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化学分析计量》2009,(3):70-70
据美国媒体不久前报道,美国国防部已与美国汉胜公司签署了一项合约。按照合约规定,后者将为美国防部提供化学战探测器光谱仪。美国国防部化生防御联合项目执行办公室(JPEO-CBD)与美国汉胜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4000万美元的合约,  相似文献   

2.
阮慎康 《大学化学》1989,4(4):47-48
今年9月7日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傅鹰教授逝世10周年纪念日.在此发表阮慎康老师的文章,回忆傅先生治学育人的精神,相信对青年学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甲酯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及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物 ,可提高其在相应介质中的分散性[1] .乙酰丙酮合锰可以有效地引发羊毛、纤维素、淀粉等天然高分子的接枝聚合 [2~ 4 ] ,季君晖 [5]将其与羟甲基化炭黑组成引发体系 ,引发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在炭黑表面进行接枝聚合 .但该体系难以引发水溶性的单体 ,因此得到的接枝炭黑只能用于油性体系 .目前制备亲水性接枝炭黑大多采用 Ce4 +/羟甲基化炭黑引发体系 ,该体系对 O2 特别敏感 ,反应条件相当苛刻 .本文采用乙酰丙酮合锰与羟甲基化炭黑组成引发体系 ,引发丙烯酸甲酯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 .在 Na…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在对化学与哲学关系的分析,以二者的联结处为切入点,结合实例,提出了“化学哲学“这一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化学的学习、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理性化,从而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不断促进化学科学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β-NiOOH的制备及充放电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夏熙  潘仁 《应用化学》2001,18(1):76-0
电池正负极材料有充放电态之分 ,如 Mn O2 、Zn处于充电态 ,Ni(OH) 2 、MH、Li Co O2 、L i Ni O2等处于放电态 ,将起始荷电态不同的电极组装成电池 ,必然存在充放电态不匹配的问题 ,给电池化成带来困难 [1,2 ] .如 Zn/Ni电池正极改用充电态Ni OOH为原材料 ,则负极就可用充电态 Zn为原材料 ,很显然 Zn作为负极材料优于 Zn O,这就引发了将 Ni(OH) 2 氧化为 Ni OOH的研究 .本文采用改进的化学氧化法由β- Ni(OH ) 2 制备β-Ni OOH粉体 [3,4 ] ,对纯样及其与 Mn O2 混合的掺杂样的充放循环性能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所用试剂…  相似文献   

6.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动力学和分子量及分布的开放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过程中 ,凝胶效应会导致转化率在短时间内出现突变 ,这对工业反应器非常危险 ,同时也导致分子量剧增、分子量分布加宽 .为了使聚合反应速度、分子量及分布同时得到控制 ,提出 3个控制目标 ,即热荷分布指数、预定分子量及变化、分子量分布指数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半间歇聚合动力学和分子量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单体、溶剂和链转移剂 3种物料的流量和加料方式的仿真计算 ,对动力学、分子量及分布进行开放控制 ,并进行优化 ,得到热荷分布指数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分别小于 2 0和 2 2的控制策略 ,且分子量达到预定要求 .选择两种优化策略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与开放控制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库尔特粒径测试仪、TEM及zeta电位跟踪观测了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聚乙二醇(PEG)水溶液无皂乳液共聚过程中的粒径、粒径分布以及zeta电位变化.聚合物粒径会经历由小到大(某些粒径甚至超过1000μm,分布在0.04~2000μm的极宽范围内),再由大变小(形成的数均分布在0.04~0.18μm)过程,且粒径分布也由宽变窄,最终粒径数均分布集中在0.04~0.18μm窄范围内.结合聚合转化率数据,根据PEG水溶液中进行的St/MMA无皂乳液共聚粒径变化过程,以及zeta电位在聚合过程中异于普通无皂乳液的现象,认为该体系在反应初期形成的粒子会形成粒子堆,并随着聚合反应的继续,带有离子片段的自由基链段不断扩散进入粒子堆表面的小粒子,使其zeta电位不断增强,最终脱离粒子堆.提出了PEG水溶液中St/MMA无皂乳液共聚聚并脱析成核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高频炉反应器开展准东煤的快速热解实验,探究碱及碱土金属(AAEMs)的释放特性及其与煤焦理化性质演变的关联.热解停留时间、气氛是影响AAEMs迁移特性及煤焦理化性质演变的重要过程参数.研究表明,AAEMs的释放率随热解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Na、Mg和Ca的最大释放率分别为61.05%、64.47%、44.0...  相似文献   

