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MAl2O4:Eu^2+,RE^3+,长余辉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张天之  苏锵 《发光学报》1999,20(2):170-175
研究鳞石英结构碱土铝酸盐MAl2O4:Eu^2+,RE^+(M=Mg,Ca,Sr,Ba:RE=Y,La,Ce,Pr,Nd,Sm,Gd,Tb,Dy,Ho,Er,Tb,Dy,Ho,Er,Tm,Ym,Yb,Lu)的荧光及长余辉发光性质。其发光由Eu^2+的4f-5d跃迁产生。RE^3+作为辅助激离子,提供合适的陷阱能级。即使用RE^3+的特性波长激发,在MAl2O4:Eu^3+的发光中也观察不到RE^3  相似文献   

2.
Ca3Al2M3O12(M=Si,Ge)石榴石中Ce^3+离子的荧光光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Ca3Al2M3O12(M=Si,Ge)石榴石中Ge^3+离子的荧光光谱。在这两种石榴石中,Ce^3+的发射光谱均为Ce^3+的5d→4f能级跃迁发射宽谱带,但有很大差异。在锗酸盐中,Ce^3+的发射强度很弱,而在硅酸盐中发射强,295和77K下在Ca3Al2Si3O12中Ce^3+的荧光寿命分别为46和49ns。Gd^3+和助溶剂的引入可提高Ce^3+的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3.
KAlF4:Ce,Tb磷光体的发光特性及Ce^3+对Tb^3+的敏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溶液反应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KA1F4基质化合物及KA1F:Ce,Tb磷光体,测定了磷光体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在碱金属氟铝酸盐基质中Ce^3+对Tb^3+的能量传递,根据Ce^3+,Tb^3+在KAlF4中的能级关系,分析了其发光特性和Ce^3+对Tb^3+能量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稀土五磷酸盐GdxY1-x)P5O14:Ce0.01,Tb0.02体系中以Gd^3+子晶格为中介的Ce^3+→Gd^3+→Tb^3+的能量传递现象。当x>0.7,在室温下激发Ce^3+离子可以产生有效的Tb^3+的发光。对x=1和0时,激发Ce^3+产生Tb^3+的发光,前者的强度约为后者的10倍。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Gd^3+与Eu^2+共掺杂的钡镁复合氟化物在室温下的发射光谱中,不仅存在Eu^2+的带状发射,而且还出现了Eu^2+的4f(^6P7/2)-4f(^8S7/2)线谱发射,在该体系中,由于Gd^3+掺入后,诱导出一另一种Eu^2+的线谱发射中心,两种Eu^2+发射中心的激发光谱明显不同,f-f跃迁线谱发射的强度与Gd^3+及Eu^2+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杨杰慧  徐游 《物理学报》1997,46(1):170-176
计算了CexY3-xAl5O2晶体中Ce^3+由晶场导致的4f欧重态之间的耦合对Ce^3+离子基态磁矩和磁光Faraday旋转的影响及其温度特性。结果表明,Ce^3+4f^2F7/2和^2F5/2多重态的耦合,使Ce^3+的基态磁和左在温度300K和20K时分别  相似文献   

7.
Y(BO3,PO4):Ce,Tb,Gd的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BPO4和稀土氧化为原料,通过单片灼烧,首次合成了铈、铽、钆共激活的硼磷钇绿色荧光粉,利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了基质中Ce^3+、Tb^3+、Gd^3+的发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铈、铽或钆、铽的双掺杂体系中存在Ce^3+→Tb^3+、Gd^3+→Tb^3+的能量传递,而在铈、钆双掺杂的体系中却观察到了Ce^3+和Gd^3+离子之间的竞争吸收和独自发射。在铈、铽共激活的硼磷民体系中掺  相似文献   

8.
陈学元  罗遵度 《物理学报》1997,46(1):183-192
从Judd-Ofelt理论和群链方案出发,在考虑了YVO4晶体中Nd^3+的4f^25g^1组态或7阶奇晶场的影响下,理论上导出了晶场作用下电偶极跃迁矩阵元公式,据计算Nd^3+:YVO4有关光谱跃迁相对强度和偏振性质。  相似文献   

9.
均苯四甲酸-三苯基氧化膦-铽-钇配合物的高效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PMA-Tb^3+,PM-ATPPO(Phen)-Tb^3+及其掺杂Y^3+,Gd63+的系列配合物,常温下研究了它们的固体粉末荧光光谱,发现在二元配合物中掺杂Y^3+比掺杂Gd^3+发光强,在三元配合物中以三苯基氧化膦作第二配体比以邻菲罗林作第二配体的配合物发光强,得到了鲜艳绿色的高效荧光材料PMA-TPPO-Tb^3+,Y^3+。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本文中制作了五种不同SrAl2O4:Eu^2+和Dy^3+的样品。样品分别是SrAl2O4基质的α相和β相的粉末和片状样品,以及单晶样品。我们对所有样品进行了形貌的SEM研究。我们还对α相和β相粉末样品及片状样品以及α相单晶样品的荧光发射谱进行了测量。它们的荧光发射的中心波长为520nm,对应于SrAl2O4基质中的Eu^2+的4f^65d^1的^2eg激发态到4f^7的^8S7/2的跃迁发  相似文献   

