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氧化碳还原芒硝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碳还原芒硝的动力学研究鲁晓凤,唐玉华(四川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一氧化碳,芒硝,动力学,还原我们已对氢气还原芒硝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1],本文是研究一氧化碳还原芒硝的动力学,为工业上实施气体还原芒硝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动力学模型C...  相似文献   

2.
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CO2在U/ZnO催化剂上的解离反应,发现在CO2的解离过程中只有CO生成;若用H2对生成的表面吸附氧进行还原,所生成的H2O量与前期生成的CO量相同,说明在Cu/ZnO上CO2和H2之间发生了化学计量的氧化还原反应,即逆向水煤气反应可能以表面氧化还原反应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酸处理对CuO/C催化剂上NO还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志明  王新平 《分子催化》1996,10(2):109-114
4种国产活性炭被用于NO还原反应,其中,山楂核炭和山桃核炭具有较高的NO还原转化率。实验发现,表面含氧基团-COO-对活性炭自身的还原性和对NO的还原活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对表面富-COO-基团的活性炭,稀盐酸处理使表面-COO-显著分解。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作为载体和还原剂对NO的还原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四种国产活性炭既作为载体又作为还原剂被用于NO还原反应,山楂核炭和山桃核炭作载体时NO还原转化率很高,椰壳炭和煤质炭作载体时NO还原转化率则较低,四种活性炭两-两分组现象可由其元素分析,NH3-TPD、还原性及NO吸附量等结果来解释。另外CuO/椰壳炭与CuO/煤质炭的NO还原转化率的差别主要归于二者的NO吸附量不同,对CuO/山楂核炭和CuO/山桃核炭,NO还原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相对变化主要由其  相似文献   

5.
羧酸的还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媛  张萍  董玉环  周蕾  王亚英 《化学通报》2002,65(7):452-457
羧酸的还原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有着广泛的用途。氯化铝锂是还原羧酸的常用试剂,但是,该试剂能还原多种官能团,因此选择性较差,近年来,化学工作者研究亲报道了许多新的还原方法,如用NaBH4/I2、NaBH4/H2SO4、NaBH4/BOP体系等还原羧酸成醇以及还原羧酸成醛的特殊方法。本文拟对这些新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张发  刘有成 《化学学报》1989,47(11):1120-1122
氮氧自由基在电极上可得到电子而被还原,但关于哌啶氮氧自由基在水溶液中的电极还原反应,仅Neiman等用经曲极谱法考察过其半波还原电位与介质pH的关系,认为自由基被还原为相应的羟胺,质子参与电极反 ,但未能确定质子化过程是先于还是后于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苯甲酰系面粉中国家严格控制添加量的面粉添加剂之一,在GB/T18415—2001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方法中已给出检测方法。在运用其第一法进行检测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可以用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代替沸程为60-90℃的石油醚进行测定;并且当色谱柱的分离效果不好,还原反应温度低于15℃时,前者的检测效果明显比后者好;此法检测的结果受还原反应温度和净化提取温度的影响很大,还原反应最佳检测的环境温度在15℃以上,净化提取温度在30℃以下。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在KRPB生理缓冲溶液中电还原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在KRPB生理缓冲溶液中电还原反应的研究朱庆存,姜力夫,郁章玉,陈常峰,周正宇(曲阜师范大学,电化学研究所,曲阜273165)关键词:葡萄糖,扩散系数,磷酸盐生理溶液。本文从葡萄糖在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还原峰电流与pH值的线性关系,扩散系数与葡萄糖...  相似文献   

9.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12,33(8):84-88
以实验为例讨论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总结出如何通过电极电势差判断反应倾向;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无关;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性的关系以及运用电极电势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相转移条件下过渡金属促进有机反应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荣  康汝洪 《有机化学》1997,17(4):295-30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相转移条件下,过渡金属催化氧化、还原、羰基化以及偶合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手性联萘酚类配体修饰的氢化物还原剂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裕林  李静 《合成化学》1998,6(3):255-264
综述了手性联酚化合物作了手性配体在一系列不对称选择性还原反应(包括对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酰基锡烷,亚胺,酸酐,内消旋环1,2-二羰基亚胺等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参考文献27篇。  相似文献   

12.
吴毓林  张景丽 《有机化学》1986,6(2):153-156
青蒿素在温和条件下进行锂铝氢还原时,除得到彻底还原的产物外,还生成部分还原的邻位羟基内醚。在剧烈的反应条件下则全部是彻底还原的产物。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和相应的物理数据确定了上述两个反应产物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3.
CO和O2气氛下煤中矿物质对NO—半焦还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石英固定床反应器上采用程序升温法(TPR)分别考察了CO和O2气氛下煤中矿物质对NO-半焦还原反应的影响,研究了结果表明,CO和O2对于半焦还原NO的反应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煤中矿物的催化作用与其组成相关,矿物质中的碱金属Na对于NO-半焦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而对于CO-NO反应的催化作用较小;矿物质中的Fe对半焦还原NO的反应催化作用微弱,但在CO气氛下,Fe对于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较强可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以及O2-半焦反应形成的CO2在矿物质和半焦的催化下也参与还原NO;矿物质的惰质组分对Fe的催化作用以及NO-半焦反应均具有一定的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大塘  郭军 《化学教育》2010,31(11):79-80
通过分析硝酸汞与碘化钾混合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成功地设计了Hg2+氧化I-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沉淀反应的存在阻止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可能是沉淀反应速率快于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所致。该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易观察,成功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钛体系(Ⅳ)──α-酮酸钛酸酯与锂试剂的还原反应段新方,尹承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5)关键词加成,还原,钛酸酯,交换反应由于钛的优良调整作用,使得锂试剂RLi不仅可以和α-酮酸钛酸酯ArCOCOOTi(OR1)3中的酮发生加...  相似文献   

16.
常俊标  谢晶曦 《有机化学》1997,17(5):446-449
羰基化合物还原偶合是形成碳-碳键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首次发现此类反应的产物不仅与反应物本身的结构和还原试剂体系有关,还与操作次序有很大关系,且在活性钛表面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值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成树 《化学教育》2005,26(12):61-61,F0003
用氧化值的概念讨论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并把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值法推广到无机氧化还原反应中。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Pr(Ⅳ),Tb(Ⅳ)高碘酸根配合物的L→M电荷迁移跃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探讨了配合物阴离子在KOH水溶液中自还原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测出了电子转移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根据实验现象及测定结果推Ln(Ⅳ)IO^-6配离子在水溶液中自还原反应的机理,并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金属锌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平  江焕峰  李金恒 《有机化学》2002,22(11):801-806
综述了近年来以金属锌作为还原剂的各种反应,以及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讨论了金属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碳碳、碳氮、碳氧重键及碳氧、碳硫、碳卤 等单键的还原和偶联。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影响Fe(OH)3进行酸式电离反应的因素,在多种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的NaOH浓溶液中采用SnO2-Sb2O3/Ti电极,研究FeO4^2-/FeO2^-体系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参数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证实该体系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碱溶液浓度范围为12—14mol/L,最佳温度范围为295~315K.阐明了在实验条件下FeO4^2-/FeO2^-氧化还原体系中存在由FeO4^2-/FeO2^-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而FeO2不直接与FeO2构成氧化还原电对;并给出了FeO4^2-/FeO2^-氧化还原体系的Latimer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