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1775年1月22日诞生于里昂一个商人家庭。他年轻时曾在中学教过数学,1805年定居巴黎,1808年任法国帝国大学总学监,后历任巴黎工业大学数学教授、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等职,1814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27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他还是柏林、斯德哥尔摩等科  相似文献   

2.
《物理》1957,(7)
安培(1775—1836年)是杰出的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近代电动力学的奠定者之一。他生于里昂的一个贵族家庭里。14岁安培就以极大的兴趣,读完了吉德罗和达拉姆柏主编的20卷“百科全书”,从而激发了他对自然科学、数学和哲学的兴趣。他非常爱好自然科学,从青年时代起,他就醉心于研究植物学、化学、物理和数学。1801年  相似文献   

3.
贝克勒耳(AntoineHenriBecquerel)是法国物理学家.于1852年12月15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卓越的科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物理学教授,并作过法国科学院的院士.1875年,贝克勒耳进入公路和桥梁部门任工程师,并于1894年成为总工程师.其间的1877年,贝克勒耳毕业于巴黎路桥学院.1885年,他被提升为高级工程师,1888年,贝克勒耳又在巴黎工业大学获得科学博士学位.1889年,他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92年,他父亲死后,贝克勒耳便继承祖父和父亲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吴大猷先生,1907年9月29日生于广东,于2000年3月4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3岁.海内外的华人物理学工作者无不为失去了一位对物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先驱而感到十分悲痛.吴大猷教授学识渊博,学术造诣精深,是国际上著名的物理学家.他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在塞缪尔·高德斯密特(SamuelA.Goudsmit)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33年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有关重元素的工作指出了自然界存在超铀元素.他1934年27岁从密歇根大学学成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获得美国大学物理博士的三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傅里叶是19世纪伟大的科学家,在热传导的理论研究方面作了开创性的工作,提出了后来以他命名的三角级数.本文介绍了他的生平、思想及成就,并指出:傅里叶在研究时代提出的课题时,把数学、物理学、工程技术融为一体的思想和方法,对后来的法国科学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理查德·R.恩斯特博士1993年生于瑞士.1969年曾获卢锡卡奖;1983年获国际磁共振医学学会金奖;1986年获马歇尔·宾内依斯特奖;199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的成功之道在于他把脉冲技术、傅里叶变换和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技术,挖掘旧理论和技术的活力推陈出新同时创造了多维谱技术,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他坚持理论、实践与应用三结合的原则,使核磁共振技术超出物理学的范畴而推广致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成为测定物质结构的“指纹”及大分子溶液构象的唯一方法.对化学、生命科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学等学科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期中国物理发展的回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大猷 《物理》2005,34(3):165-170
吴大猷(1907年9月29日—2000年3月4日),广东番禺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1929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1946年春受政府派遣赴美考察战后科学,先后任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教授.1949年秋,应加拿大国家研究院之邀,任该院理论物理组主任14年之久(1949-1963年),其间又曾分别短期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瑞士洛桑大学从事研究或任教.1963年后,到美国任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63-1965年)、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物理学与天文学系主任、教授(1965-1978年).1978年退休.从1956年起,吴大猷常赴台北讲学,曾任中研院物理所代所长.1967年担负策划和推动台湾科学发展的重任.1968年后任台北“国科会”和“科导会”主任.在美国退休后迁居台北.1983-1994年任中研院院长.1994年在台北退休.吴大猷专长理论物理,在物理学上多有建树,在国内外培养了几代物理人才.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初创阶段重要人物之一.1997年,他在台湾大学作了《早期中国物理发展的回忆》的系列演讲,并在2001年吴大猷卒后整理成书于台北出版.本刊征得台北吴大猷学术基金会同意,由本刊编委戴念祖先生从该书中摘录部分文字,在本刊分四次连载发表,以飨物理学界同仁.感谢吴大猷学术基金会和李政道先生、沈君山先生、柳怀祖先生对本刊的支持.另外,主编阎守胜感谢林志忠教授赠吴大猷先生书《早期中国物理发展的回忆》,使他产生了在本刊上刊登部分内容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物理》2007,36(12):I0001-I0004
施士元先生(1908—2007)是我国杰出的物理学教育家和核物理学研究先驱,他于1929年进入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在居里夫人指导下从事核谱学研究.是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的一名物理学博士。施士元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谱学研究的学者。他1933年回国后.受聘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从此在南大执教50多年,先后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是南京大学核物理和金属物理学科的开创者。施先生热爱祖国,热爱科教事业.热爱物理学,为我国物理学教学事业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地贡献了一生.为祖国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物理学人才。2007年9月28日,施先生走完他多彩的百年人生,在南京安详逝世。施先生虽然已经离去,但他诲人不倦、平易近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高贵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为我国物理学发展所做出的宝贵贡献将永不磨灭。为永久纪念施士元先生的功绩.本刊特约施先生的多位学生、同事撰文.刊出此缅怀专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一) 路易士·德布罗意1892年8月15日生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蒂厄浦.在他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由他二哥莫里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担负起对他的抚养和教育责任.德布罗意小时候的兴趣集中在历史学和法律方面,后来在他二哥的影响和帮助下,渐渐对物理学发生了兴趣.1909年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学习,1910年获得了历史学硕士学位,1913年又获得了物理学硕士学位. 德布罗意兴趣的转移,主要是受他二哥(莫里斯)和彭加勒《科学和假设》和《科学的价值》等著作的影响,以及他了解到1911年第一届索尔…  相似文献   

10.
路易·德布罗意于1892年出生于法国的阿耳比.1913年毕业于巴黎大学文理院,获得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的哥哥莫里斯是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哥哥的影响和帮助下,渐渐地对物理学发生了兴趣.当他从莫里斯那里了解到1911年第一届索耳威会议上的一些关于量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