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的地震响应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随机振动理论求出了基础滑移隔震房屋在无频谱过程的白噪声过程作用下的响应特性,探讨了基础滑移隔震的振动时最佳阻尼系数取值,提出了基础最大滑移量在白噪声过程作用下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基础滑移隔震位移量的试验测定。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的计算公式是可行的,为滑移隔震房屋设计证结构安全、合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功能的基础隔震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投资-效益”准则作为基于功能的抗震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反映了现代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以往只注重结构安全,向全面注重结构的功能、安全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发展。本文根据“投资-效益”准则,建立了基于功能的基础隔震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模型,其中目标函数考虑了结构生命周期内的总造价,包括结构初始造价和不同发生概率的大震、中震、小震作用下的结构损失期望,约束条件包括隔震层水平位移、上部结构层间变形等,优化过程中同时对上部结构截面尺寸和隔震器参数进行优化。算例表明,本文建立的基于功能的隔震结构优化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可为实际隔震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首次超越理论的高层隔震结构基础提离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础隔震的高层建筑,基于首次超越理论,计算了各个隔震支座在非平稳随机激励下发生基础提离破坏的易损性曲线。隔震结构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隔震支座采用Bouc-Wen模型,经过等效线性化后,应用虚拟激励法求得结构的随机响应。讨论了隔震支座的阻尼比、屈服力以及地震动输入方向对隔震支座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隔震支座的阻尼比或是增加隔震支座的屈服力都会使得隔震支座发生基础提离的破坏概率增加,地震动的输入方向对隔震支座基础提离易损性曲线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隔震结构的研究概况和主要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迪雄  李刚  程耿东 《力学进展》2003,33(3):302-312
简要概括了国内外隔震技术的应用发展状况.系统总结、评述了隔震结构若干方向的研究进展,包括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学性态分析、可靠度分析、优化设计、系统识别、试验研究等内容.指出了隔震技术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例如新型隔震元件、隔震体系的开发,隔震结构的经济可行性分析,与隔震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施工规范等.最后在结束语中探讨了隔震设计与基于功能的设计、分灾设计等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爆炸冲击震动输入对整体隔震系统隔震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鼓形钢丝绳隔震器对2层钢框架结构进行整体隔震,在隔震系统一定的情况下,对其输入形式统一的爆炸冲击信号,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其隔震效果。通过改变输入加速度信号的主脉宽和幅值,研究了爆炸冲击信号的主脉宽和幅值对整体隔震结构的隔震率的影响,从而加深对整体隔震系统的认识,有利于促进整体隔震技术的研究,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钢球—限位系统隔离桥梁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钢球—限位桥墩基础隔震系统进行了模型试验,并用数值方法对这种隔震系统限位装置的刚度与隔震效果进行了一些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隔震系统能有效地隔离水平地震力作用,且其限位装置刚度的合理选择,对桥墩隔震效果是更加有利的。本文提出的桥墩基础隔震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从能量观点出发,引入设计用能量谱的概念,分析了地震输入能量在层间隔震结构中的分配和耗散。推导出了基于能量平衡的层间隔震结构的隔震层总剪力、最大变形以及基底剪力的地震响应预测式,分析了隔震层刚度、阻尼以及隔震层的设置位置等参数对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并阐明了其自身的减震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基于能量平衡的分析方法是一种预测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和评价其减震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以成昆铁路典型桥梁为研究背景,讨论了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桥型对减隔震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地,讨论了桥墩的高度、形式以及位置对减隔震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对于简支T梁桥、简支桁架梁桥以及连续梁桥均有良好的减隔震效果。整体而言,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对墩顶的载荷优化大于墩底,对弯矩的优化大于剪力;桥墩墩高、桥墩位置以及桥墩形式都会影响抗震支座的减隔震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滑移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和适用范围,提出3种磁流变阻尼器(MRD)与滑移隔震混合方案,建立了MRD与滑移隔震混合控制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对6层MRD与滑移隔震混合控制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MRD与滑移隔震混合结构的3种混合方案的相对加速度峰值、相对速度峰值、相对位移峰值和层间剪力峰值分别比滑移隔震结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混合方案3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MRD与滑移隔震混合结构优化设计模型,采用IHGA程序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MRD与滑移隔震混合结构的各项地震反应均得到了更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10.
岩石钻爆开挖中预裂缝的隔震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应力波与由节理刚度系数描述的预裂缝的相互作用分析,考虑预裂缝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的闭合效应及预裂缝充水等条件下,研究了预裂缝的隔震机制与隔震效果,从而为岩石开挖过程中周边控制爆破方式的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分支模态综合法对从国外引进的大型、高耸、瓷质电容器贮架进行了地震反应的数值分析与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无隔震基础的贮架其地震内力将大大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因而倒塌是不可避免的;但采用隔震基础并适当选取隔震基础的水平弹簧刚度系数,则可使其地震内力大大降低,贮架的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此类电气贮架的国产化定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础隔振体系中,隔震器的刚度远小于上部结构的刚度,如果未知量数目比较大,则经常导致总刚度矩阵病态。本文利用上部结构本身的振型叠加压缩未知数,然后与隔震器构建混合方程,此时形成的方程为非对称方程。大量压缩未知量后,减轻了总刚度矩阵的病态。以四层隔震框架结构分析为例,结果表明,压缩解法和正常解法的静力结果十分吻合,但用Newmark逐步积分计算时,正常直接解法累积误差引起发散,而压缩解法计算不发散。  相似文献   

13.
