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合成了四种三核钼钨簇合物([Mo3L]2+, [Mo2WL]2+, [MoW2L]2+, [W3L]2+, 其中L=[(μ3-O)2(μ-CH3COO)6(H2O)3])。并研究了四种簇合物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在0.01 mol/L簇合物的水溶液中,[Mo3L]2+, [Mo2WL]2+出现两个氧化峰,两个还原峰。[W3L]2+, [W2MoL]2+则出现三个氧化峰和两个还原峰,四种簇合物的电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钼钨的外层电子排布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3.5MgO·0.5MgF2·GeO2∶Mn4+作为优异热稳定性和良好发光性能的红色荧光粉而被市场应用,然而,该粉体中MgF2的作用影响机理尚不明晰,阻碍其性能进一步优化和发展。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Mn4+激活的锗酸盐荧光粉,通过对比加入MgF2、H3BO3(助熔剂),研究了该粉体的结构、形貌、发光性能等变化规律,阐明了MgF2的发光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加入MgF2、H3BO3和不加任何助熔剂时的样品,其最佳烧结温度分别为1 150、1 250和1 350 ℃,上述温度下发光强度均为最佳值,其中加入MgF2、H3BO3的样品在最佳温度处生成了纯相。MgF2的添加,一方面同H3BO3一样作为助熔剂对生成纯相、提高样品结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分析,确认F-离子成功掺杂进入晶格,促使样品生成的晶体结构为Mg14Ge5(O,F)24。加入MgF2、H3BO3在最佳烧结温度的样品的荧光寿命分别为0.93和0.75 ms。  相似文献   

3.
3.5MgO·0.5MgF2·GeO2:Mn4+作为优异热稳定性和良好发光性能的红色荧光粉而被市场应用,然而,该粉体中MgF2的作用影响机理尚不明晰,阻碍其性能进一步优化和发展。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Mn4+激活的锗酸盐荧光粉,通过对比加入MgF2、H3BO3(助熔剂),研究了该粉体的结构、形貌、发光性能等变化规律,阐明了MgF2的发光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加入MgF2、H3BO3和不加任何助熔剂时的样品,其最佳烧结温度分别为1 150、1 250和1 350 ℃,上述温度下发光强度均为最佳值,其中加入MgF2、H3BO3的样品在最佳温度处生成了纯相。MgF2的添加,一方面同H3BO3一样作为助熔剂对生成纯相、提高样品结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分析,确认F-离子成功掺杂进入晶格,促使样品生成的晶体结构为Mg14Ge5(O, F)24。加入MgF2、H3BO3在最佳烧结温度的样品的荧光寿命分别为0.93和0.75 ms。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铕掺杂的硼铋钙玻璃。研究了不同硼铋比(nB/nBi)和钙离子浓度条件下的密度、摩尔体积、折射率等物理性质,分析了玻璃的结构、光学性质和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Eu3+较好的熔融于玻璃中,形成发光中心,在465 nm蓝光激发下,613 nm处有较为强烈的发射,光谱强度值随nB/nBi变化不明显,但随CaO浓度升高而逐渐递减。玻璃结构总体呈现非晶态,对称性相对较低,结构致密程度和对称性均随nB/nBi的降低而降低,随CaO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玻璃结构主要组成为[BO3]三角体、[BiO3]三角体,[BO4]四面体和[BiO6]八面体,不存在[BO3]组成的硼六元环。研究结果表明,此系列硼铋钙玻璃能有效匹配蓝光芯片发射红光,且具有熔点低、热稳定较好、折射率相对适宜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希土高氯酸盐开环冠醚二缩乙二醇(EO2)晶体,(Ln=Nd, Ho),测定了结构,文内以Nd-L的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方括号内是Ho-L的数据)。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化学式[Ln(EO2)3](ClO4)3·3H2O,晶胞参数为:a=14.124(1)[14.087], b=13.990(1)[14.039], c=15.265(1)[15.014]?; β=95.78(1)[95.64]°; V=3001.1(6)[2955]?3; Mr=815.01[835.70]; Z=4; Dc=1.804[1.865]g/cm3;石墨单色器,μ(MoKα)=2.09[3.07] mm-1,最终偏离因子R=0.055[0.074], RW=0.071[0.109]。研究结果表明晶体具有相同的结构,配位多面体为九配位三帽三棱柱。发现EO2醚链有绕C-C键呈STT分布的规律。弱配体高氯酸根不参加配位。  相似文献   

6.
采用优化的高温固相方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和Tb3+掺杂的La7O6(BO3)(PO42系荧光材料,并对其物相行为、晶体结构、光致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La7O6(BO3)(PO42:Eu3+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出红光,发射光谱中最强发射峰位于616 nm处,为5D07F2特征能级跃迁,Eu3+的最优掺杂浓度为0.08,对应的CIE坐标为(0.610 2,0.382 3);La7O6(BO3)(PO42:Tb3+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出绿光,发射光谱中最强发射峰位于544 nm处,对应Tb3+5D47F5能级跃迁,Tb3+离子的最优掺杂浓度为0.15,对应的CIE坐标为(0.317 7,0.535 2)。此外,对2种材料的变温光谱分析发现Eu3+和Tb3+掺杂的La7O6(BO3)(PO42荧光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由四核平面双帽[M4E2]型及单帽[M4E]型簇合物构型应满足的几何条件,得到判断有无M-M键存在的关系式D=([0.92(RM+RE)]2-2R2M)1/2,并给出形成[M4E2]及[M4  相似文献   

8.
通过高温熔融法在空气条件下制备了Eu2O3掺杂的BaO-B2O3-P2O5玻璃,发射光谱中400~550 nm的宽峰为Eu2+的5d→4f跃迁,即在非还原气氛条件下实现了Eu3+→Eu2+的转变。首先,Eu3+离子不等价取代玻璃基质中的Ba2+导致Eu2+的产生。同时,固体核磁共振谱数据表明当玻璃中的B主要以[BO4]的形式存在时,利于玻璃中的Eu以Eu2+价态存在。与ZnO-B2O3-P2O5∶Eu2+玻璃中Eu2+的发光相比,BaO-B2O3-P2O5玻璃中O2-所形成的Eu的配位场强于ZnO-B2O3-P2O5玻璃中O2-所形成的Eu配位场。Eu在BaO-B2O3-P2O5玻璃中产生的晶体场分裂能大,故d→f跃迁产生的光发射波长较长。  相似文献   

9.
采用XRD、N2吸附、 11B MAS NMR、NH3-TPD和催化性能评价等方法研究了B2O3/TiO2-ZrO2催化剂的结构、酸性及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的B2O3同时以三配位的BO3和四配位的BO4结构单元存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了过渡金属钼、镧系元素铕和铒与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根(dtc)构成的八配位离子对配合物:[Mo(dtc)4][Eu(dtc)4]和[Mo(dtc)4][Er(dtc)4]的氧化还原特性和光谱性质。实验证实,配合物的配正离子[Mo(dtc)4+比配负离子[Eu(dtc)4-和[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