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Kimura等曾报道了含有苯并15-冠-5和苯并18-冠-6的双冠醚双酯化合物,并用作钾离子选择电极,其性能优于单冠醚制成的钾离子选择电极.黄德培等报道了4-羟甲苯并-15-冠-5的庚二酸酯(简称双冠醚A)和双冠醚B作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测量范围,对Na~+,NH_4~+等离子的选择性系数、pH范围等方面均优于以二叔丁基二苯并30-冠-10为活性物质的商品钾电极. 为了更广泛地探索双冠醚化合物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新的双冠醚双酯化合物3a~3f的合成.即以邻苯二酚与ββ’二氯乙醚缩合得二(2-邻羟基苯氧基乙基)醚(1),1与环氧氯丙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报道以3’-正十五烷基-苯并-30-冠-10为传感活性物质制成的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这种电极对Na~+的选择系数达9.2×10~(-4)。吴国梁等系统地测试十九个双冠醚PVC膜钾电极,发现其中有些电极对Na~+有很好的选择性。为了进一步寻找性能更好的钾电极,我们合成了十个双酰胺型双(3’-正十五烷基-苯并-15-冠-5)化合物。试验结果表明,以这类双冠醚所制得的钾电极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用六个含二个苯并-15-冠-5单元的席夫碱型和仲胺型新型双冠醚作载体制备了钾离子选择性PVC膜电极,并研究了它们的电极行为,这些电极对所有的其它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展现出显著的钾离子选择性,可期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作PVC膜阳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中性载体中,双冠醚是一类极有发展前途的化合物。例如,用三嗪环桥链的双冠醚制成的PVC膜钾电极对钾离子的配合能力为钠离子的几千倍,为NH_4~+离子的几百倍。为了进一步研究双冠醚的结构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我们合成了三种Shiff碱型双冠醚和三种仲胺型双冠醚,用它们制成PVC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选择系数,发现这两类双冠醚钾电极对钠离子的选择系数几乎都在10~(-4)左右。  相似文献   

5.
1976年kimura等报导了双冠醚庚二酸二-〔3,4-(1',4',7',10',13-五氧环十五烷乙烯)苄酯〕(以下简称双冠醚A),用为钾离子和铊离子选择电极的活性物质,并测定了电极的各种性能参数。同年Szczepaniak等也报导了用Tl-O,O-二癸基二硫代磷酸盐为活性物质的铊(Ⅰ)离子选择电极。Coetzee及Malik报导了固态沉淀盐的铊(Ⅰ)电极。本文研究和制备了含有活性基团的双冠醚(B)作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铊离子选择电极,并测定了它的性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制铊(Ⅰ)离子选择性电极以沉淀膜为多,但性能不理想。最近有报道以双冠醚为活性物质的 PVC 膜铊(Ⅰ)电极性能较好。本文报道了一些以冠醚材料,四苯硼化铊为活性物质的 PVC 膜铊(Ⅰ)电极的研制,其中以4-甲基-二苯并-30-C-10和四苯硼化铊混合物者最好,响应快,再现性好,在1×10~(-2)—5×10~(-6)M 范围内符合 Nernst 关系。从测得的各项电极性能指标看,与双冠醚电极相同或稍优。  相似文献   

7.
用电导法研究了五种三嗪环双冠醚与碱金属盐的配合物的组成,报导了用这些双冠醚制备的PVC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双冠醚的研究I.Shiff碱型双冠醚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合成了七种新的芳(杂)环桥联Shiff碱型双冠醚.电导率测量结果说明它们与四苯基硼钾,铷,铯生成的是2:1夹心型 配合物(冠醚单元:金属离子);与钠离子生成的是1:1配合物.此外,将4'-氨基苯并15-冠-5分别与α,α'-呋喃二甲醛和邻苯二甲醛缩合得到的双冠醚3e和4制成pvc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证明它们对.钠离子的选择系数都在10[-4]左右.  相似文献   

9.
有关双冠醚钾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已有较多文献报道。本文以双[2’:3’,9’:10’-二苯并-16-冠-5)-6-基]-2,6-吡啶二甲酸酯(简称BDB16C5PDC)为中性载体,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增塑剂研制的钟离子选择电极、其响应斜率优于以前所报道的双冠醚钾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0×10~(-5)~1.00×10~(-1)mol/l;检测下限为5.57×10~(-6)mol/l;响应斜率为67.5mv;对Li~+、Na~+、Rb~+、Cs~+、NH_4~+、Mg~(2+)、Ca~(2+)、Ba~(2+)的  相似文献   

10.
曾立 《应用化学》1985,(2):80-81
本文报告了10种芳撑双氧亚甲基桥联的新型双冠醚化合物的合成,全部产物均为有敏锐熔点的固体物质。经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鉴定,确定其结构与预期的相符。 以这10种双冠醚化合物作为PVC膜离子选择电极的中性载体,制备了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对评价电极的主要参数: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线性响应范围、斜率,电极对某些一价、二价阳离子的选择性系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  相似文献   