9.
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锑矿石中伴生及有害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压片制样,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锑矿石中9个次量伴生及有害元素Cu、Pb、Zn、As、Co、Ni、W、Ba、S.选用国家标准物质和人工合成标准参考物质建立校准工作曲线,采用经验系数法和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和元素重叠干扰.方法的检出限低、精密度(RSD,n=12)小于5%,测定结果与参考值或化学值一致性良好.与化学法相比,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有效解决化学法在锑矿石伴生、有害等微量组分分析中过程烦琐、干扰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化学学报》1998,56(10)
1998年7月3日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6月19日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行了纪念活动,中科院院士、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家属等130余人参加了纪念会,林国强所长在纪念会上介绍了黄鸣龙教授的生平和他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会上发言的有黄鸣龙教授的学生周维善院士等.发言者都以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黄鸣龙教授的一生.黄鸣龙教授曾三次出国,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1952年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工  相似文献   

11.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10,31(6):79-80
2 种单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二元化合物大都是释热过程。本文讨论热效应对后续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Epigenetics is currently the focus of intense research interest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disciplines due to its importance in a multitude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disease states. Epigenetic functions result partly from modification of the nucleobases in DNA and RNA, and/or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of histone proteins. These modifications are dynamic, with cellular machinery identified to modulate and interpret the marks. Our focus is on bromodomains, which bind to acetylated lysine residues.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bromodomai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romodomain ligands, has been rapid. These advances have been underpinned by many disciplines, but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have undoubtedl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Herein, we review the ke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approaches that have furthered our study of bromodomains, enabled the development of bromodomain ligands, and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validation of bromodomains as therapeutic targets.  相似文献   

13.
For many years Chemical Abstracts has included in its coverage publications on chemical documentation or chem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lthough the bulk of those publications can be found in section 20 of Chemical Abstracts, many relevant articles were found scattered among 39 other sections of CA in 1984-1985. In addition to the scattering of references in CA,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Chemical Abstracts as a secondary source for chem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is called into question. Data are provided on the journals that contributed the most references on chem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on the languages of publication of relevant articles.  相似文献   

14.
谭富桃 《化学教育》2014,35(9):37-39
在中学化学影响化学平衡条件的教学中,依据中学化学教材介绍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来分析和证明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这是一种新教法。此教法能使学生快速明白和快速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同时,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我们认为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需要研究和改革的问题。   (1 )实验内容太多 ,且陈旧重复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验过程基本上是“照方抓药” ,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甚少 ,学习效果不理想。   (2 )在化学教育中 ,理论课偏重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而实验则是强调其实现过程。化学实验单独设课确实是一大进步 ,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仍然是以验证教学内容为目的 ,依附于理论课教学。且过分强调实验课与理论课开设的同步性 ,相继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化学生物学新前沿——化学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兴旺 《化学进展》2003,15(6):518-522
随着包括人类在内的主要模式生物的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的研究重心转向蛋白质组的研究--在对应基因组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系统研究调控细胞生命活动的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组学是化学生物学在后基因组时代的最新发展:化学蛋白质组学利用化学小分子为工具和手段,以基于靶蛋白质功能的新战略探测体内蛋白质组,是新一代的功能蛋白质组学.本文综述了化学蛋白质组学的最新进展、有关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化学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简析化学文化与化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勇  房寿高  吴星 《化学教育》2006,27(6):12-14
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化学,分析了化学文化的内涵,阐明了化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并根据化学文化的研究,论述了化学文化观下的化学教育,以及在化学教育中体现化学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 curing of composition containing epoxy bond is complicated chemical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where unde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 a change of its structure occurs. The structure changes are possible to know by thermal methods as DSC, DTA, etc. and also by measurement of dielectrical response under the low frequency electrical field.  相似文献   

20.
Chemical waves     
In our paper we try to describe the basic concepts of chemical waves and spatial pattern formation in a simple way. We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self-organisation phenomena in extended excitable systems. These result in the appearance of travelling waves, spiral waves, target patterns, Turing structures or more complicated structures called scroll waves, which ar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s. We describe the most famous oscillating reaction, the Belousov-Zhabotinsky (BZ) reaction, in greater detail. This is because it is of great interest in both physical chemistry and in studies on the evolution and sustenance of self-organising biolog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