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推导了准单色光波情况下高斯脉冲伪随机序列偏振度的简洁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偏振度与差分群延迟之间的关系与线路啁啾和光纤色散无关,并且此关系可以由光信号频谱半宽度Δω和分光比γ唯一确定.用10 Gbit/s 7级m序列归零码进行的实验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推导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偏振度作为反馈信号进行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Gb/s光纤通信中归零码和非归零码光脉冲的偏振度随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偏振度的变化趋势呈现出震荡性,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归零码的偏振度要比非归零码的偏振度影响明显;同时搭建了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对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都表明,以偏振度作为反馈信号,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作搜索算法能够有效地对归零码和非归零码系统的一阶及高阶偏振模色散进行自适应补偿。  相似文献   

3.
偏振模色散动态补偿中色度色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色度色散(CD)对偏振模色散(PMD)动态补偿中偏振度(DOP)反馈的影响,模拟和实验验证了2.5Gb/s和10Gb/s非归零调制系统中光信号偏振度特性和系统误码率特性。表明有色度色散作用时信号偏振度值比仅受偏振模色散作用时要大.但误码率随色度色散量增加先轻度好转后就逐渐变差.偏振度值将不能如实反映偏振模色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且信号两正交偏振分量间能量差别越小或差分群延迟越大,上述两种情况下信号偏振度值偏离就越远。这种偏离还随系统速率和色度色散量的增加而加剧。进一步探讨了实际偏振模色散补偿中减轻色度色散影响的措施,表明当系统中同时存在偏振模色散和色度色散影响时,必须在基于偏振度反馈的偏振模色散补偿前完成色度色散补偿。  相似文献   

4.
基于光信号偏振度的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偏振模色散已成为当前发展高速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理论上分析了光纤一阶偏振膜色散效应对高速伪随机非归零码/归零码光信号偏振度的影响,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信号不同输入偏振态以及高阶偏振膜色散效应对非归零码光信号偏振度的影响。最后对利用信号偏振度作为反馈控制信号的自适应偏振膜色散补偿系统的补偿性能进行了分析,大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0Gbit/s的非归零码光纤传输系统,当传输线路的平均偏振膜色散值小于43ps时,利用极大化输出信号偏振度的偏振膜色散补偿系统对信号眼图的补偿概率可以达到99.99%.  相似文献   

5.
不同调制格式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不同调制格式的产生及其偏振模色散补偿性能。首先从实验上得到了不同调制格式的频谱和眼图,并将其输入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实现了缓解与补偿的动态结合。其次,从数值上比较和分析了不同调制格式应用于以偏振度做反馈信号的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后的补偿性能,结果表明,差分相移键控对偏振度的响应度和偏振模色散补偿效果要比传统开关键控好,因此差分相移键控非常适合于以偏振度做反馈信号的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而载波抑制码差分相移键控结合了载波抑制码载波抑制特性和差分相移键控的特殊频谱特性,具有最好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偏振态理论和一阶偏振模色散近似,推导出光信号偏振度的一个简洁解析表达式。并利用该解析表达式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20Gb/s系统的偏振模色散补偿中,偏振度监测法的灵敏度和跟踪范围受多种因素(如脉冲啁啾、占空比、消光比、放大自发辐射噪声、自相位调制等)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利用偏振度监测法反馈控制偏振模色散补偿时,监测灵敏度和跟踪范围是折中的,较小的占空比有利于提高偏振度监测法的灵敏度,而且总可以对高达1.5个位周期(75ps)的差分群延时进行跟踪,但当占空比低于0.5时,跟踪范围迅速缩小,消光比和放大自发辐射噪声不会明显改变偏振度监测法的跟踪范围,自相位调制效应显著地影响偏振度监测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偏振模色散效应严重制约着长距离高速光纤通信的发展,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的焦点。利用两阶段偏振模色散补偿器,采用6个自由度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通过在线监测搜索光纤链路信号的偏振度极值作为反馈控制信息,在40Gb/s归零码高速光纤传输链路中成功实现了ms量级的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补偿前后采用庞加莱球法测量光纤链路中偏振模色散量,测量结果表明在信号中心波长1560.5nm处,差分群时延补偿前后测量值分别为21ps和1.3ps,而二阶偏振模色散补偿前后测量值分别为266ps^2和43.5ps^2。补偿后实验链路中的一阶和二阶的偏振模色散同时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并且系统的总的功率代价在误码率为10^-9时小于1dB。  相似文献   