11.
碱金属卤化物与NaA分子筛之间的固态离子交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于碱金属卤化物熔点的温度下热处理碱金属卤化物和脱水NaA分子筛干混样品时,一部分分散到分子筛内孔的金属离子能够与脱水分子筛进行程度不同的固态离子交换反应,生成的非挥发性NaCl产物将扩散到分子筛笼外单独结晶或剩余的原卤化物形成溶体.热处理温度愈度,离子交换度愈大;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干混样品,存在最大离子交换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2,3-苯并-11-甲基-18-冠-6,2,3-苯并-8,15-二甲基-18-冠-6和2,3-苯并-8, 11, 15-三甲基-18-冠-6的氯仿液膜对Na^+, K^+, Rb^+的传输速率。结果指出,传输速率随膜相冠醚浓度增是加而增加, 两者成线性关系; 当冠醚的醚环上甲基数增加则传输速率减小; 对同一冠醚, 不同金属离子的传输速率与相应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顺序有一致关系; 冠醚传输金属离子时, 阴离子一起迁移, 阴离子水合能力越强则传输能力越小; 传输速率与搅拌速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Cr^3^+的水解聚合作用IV.两种"根+节"体系之间的过渡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hydrolytic polymerization of chromium (III) ion in 0.040, 0.060, 0.080 and 0.160M Cr(NO3)3 solutions was studied pH-metrically in the medium of 0.5M NaNO3 at 40+/-1 C. The average number of OH- bound per Cr^3^+ at different pH was designated as Z, the gighest value of Z was found to be about 1.0. A family of curves of Z(pH)B, each at a definite concentration B of Cr(NO3)3, was obtained. The values of both B and pH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curves and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lgB and pH was found for each value of Z. From the slope of each curve of-lgB(pH)z, a value of t was obtained, which increased from 1.51 to 2.06 when Z increased from 0.10 to 1.0. This implied that the polymerized hudrolysis products were of mixed types. The data of different Z value were treated by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namely, "core + links" method, project strip method and "homoligand formation constant" method.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e existence of "core + links" compounds not only with two hydroxyl bridges as Cr (Cr(OH)2)n^(^3^+^n^)^+(n = 1,2,3) but also with both one and two hydroxy bridges as Cr3(OH)3, indicating that the present system was a transition from t = 2 to t = 1. The hydrolysis constants of the above compounds are as follows: lgβ = -4.19, lgβ33 = -5.28, lgβ = -8.23, lgβ64 = 12.28. The abov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at low and medium concentration of Cr(NO3)3. Furthermore, the constants obtained by means of different method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as well as with those reported in previous papers.  相似文献   

14.
钾离子敏感半导体器件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强  方培生 《化学学报》1984,42(2):189-193
离子敏感半导体器件发展很快,已成为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用Al_2O_3膜作绝缘栅,并以二苯并-18-冠醚-6(1)和二叔丁基苯并-30-冠醚-10(2)为活性物质制成两种敏感器件。对这两种敏感器件的特性进行测试,其线性响应范围均为1×10~(-4)~1M氯化钾,响应斜率均为55mV/pK,但对钠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5×10~(-2)和3.16×10~(-3)。选用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与敏感器件封装在一起,这样就充分发挥了敏感器件体积小和牢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陈方平  章咏华 《化学学报》1989,47(2):174-177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离子选择电极—水膜电极, 采用水溶液作为液膜, 可分析有机溶液中的组分. 这种电极用于非水介质中的分析 , 有其独特的优点, 可直接测量非水溶液中某种离子的平衡活度(或浓度), 对理论研究有较大的意义. 本文提出的水膜电极能应用于不与水相混溶的低介电常数有机溶剂, 扩展了离子选择电极在非水介质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王志林  沈孟长  罗勤慧 《化学学报》1992,50(10):1000-1004
本文报道以2,3-苯并-11-甲基-18-冠-6,2,3-苯并-8,15-二甲基-18-冠-6和2,3-苯并-8-11,15-三甲基-18-冠-6为液膜载体,研究其对碱金属离子的传输,发现当水相金属盐浓度和膜相配体相近时,金属离子的传输为串联一级反应,求得了串级速率常数,并讨论了传输速率和配位作用的关系及载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增荣  俞汝勤 《化学学报》1994,52(9):895-901
合成了邻菲咯啉-18-冠-6等四种含邻菲咯啉结构的冠醚化合物, 并用作载体制备伯胺电极, 以苄胺为模型化合物, 研究了电极特性, 并制备了测试美西律药物的选择性电极。研究了实验条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用正交多项式回归法优化电极的膜组成。苄胺电极的线性范围1.0×10^-5~0.1mol/L, 斜率55.6mV/pc, 检测下限2.0×10^-6mol/L。美西律电极的线性范围6.0×10^-6~0.1mol/L, 检测下限8.0×10^-7mol, 斜率58.0mV/pc。同时研究了冠醚推动伯胺穿透大块液膜的传输行为。  相似文献   

19.
20.
苏锵  吕玉华 《化学学报》1984,42(7):697-700
镧系离子的4f轨道在空间上被5s~25p~6轨道所屏蔽,因此不太被配位场所影响,所以以前认为稀土化合物是属离子型化合物.但大量事实表明.屏蔽并不是完全的,配位场的作用仍不可忽略,有一些镧系化合物并不是纯离子型的,而是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这可从它们的f-f跃迁的光谱谱线在配位场的作用下发生位移而得到证明.在配位场的作用下,4f轨道仍有一点伸展扩大,与5d轨道混合而参与成键,从而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由于这种电子云的扩大效应(nephelauxetic effect),使电子间的互斥减小,从而减少了多重项之间的间距,使谱线发生向长波的位移(红移).因此,可根据谱线的红移作为镧系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共价程度的测量.由于目前对气态的镧系自由离子的吸收光谱还没有做过很多工作,缺乏数据,因此,目前只能相对于镧系的水合离子来测定镧系化合物的相对谱线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