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提出用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MBTAR)为柱前衍生试剂,用含有15mmol/L TBA·Br,10mmool/L pH6.0 HAc-NaAc缓冲溶液的甲醇-水(75/25,V/V)混合溶液作流动相,在C_8柱上分离和测定了V(V)、Cu(Ⅱ)、Ni(Ⅱ)、co(Ⅱ)和Cr(Ⅵ)。当信噪比为3时,其检出限为0.15~6.1ppb。本法干扰少,分离时间短,应用于人发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TADAP)作柱前显色剂,反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铜(Ⅱ)、钴(Ⅱ)、镍(Ⅱ)离子。用含有1.5×10~(-4)mol/L的TADAP,0.1mol/L氯化锂和0.1mol/L乙酸盐(pH4)的甲醇(60%)-水(40%)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量为0.9ml/min,紫外-可见检测器检测波长为545nm。在此条件下,铜(Ⅱ)、钴(Ⅱ)、镍(Ⅱ)螯合物得到最佳分离,并定量测定了茶叶中铜、钴、镍的含量,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得到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将PDT作为柱前衍生试剂,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Fe(Ⅱ)的新方法.样品经柱前衍生后,以ODS C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含60%(体积分数)乙腈、60mmol/L的高氯酸钠和20mmol/L的乙酸-乙酸钠水溶液(pH 4.65)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95nm,整个分离过程在14min内完成.考察了Fe(Ⅱ)在不同水样中的回收率,当Fe(Ⅱ)的添加量为20μg/L时,其回收率为99%~102%.峰高、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6%、2.87%和0.45%.方法的检出限为0.35μg/L(S/N=3).该法成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Fe(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4-(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作柱前衍生试剂,CLC-C8为固定相,甲醇-水(68:32,V/V)含2×10-3mol/LTBA·Br为流动相,在波长550nm处光度检测.可分离和测定Cu(Ⅱ)、V(Ⅴ)、Co(Ⅱ)、Fe(Ⅲ)和Ni(Ⅱ)。检出限分别为2.5×10-1ngCu、9×10-2ngV、1.3×10-1ngCo、1.4×10-1ng Fe和2.9×10-1ng Ni.方法应用于保证纯及分析纯盐酸试样分析,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1-(2-苯并噻唑)-3-(3,5-二溴吡啶)三氮烯(BTDPT)的合成及其与Cu(Ⅱ)的荧光反应研究。在pH 9.16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Cu(Ⅱ)形成2:1的稳定络合物,体系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9和401 nm。Cu质量浓度在0.5~80.0μg/L范围内与△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F=-0.178+0.209ρ(μg/L),相关系数r=0.9956,检出限为0.2μg/L,用于测定环境水中痕量Cu,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样品6次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8.5%~103.0%。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新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NO_2-PADAP)为柱前衍生试剂,不需对离子试剂,用含40mmol/L 的 pH6.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和10~(-4)mol/LEDTANa_2的甲醇-水溶液(67.5:32.5)为流动相,在 ODS 柱上,20min 内 HPLC 测定了 Fe(Ⅲ)、CO(Ⅱ)和 Ni(Ⅱ)的5-NO_2-PADAP 的络合物,这是同类衍生试剂中最简单流动相体系。当信噪比 SNR=2时,检出限分别为0.17、0.17和0.09ng/ml。是同类体系中灵敏度最高的。方法用于同时测定硝酸试剂和茶叶中的铁、钴和镍,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纳米TiO2对Sn(Ⅱ)、Sn(Ⅳ)和二丁基锡(DBT)的吸附作用,探讨在不同pH值、吸附时间、试样浓度和试样体积下,不同用量的纳米TiO2的吸附效果以及试样的洗脱条件和效率。结果表明,Sn(Ⅱ)和Sn(Ⅳ)的浓度≤6.0μg/mL、体积≤500 mL、pH=3.0;DBT的浓度≤0.2μg/mL、体积≤50 mLp、H=4.0,30 mg纳米TiO2对Sn(Ⅱ)、Sn(Ⅳ)和DBT的吸附率≥90.0%。在25℃条件下,纳米TiO2对Sn(Ⅱ)、Sn(Ⅳ)和DBT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23.6μg/mg、13.7μg/mg和0.628μg/mg,适用于无机锡和二丁基锡污染的吸附去除及对水中无机及丁基锡的定量富集。用4 mol/L HCl对吸附的Sn(Ⅱ)、Sn(Ⅳ)和DBT进行洗脱,洗脱率达到98%以上,可做为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钪、锡和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宪龙  穆柏春  杨国强  黄晓峰 《色谱》2001,19(5):472-474
