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光明  盛蓉生 《分析化学》1995,23(9):1022-1027
本文在银胶活性基质上获得了Cu(Ⅱ)的中位-四(4-N-氰甲基吡啶)卟啉络合物Cu(Ⅱ)NACN的表面增强喇曼光谱光谱,并与其RRS光谱作了比较,讨论了PH值和Cu(Ⅱ)NACN的复合物的SERS光谱的影响,研究了小牛胸腺双链DNA及其变性DNA与Cu(Ⅱ)NACN的复合物的SERS光谱,指出Cu(Ⅱ)NACN是通过吡啶氮和卟啉核共同与银胶作用的,Cu(Ⅱ)NACN是斜向吸附在银表面上的,最佳PH  相似文献   

2.
配位聚合物PAAm-CuCl_2和cuCl_2·2H_2O的Cu ̄(2+)2pXPS谱上都有Shake-up峰,其与各自的Cu ̄(2+)2p3/2肩峰或主峰距离ΔEs2或ΔEs分别为8.7和8.6eV;但配位聚合物Cu(Ⅱ)-PVA却无此峰.由此推定,前者的Cu ̄(2+)是以sp ̄3杂化轨道接受PAAm4个链节单元C-N上N的孤对电子部分转移形成配位键;而Cu(Ⅱ)-PVA配位聚合物中的Cu ̄(2+)却以dsp ̄2杂化轨道接受PVA4个链节单元侧基O的孤对电子部分转移,产生配位键,即Cu ̄(2+)与PAAm或PVA的链节单元配位比均是1:4,此结果与电导率法测定PAAm-CuCl_2的配位比相同.  相似文献   

3.
FERROMAGNETICINTERACTIONBETWEENGADOLINIUM(Ⅲ)ANDCOPPER(Ⅱ)IONSINN,N'-BIS(2-AMINOPROPYL)OXAMIDOCOPPER(Ⅱ)BRIDGEDBINUCLEARGd(Ⅲ)-Cu...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吸附在银胶表面的中位-四(4-N甲氧羰甲基吡啶)卟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位-四(4-N甲氧羰甲基吡啶)卟啉可发生金属离子取代反应。金属离子嵌入卟啉大环,吸附在银胶表面的中位-四(4-N甲氧羰甲基吡啶)卟啉转变为金属配合物。给出了各种金属配合物主要拉曼峰的经验式归属。金属离子的半径,d电子对卟啉环的排斥作用,金属卟啉骨架模式频率随孔穴大小,大环的平面性和π-π相互作用而相应变化的特性,都可用来解释不同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结构灵敏特征峰为何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5.
NONTEMPLATESYNTHESISOFTWON_2O_2SMACROCYCLESDERIVEDFROMTHIOPHENE,ANDHg(Ⅱ),Pb(Ⅱ),Cd(Ⅱ)COMPLEXES¥LingZHAO;FuXinXIE;ZhiQiangXU;Gua...  相似文献   

6.
THE APPLICATION OF Cu(facam)2 TO THE ASYMMETRIC CYCLOPROPANATION OF 2,5-DIMETHYL-2,4-HEXADIENETHEAPPLICATIONOFCu(facam)2TOTHE...  相似文献   

7.
PREPARATION,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WO NEW CHARGE-TRANSFER SALTS (BEDT-TTF)_3Cu_2Brx AND (TTM-TTF) (...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以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MBTAE)作柱前衍生化试剂,在SpherisorbC_8柱上,以甲醇:水=80:20(V/V),含2mmol/LLi_2SO_4和10mmol/LpH5.0醋酸盐缓冲溶液作流动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了Fe ̄(2+)、Co ̄(2+)、Ni ̄(2+)和Cu ̄(2+)。各金属离子的检出限(S/N=3)分别为(pg):Fe ̄(2+)6.40,Co ̄(2-)1.38,Ni ̄(2+)4.47,Cu ̄(2+)7.28。方法用于欧洲标准局,黑麦草标样的分析,所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9.
SYNTHEIS,SITUCTUREANDCHARACTERIZATIONOFBINUCLEARCu(II)COMPLEX[Cu(C_6H_5COO)_2(C_5H_6N_2)]_2.(C_4H_8O)_2¥RuiNaYANGandDouManJIN(Hena...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四-(对-磺基苯基)卟啉二酸的J-聚集体共振喇曼光谱,用氘代法考察了各喇曼谱带的同位素位移。指认3条低波数喇曼带为分子聚集体的晶格模,喇曼光谱退偏比测量表明,聚集体中H4^2+TSPP的对称性较分子态降低。H4^2+TSPP在聚集体中以这面对面方式排列。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新配体1-N-(苯并咪唑-1-乙酰基)-4-苯基-3-氨基硫脲(BPMS),将其与Mn(Ⅱ)、Co(Ⅱ)、Ni(Ⅱ)、Cu(Ⅱ)、Cd(Ⅱ)、Zn(Ⅱ)、UO2(Ⅱ)等金属的醋酸盐反应,合成了7个新配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热重分析等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原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和C=N2的氮原子与金属配位  相似文献   

