉混合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增敏效应。以Triton X-100为例, 分别测定了显色剂及其配合物所在胶束微环境中的D~e~f~f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 还另用分光光度法和析相法探求增溶位。结果表明: (1)具有两亲结构的被增溶物增溶于胶束的栅状层, 其能否进入栅状层及进入栅状层的深浅, 决定于被增溶物分子的横断面的大小和两亲结构明显程度。(2)在胶束栅状层, 受"刚性不对称微环境"的作用产生增敏作用。(3)从研究Cd(II)-Cadion和Cd(II)-Cadion 2B的分子结构表明: Cd(II)-Cadion 2B的横断面大于Cd(II)-Cadion, 而两亲结构又比Cd(II)-Cadion 不明显, 这是Cd(II)-Cadion 2B胶束增敏率小于Cd(II)-Cadio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表明活性剂对Cd(II)-Cadion 和Cd(II)-Cadion 2B作用的不同, 研究了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与胶束增敏作用的关系, 发现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Cd(II)-Cadion 2B的灵敏度高于Cd(II)-Cadion, 当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 Cadion体系的增敏效应有如下顺序: SDBS〉混合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增敏效应。以Triton X-100为例, 分别测定了显色剂及其配合物所在胶束微环境中的D~e~f~f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 还另用分光光度法和析相法探求增溶位。结果表明: (1)具有两亲结构的被增溶物增溶于胶束的栅状层, 其能否进入栅状层及进入栅状层的深浅, 决定于被增溶物分子的横断面的大小和两亲结构明显程度。(2)在胶束栅状层, 受"刚性不对称微环境"的作用产生增敏作用。(3)从研究Cd(II)-Cadion和Cd(II)-Cadion 2B的分子结构表明: Cd(II)-Cadion 2B的横断面大于Cd(II)-Cadion, 而两亲结构又比Cd(II)-Cadion 不明显, 这是Cd(II)-Cadion 2B胶束增敏率小于Cd(II)-Cadio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增敏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CTMAB-PeregalO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多羟基显色体系Cd-PAR及Al-CAS的协同增敏作用。认为除了形成混合胶束改变显色反应的微境外,两种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电子云分布的协同作用也是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表面活性剂对Cd(Ⅱ)-Cadion和Cd(Ⅱ)-Cadion 2B作用的不同,研究了有机显色剂分子结构与胶束增敏作用的关系,发现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Cd(Ⅱ)-Cadion 2B的灵敏度高于Cd(Ⅱ)-Cadion,当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Cadion体系的增敏效应有如下顺序:SDBS>混合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增敏效应。以Triton X-100为例,分别测定了显色剂及其配合物所在胶束微环境中的_(off),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还另用分光光度法和析相法探求增溶位。结果表明:(1)具有两亲结构的被增溶物增溶于胶束的栅状层,其能否进入栅状层及进入栅状层的深浅,决定于被增溶物分子的横断面的大小和两亲结构明显程度。(2)在胶束栅状层,受“刚性不对称微环境”的作用产生增敏作用。(3)从研究Cd(Ⅱ)-Cadion和Gd(Ⅱ)-Cadion 2B的分子结构表明:Cd(Ⅱ)-Cadion 2B的横断面大于Cd(Ⅱ)-Cadion,而两亲结构又比Cd(Ⅱ)-Cadion不明显,这是Cd(Ⅱ)-Cadion 2B胶束增敏率小于Cd(Ⅱ)-Cadio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将长链烷基季氮和非高于烷氧链引入同一个分子中,合成了兼有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特点的低聚合表面活性剂聚氧化丙烯-α-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按(PPOCA)和聚氧化丙烯-α-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PPOTA)。研究了其基本性质,并试用作光度分析胶束增敏试剂。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Cu(Ⅱ)与头孢羟氨苄生成的配合物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H6.2的Tris缓冲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其配合物的荧光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头孢羟氨苄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其线性范围为0.03~1.14μg/mL,检出限为0.03μg/mL,经实际样品测定,其平均回收率为97.3%~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1.1%~1.3%。  相似文献   

18.
不同添加物对表面活性剂溶液预胶束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关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预胶束的形成问题已有不少报道[’-‘].预胶束是表面活性剂溶液在浓度很稀时(远小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分子所形成的一种集合体·由于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对其难于捡出,因此常被研究者忽略.文献间曾指出:预胶束形成的驱动力与胶束一样,也是疏水作用所致.因此表面活性分子的链长、头部极性、溶剂性质以及添加物的引入等因素必然会影响预胶束的形成.本工作是对添加物的引入问题所作的初步研究·。作中所研究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ss)·+”烷基;Iv酸钠(5%)和十六烷基硫酸…  相似文献   

19.
自六十年代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分光光度法中以来,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的研究甚多,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偶氮染料——金属离子测定体系产生真正的增敏作用的例子并不多见。至于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偶氮染料——金属离子测定体系而产生增敏作用的情况也很少。我们仅见用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口底)唑测定铝以及吐温-80-(口底)唑测定铝的报告。此外,测定镉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也甚少见报道。本法用吐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分光光度和核磁共振两种实验方法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记作n-Sf)胶束对漂蓝6B(ECAB)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增溶增敏作用。n-Sf对金属络合物的增溶增敏作用发生在胶束的极性部分与非极性部分的交界处,故n-Sf分子中的烷基链与聚氧乙烯链是否直接相联,会影响到金属-ECAB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形状、λ_(max)和ε值。n-Sf胶束增溶ECAB,会抑制ECAB的酸式离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