 以 1,2 二苯乙烯 4,4′ 双 (1 偶氮 ) 3,4 二羟基苯 2 ,2′ 二磺酸铵 (芪唑 )为柱前衍生试剂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钪、锡和铝。在C18柱上 ,用含 2 0mmol/LHAc NaAc缓冲溶液 (pH 6 0 )和 10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甲醇水溶液作流动相 ,检测波长 5 0 0nm ,同时分离测定了钪、锡和铝的络合物。钪、锡和铝的检出限分别为 0 9μg/L ,1 0 μg/L和 1 2 μg/L ,此方法用于矿石样品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最后酸度为0.11—0.14mol/L的H_2SO_4介质中,在一定量Triton X-100存在下,双-(4-二甲胺苯基)-安替比林甲醇可与BiI_4~-生成组成比为Bi∶R=1∶2的三元络合物,其λ_(max)=650nm。铋量在0—100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ε_(650)为1.27×10~4,100mg Fe(Ⅱ)和Al(Ⅲ),5mg Fe(Ⅲ),150μg Cr(Ⅲ),108μg Ca(Ⅱ),100μg Co(Ⅱ),50μg Se(Ⅳ),7μg Pb(Ⅱ),6μg Sn(Ⅳ)、W(Ⅵ)、Ni(Ⅱ)和Zn(Ⅱ),5μg Hg(Ⅱ)、V(Ⅴ)和Cr(Ⅵ),4.5μg Mo(Ⅵ),2μg Sb(Ⅲ)和Cd(Ⅱ)不干扰测定。本法用于纯铁中微量铋(0.04—0.08%)及纯铝人工合成液中铋(0.04—0.1%)的测定,效果较好。标准加料试验的回收率为90—107%,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水溶性试剂1-(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PAN-S)与铁(Ⅱ)、钴(Ⅱ)和镍(Ⅱ)之螯合物的衍生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在Nova-PakTMC18柱上,用含10mmol/L的pH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的甲醇-水溶液(50:50,V/V)作流动相,溴化四丁基铵(TBA·Br)作离子对试剂,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在550nm波长处进行光度检测.在Ⅱmin内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了Fe(Ⅱ)、Co(Ⅱ)和Ni(Ⅱ)与PAN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新试剂2-(2-苯并噻唑偶氮)-5-氨基苯甲酸(BTABA),研究了新试剂与铂(Ⅳ)的显色反应,先后在pH 4左右的乙酸盐缓冲及H2SO4和H3PO4混合介质中,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形成了配位比为Pt(Ⅳ)∶BTABA=1∶2的红褐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1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2×105L.mol-1.cm-1。铂含量在0~30.0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应用于Pt-C催化剂中铂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四丁基溴化铵-硫氰酸铵-硫酸铵体系浮选分离铁(Ⅲ)的行为及与其他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当四丁基溴化铵、硫氰酸铵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8.0×10-4mol/L、6.0×10-3 mol/L和0.1 g/mL时,Fe(Ⅲ)可与Sn(Ⅳ),Cr(Ⅲ),Mn(Ⅱ),Al(Ⅲ),Cd(Ⅱ),Ni(Ⅱ),Sb(Ⅲ)和Mg(Ⅱ)...  相似文献   

13.
KI-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水体系浮选分离铂(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KI分离Pt(Ⅳ)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Pt(Ⅳ)与CPB和KI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PtI62-.2CPB+,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CPB和KI的浓度分别为3.5×10-3mol/L和2.0×10-2mol/L,pH2时,Pt(Ⅳ)可与V(Ⅴ),Zn(Ⅱ),Mn(Ⅱ),Sn(Ⅳ),Al(Ⅲ),W(Ⅵ),Ni(Ⅱ),Co(Ⅱ),Fe(Ⅱ)和Mo(Ⅵ)离子定量分离,本法用于Ni-Pt/Al2O3催化剂中Pt(Ⅳ)的分离和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8%(n=7)。  相似文献   

14.