12.
THE INTERACTION OF Co(II),Ni(II),Cu(II) AND Zn(II) WITH 6-AMINOPENICILLAN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XiangDongZHANG;WeiGUAN;Q...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β-N-ACMspyPBr4)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该类反应对卟啉和Cu(Ⅱ)离子均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uP^4+]/dt=k{1.0+b[A^-])/(1.0+K3,4.[H^+]^2}[Cu^2+][P]T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3种以4,4'-联吡啶为桥联配体的三核环状Cu(Ⅱ)配合物[Cu_3(4,4'-bpy)_3·(phen)_3](ClO_4)_6·2H_2O(1)、[Cu_3(4,4'-bpy)_3](bpy)_3](ClO_4)_6·H_2O(2)和[Cu_3(4,4'-bpy)_3·(NO_2-phen)_3](ClO_4)_6·6H_2O(3)。经元素分析、电导、IR、电子光谱、ESR、磁化率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推定该配合物具有以4,4'-联吡啶为扩展桥的结构。利用Heisenberg模型求得交换参数J值为-0.23cm-1(1)和-0.90cm-1(3),表明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仅有很弱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凡政  石影 《分析化学》1995,23(7):832-834
本研究了聚乙二醇(PEG)-(NH4)2SO4-铬黑T(EBT)体系对Fe(Ⅲ)、Co(Ⅱ)、Ni(Ⅱ)、Cu(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结果表明,在pH7 ̄11的NH3·HNHCl缓冲溶液中,Fe(Ⅲ)、Co(Ⅱ)、Ni(Ⅱ)、Cu(Ⅱ)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Cd(Ⅱ)与Fe(Ⅲ)、Co(Ⅱ)、Ni(Ⅱ)、Cu(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meso-四(4-羟基-3-磺酸苯基)卟啉的显色反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Cd(Ⅱ)盐和咪唑存在下,溶液PH9.25±0.25时,在沸水浴中加热6min、Ni(Ⅱ)与T(4-HP)PS4、TritonX-100形成多合物。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盐为原料,用柠檬酸络合法按[La1-kSrx□k-x]2CuO4(X=0、0.05、0.1、0.15、0.2,k=0.025)的配比制备了5个样品.应用多晶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此La-Sr-Cu-O系列A2BO4型复合氧化物的非完整结构.结构研究表明,此系列结构空位型非完整的存在,使结构中B位的铜离子变价为Cu2+和Cu3+.但是,随着A位Sr加入量的增加,A位空位的减少,结构中B位Cu3+量随之减少,Cu2+量随之增加,样品对于CO氧化的催化性能缓慢下降,而NO还原的催化能力增强.高价态的Cu3+的存在是实现对CO催化氧化的条件;而Cu2+给电子能力促进了No-的生成,是NO催化还原的活性来源.从此系列样品的催化性能和精细结构的研究可得出,适当地调节A2BO4型结构中A位和B位的空位及Sr2+的掺入量,使B位Cu2+和Cu3+保持适当的比例,可获得CO催化氧化和NOx催化还原同时具有较高活性的催化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18.
新显色剂5,10,15,20-四(3-溴-4-磺酸苯基)卟啉,即T(3-BrP)PS_4,与Co(Ⅱ)、Zn(Ⅱ)、Cu(Ⅱ)离子生成螯合物,可在岛津CLCODS柱上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流动相为27+73的乙腈+水,内含20mmol/L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6.0)和10mmol/L的四乙基碘化铵(TEA·I)。检测波长为420nm。应用于茶叶、桔皮和紫米中微量钴、锌,铜离子的测定中,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3种以4,4’-联吡啶为配体的三核环状Cu(Ⅱ)配合物[Cu3(4,4'-bpy)3.(phen)3](ClO4)6.2H2O(1),[Cu3(4,4'-bpy),(bpy)3](ClO4)6.H2O(2)和[Cu394,4'-bpy)3.(NO2-phen)3](ClO4)6.6H2O(3)。经元素分析,电导,IR,电子光谱,ESR,磁化率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推定该配合物具有以4,4’-联吡  相似文献   

20.
聚醋酸乙烯酯与铜(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ESR、UV和IR表征Cu(2+)离子与PVAC的配位反应。根据CUCl2·2H2O乙醇溶液与PVAc-CuCl2·2H2O乙醇溶液的电导率差值随Cu(2+)离子摩尔浓度变化的明显转析点得知,1个Cu(2+)离子大约能与PVAc4个链节单元配位。证实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的聚合体是无规PMMA,得率为70%。讨论了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络合催化引发下的游离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