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基于性能的易损性分析。首先,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基于拟力法的能量方程,提出基于变形和隔震层塑性耗能的损伤指标,定义隔震结构的四个损伤性能状态;然后,对隔震结构进行动力非线性分析,计算得到两种损伤指标的损伤值;最后,对损伤值进行线性统计回归分析,推导出结构发生各级破坏的概率计算公式,从而分别得到隔震结构基于两种损伤指标的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基于隔震层塑性耗能的损伤指标更能合理反映该结构的损伤程度,为基于性能的隔震结构易损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 (Lead Rubber Bearing)的等效水平刚度是隔震建筑物的重要力学指标,橡胶材料由于其复杂活跃的化学组分,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老化,是LRB支座中随时间变化的活跃因素。考虑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中橡胶材料退化的时变性和随机性,引入时变变异系数。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得到LRB支座等效水平刚度的概率密度演化曲线和时变可靠度。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支座等效水平刚度产生增大的趋势,支座的可靠度发生非线性降低,老化对支座等效水平刚度的离散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下爆炸冲击波引起的基底滑移隔震建筑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埋置在土体中的圆形衬砌内发生意外爆炸引起的附近地表的滑移隔震建筑 (考虑了土 结构相互作用 )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在土 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 ,分别采用有限元、无穷元和集中质点体系建立了衬砌周围的有限土区、四周的无限土区以及基底滑移隔震建筑的计算模型 ;在基底滑移隔震分析中 ,提出了用连续摩擦力模型取代传统的库仑摩擦力模型 ,避免跟踪啮合滑移的过渡边界并可减小计算误差。通过数值模拟 6层基底滑移隔震建筑在遭受地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且考虑土 结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动力响应 ,分析了基底滑移隔震效果以及不同隔震参数对隔震效果的影响 ,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筑场地地震液化危害评价及地基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地基失稳,计算震陷值及差异震陷等地基失效形式和液化土层的隔震作用,研究了液化指数、地基失效、液化土层隔震与多层房屋震害的关系,根据液化土的双重作用原理划分了液化危害等级,并提出了建筑场地地震液化危害评价方法和按“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液化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采动区建筑物抗变形隔震装置的基本构成,并基于地震工程学和开采沉陷学的原理对抗变形隔震支座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实验对采动区抗变形隔震支座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耗能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低周循环荷载作用下采动区抗变形隔震支座的滞回耗能曲线饱满,表明其良好的自复位、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大、稳定的滞回性能等特点,说明抗变形隔震支座的传力机制明确、构造比较合理。隔震支座充分利用了铅芯橡胶、粘滞阻尼器和蝶形弹簧三种不同的耗能材料和耗能机制,其适宜的水平隔震刚度和阻尼耗能性能、竖向能够抵抗不均匀沉降,充分体现了其良好的整体稳定性。该抗变形隔震支座有效的改善了采动区建筑抵抗煤矿采动损害和震害的能力,为采动区建筑物保护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础隔震系统对核电站安全壳抗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核电站在遭受破坏性的地震后,安全壳要保持密封性且不被破坏,基于地震波在结构中的传播规律,从隔震技术的原理出发,建立较为准确的三维安全壳有限元模型,运用定性的方法对核电厂安全壳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了极限安全地震动作用下采取隔震技术和不采取隔震技术安全壳的动力响应。采取隔震措施的安全壳的顶点在x、y、z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分别为2.85、12.84和3.05m/s2,相比于无隔震措施的安全壳,加速度分别降低了79.52%、27.56%和79.47%。结果表明,隔震技术能有效地减小核电站安全壳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炸药爆炸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显式有限元计算程序LS-DYNA3D和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建立了爆腔-地下结构-软回填隔震层-岩土介质系统三维弹粘塑性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其中爆腔的模拟采用了经验关系式。通过与美陆军技术手册TM5-855-1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分析模型与方法是合理的。还进一步讨论了软回填层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下爆炸波作用下基底滑移隔震大跨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由地下隧道内发生意外爆炸引起的地下爆炸波作用下基底滑移隔震大跨结构考虑土一结构相互作用(SSI)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SSI分析中,分别采用有限元、无穷元和杆件体系建立了地下衬砌及周围有限土区、远场无限土区以及基底滑移隔震大跨结构的计算模型;在基底滑移隔震分析中,提出用连续摩擦力模型取代传统库仑摩擦力模型,以避免跟踪啮合滑移的过渡边界并可减小计算误差。最后,通过与Lysmer透射边界法和修正阻尼透射边界法的算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其数值结果揭示了地下爆炸波作用下大跨结构的基底滑移隔震效果以及不同隔震参数对隔震效果的影响,从而为城市地下隧道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