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分光计调节的校准器,使调节简单易行,缩短了调节时间  相似文献   

2.
分光计自准直快速调整法──小平台标高调节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分光计自准直“小平台标高调节”的快速调节法,其特点是精度较高,直观适用。  相似文献   

3.
季节性能系数与压缩机容量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影响空调机部分负荷特性的因素,并根据季节性能系数SEER的提出,分析压缩机容量调节的必要性。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两种调节方式-速度调节和浓度调节的原理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调节方式都可达到较好的调节效果,而在中小型设备中浓度调节具有更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当今眼镜市场上传统产品的比较及配戴使用效果的分析,结合眼睛的调节与适应原理,引出一传统消费的误区,提出了一种眼镜消费的新空间即双焦镜片的应用开发。本文概述了双焦镜片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对符合眼睛调节的双焦镜片片形设计、光度调节以及像差理论进行了论证。结论是:双焦镜片可解决中老年眼疾患者看远近物体时需配戴两副不同光焦度眼镜的痛苦;双焦镜片同样适用于年轻人,可缓解眼睛的调节疲劳,防止度数的上升。充分开发双焦镜片的功能,对于卫生用眼,后天防治眼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汽轮机调节级静叶栅中采用多分流叶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引言调节级效率的高低,对整个汽轮机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调节组的效率比中间级的效率低得多。所以,许多汽轮机厂和研究所一直把改善和提高调节级效率作为研究的课题之一。由于相对叶高对叶栅的端部损失影响很大,因而调节级叶片不能太短,只能采用部分进汽度结构,造成了部分进汽损失,这一损失占据调节级的比重很大。例如上海汽轮机厂的125MW机组的调节级叶栅中,叶型损失为6%其中型面损失为1%,端部损失为5凡而部分进汽损失,按照上海汽轮机厂应用的公式计算,部分进汽损失在设计工况时达到8.49%。因此决定调节级效率高低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将可调式引射器应用于燃料电池阳极气体循环系统可以适应变工况场景。本文基于准二维模型建立了含调节锥的引射器理论模型,可以预测引射器的主流和二次流流量。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对主流和二次流流量的预测误差分别在在5%和20%以内。探究了可调式引射器流量调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调节锥通过调节主流和二次流流量来调控引射器性能;抛物线型调节锥在主流流量线性调控方面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调节分光仪时反射十字叉丝象出现的不同现象,采取针对性较强的调节步骤,提高用“渐近法”调节分光仪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考虑分光计教学过程基础上,将分光计教学分成实验准备模块、调节方法模块和问题解决模块。模块化教学方式不但缩短了学生在课堂上调节分光计的时间,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分光计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迈克尔孙干涉仪是一种典型干涉仪器,其调节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一套操作简单、易于成功的调节方法.一般实验教材中的调节方法为:(1)调节底座螺旋,使仪器水平.让He-Ne激光光束大致垂直于固定镜M2调节粗调螺旋,使M1与M2到G1的距离大致相等.(2)调节  相似文献   

10.
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特性及节能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引言目前逆循环装置比较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为变频调速系统,但因压缩机需重新设计和变频器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用混合工质进行变浓度容量调节可基本避免因压缩机共振、密封不良等重新设计的问题,有可能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1-2],必要从定性转入定量对变浓度容量调节的特性、最优工质及节能机理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2变浓度工质对的筛选用CSD方程对各种混合物进行变浓度制冷循环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工质对R22/142b;R32/124和R32/134a不仅具有较高的循环效率,较大的容量调节范围,而且有着理想的…  相似文献   