分别于Shim-pack PNH_2和Zorbax CN柱上,研究了Fe(Ⅱ)、Co(Ⅱ)和Ni(Ⅱ)与6-Br-BTADAP之螯合物的HPLC分离条件;提出了于Shim-pack PNH_2柱上,用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48:40:12,V/V)作流动相(1.0m/min)的HPLC同时测定此三元素的新方法。校正曲线之线性范围是0.025~4.0ppm Fe(Ⅱ)、0.1~2.0ppm Co(Ⅱ)和0.05~2.5ppm Ni(Ⅱ),其绝对检出限分别是0.61、0.40和0.20ng。异离子:Cd(Ⅱ)、Cu(Ⅱ)、Hg(Ⅱ)、Mn(Ⅱ)、Pb(Ⅱ)、Zn(Ⅱ)和Fe(Ⅱ),无干扰。本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Tween 80水溶液在(NH4)2SO4存在下,水溶性螯合剂1-(2-吡啶偶氮)-2-萘酚-磺酸与金属离子螯合物在该体系中两相间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Pd(Ⅱ)、Co(Ⅱ)在pH 2.0~3.5缓冲溶液中可被Tween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Al(Ⅲ)基本上不被萃取.在不同pH条件下实现了Pd(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Al(Ⅲ)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2-(2-噻唑偶氮)-对-甲酚(TAC)与镍(Ⅱ)、钴(Ⅱ)螯合物的柱前衍生条件和液相色谱的分离条件。于KYWG-C_(18)柱上,用含有0.03mol/L KH_2PO_4-Na_2HPO_4(pH7.77)和2.5×10~(-4)mol/L TAC的甲醇-四氢呋喃-水(40∶10∶50 V/V)混合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于580nm处检测。该法用于四种标准合金中镍和钴的测定,回收率在98%~101.5%之间。Ni(Ⅱ)和Co(Ⅱ)的检出限(信噪比为2∶1)分别为0.2ng和1.5ng。建立了同时测定镍,钴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快速的HPLC-光度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F-掩蔽Fe(Ⅲ ) ,2 ,4,6 三 (2′ 吡啶基 ) 1 ,3 ,5 三嗪 (TPTZ)作显色剂测定Fe(Ⅱ )和Fe(Ⅲ )的适宜条件。实验结果显示 :在 0~ 2 .0 μg mLFe(Ⅱ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RSD≤ 2 .4% ,回收率范围 95 .6 %~ 1 0 3 .5 % ,吸光度至少稳定 1 2h ,ε593 =2 .2 7×1 0 4L·mol-1 ·cm-1 ,灵敏度是邻菲口罗啉法的 2倍。适用于同时测定水中Fe(Ⅱ )和Fe(Ⅲ )。  相似文献   

18.
1-(2-氨乙基)吡咯烷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贵金属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试剂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1-(2-氨乙基)吡咯烷树脂合成的影响规律.此树脂的功能基含量2.74 mmol/g树脂,对Au(Ⅲ)、Os(Ⅳ)、Pt(Ⅳ)、Ir(Ⅳ)、Ru(Ⅲ)、Pd(Ⅱ)的吸附容量分别高达950、520、436、418、314、302 mg/g树脂.FT-IR、元素分析表征了树脂结构.测定了吸附速率曲线,配位比,表观吸附活化能△E_(Au)=6.4、△E_(Pt)=33.7kJ/mol.XPS研究了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硫酸铵-1-(2-吡啶偶氮)-2-萘酚-吐温80体系萃取Cu(Ⅱ)的行为及最佳分相条件。结果表明,在pH 6.8~8.5的NaOH-KH2PO4缓冲溶液中,在硫酸铵存在下,Cu(Ⅱ)-1-(2-吡啶偶氮)-2-萘酚的配合物可被吐温80固相完全富集而与Fe3+、Al3+、Co2+、Ni2+、Zn2+等定量分离。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7.35×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4μg/10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粮食、茶叶等生物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测定结果的RSD(n=7)小于4.1%,回收率在98.6%~103.9%之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Pb(Ⅱ)、Ni(Ⅱ)以和Co(Ⅱ)。以双硫腙为捕集剂,甲基异丁基酮(MIBK)为浮选溶剂,确定了最佳浮选条件。所拟定的方法用于自来水和工业用水中Pb(Ⅱ)、Ni(Ⅱ)和Co(Ⅱ)的测定,金属离子的富集倍数为37,Pb(Ⅱ)、Ni(Ⅱ)和Co(Ⅱ)的检出限分别为0.2μg/L、1.08μg/L和0.38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7%~103.2%之间;测定结果的RSD≤4.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