8.
不同调制方式下偏振度与偏振模色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偏振度与偏振模色散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非归零和归零两种调制方式下的偏振度与偏振模色散关系特性,结果表明偏振度町以作为实时检测偏振模色散的信号;且偏振度对偏振模色散的有效检测范围不大于调制光信号的占空比α,同时检测灵敏度与有效检测范围成反比;在非归零调制时偏振度对偏振模色散的有效检测范围最宽,为调制光信号的一个调制周期,是常规归零调制(占空比为0.5)时的2倍,但灵敏度只有常规归零调制时的一半。进一步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改善偏振度对偏振模色散的有效检测范围和灵敏度的方法。实验验证了非归零调制时偏振度与偏振模色散关系特性。  相似文献   

9.
偏振模色散补偿控制中偏振度技术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汉奎  章献民  陈抗生 《光子学报》2005,34(8):1213-1216
基于主偏振态理论,导出了光信号偏振度的解析表达式.并对40 Gb/s光传输系统中的信号偏振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包括啁啾、脉冲形状、脉冲宽度、自发辐射噪声以及消光比等.结果表明,偏振度技术能有效地监测和控制40 Gb/s系统中小于37.5 ps的偏振模色散.而且发现就最大化偏振度技术对差分群延时的容许范围而言,脉冲的1/e强度半宽取0.45个位宽(11.25 ps)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0.
姚敏  陈林 《光子学报》2007,36(4):710-714
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推导了偏振模色散与偏振度椭球的关系式,可以直接从偏振度椭球的长轴和短轴得到偏振模色散的大小.将得到的一阶偏振模色散大小与理论上从琼斯矩阵中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差分群时延小于20 ps时,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较好相符.分析了如何从偏振度椭球的长轴判断偏振模色散矢量的方向.因此,从得到的偏振模色散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信息可以为一阶偏振模色散补偿提供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1.
偏振模色散模拟器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丽  娄采云  章恩耀 《物理学报》2005,54(3):1241-1246
通过对微分群时延差(DGD)统计特性和偏振模色散(PMD)矢量自相关函数的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目前常用的三种PMD模拟器的性能. 结果表明:在DGD分布方面,由DGD发生器构成的模拟器,一个DGD发生器就可与实际光纤PMD的统计特性相符合,而由保偏光纤和可旋转的连接器构成的模拟器则至少需要15段. 在自相关函数方面,基于保偏光纤的模拟器取决于各段光纤的延时量,而基于DGD发生器的模拟器在中心频带外的自相关值很平稳,可视为常数.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模拟器 自相关函数  相似文献   

12.
We numerically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polarization-mode dispersion (PMD) compensation methods of the singl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DOP) sampling and DOP ellipsoid sampling method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ngle DOP sampling method can generate the maximum DOP, and may result in a small overall differential group delay (DGD) or the principal state of polarization (PSP)launching. By the PSP launching, just the first-order PMD is compensated while second-order PMD not.When the DOP ellipsoid sampling method is used the performance is evidently better, because the effect of high-order PMD on PMD compensation is reduced.  相似文献   

13.
40Gbit/s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报导了一个40 Gbit/s 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此实验系统基于偏振度的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二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在中心波长1560.5 nm处,补偿后的DGD和二阶PMD效应改善明显.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的搜索算法,补偿时间30 ms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