11.
可利用不等价离子取代法或高能射线辐照法制备电子俘获材料,如长余辉发光材料znO-SiO2-B2O3-MnO、CaS:Eu2+,Tm3+、CaGa2S4:Eu2+,Ho3+和固体剂量材料Zn0.96(BO2)2:0.04Tb,Sr0.93Dy0.07B4O7等.利用俘获在缺陷中的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并把能量传递给Eu2+或Mn2+等激活离子而产生长余辉发光或热释光.它们将在弱光照明与显示,信息存储和辐射治疗与探测、监控等方面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将Dy+或Sm+掺杂到具有层状结构的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PCDA)纳米粒子中,得到二炔酸/稀土离子(PCDA-RE)纳米复合物.随后在稍微高于二炔酸熔点的温度下对PCDA-RE纳米复合物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后的PCDA-RE纳米复合物发生拓扑聚合反应得到聚二炔酸/稀土离子(PDA-RE)纳米复合物.虽然纯聚二炔酸的热致变色过程是不可逆的,但是PDA-Sm纳米复合物和PDA-Dy纳米复合物分别具有不完全和完全热致可逆变色的性能.研究表明,PDA-RE纳米复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的镨、铽共掺杂的钼酸钙发光材料,研究了单掺Pr~(3+)和Tb~(3+)以及CaMoO4∶0.03Pr~(3+),yTb~(3+)共掺杂的浓度、温度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晶格结构、荧光性质表征。XRD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衍射峰与标准卡片(JCPDS 29-0351的衍射峰数据一致,说明少量Pr~(3+)掺杂没有改变基质晶格结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在27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光谱主要包括多个发射峰,波长为488,560,621和652nm,分别对应于镨离子的~3P_0-~3H_4,~3P_0-~3H_5,~1D_2-~3H_4和~3P_0-~3F_2的跃迁,在掺杂量为3%时,样品特征发射峰最强,CaMoO4∶0.03Pr~(3+)和CaMoO4∶0.05Tb~(3+)的最佳煅烧温度分别为800和600℃。随着Pr~(3+)和Tb~(3+)掺入量的增加,CaMoO4∶Pr~(3+)发光材料的特征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特征峰强度逐渐减小,而CaMoO4∶Tb~(3+)材料发光先减小后增大,存在着浓度猝灭效应。此外,在CaMoO4∶0.03Pr~(3+),yTb~(3+)发光体系中,Tb~(3+)的共掺杂可显著增强镨离子的特征发射峰,这是由于存在Tb~(3+)→Pr~(3+)的有效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4.
贾贞 《光谱实验室》2009,26(5):1356-1359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在人体代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分析测定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荧光方法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而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是荧光分析中最常用的探针技术。本文介绍了近十几年来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荧光探针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掺稀土碲酸盐玻璃是宽带光纤放大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具有传送区域宽、玻璃稳定性好等特点.讨论了在980 nm  相似文献   

16.
应用燃烧法在空气中在较低的温度(600度)下成功地合成了铝酸盐荧光体BaMgAl10O17:E^2 ,RE0并研究了稀土离子对荧光体发光的影响和作用,第一次观察到荧光体的长余辉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17.
掺稀土离子的CaS:Bi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单掺和双掺稀土离子Tm3+、Er3+的CaS:Bi荧光粉,测定了试样的荧光光谱和有效余辉。与CaS:Bi相比,掺入Tm3+、Er3+的荧光粉,Bi3+特征发射峰447nm增强,有效余辉延长。表明Tm3+、Er3+对Bi3+在CaS中的发光产生了敏化作用,Tm3+、Er3+在基质晶格中造成了缺隙深能级,讨论了Tm3+、Er3+对CaS:Bi发光敏化作用的大小和在基质中造成缺隙能级。的深浅。  相似文献   

18.
ICPI—AES直接测定氯化稀土和轻稀土中稀土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电荷耦合器件为检测器的ICP-AES光谱仪直接测定混合稀土中的十五种稀土元素。考察十五种稀土元素的五十余条灵敏线的谱图,分析稀土元素之间的光谱干扰并利用多组分谱图拟合方法扣除空白及元素间的干扰。研究溶液酸度及仪器工作参数的影响,方法回收率为98.4% ̄101.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9.
合成并表征了1,10-二氧-4,7,13,16-四氮杂18-冠-6(L1)母体及其硝基酚臂式衍生物(L2)。在H2O-DMSO(φ=1/4)混合溶剂中用UV-Vis光谱法对L2与H+,Ce3+,Nd3+,Sm3+,Eu3+,Gd3+,Tb3+,Dy3+和Yb3+离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配位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当溶液中pH值由1.85逐渐增大时,冠醚L2的吸收峰位从314 nm处红移;pH值增大到7.4时,在400 nm处产生了新的吸收峰,并且其峰位波长和峰强度随溶液碱性增强逐渐增大。当溶液中同时有稀土离子存在时,L2在400 nm以上的吸收峰相对于L2单独存在时发生紫移,且强度显著增大,证明了稀土配合物的形成,并且形成的pH值条件约大于7.0。L2与稀土离子的配位稳定常数值表明,其配位稳定性决定于冠醚空穴尺寸与稀土离子大小的匹配程度,随着Ce3+,Nd3+,Sm3+,Eu3+,Gd3+,Tb3+,Dy3+和Yb3+离子半径的依次减小,其配合物的稳定性趋于降低。  相似文献   

20.
Ambient condition wet synthetic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synthesize CaF2 doped with europium and erbium.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analys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lectronic states of rare earth (RE) ions and the degree of heterogeneity/homogeneity in the matrix. Raman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of CaF2. Effects 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were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the thermal treatment of CaF2 s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