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再谈"三维导体"的自感系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斌刚 《大学物理》2000,19(11):5-6,13
由公式ε=L│dI/dt│出发,只要求出“三维导体”中的等效自感电动势,即可求得自感系数L,并以无限长同轴电缆自感系数的求解为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2.
也谈“三维导体”的自感系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读了颜家壬同志《求三维导体自感系数的另一方法》一文[1],颇受启发,也想就此问题发表一些议论. 文[1]中所谓“三维导体”是指“有一定横截面积的导体回路”,本人更倾向用这后一名称. 严格地说,“自感系数”的概念只适用于似稳电路.在似稳条件下,电流密度j与磁感强度B一样,形成无散的矢量场,即电流线(管)和磁力线(管)都是闭合的.它们之中有的相互链结,有的则不然,在空间交织成复杂的图象. 如[1]所述,有横截面积的导体回路自感系数的“计算方法”(更确切地,也许应该说是“定义”)有三: (1)磁能法,即通过下式计算自感系数L;积分遍及有磁场的…  相似文献   

3.
葛松华 《物理与工程》2004,14(3):8-8,56
本文认为用电动势法计算同轴电缆的自感系数物理意义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4.
用Φ/I计算并联电路自感系数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路自感系数的定义L=Φ/I原本只适用于细导线回路,通过对并联电路自感系数的计算分析得出推论:当复杂电路中各闭合电流线中的磁通相等时,可以用一电流线中的磁通作为回路的磁通,按L=Φ/I计算自感系数,该结果也可推广应用到互感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沈鼎权 《大学物理》1994,13(11):15-18
回路自感系数的定义L=Ф/I原本只适用于细导线回路,通过对并联电路自感系数的计算分析得出推论:当复杂电路中各闭合电流线中的磁通相等时,可以用一电流线中的磁通作为回路的磁通,按L=Ф/I计算自感系。该结果也可推广应用到互感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由矢势分析了"三维导体"的自感电动势,利用■=L︳I/t︳给出了"三维导体"无限长同轴电缆的自感系数.直观地说明了自感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这里所说的“三维导体”是指“具有一定横截面积的导体回路”而言,下面我仿照赵凯华《也谈“三维导体”的自感系数》(大学物理1985年第1期)一文中,对自感系数的三种“计算方法”(或者说:三种定义)相应地导出互感系数的三种计算方法. 在赵文中对自感系数的三种求解方法是: 1.磁能法 2.磁链法 3.平均磁通法(3) (1)式中积分遍及磁场存在的空间.(2)式中的d为某个磁力管内的磁通;i为与此磁力管相连接的电流强度,积分遍及所有磁力管的横截面.(3)式中的di是某个电流管内的电流强度,为与此电流管相连接的磁通,积分遍及所有电流管的截面.应指出的是上…  相似文献   

8.
关于导线内自感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磁通链分数因子导出圆环截面导线的内自感系数表达式,以同轴电缆为例对内外自感进行大小比较,并指出内自感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及其在工程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磁链的探讨     
由同轴电缆自感系数两种解法的矛盾,引入对磁链的进一步分析.通过3个例子分析磁链与磁通的关系,得出磁链与磁通不仅有整数倍的关系,也可以是分数倍的关系.因此,得出在自感系数L=Ψ/I中的Ψ是指磁场线与电流交链的物理量,不该称呼全磁通或总磁通,而应谓之磁链.  相似文献   

10.
许文龙 《物理通报》2013,(2):125-126
由于回路中电流变化引起的磁场的变化,又会在回路自身激起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称为自感现象.因回路磁场由自身电流引起,故Φ=LI,其中L称为自感系数,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Matlab在PN结特性研究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n结物理特性研究实验中,为了验证流过pn结的正向电流和加在pn结两端的正向电压满足指数关系,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测量数据,选择几种函数关系,把数据代入分别验证。本文主要介绍利用matlab工具箱来处理该实验中的数据,比通常的做法简单方便且更直观,能够让实验者对该实验有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介绍了电涡流传感器互换性的概念及提高互换性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在大学物理实验CAI软件开发中利用VisualFoxPro环境开发应用程序,在事件驱动方式下,实现FoxPro25过程驱动方式下参数和运行结果的动态显示和子程序的调用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们所研究的共振干涉接收端声压振幅方程以及用微机解此方程的数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延燕  崔元德 《大学物理》1997,16(9):31-32,42
用自制的线密度为ρ(x)=ax形式的非均匀弦进行驻波实验,取得较好效果,它可以作为对原有的均匀弦驻波实验的改进或开放性实验安排到普物实验中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黄河矿晶体超结构中赝对称性的特点,详述了用于测定黄河矿晶体超结构的直接法。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潘毓英  郑建宣 《物理学报》1980,29(12):1545-1550
铝-铜-镓三元系合金相图的室温截面已经用X射线方法测定出来了。室温固相截面包含11个单相(即α, γ2, γ′, δ, ζ1, ζ2, η2, θ, θ′,α铝和镓)相区,14个双相(即α + ζ1, α+ γ2, α + γ′, γ2 + γ′, γ′+ ζ1, γ2+δ, γ′+δ,δ +ζ2, ζ22, η2+θ,η2+ θ′, γ′ + θ′, θ′+ 镓和θ+α)相区和9个三相(即α + γ′+ζ1, α+ γ2+ γ′, γ2+ γ′ + δ,γ′ + δ + θ′, δ+ζ2+θ′, ζ2 + η2 + θ′, η2+ θ′ + 镓, η2 +θ + 镓和θ +镓+ α)相区。所有单相和三个二元系内室温存在的单相相同,没有新相出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建立飞行器的热走廊物理模型和求解方法对于设计飞行器防热结构、确定飞行轨道和优化气动外形等均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对X43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热走廊的物理含义进行了分析,初步建立了飞行热走廊的物理模型,给出了该物理模型下飞行热走廊的控制方程和求解方法,通过对X43高超声速飞行器典型位置的飞行热走廊的计算,研究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走廊规律和特征,研究了防热材料的性能对飞行走廊的限制,明确了防热材料的关键防热参数,通过研究发现: (1)防热材料的发射系数越大,其对应的热走廊越宽阔,飞行轨道的选择余地也越大; (2)不同位置、不同流态对应的热走廊边界不同,推迟转捩发生可以增加热走廊区域,有利于防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用共振干涉法测定空气中的声速实验里,就反射端的相位问题从理论上作了较深刻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