11.
主焦点式光学系统的光机结构设计与装调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用在极轴式望远镜中的主焦点式光学系统,从主镜的支撑设计与分析、主镜的装调检测、校正镜组件的设计装调和系统的装调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应用了有限元法分析主镜的支撑、定心仪检测光轴的同轴度、平行光管检测系统像质等,得出了主焦点式光学系统的一般装调检测方法.装调后的主镜面形检测结果均方根值达到0.042 8λ,校正镜组的光轴同轴误差达到12.4″.对系统的像质评价采用能量集中度法,成像在靶面上的星点80%能力集中度在24 μm×24 μm范围以内,达到设计指标要求,说明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装调检测方法可行.该方法和思路可推广至其他主焦点式光学系统的装调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袁建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4):045102-1-045102-10
为研究引张线技术在加速器准直测量中的应用和发展,首先简介了引张线技术原理,然后回顾了引张线准直法在加速器工程中的发展历史,接着介绍了引张线在加速器准直测量中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后讨论了各种引张线准直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宜环境,比较了国内外引张线准直法的发展与区别。指出引张线准直法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加速器准直测量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望远镜装配完成后的成像质量和其他关键指标,提出基于像差校正的望远镜装调方法。首先利用Zemax建立光学系统模型,模拟光学零件失调状态,分析各零件的每种失调状态对各类像差的影响情况,进而定量计算光学零件对系统像差的敏感矩阵,得出系统失调特性,拟定最佳装调方案。在此理论分析的指导下,进行基于星点检验法的装调实验,装调后仪器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分辨率优于技术指标要求7.5,验证了基于像差校正的光学系统装调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激光测量光路的特点和装校要求,给出了采用可见光源、分划板装校激光光路的原理。以预放测量模块为例,介绍了装校的流程及装校中的注意事项,分析了装校所能达到的精度,并用内调焦望远镜进行了装校精度检查。结果表明,采用可见光源、分划板装校的激光光路透镜光轴正过心的偏心极限误差小于等于0.07 mm,光轴倾斜极限误差小于等于25″。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在高性能贴片机上的一种快速视觉定位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性能贴片机须具有快速、准确的视觉定位的要求,通过改进一种混合空间增强的预处理方法,采用Hough变换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出了较为精确的边缘直线,实现了一种利用十字叉标记几何信息,并能进行快速对准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速度,对比例变化和局部残缺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基于DDE接口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装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祥  马冬梅  田园  卞江 《应用光学》2009,30(3):486-490
根据波前拟合和计算机辅助装调的算法原理,基于动态数据交换(DDE)接口技术和泽尼克多项式拟合技术,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运用MATLAB和ZEMAX联合计算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装调。利用DDE接口在ZEMAX和MATLAB之间进行通讯,并用MATLAB编写了能够生成各阶泽尼克圆多项式和环多项式的基底矩阵函数的可视化的计算机辅助装调程序,实现了程序的通用性及易用性。使用该程序对大遮拦比光学系统进行模拟装调,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为了确认泽尼克圆多项式在环域上的相关性对计算机辅助装调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泽尼克圆多项式和环多项式进行模拟装调。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装调使用这两种泽尼克多项式均可行。  相似文献   

17.
二元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逐层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钧  许乔 《光学学报》1996,16(10):350-1355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分析二元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新方法-逐层分析法,并对四台阶二元器件,就蚀刻深度误差和横向对准误差对器件衍射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证明了用该方法分析含有横向对准误差的二元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非常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8.
夏宗璜  马宏骥  傅胜春 《物理学报》1994,43(11):1764-1769
采用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测定低能区几种离子与Au碰撞产生Au的L3空穴态的定向度,及定向度的入射离子能量相关性;同时在平面波玻恩近似理论基础上加上库仑偏转效应的校正进行了理论计算,改善了实验点与平面波玻恩近似理论计算的符合程度,讨论了有关空穴态定向行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空间太阳望远镜(SST)的装校需要一个倒置的直径为1m的平面镜,此平面镜的面形精度决定了SST的装校成败。平面镜的支撑采用滑轮砝码机构,具有18个牵引点,每个牵引点的牵引力是独立可调的。在此支撑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平面镜的变形情况,提出了用主动光学原理对牵引力大小进行优化的方法,计算出了保持平面镜具有良好面形时所需要的牵引力的大小。采用Ritchey_Common方法对平面镜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平面镜面形精度的均方根值优于λ/30(λ=633nm),满足了SST的装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研究了光聚合物材料聚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乙酯(CEMC)的光化学反应过程, 以及对液晶材料LC-6710A 的取向能力.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取向层表面在光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 测量了光控取向膜液晶盒中液晶分子的预倾角及单面光控取向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TNLCD)的电光特性和时间响应特性曲线, 研究了液晶分子排列取向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